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AB卷(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4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03单元(A卷·夯实基础)一、基础知识(31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绝巘.(yǎn)横柯汉塞.(sāi)沉粼竞跃B. 属.引(shǔ)轩邈燕.然(yān)鸢飞唳天C. 沿溯.(shù )漂碧藻荇.(xìng)侯骑D. 素湍.(tuān )萋萋襄.陵(xiāng)夕日欲颓【答案】D【解析】A.错误,“汉塞”的“塞”应读“sài”,“沉粼竞跃”应为“沉鳞竞跃”B.错误,“属引”的“属”应读“zhǔ”C.错误,“沿溯”的“溯”应读“sù”碧”应为“缥碧”D.正确故选:D。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实是/欲界之仙都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B【解析】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实是/欲界之仙都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略无阙处B.窥谷忘反C.遂至承天寺D.蝉则千转不穷【答案】C【解析】A.句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通“缺”;B.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C.句意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无通假D.句意为: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转”通“啭故选: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A.虽乘奔.御风B.绝.多生怪柏C.负势竞上.D.互相轩.邈【答案】B【解析】A.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B.句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绝:极.C.句意: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上,名词作状语,向上.D.句意: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形容词作动词用,往高处伸展.故选:B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
2024-2025学年湖南省语文初二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题目】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列问题。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2)请简要解释“异客”和“佳节”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1)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异客”指的是在异乡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佳节”指的是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词语含义的掌握。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作品,同时理解了“异客”和“佳节”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二生同在乡校,甲善属文,乙善属辞。
甲尝谓乙曰:“子善属辞,我善属文,宜相易也。
”乙曰:“子诚善属文,然我善属辞。
”甲曰:“善属辞,不如善属文。
”乙曰:“子善属文,吾善属辞,然子不如吾。
”甲曰:“何故?”乙曰:“吾之辞,若子之文,子之文,若吾之辞。
”甲曰:“然则吾不如子矣。
”(1)请翻译下列句子:“子善属辞,我善属文,宜相易也。
”(2)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善属辞”和“善属文”。
(1)子善属辞,我善属文,宜相易也。
翻译为:你擅长写辞赋,我擅长写文章,应该互相交换一下。
(2)“善属辞”指擅长写辞赋;“善属文”指擅长写文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通过对文言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甲乙二生在争论各自擅长什么,同时理解了“善属辞”和“善属文”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息息相关(xīxī xiāng guān)B.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倾盆大雨(qīng pēn dà yǔ)D. 举世闻名(jǔshì wén míng)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 jīng qiú)B.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C. 鹿死谁手(lùsǐ shuí shǒu)D. 持之以恒(chízhī yǐ héng)5、题干: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第六单元A卷·基础知识过关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字注音。
(3分)参.差.( ) 摇缀.( ) 曝.沙之鸟( )鲜妍.明媚( ) 脱笼之鹄.( ) 飞沙走砾.(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huáng( )竹清liè( ) yǐ( )然寂liáo( ) 悄chuàng( ) 幽suì(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策:②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赤:③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像:④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伍:4。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句子。
(5分)①日光下澈,,饴然不动。
②做尔远逝,。
③潭西南而望,。
④亭下如,水中,盖竹柏影也。
⑤时日色澄丽,,崩崖乱坠,。
5.根据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填表。
(3分)6.用“︱”给下句断句。
(2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二、文言文阅读(43分)(一)(19分)从小丘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幕骨,悄怆幽遂。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对下列旬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特别)B。
斗折蛇行。
(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一样)C.末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居住,到)D.潭中鱼亩百许头。
(用在数字后,表示不定数)2.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2分)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2分)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5.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2分)6.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想,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3分)(二)记承天寺夜游(11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全卷四个大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曦.月(xī)襄.陵(xiāng)追溯.(sù)抵御.(yù)B.长啸.(xiào)荇.草(xìng)颓.败(tuí)急湍.(tuān)C.轩邈.(miǎo)鸢.飞(yān)横柯.(kē)缥.碧(piǎo)D.东皋.(gāo)驱犊.(dú)萋.萋(qī)戾.天(l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天姿聪颖滥加粗暴B.文采藻饰读书费时纵观统筹C.明辨是非高谈阔论仔细揣磨D.开券有益独到见解豁然贯通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词意清新流畅,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
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
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惊湍飞瀑,晴湖雪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第4单元(A卷·夯实基础)一、基础知识(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的一项是()(3分)..正确A.差.使(chāi)绿釉.(yòu)踌躇.(chú)抑扬顿挫.(cuō)B.洗涤.(tiáo) 遏.制(è) 擦拭.(sì) 正襟.危坐(jīn)C.颓.唐(tuí) 消逝.(shì) 虬.枝(qiú) 情郁.于中(yù)D.濒.临(pín) 蹒跚.(shān) 俯瞰.(kàn) 恹.恹欲睡(yān)【答案】C【解析】A簌簌(sù)B洗涤(dí);擦拭(shì)C正确D濒临(bī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奔弛鲜腴满院狼藉不能自已B.凋谢秀颀触目伤怀纵横绝荡C.云霄牛犊情寓于中旁逸斜出D.遏制琐屑变卖典质恹恹欲睡【答案】D【解析】A中的“弛”应改为“驰”;B中的“绝”应该作“决”;C中的“寓”应写作“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保尔身上不折不挠....的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国少年们奋勇前进。
B.昨天他把要存进银行的十万元弄丢了,今天又摔伤了,真是祸不单行....。
C、微信推送了毕业典礼的文章,同学们触目伤怀....,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
D.他出身名门望族....,家里人口众多,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只能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答案】D【解析】名门望族: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者有特权的家族。
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一个人对名家作品能否有透彻的理解,主要取决于能深入地阅读作品。
B.我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母亲多年来对我的细心照顾与耐心教育。
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D.各地各部门都要把改善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1 -
第二单元AB卷
一、生字新词。:
鼹.鼠( ) 毛苌.( ) 孤孀( ) 郝懿.( )行 震悚.( ) 踌躇..( )
( ) 狼藉.( ) 赋.闲( ) 簌簌( ) 惦.( )蹒跚..( )
( )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上天不会断绝人的生路,比喻身处绝境,终能找到出路。( )
2、形容人老实本分。( ) 3、微小而不值得一提。( )
4、离开了队伍。( ) 5、穷困愁苦,颓丧失意。( )
6、形容十分精妙逼真。( )
7、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 )
8、没有料到,形容意外。( ) 9、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
10、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定适宜的办法。( )
三、文学常识。
1、《阿长和<山海经>》选自《 》,这是一部 集。作者是 。
2、《背影》:选自《 》。作者是 ,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
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诗文集:《踪迹》灯
3、《台阶》作者是李森祥,这是一篇 体裁的文章。
4、《老王》的作者是 ,代表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翻译《堂·吉
诃德》
5、 ,字默存,学者、作家。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
C.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
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版发行的。
四、病句修改。
1、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
眼……
五、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
(一)
- 2 -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
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
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
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
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
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
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
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 ) ,.
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 、 )
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
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6.概括本段内容。
7.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8.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3分)
9.品味语言。(4分)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
- 3 -
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3分)
1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描写。
12.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画浪线的句子(1)的正确含义是( )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 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
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 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
14.画浪线的句子(2)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15.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6..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文中有三个动词写出
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 。
(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
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
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
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
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
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
时真是太聪明了!
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4 -
2.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4.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