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陆露黄宇初(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传统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因X,很多学校开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拓展就业方式,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创新创业能力;其次讲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阐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有效推动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培养策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及传统行业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发展机会。
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业自信,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社会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为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指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 ,培养不同特点的才。
一、创新创业能力介绍(一)创新创业能力概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比较多元的概念,有很多关解$不指一创业,一社会和学,只有加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解,才能学地展开教育,帮助学生强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强创业的实践,帮助学生不断,学生不断提创业;,创新创业能力一时代,不培养学生的创业,培养学生的生、、,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创业、能力及;,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加对社会面的了解,行,只有这样才能学地创新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创业能力价值。
创新创业一多元的,不比较重关,对创新创业能力有的要求$,创新创业要综多面,强能力,学地展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要多面的同发展,创新业,加强不同能力的有机,业发展;,创新创业不会生一 ,会社会一,,创新创业能力的比较,比较$随着我不断发展,大学生要强创新创业能力,只有这样能为发展和一力量,提我,为復兴奠定扎实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与创业能力愈发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并致力于培养与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就从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是要进行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启蒙教育。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让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什么是创新和创业,建立起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并学习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讲座、论坛或创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成功的创业者,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热情。
其次是要通过实践锤炼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比如成立创新创业社团、设计一些创新产品、开发一些创业项目等。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创新和创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锤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为王”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置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探究精神。
只有掌握了这些实践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在创新和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一个充分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机会,比如创业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等。
这些资源和机会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难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多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打造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参考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的理论和实践双热点,其源于美国,后遍及许多国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创新创业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论文范文一: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在国庆6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代表来到北戴河休假,休假活动的主题为“60年辉煌成就与我国人才的贡献”。
受邀的专家有———心系祖国、自力更生、甘于奉献的“两弹一星”功勋;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敢攀高峰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不怕牺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航天英雄;无所畏惧、饱含深情、无私奉献的抗震救灾优秀专家;严谨治学、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创业报国的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教师、医生代表;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而“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这句话就来源于此此次活动。
这与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一致的。
国庆假期和同学去登泰山,看见泰安市高高立起“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巨型宣传海报。
猛的让我想起选修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我觉得这与我们当代大学生联系非常紧密。
现在全社会正在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我们国家也正迫切需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而我们大学生掌握着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必须紧紧的握住时代的脉搏,手把红旗涛头立,迎难而上,成为创新创业队伍里面耀眼的明星。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义重大,关系着创业者素质的提高,创业观念的转变,关系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都非常重视和关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别需要鼓励、支持全民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创新创业也逐渐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中,大学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篇文章将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大学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mentor 制度和创新创业实践案例这四个方面来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不再是某些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专利,而成为了没有任何学科割裂的一项技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生活经验,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态已经显现,除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外,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渠道创新、营销创新也已经成为新的竞争策源。
大学生作为下一代的主力军,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培养出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还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趋势和经济发展。
