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校生活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研究。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2份,有效回收率达94.4%。
问卷涵盖了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研究结果1.学业压力问题:有78.5%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面临过较大的学业压力,主要原因包括课业繁重、考试压力等。
2.就业压力问题:61.2%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对工作的要求、竞争压力等是主要原因。
3.人际关系问题:有36.7%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遇到过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同学之间的矛盾、社交困难等。
4.心理健康问题:有42.3%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分析与讨论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业、就业的指导,减轻大学生的压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政府、家庭以及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结论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的措施和持续的关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报告,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以上是本次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报告的全部内容。
感谢各位参与调查的同学,也感谢各位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支持。
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至关重要的群体之一,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各类媒体、学者及社会机构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不少的调查。
本文就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以期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饮食以方便快捷为主,相较于传统的三餐习惯,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更加偏爱零食、快餐、外卖等便捷的食物。
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每周会购买三到四次的外卖,而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校内食堂或自行进行烹饪。
这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饮食健康,并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二、娱乐生活在娱乐生活方面,大学生的娱乐形式多元化,包括看电影、听音乐、购物、社交等。
其中,社交受到最大关注,70%的大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聚会,特别是参与各种动态聚会的比例最高。
而自主开展运动活动的大学生比例较低,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每周会安排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三、学习状况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这也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所在。
但是,目前大学生面对各类娱乐活动时常会放下手中的学习任务,成为大学生学习状况的一大压力。
据调查,有约60%的大学生每周要花费不少于3小时的时间来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比赛、活动等,导致他们往往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
此外,近4成大学生每周都会有课后补习或进行课外培训,这也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四、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本次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果发现,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应付父母、学业、情感、就业等各种压力,近七成大学生表示他们感觉自己有压力,且常感到孤独和压抑。
其中,睡眠不足和心理疾病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
综上所述,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娱乐、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学生们要注重更加健康的饮食,避免依赖快餐,尽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平衡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不要过于沉迷娱乐活动,影响学业进度;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适时寻求帮助,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师范生大学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调查的目标与研究方法说实话师范生大学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调查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先说调查目标吧。
我觉得这个调查呢,目标之一就是想看看师范生在大学主要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对他们未来当老师有啥帮助。
就好比厨师要学切菜、炒菜这些基本功,师范生也要学教学方法、教育学原理之类的课程。
我就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从这些课程里得到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个目标是了解师范生的生活状况,比如说他们的住宿条件、社团活动参与度。
毕竟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在大学的整体状态嘛。
那再说说研究方法吧。
我试过很多方法哦。
问卷调查这种方法我开始就采用了。
我设计问卷的时候就犯了个错,问题设置得太复杂太长了,就像你给人家递了一篇小作文让人家回答,谁愿意呀?后来我才明白,问卷得精简,问题要简单直接。
像问他们一周学习这些专业课程的时间,用选择的形式最好,1 - 5小时,5 - 10小时这样,别让人家去估计然后写个具体数字,太麻烦了。
访谈这个方法也很有用哦。
不过我最初找访谈对象的时候没什么规划,逮着谁是谁。
后来发现这样不行。
应该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去分层找,这样才能更全面。
就像一颗大树,你不能只看一面的枝叶,得全方位观察。
访谈的时候,我就跟人家聊天,不过一开始问问题问得太生硬了。
比如直接就问你对你们专业的课程安排满意吗?人家可能觉得很突兀。
后来我学会了先闲聊几句,像你是哪个地方来的呀,然后再慢慢引入话题,这样人家回答得也更走心。
观察法也少不了。
我有时候会到教室外面去看师范生上课的状态,看他们和老师的互动。
但是这个也有问题。
就是有时候你在外面看不全,而且可能影响到人家上课。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事先得到学校或者任课老师的许可就好了,像要找一个许可的通行证一样。
再一个就是调查资料收集。
这可得全面点。
我会去看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计划,这就像一个大蓝图。
还可以看看学生自己做的课程作业什么的。
不过这些资料有的是公开的有的不是,找的时候得慢慢探索,有时候要联系学校不同的管理部门,还挺麻烦的。
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质量探析1摘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本文以师范院校大学生为被试,从对宿舍的整体满意程度、宿舍互动行为、宿舍矛盾分歧处理方式、宿舍关系影响因素4个方面,探讨了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总体较高;独生子女学生的满意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随着年级增长而下降;作息时间与性格是影响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最后,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大学生现状1.问题提出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最常参与、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超过了60%,学生日常活动、学习小组作业、休闲娱乐等大多以宿舍为单位进行。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体现,也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研究对象及方法通过对6名同学进行初步访谈,拟定了由4部分组成的调查问卷,包含对宿舍的整体满意度情况、宿舍互动行为、宿舍矛盾分歧处理方式、宿舍关系影响因素。
其后,随机选取了1471名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答卷1460份,有效率99.25%。
3.研究结果3.1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在对宿舍的整体满意度方面,81.1%的学生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
这与学生自评与舍友相处情况的数据相吻合,与舍友相处融洽和非常融洽的学生占比81.2%。
即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氛围大部分较为融洽,总体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较高。
8.6%的学生表示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虽然比例不高,但是这部分明确表达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的学生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93.7%的学生认为宿舍人际关系很重要,37.5%的学生认为舍友的言行会对自己造成大的影响。
详见表1。
表1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满意度情况在宿舍的互动行为方面,51.9%的学生表示会经常与舍友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共同进步;81.2%的学生反映舍友间在生活上能互相提供方便,互相帮助;66.7%的学生认为舍友间能进行情感交流,分忧担愁、共享快乐;59.3%的学生宿舍里有集体活动;43.3%的学生认为宿舍里没有小团体或者小团体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大。
