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法检纺织品
- 格式:xls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1
纺织品检测标准及检测条件1. 简介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之一,因此对其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测至关重要。
纺织品检测标准是指在纺织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对纺织品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规范。
2. 纺织品检测标准的重要性纺织品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2.1 产品质量纺织品检测标准可以帮助生产厂商监控和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例如,检测标准可以规定纺织品的尺寸、强度、耐磨性等指标,确保产品在日常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2.2 用户安全纺织品直接接触用户的肌肤,因此对于纺织品的安全性检测尤为重要。
例如,纺织品检测标准可以规定对于染料和化学物质的限制,确保产品没有有害物质的残留。
2.3 贸易壁垒纺织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各国对于进口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
纺织品检测标准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确保产品满足目标市场的质量要求,降低贸易壁垒。
3. 纺织品检测标准的分类纺织品检测标准可以根据检测目的、测试方法和产品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检测标准分类:3.1 功能性检测标准功能性纺织品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功能,例如防水、防紫外线、抗菌等。
功能性纺织品的检测标准针对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制定,以确保产品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物理性能检测标准主要涉及纺织品的尺寸、重量、强度、耐磨性等方面。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厂商和用户了解产品的物理性能,并对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估。
3.3 化学物质检测标准化学物质检测标准主要涉及纺织品中的染料、印花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制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纺织品中的化学物质符合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不会对用户产生危害。
环境保护检测标准针对纺织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纺织品检测条件纺织品检测的条件和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卫生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其卫生状况显得非常重要。
监管、生产和经营单位应共同努力,来提高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质量,确保人们用上放心安全的产品。
本文深入分析了一次性卫生用品质量标准的差异及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及对贸易的影响,并对降低标准差异对贸易的影响提供了建议,以期消除质量隐患,保证质量安全,推进质量检验和监管结果互认,增强民众间质量互信,促进相关产品贸易便利化发展。
关键词: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状况;细菌茵落总数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已普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餐饮中的一次性纸巾、旅游中的一次性毛巾、内裤等,特别是在婴儿的日常护理上几乎全部依赖尿不湿。
然而,人们在享受其带来方便的同时,对其卫生状况也应进行密切的关注。
1定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就是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间接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套(不包括医用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卫生湿巾、电话膜、帽子、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护垫)、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不包括褶皱卫生纸等厕所用纸)、避孕套等。
2检测依据目前,我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和生产环境卫生标准、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和相应检验方法,以及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要求和产品标识要求。
其中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初始污染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包括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和真菌菌落总数。
3卫生状况微生物指标是产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反映。
细菌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产品受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致病菌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人体化脓性感染、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出现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霉菌不但会释放出过敏物质,引发过敏,有些毒性强的霉菌,更会引起严重的肺部病变,甚至死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1年)>的公告》(联合公告2010年第158号)2010年第158号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1年)》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决定联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法检目录》)进行相关调整。
现公告如下:一、将部分纺织品、升降机、功率≤125w的吊扇和装有离心甩干机的非全自动洗衣机等91个商品编号的监管条件由A/B调整为A/。
二、将海关商品编号8211910000(刃面固定的餐刀)的监管条件由A调整为A/B。