二、大学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贯穿文化传承、民族创新、社交能力等全方位课程,还需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专业的课程。
1.全方位创新创业课程全方位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一些普及性质的课程,如文化、法律、营销等,这些课程能为学生创业打下改变文化和思考模式的基础,提供实现创新、合法合规及实现销售的基本常识。
2.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来设计,包括管理、技术、文化等专业课程。
通过这些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实务知识和技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行业领域。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山西省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2019W 037);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建设研究 (S S K L Z D K T 2019060)作者简介:田艳(1986-),女,硕士,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晶(1985-),女,硕士,山西农业大学馆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㊁科技管理与政策;杨育智(1986 ),男,硕士,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㊁教育学理论㊂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田 艳 马 晶 杨育智 贺鹏宇(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摘 要:我国农科人才的创新创业具有自身特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受政策㊁资金㊁技术㊁土地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政策理解不到位㊁资金筹集有难度㊁技术不过关㊁社会观念偏见㊁与专业脱节等问题㊂在变革教育理念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指引下,将学生㊁教师㊁高校㊁社会㊁企业㊁乡村六方联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更新理念㊁提高技能㊁拓宽融资渠道㊁培育项目㊁优化创业场所㊁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形成 创业结合专业,专业融入创业 的良好局面㊂关键词:创新创业;畜牧兽医;生态体系;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G 647.3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70860 引言创新 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史㊃后纪传㊃上㊃宋世祖殷淑仪“中,意为创立和创造新的东西[1]㊂1998年创新教育 的理念在我国首次提出,随后,创业教育课程及创业计划大赛陆续开展㊂党的十八大强调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并明确指出要 支持青年创业 ㊂国务院办公厅㊁教育部㊁团中央等部门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陆续做出了安排部署㊂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提出高校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㊁资金㊁实训等多方面的多种形式的扶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㊂在各大高校,引发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热潮㊂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双创 一词再度引起广泛关注㊂2018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升级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 [2]㊂创新创业不仅成为了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各大高校工作的重心之一㊂1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创新创业是指结合了单方面或多方面创新,以新思想㊁新产品㊁新技术为特征,由国家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活动㊂创新可以给资源附加新的价值,以此来实现创业的目的㊂总体上讲, 创新和创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㊂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业需求刺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我国创新㊁创业两架马车并为一架马车,形成合力,达到 1+1>2的效果[3]㊂山西农业大学建立了山西高校中第一家创业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步形成了创业扶持的完整链条,围绕大学生创业理念㊁创业项目㊁创业技能㊁创业场所㊁创业资金等需求提供创业支持㊂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成立了 互联网+农业 创新创业园,国家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1个,鼓励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锤炼出 追梦㊁实干㊁吃苦㊁钻研㊁坚韧 的创业精神,打造了独属农大的双创 品牌㊂2017-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创业大赛参与情况见表1㊂741表1 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参与情况年份作品参与人数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2017270135014512520186582689451207201913256460614711由表1可知,自2017年山西农业大学开展首届兴农杯大赛以来,参与学生逐年增加,作品数也呈现出倍数增长的趋势,并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 互联网+创青春 挑战杯 的参与人数都逐步稳增㊂表2 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年份申报立项国家省级20171963592620183694612342019246461630截至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立项17批,动物科技学院自2009-2019年,共立项94项㊂2017-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表2㊂从表2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数参与度较高,立项数尤其是国家级㊁省级立项数逐年增加㊂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一直以来都通过多种途径㊁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㊂近几年来,学院制度先行,并以制度为保障,多举措推动创新创业工作不断进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㊁专业类学科竞赛㊁创新创业类竞赛㊁入驻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㊁社会实践㊁院企合作这六种主要手段,辅之以课程设置㊁创业培训㊁奖项设置㊁典型塑造㊁创业协会成立㊁多媒体宣传这6种方式推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具体方式见图1㊂图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采取的措施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培训,不断深化创业实践㊁搭建创业平台㊁完善创业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㊂2015-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及获批人数逐年增加并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项,学生参加了专业竞赛如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㊁动物医学技能大赛㊁ 雄鹰杯 小动医技能大赛㊁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参加双创能力提升工程人数达1000余人,S I Y B 培训共计442人,开办创业大讲堂18场,成立了创业协会㊂2017-841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开展的 兴农杯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见表3,图2)㊂表3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参加兴农杯挑战赛情况年份作品参与人数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201730952732018341232410201938248335图2 动物科技学院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大赛情况从表3可以看到,动物科技学院参加兴农杯比赛学生的参与性逐年升高,学院每年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人数在900人左右,参与率从2017年的10.6%到2019年的27.6,增长明显,互联网+的项目数在参赛作品数中占据了很大比重,2017 