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卫城 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18
一、名词解释:1.凯旋门:欧洲一种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
始见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
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沿用。
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
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
2.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3.巴西利卡: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
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
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
中央较宽的中厅侧廊窄,中厅高出其他部分,入口通常在长边,容量大,结构简单。
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4.巴洛克建筑: 17世纪至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以天主教堂为代表。
它形式上是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其思想出发点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反映天主教的思想意识和奢侈的欲望,包含着矛盾的倾向,敢于破旧立新,创造出不少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和新手法,被长期广泛地流传;但它又有非理性的、反常的、违反建筑艺术基本法则的一面,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曾起过消极的作用。
5.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
构图完整,体积感强,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型制,是当时有重大创新的建筑形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
柱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6.手法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其特点是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壁龛、雕塑、涡卷等,玩弄诡谲的光影、不安定的体形和不合结构逻辑的起伏断裂或错位,由于爱好新异的手法被称为“手法主义”。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宝典第一讲古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规划(无)第二讲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雅典卫城的设计特征①选址: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
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
②总体布局: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顺应地形地势,山上有一个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山下的观赏。
③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之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
④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开。
2.希波丹姆规划模式、评价.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模式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⑴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⑵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⑶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工匠住宅区、农民住宅区、城邦卫士和公职人员住宅区评价希波丹姆斯规划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大规模殖民城市规划建设中迅速、简便化的要求,同时也确立了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和城市理想,既符合古希腊数学和美学的原则,也满足了城市中富裕阶层对典雅生活的追求。
然而希波丹姆斯模式也使得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从传统上灵活、有机走向形式上的典雅或呆板,甚至为了构图的形式美而全然不顾自然地形的存在.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3.古希腊的广场(Agora)的特征及典型案例(图)(1)古希腊的城市广场总体上有着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空间类型.(2)早期的以雅典为代表的城市明显带有生长城市的特征,广场空间的不规则性并非出自于比例、秩序、及其它空间造型的考虑,应理解为实际需求的结果。
(3)而受希波丹姆影响的殖民城市体现出一种明确的规划特征,广场空间以严格的长方形为基调,形态规则,空间完整。
第4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考点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一、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1.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c)(1)时间:建于公元前800年。
(2)主要建筑: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
(3)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顺山势而建,布局巧妙,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精致秀丽。
2.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c)(1)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2)外观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
神庙内伫立着雅典娜女神雕像。
3.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b)(1)功能:宗教祭祀场所和体育竞技。
(2)地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
公元前776年,奥林匹亚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
召开期间,不得进行战争。
古希腊人为了防御外敌,通常围绕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建城,山顶筑有城墙和庙宇,作为城市的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和国家的宗教祭祀中心。
这样的城中城被古希腊人称为“卫城”。
二、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1.罗马古城的悠久历史——(b)(1)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渐建立。
(2)公元前6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罗马城徽:母狼雕像)。
(3)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罗马城发展为“七丘之城”。
(4)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形成,罗马城进入辉煌发展时期,大部分建筑杰作,都在这一时期。
2.古罗马建筑群的代表性遗址、建筑特色及艺术成就——(c)(1)古罗马的象征——大斗兽场①结构:观众席、表演区、地下室。
②建筑特色:最宏伟壮观的建筑,希腊柱式建筑和古罗马式拱门建筑融合,建筑的力度和外观的美感融为一体。
(2)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①出现: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为自己修建。
②结构:层次分明,功能丰富,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图拉真广场。
③纪功柱艺术成就:自上而下螺旋状浮雕带是世界罕见艺术杰作。
(3)雄伟的万神殿①地位:罗马最宏伟壮观的神庙建筑。
②目的:崇拜以天上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