三、将海关商品编号3101009020(经化学处理的森林凋落物<包括腐叶、腐根、树皮、树叶、树根等森林腐殖质>)、3101009090(经化学处理的其他动植物肥料)、7117110000(贱金属制袖扣、饰扣)、7117190000(其他贱金属制仿首饰)、7117900000(未列名材料制仿首饰)的监管条件由空白调整为A/B。
四、结合2011年海关商品编号调整情况,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对《法检目录》进行了对应调整。
五、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的进出境商品,必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和监管,进出口经营者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手续。
六、本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2011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调整表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附件:2011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调整表。
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第一条按照和,为加速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加方式转变,稳定纺织品出口经营秩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商务部负责全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工作,并按照工作需要会同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制定及调整(以下简称《管理商品目录》)。
商务部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域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管理工作。
质检总局按照商务部的建议,授权上述部门负责有关纺织品临时出口的原产地证书签发工作。
第三条《管理商品目录》的制定及调整由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以公告形式对外发布,发布内容包括涉及的产品类别及其税则号、涉及的国家或地域、实施时间范围和许可总量等。
第四条本办法出口国指最终目的国(地域),加工贸易出口指实际报关出口国(地域)。
有关转口贸易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管理适用于以下海关监管方式:一般贸易、易货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入口料件及加工出口货物、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对口合同)、进料加工(非对口合同)、保税工厂和其他贸易。
从境内区外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的属于《管理商品目录》的纺织品,海关不验核许可证,待上述货物实际离境时,依照有关规定,对出口至需实行纺织品临时出口管理的国家或地域的,海关凭许可证办理验放手续。
第六条对列入《管理商品目录》的纺织品,实行临时出口管理制度。
商务部授权许可证事务局统一管理、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的《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以下简赞许可证)发证工作。
发证机构名单、许可证样式和专用章由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另行发布。
第七条列入《管理商品目录》的商品,对外贸易经营者(包括中央企业,以下简称“经营者”)应当在出口前向本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临时出口许可的审批手续,并申领许可证,凭许可证向海关办理报关验放手续。
第八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将列入《管理商品目录》。
一、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一)含义商务部或会同总署制定“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并以签发“进出口许可证”的形式对目录商品进行行政许可管理。
分为进口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二)主管部门及办理程序商务部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部门,并授权许可证局具体实施。
许可证局及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的商务厅(局)、外经贸委(厅、局)为发证机构。
原则上先证后进出口。
(三)适用范围及报关规范1、进口许可证:(1)适用范围:2007实施许可证管理的只有消耗臭氧层物质1类,如四氯化碳。
(2) 报关规范:有效期1年,当年有效,跨年度使用不得超过3月31日。
一经签发,不得擅自更改。
如更改,需提出申请,由原发证机构重新换发许可证。
“一证一关” 、(原则上)“一批一证”。
如需“非一批一证”,签注“非一批一证”字样,最多12次。
使用时由海关签注、核减。
大宗、散装货物,短溢装数量不得超过5%;“非一批一证”,逐批据实核减并签注许可证“ 海关验放签注兰”,最后一批时,允许短溢装为最后证余量的5%。
(注:许可证的幅度,非合同幅度或信用证幅度)2、出口许可证(1)使用范围:2007年实行的货物有41种,包括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活鸡、不麦、稀土、煤炭、原油、成品油、锯材、棉花、汽车及底盘等(2)报关规范:A、有效期6个月,跨年度使用不得超过次年2月底B、一经签发,不得擅自更改。
如更改,需提出申请,由原发证机构重新换发许可证。
C、原则是“一证一关”,同时实行“一批一证”和“非一批一证”。
“非一批一证”同样使用最多12次。
非一批一证适用范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补偿贸易项下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
D、大宗、散装货物,短溢装数量不得超过5%;对于实行“非一批一证”的,逐批据实核减,最后一批时,允许短溢装为最后批量的5%。
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无《自动出口许可证》)(一)适用范围1、商品范围:肉鸡、植物油、煤、铜精矿、对苯二甲苯、烟草、塑料原料、天然橡胶、废纸、二醋酸纤维丝束、废钢、铜、铝;机器产品;铁矿砂、原油、成品油、氧化铝、化肥、钢材、钢坯、铝土矿、天然气等,其中部分为07新增免“自动进口许可证”情形: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复出口的料件 (原油、成品油必需:战略物资) 外商投资额内生产自用或者作为投资进口的(旧机电产品除外)(免税免此证、专用进口,进口许可证不免)/批≤5000元人民币、进口的货样广告品、试验品 (免税免证,少的缘故,如实进口许可证管理范畴,则不免)暂时进口的海关监管品(不在中国使用,免税免证)进入保税区、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的(视同境外,免税、免此证,进口许可证不免)(二)报关规范有效期6个月,不能跨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