2019年分别为90%㊁70.6%㊁86.8%㊂从图2可以看到,学生参与互联网+竞赛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并且增长较稳定㊂2017-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大创项目的申报数量以及国家级㊁省级立项数量也显著增加(见表4㊁图3)表4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大创项目单位:项年份申报立项国家省级自筹2017303210201862413020195063334图3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表4㊁图3可以看到,2017-2019年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数量逐年增加,立项数包括国家级㊁省级数量都有增加,但立项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2019年学院开始自筹经费,用以自主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㊂综合来看,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论文发表上,在创新创业时还是遭遇到一定程度的甁颈,如在 互联网+ 大背景下,由于技术欠缺导致的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少,由于专业技术不足导致的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少等等㊂作为农业学科重要环节的畜牧兽医类专业,在乡村振兴战略㊁新农科大背景下,如何满足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农林类院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如何高效开展?针对畜牧兽医类学生的创业创新工作中如何突破瓶颈?2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瓶颈分析2.1 学生受限于主体 知识储备㊁能力和物质条件创业依靠的并不是一腔热情,而是需要创业者对于市场㊁财务㊁销售㊁管理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创业者本人有极强的沟通㊁协调㊁组织才能,还要求创业者有充足的知识储备㊂但在校学生的创业和实践水平较低,不具备基本的经验㊁素质㊁知识㊁阅历,这将严重阻碍大学生进行创业㊂就现阶段的大学生知识储备来看,有关 创新创业 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创新能力㊁预算能力㊁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㊂同时,大学生并没有太多可以有效培养这些能力的渠道或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养才能完成 创新创业㊂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2013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后,实行 3+1 模式,将大学四年的课程压缩为3年,最后一年留作实习㊂学生们大一到大三的时间被大学的教学课程所占据,没有多余精力去做创新创业的工作,即使学生有想法也没有充分的时间付诸行动㊂加之考研热潮愈演愈烈,大四学生虽有一年的实习时间,但多数同学将这一年用在了考研㊁考公务员,失去了提升自身技能和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的机会,使得创业所需要的个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匮乏㊂不少高校对创业虽有资金支持,但仍杯水车薪,这就加剧了创业的难度㊂创业资金不足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难题,缺少资金支持,不论多好的新产品㊁新技术都很难成为现实㊂对于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如果要实现 创业结合专业 ,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支撑创业梦想㊂虽有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的资金支持,但这部分资金不足以支撑学生进行规模化养殖,大部分资金仍需由自身承担,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资金仍需要得到家庭㊁企业㊁社会的支持㊂此外,在校大学生无社会名望㊁无生产效应,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创业所需资本已不现实,而通过吸引外部资金投入难上加难㊂2.2 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辅导有待加强高校教师与学生在创新创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941很多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但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欠缺㊂畜牧兽医类专业进行教学安排时,侧重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实践能力的培养略有欠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实践动手能力重视也不足㊂这种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的现状,导致大学生职业能力欠佳,未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㊂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动物疾病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困难,只靠课程学习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阻碍之一㊂2.3 畜牧兽医类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㊁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㊁创新精神㊁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 [4]随着畜牧兽医行业对智能化㊁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人工智能㊁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在农牧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㊂畜牧兽医专业对技能性㊁实践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专业又必须为产业服务,这就给在校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带来了很多障碍㊂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创业项目与其专业知识结合不紧,这使得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㊁时效性㊁针对性大打折扣㊂学生们可以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掌握丰富理论知识,但不能在生产实际中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没有机会在风险管控中增强抵御市场危机的能力㊂此外,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突出学生所学知识的特色㊂即便有与专业相联系的活动,质量也较差,成功率也较低㊂2.4 创新创业的孵化室 建设不完善我国创新创业开始时间比较晚,高校也没有构建出与之相关的规范教学系统,因此容易浮于理论表面,脱离实际,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㊂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充足,但在网络㊁数据等方面有很大欠缺,这一因素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向 互联网+方向扩展㊂高校虽然设置了创业孵化基地,但往往缺乏正确的引进渠道,与市场严重脱轨,使得学生创业永远无法真正投入市场运营状态㊂创业大赛永远停留在 赛 的层面㊂高校与企业㊁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少,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氛围和实习场地,使得理论与实践再次脱轨㊂学校重视比赛环节,更注重培养比赛中的一些技巧,但赢得比赛后,对后续的持续跟进不够重视㊂这就造成创业中断,缺乏完整性㊂2.5 传统观念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虽然当下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但是仍有一些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很多家长对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了解都仅限于类似于农村劁猪的赤脚兽医㊁脏臭乱的散养户等,家长如此,更遑论旁人㊂舆论摧垮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与支持,纵然学生意志坚定,怀有一腔热血,但是仍旧会被来自家庭的压力所摧垮,家庭从资金㊁人力到心理的不支持,对于正处于创业艰苦期的学生是致命的㊂此外,当代大学生普遍为 00 后,本就缺少抗挫折㊁抵御艰难困苦的能力和意志㊂而且家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了解大多只限于新闻报道,一些媒体反复报道的创业失败㊁压力过大自杀等新闻,加深了大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误解㊂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子女可以继续深造,以求在将来拥有更好的平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得家长经常灌输学生诸如 