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一、调查背景大学生是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的群体,其生活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本文对大学生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院、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和在线问卷的发放。
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三、调查结果3.1 学习情况•学习压力:超过60%的大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其中有近30%的学生表示压力非常大。
•学业规划:有80%的大学生表示对未来有一定的学业规划,其中有一半的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
•学业成绩:超过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感到满意。
3.2 生活情况•生活费用:近50%的大学生表示生活费用较为拮据,需要节俭生活。
•休闲娱乐:超过80%的大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运动锻炼,以放松身心。
•社交圈子: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在大学里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有利于个人发展。
3.3 心理健康•心理压力:近70%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感到心理压力,需要寻求帮助或自我调节。
•心理疾病:少数大学生表示有过焦虑或抑郁情绪,但多数人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四、调查分析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业压力大、生活费用较高等挑战。
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在学习、休闲娱乐、社交等方面也寻求平衡。
面对心理压力,大多数大学生也能够积极应对,这表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
五、建议与展望针对大学生生活情况,我们建议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学生个人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六、总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积极面对和适应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生活情况的关注,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需要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学生对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可供参考的1200字以上的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了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导师指导、学科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将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1.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表示较为满意,认为涵盖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然而,一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2.教学质量方面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对教学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教师教学水平较高。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实践教学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认为实践教学的机会和资源有限。
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师指导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导师指导表示满意,认为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和学术指导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然而,也有学生反映导师指导存在过于宽泛和不够专业的问题。
5.学科基础方面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认为学校的学科基础较为扎实。
但也有学生认为学科基础薄弱,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1.实践教学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教学方法和资源不足: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不够针对性,缺乏教学资源。
3.导师指导问题:部分学生认为导师指导过于宽泛和不够专业,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科研和学术指导。
五、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以下是一些改进的建议:1.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学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壮大。
他们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人才。
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独立生活的挑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大学生们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
为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有关调查结果的报告。
首先,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所致。
学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需要长时间投入学习,他们经常熬夜或放弃休息时间来完成课程作业和复习考试。
这种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是一个人生阶段的转折点,大学生需要面对许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
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逐渐适应独立生活,并学会了自己管理时间、处理日常事务以及解决问题。
通过和同学合租房、参与社团活动以及在校外打工,大学生们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然而,面对独立生活的挑战,大学生们的经济压力也相应增大。
由于学费的增长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大部分大学生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或家庭经济支持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
在我们的调查中,近6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为财务问题而焦虑和压力倍增。
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学业和社交之间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可能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较为突出。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学业竞争以及社交关系的复杂性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经或者正在面临心理困扰,如学习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很少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
面对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现状。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大学生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
通过在图书馆、各院系教学楼,校园,操场等地随机抽取师大大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98%,有效率100%。
其中男生回收30份,女生回收68份,随机样本中男女比例约为(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采用王冬编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由显性健康行为和隐性健康行为两大部分构成。
显性健康行为又包括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规律生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五部分,隐性健康行为又包括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三部分,共8个维度,38个条目。
每一条目按照5分制Likert评分标准“从不、偶尔、约半、经常、总是”对应值为“1-5”,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该条目反应的健康生活方式评价值越好。
问卷总分最高为190分,其中显性部分共五个维度,22个条目,共占分为110,隐性部分包括3个维度,16个条目,共占80分。
在此笔者将得分率超过60%的学生定义为健康学生,得分率低于60%的学生定义为亚健康学生。
即健康方式总得分在114及以上者为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显性健康方面得分在66分及以上的同学可认为是在显性健康方面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生活方式亚健康;隐性健康方面得分在48分及以上的同学同样被认为是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否则,生活方式亚健康。
2.调查方法笔者亲自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受调查的师大本科生根据自己近两个月的实际情况当场填写并严格审查每一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以避免出现漏填、错填的错误。
