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
- 格式:ppt
- 大小:411.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教材分析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
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
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2. 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
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的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键入文字]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初中频道给大家整理高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1.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发现:
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1。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14)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适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D.冬季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3、科学家证实: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这一结果表明( ) 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幵,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这一结果表明A、酶都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B.RNA具有催化作用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4、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作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有机物,在细胞内合成,可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B.酶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数量不变C.在温和条件下,酶能高效发挥作用,保存时也需要最适的pH和温度D.酶促反应中,底物数量一定时,随酶浓度增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6、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的活性与pH有关C.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D.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7、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A.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8、如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
必修1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酶在代谢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设计实验探究或验证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酶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或验证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温故知新:酶的化学本质不同于无机催化剂。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为蛋白质。
酶的催化功能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导入课题和学习目标。
呼应。
导入课题和学习目标。
环节二:讲授新课三、酶的特性(一)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17——1013倍(思考:这对细胞有什么意义?)观察、分析、讨论、回答。
通过实例、曲线分析,理解酶的高(二)酶具有专一性“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
1、实验原理A.淀粉→麦芽糖(非还原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还原性糖(非还原性糖)B.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C.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2、实验步骤序号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淀粉酶溶液2ml2ml4将试管放在60℃水中5分钟5分钟5加入斐林试剂2ml2ml6放热水于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分钟1分钟7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4、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分析、讨论、回答。
效性。
8观察实验现象序号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注入等量的新鲜淀粉溶液1mL1mL1mL2注入等量的不同PH的溶液1mL蒸馏水1mLNaOH1mL HCl3注入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4放60℃热水中相等时间5分钟5分钟5分钟5加等量斐林试剂并摇匀2mL2mL2mL6放热水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分钟1分钟1分钟7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4、分析教材⑴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教材P84相关问题。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多酶片、加酶洗衣粉……【阐述概念】阐述细胞代谢概念导入对酶的学习。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细胞代谢中也会产生代谢废物,甚至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
幸而细胞中含有另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为氧气和水,这种物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布置任务】任务一: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原理:2H2O2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产生2H2O+O2阐明不同的反应条件:条件1:加热是化学反应常见的条件条件2:Fe3+是无机催化剂条件3: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播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视频。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按照“探究·实践”中的方法步骤,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列表让学生记录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并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如果1-3号试管现象正常,4号试管没有大量气泡产生,请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结合实验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判断过氧化氢被分解的快慢?观察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或观察带火星的卫生香的复燃情况。
(2)对实验结果分析①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②1、4号试管对照说明什么?酶具有催化作用。
③1、3、4(或3、4)号试管对照说明什么?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3)2号、3号、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最终产生的氧气最多,为什么?最终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因为几支试管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
结合“科学方法”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获得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什么是对照实验。
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高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教学目标中,学生应该能够:1.讲解酶的作用和原理。
2.理解酶如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分析实验数据,结合酶的实际应用。
4.研究如何影响酶的活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酶的介绍2.酶的结构与功能3.酶的运作原理4.如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5.酶的实际应用三、教学安排1.酶的介绍–讲解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分类和举例子,如乳糖酶、淀粉酶等2.酶的结构与功能–展示酶分子组成结构图和功能图–分析酶的特点和功能,如活性中心、底物、产物等3.酶的运作原理–讲解酶与底物的结合和解离过程–分析酶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比较活化能变化前后4.如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通过实验讲解如何利用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举例淀粉酶和淀粉反应实验–分析各实验变量的影响和结果5.酶的实际应用–举例酶在食品、制药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如何改善酶的催化效率,达到生物学、医学、工业、科学等各方面的应用要求四、教学方法•讲授•互动交流•实验演示•观察分析五、教学设备1.实验器材–淀粉酶–淀粉–水浴–滴定管–烧杯–显色剂2.课件–酶的结构图、功能图、实验示意图、应用图等–视频等多媒体教材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酶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分析酶的应用和实验2.教学难点–学生需要掌握淀粉酶和淀粉反应实验的分析方法–学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概念和意义七、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自行研究酶的应用,推测酶催化反应的原理和效果。
2.学生可以自己设计酶的实验,并观察对比不同变量控制下反应的活性。
3.学生可以研究纯化酶的方法,例如酶提取、电泳分析、酶断裂等。
八、教学评估1.讲授后进行出席情况、互动交流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评分。
2.分组演讲,自主研究并展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便帮助评估酶的怎样影响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