知识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的理念,这种 心不可存杂念 的教育观使部分学生下意识选择抵制创新创业活动㊂3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要想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长远㊁顺畅㊁高效,必须得学生㊁教师㊁高校㊁社会㊁企业㊁乡村六方联动创造出创新创业新型培育体系: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创新创业能力㊁改善创新创业的物质条件,教师要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更多的有效指导和辅助,学校要建好创新创业的 孵化室 ,催化项目成长,企业要扮演好 引路人 的角色,更好地对接高校创业资源,乡村要搭建好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 大舞台 ,助力乡村振兴㊂3.1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易于开拓创新,自信心较足,有热情和激情;思维普遍活跃,能够很快地接收相关创业知识和思想,形成创业思维并付诸于实践㊂但在校学生缺乏创新思维㊁批判性思维,缺乏首创冒险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缺乏洞察力㊁组织协调力㊁领导力等基本能力,对专业㊁创业风险等缺乏认知㊂学校应该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㊁途径㊁关键节点和重要事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出高水平的精英人才㊂3.2 教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创新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掘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而这也是教育的任务之一㊂创新精神可分解为 敢于质疑㊁敢于批判的精神;尊重知识㊁尊重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㊁不断开拓的精神;百折不挠㊁乐于奉献的精神 .[5]创051业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求新求变的意识,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㊂而这些都要求高校教师要把握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善于创新㊁敢于创业,把 高㊁精㊁尖 作为专业的要求和行业的追求㊂(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㊂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参观大学生创业基地,激发教师参与创业的激情;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将创业指导教师纳入创业团队管理体系,通过组织竞赛㊁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创业指导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去㊂(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不脱离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把创新创业意识引导㊁能力培养㊁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建立适应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双创教育模式,从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出发,帮助他们养成勇于面对问题㊁解决问题㊁迎难而上的好习惯㊂(3)提升实践在专业教学中的比重㊂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考核方式难以彰显实践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㊂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的相关专业课程考核为例,大多数专业课考核方式选择了7:2:1模式(即书面考试70%+实验考核20%+平时表现10%),而最能体现实践性的 实验考核 又以提交书面实验报告的方式给分,学生们唯分数至上的思想造就了许多虚假的 完美实验 ,所谓 完美实验 即实验的过程㊁数据㊁结果皆为十分理想的状态,这种错误的思路促使学生对实践真实性的忽视,改变考核方式势在必行㊂(4)鼓励学生进行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活动㊂畜牧兽医类大学生进行与专业贴近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有一下几类:将所学知识通过大创项目的方式转化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成果并服务三农;将所学知识加互联网的手段运用到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在养殖㊁医治㊁示范㊁咨询等方面做文章;在市场中立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依附于家族小规模养殖资源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实现利益最大化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养殖业和服务业入手㊂养殖方向主要进行家禽㊁特种经济动物和实验动物的养殖,如动物科技学院学生成立的青牧养殖公司,正在探索实验动物养殖的路径㊂养殖过程中设计的饲养管理技术㊁饲养设备更新㊁饲料更新㊁兽药和疫苗的研发等都可作为创新创业的切入点㊂服务业主要针对中小型养殖业和家庭宠物,利用互联网将新的实验室检验检测手段和宠物主人联系起来,提供一对一式的专业服务㊂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疫苗㊁疾病防控㊁消毒灭菌㊁日粮更换,从源头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有效的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㊂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快捷的诊断试剂进行专业诊疗,为中小型养殖场和家庭宠物提供上门服务,提供宠物寄养托养㊁遛狗㊁营养餐订制等日常管理工作㊂3.3 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催化项目成长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山西农业大学以 一厅两园 为平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以本硕统筹人才培养模式为试点,将创新创业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抓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㊂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率,争取做到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㊂与创业学院共同探索以校选课的方式开设全校创业通识课程,建设和培养师资队伍,根据我校专业方向设计和制定教学大纲,在全校范围普及创业教育培训㊂成立专业社团,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㊂比如针对小动医专业成立萌宠俱乐部,在案例交流群的基础上成立工作小组,猪鸡牛羊禽特种动物分别成立小组平台,由专业的指导教师针对养殖㊁预防㊁治疗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㊂在校园范围内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寻找创业成功的优秀代表人士,并在线上线下宣传优秀创业典型,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㊂向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奖励政策㊂吸引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为创业学生解决项目论证㊁场地不足㊁资金短缺㊁技术不成熟等实际问题,开展有关创业政策的交流会㊁座谈会,让大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和帮助㊂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㊂作为第二课堂关键环节的创新创业活动,内容包含学科竞赛㊁科技竞赛㊁学术活动㊁学术论文㊁国家专利等,不仅能为大学生日后开展学术研究㊁科技发明类创新活动以及创业类活动奠定基础,而且能够促使大学生拥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质,具备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而成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㊂加强与外界的联系㊂与校外企业共同建立更多适合我校学生创业的新平台;尝试与校外企业签订产品订单,为大学生开拓产品销路,提供更全面的产销服务㊂支持校企合作,营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园氛围,并通过设立基金鼓励在校学生在校外进行创业㊂3.4 企业饰演 指路人 的角色,更好地对接大学生的创业资源企业要担当示范引领的角色㊁培养学生的直观感受㊁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完成企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㊂企业可以协助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㊂1513.5 在社会大熔炉 中实践创业规范培训体系,有针对性性的对创业教育者㊁创业服务者㊁创业投资者㊁创业者进行法务㊁税务㊁财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大创业初期项目的资助力度,严格管理正在运行的项目㊂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积累相关经验,磨练坚强的意志和眼光㊂3.6 