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部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9.68 MB
- 文档页数:192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3. 提高学生的人格尊严意识,培养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提高人格尊严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3. 课堂讲解: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人格尊严意识,培养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的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4.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5. 提高人格尊严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4)如何提高人格尊严意识?2. 答案:(1)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需要特殊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培养和呵护。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主要涵盖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1课“我们的地球家园”和第2课“爱护我们的环境”。
其中,第1课主要讲述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第2课则着重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行动。
3.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环保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球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板块构造等。
2. 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等。
3.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保的相关知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行动起来。
板书设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板块构造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的实际意义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行动作业设计:1. 描述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谈谈你对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3. 列出三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到地球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全册课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课程概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是针对我国六年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故事、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法治观念,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精神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遵纪守法、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三、课程内容1.道德教育:包括诚信、尊重、责任、合作、公平、关爱等主题,通过故事、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法治教育: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法律条文解读和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提高法治素养。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六、课程实施建议1.教师应充分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2020版)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备课人:__________目录第一单元1学会尊重一、教学目标1在研究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在平时的研究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3尊重他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点1.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2.在平时的研究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了解尊重1.同砚们,这是拍照于2017年11月的一张新闻图片,在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谁?2.本日这堂课我们就从发生这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说起。
(播放视频)3.XXX“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这一连串动作持续刷屏,让网友们直呼“太帅了”。
从爷爷让座,你读到了什么?4.这不是简单的“你请我让”,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肉体力量,它的名字叫“尊重”。
(板书:学会尊重)二、联系生活,畅谈尊重活动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1.坐在XXX身边的,一个是报效故国的科学家,一个是效劳百姓的老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勤勉事情在各自岗亭上披发光和热,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你心中,哪些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呢?为甚么?2.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却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值得尊重的普通人呢?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讲讲他们的故事。
3.你看,每个人都是唯一无二的个体,纵然默默无闻,纵然没有取得显著成绩,他也具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这样规定:(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证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姓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所以,社会上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得到尊重。
(板书: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4.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那些变化呢?板书: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三、创设情境,学会尊重尊重如此重要,那怎样才能学会尊重、做到尊重呢?我们先从尊重自己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