3.统计学分析本次问卷调查除了未收回的两份问卷外,没有出现其他错填、漏填现象,因此,不需要对缺失值进行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
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情况(一)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整体分析首先,由图2-1可知,我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健康占90.82,亚健康占9.18%。
高校生在校生活情况调研汇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考取大学,并投身于高等教育的求知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生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高校生在校生活情况进行调研,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高校生活。
一、高校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高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校宿舍设施齐全,宿舍内可以享受热水、互联网等基本生活设施。
大部分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并且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便利性也较高。
但是,在宿舍内存在少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宿舍空气不流通、宿舍周边环境嘈杂等。
二、学习情况学习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校的学习资料及图书馆设施都较为齐全,但是在部分学校存在人流较多的情况下,图书馆座位等设施不足的问题。
同时,调研还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学习计划、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三、社交情况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也需要注重人际关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都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参加了不同规模的社团活动、比赛等,丰富了自己的社交圈。
但是,在部分学校存在着人际交往困难的情况,这可能与学生自身性格上的缺陷、社团活动不足等有关。
四、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身体较健康,并在学校安排的体育锻炼等活动中积极参加,身心健康状况较好。
但是,调研数据也显示,少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身体状况较为欠佳,需要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五、就业情况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市场越来越严峻,他们感到压力增大。
同时,学生们的职业规划能力也存在不足,让他们缺乏充足的自信。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生在校生活情况较为复杂,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教育质量、改进宿舍和图书馆等生活设施、加强职业规划能力的教育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人生经历。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人中的重要群体,其生活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2. 探究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交状态;3. 分析大学生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价。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向不同学院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收集到500份有效数据。
调研结果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整体较为健康。
84%的大学生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饮食结构也相对平衡,65%的大学生每日三餐都有吃。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等问题,这对于身体健康会带来各种潜在风险。
学习和社交状态调研结果显示,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压力。
69%的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六个小时,近30%的大学生表示有时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
另外,45%的大学生参与了社团和组织活动,但同时也有27%的学生感到社交圈子相对狭窄,难以融入大学生活。
生活质量评价大学生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总体上持较为满意的态度。
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较高,这与他们的积极乐观态度有关。
然而,仍有24%的大学生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学业压力和社交困难等原因所导致。
结论与建议结论1. 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整体较健康,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不良习惯;2. 学习和社交状态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3. 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较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不满意情况。
建议1. 强调健康教育,教导大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2. 加强学业辅导,帮助学生化解学业压力;3. 提供更多社交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融入社团和组织;4. 增加心理辅导资源,帮助解决大学生因社交困难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结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重点。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二、数据分析 (2)1.我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带有茫然性,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浓厚 (2)2.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风气不够浓烈 (3)3.我校学生与老师关系不够融洽,但是更加注重友谊 (4)4.我校图书馆资源设施并为被学生充分利用 (5)5.学生们对待考试作弊现象态度麻木,诚信观下降 (6)6.我校学生没有能好好利用课余时间 (6)7.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更加大胆开放 (7)8.大学生已经慢慢走向成熟,他们处理矛盾时更加理智;对待生活也更有目标;也为开始为未来就业着想 (7)9.我校学生总体对大学生活满意 (8)三、原因分析 (9)1.学生成长环境让很多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 (9)2.缺少沟通是师生关系关系不融洽的最大成因 (9)3.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9)4. 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导致学生诚信道德观下降 (9)5.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有更多的成长机会,进而走向理智、成熟 (9)四、对策 (10)1.加强学生自主生活、学习的意识,锻炼其品质 (10)2.学校对于部分学要换专业的学生采取开放政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10)3.图书馆建立更加健全的机制,引进更多学生乐于借阅的书籍 (10)4.让学校社团组织开展相应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大学生活 (10)五、总结 (11)不断完善让学生对大学生活更满意----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的分析报告摘要:本次调查是对我校学生的生活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在大学生的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交际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归纳出我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揭示出个中的问题,如我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带有茫然性,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浓厚、自主学习的风气不够浓烈、学生并未很好地利用图书馆来提升自己、学生们对待考试作弊现象态度麻木,诚信观下降、没有能好好利用课余时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等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更加大胆开放,并且大学生已经慢慢走向成熟,他们处理矛盾时更加理智,对待生活也更有目标,也开始为未来就业着想。
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在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作息不规律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存在晚睡晚起、不按时进食的问题。
这主要由于课业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等原因导致,而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提醒他们适当安排时间和合理饮食。
其次,大学生健康状况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运动和长时间久坐不动。
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业压力和居住条件有限等问题,时间和地点限制了他们进行锻炼的机会和空间。
这导致他们缺乏运动,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此外,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饮食卫生问题也需要关注。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因为时间紧张和经济压力,忽视了饮食健康。