乡村要搭建好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 大舞台 ,助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 一直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关键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资金㊁人力㊁厂房等许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等机构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㊂而且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 有利于将现代科技㊁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激活各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㊂ [6],在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提升农业价值链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很多贫困县都依靠养殖业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下一步要保证脱贫的实效,稳定脱贫成果,就要组建一支有技术㊁有能力㊁有理想的队伍,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畜牧兽医类专业可以围绕猪㊁鸡㊁羊㊁蜜蜂㊁水产㊁饲料㊁饲草㊁兽药等产业,指导本科生㊁研究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带领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地的技术培训㊁企业技术补充和精准脱贫工作㊂形成创业要素聚焦乡村,扶贫产业留在乡村,科研人员入驻乡村,青年学子驻留乡村的美好图景㊂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要把创新创业的思维㊁精神㊁知识以及能力传递给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学子㊂农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大学生创业理念㊁创业项目㊁创业技能㊁创业场所㊁创业资金等实质性需求,搭平台㊁树典型㊁促实践,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创业,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的探索方式,也使其成为协同育人的一个重要方式㊂参考文献:[1] 张志永.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E B /O L ].(2018-9-18)[2020-05-23]h t t p ://w w w.g o v .c n /z h e n gc e /c o n -t e n t /2018-09/26/c o n t e n t _5325472.h t m.[3] 杨利江,陈晓梅.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构建[J ]中国兽医杂志,2018,54(5):124-126.[4]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 B /O L ].(2010-5-13)[2020-04-23]h t t p ://w w w.m o e .go v .c n /s r c s i t e /A 08/s 5672/201005/t 20100513_120174.h t m l .[5] 吕俊杰.论创新精神[J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S 2):54-56.[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E B/O L ].(2016-11-29)[2020-03-11]h t t p ://w w w .g o v .c n /z h e n g c e /c o n t e n t /2016-11/29/c o n t e n t _5139457.h t m l .(责任编辑:吴 汉)251。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精选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大学生具有不断创新的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中重要内容和目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篇一:《试谈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造就创新实用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时代赋予中医药院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就如何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观念、创设实践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医药学生的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中医药的兴衰系于中医药高校的教育,中医药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当代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1-2]。
而现代的大学生在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如下。
1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医学人才特别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导致多数中医药高校缺乏激励和支持创新实践活动的措施,缺乏有利于培养中医药人才创新实践的氛围与环境,而且学校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再加上中医药大学生自身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缺乏主动性,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甚少,加之部分教师自身创新教育理念不强,导致教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
而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未经临床实践锻炼和培养,学生将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医学理论,也就无法用医学理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更谈不上开展中医学的创新活动。
2医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析2.1创设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创新实践的氛围与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应提供激发与展示学生创造力的校园环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例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动性,具体操作如下。
自从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高校的“双创”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高校办学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食品工业是我国涉及民生的重要行业,食品类专业是集合了生物学、化学、食品工程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应用性专业,同时又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专业。
当前,新工科的建设理念,让食品工业的人才培养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培养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扎实、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的研究,助力食品行业创新发展。
一、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况食品类专业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当前,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普遍不足。
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趣不浓,缺乏创新思维,以及持之以恒的创新毅力[1],也缺乏必备的创新技能,创新能力不足,如课程论文作业、毕业设计等新意不高,申报的项目创新性不强。
且大部分学生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偏向同专业而非跨专业合作,导致在项目学科专业上缺乏交流,无法起到学科间的互补作用。
此外,还缺乏正确的心态,学生在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往往怀有较强的功利性,抱着进那些易出成绩、出论文、获得奖励的项目的想法,渴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多的荣誉与回报。
这些急功近利的想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仅仅是在起步和实践阶段,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多集中于创新创业理论的教育,缺乏长期规划。
虽然多数高校已设置了创新创业学院,对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有了一定的科学谋划,也有了一批以专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为工作重心的教师,但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教学,缺乏实战经验,且主要面向精英学生,忽视了以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广泛培养[2]。
虽然部分学校拥有校级孵化基地,但场所不大,影响力有限。
试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活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它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创业者的智慧与能力。
一个人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如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
创业成功是长期准备的结果,成功是属于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
所以想要创业成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创业目标,然后根据制订的目标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此更好地完成并实现既定目标。
只有制订明确的目标,才能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集中于实现目标的过程上。
创业者想要创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在确立目标之后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二、创业要有激情,也要有风险意识大学生由于刚刚毕业,缺乏市场经验与管理能力,因此创业初期需要踏实肯干、努力学习。
因此,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化风险意识,务必虚心求教、放低身段,磨炼成为合格创业者的心智。
三、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大学生刚刚毕业进行自我创业时需要进行一些模仿,从而使自己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
创业成功者确实有一些值得模仿的地方,但是这种模仿并不是长期的,这种模仿只是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意识淡薄的前提下,为了过渡而模仿的。
因此,当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应该尝试突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在创业中后期,大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创业特点,这样才可以持续地进行创业活动。
四、要有爱心与魄力创业往往风险与机遇并存。
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且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要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就算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也需要具备冒险精神。
这种冒险并不是创业者的一时冲动,而是在一定的市场背景下进行的合理推断,认为这种冒险是可行的,从而采取的措施。
企业生存要求创业者要富有爱心,这也是构建良好的商业氛围的前提。
只有具备良好的商业氛围,企业才能平稳发展。
五、要有自信和创新精神对于创业者来说,信心是创造企业的动力,只有具备坚持与自信,才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所以大学生创业者要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并且要坚信自己通过努力创业终究能获得成功,坚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要想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实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实践机会和领导力培养,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知识储备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支撑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包括专业知识、市场分析和商业模式等方面。
首先,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实习实训等途径,积累相关知识和技能。
其次,大学生应该关注市场动态,了解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比赛,学习先进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
二、思维能力创新创业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机遇。
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培养对问题和机遇的敏感度。
另一方面,要培养创造力,注重思维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可以通过参加创新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要善于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并实现创新。
三、实践机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的锤炼。
大学生应该积极争取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增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类的社团和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进行实践探索。
其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接触真实的商业环境,了解市场需求和商业运作。
此外,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参加创业孵化计划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锻炼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领导力培养创新创业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进行创业和创新的重点群体,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已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一个艰难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
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校毕业生大多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金融危机影响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减弱。
创业不仅可以自己就业,还可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会产生倍増的效应。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也是素质教育的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
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自从1947年美国高校开设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目前才处于初级阶段。
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富有积极成效,但教学过程是主渠道,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师的推动作用,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目前除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外,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
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
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
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
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全面切实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
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
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成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的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等学校在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进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1)
2、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教育发展研究
[j]20032
3、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4 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