他们经常选择便利食品或快餐,缺乏新鲜蔬果和均衡营养,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学校可以提供更多健康的食堂选择,推广健康饮食知识,增强大学生的饮食安全意识。
最后,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交健康。
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交圈大多局限于同班同学和朋友圈,缺乏与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交流的机会。
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查人员:调查对象:大一学生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时间:调查内容:此次主要调查了大学生的学习、课余生活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更好的珍惜大学生活,让大家客观全面地做出选择,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当前的生活、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改善不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为此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具体情况如下: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的课余时间里,有51%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也有不少于25%的学生选择看专业用书。
同时,有1/5的学生是用这些时间来玩游戏或干些其它事情。
此外,大部分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维持在3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有31%的大学生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仅一个小时,而有12%的学生每天都有5个小时用在学习方面。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因为,进入大学,大学生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有足够的自由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
在学习方向上,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学,专业课和英语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只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党政课和思想教育课重要。
这和当今社会的剧烈竞争有多少联系。
其实大学生在学习方向上是可以多方面发展的,如学好理论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
学好知识一方面是完成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做一切研究以及进行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结合实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适当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目前,人才市场上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近90%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出现令人尴尬的"疲软"状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身体素质与生活习惯调研分析文献标识码: A白 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各高校普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工作和活动,华南师范大学一直以来都很好地贯彻落实了该通知的精神并有效地促进了该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为了探讨该通知贯彻实施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的现状,我们以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共计104 人为调查样本进行了调研分析。
此次调研对象年龄分布在 18-23 岁之间,其中男生人数占 31.73%,女生人数占68.27%,与我校男女3:7的比例基本吻合,符合华师基本实际,信度、效度较高。
一、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相对偏弱并趋于继续下降的现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除了必要的上课、吃饭和户外娱乐需要走出宿舍外, 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了呆在室内, 利用互联网与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
而长期呆在室内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极其匮乏,体质健康水平不甚乐观。
经调查,我们发现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对白身的体质健康水平白我感觉普遍偏向“一般”及“亚健康”状态( 77.21%),甚至有少数觉得白己处于“不健康”状态( 5.94%)。
此外有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比较累,而据校内体育老师的说法,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强度实际上比中小学生要小很多。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确实偏弱。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 38.61%的学生表示不怎么喜欢体育课, 13.86%的学生明确表示白己不喜欢体育课,过五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余时间基本不会参加任何的体育锻炼,可见很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非常淡薄,体育锻炼现状堪忧。
(二)大学生互联网依赖程度强、闲暇时间少、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不足、学校配套设施及机制不完善,学生体育锻炼缺乏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应用于上网的时间日趋增长,上课以外的闲暇时间并不多,即可供用于娱乐、锻炼等课余活动的时间较少,这导致学生体育锻炼匮乏。
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研究背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在校生活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这不仅涉及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因此,对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至关重要。
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多个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以便全面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调查结果学习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较为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效率低下、学科理解困难等问题。
同时,部分学生表示存在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业不顺利,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生活问题在生活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时间管理不当、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比较突出。
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感到孤独、情绪低落等,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人际关系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有的学生感到人际关系较融洽,有的则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交友困难等问题。
这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的方面。
研究结论通过对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面临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问题时,普遍存在一定的困扰和困惑。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成长阶段的难关。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全方位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一、缘起和动机学生事务处关心学生生活相关的事务,学务处之生活辅导组更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的餐厅、宿舍、基本生活机能、校园安全为服务要项,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务必能提供学生一个安全便利的学习环境. 为了了解学生对目前校园餐厅的菜色、口味、价格、餐厅环境的卫生等的实际需求及宿舍内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满意度,学生日常生活机能的方便性如两校区的交通车、影印、福利社的满意度,及学生事务处行政服务的满意度,特别由生辅组编制本校“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以抽样方式,调查大学生及研究生(包含和平校区和燕巢校区)对于上述四项的满意度,藉由本次调查,了解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实际满意度情形,提供校方了解现况及作为未来规划的参考。
二、设计与实施架构(一)调查架构(二)研究对象此次的调查的母群体为全校学生,采分层抽样方式,普遍对于全校各院系所发放。
发放的对象包括大学部以及研究所,燕巢及和平两校区,务求能广泛了解各个不同环境背景学生的情形.(三)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编之问卷:首都师范大学校园生活满意度.本问卷之内容包含基本数据与问卷内容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个人资料包含:1、就读学院;2、年级;3、所在校区;4、性别;5、居住现况等五种项目。
第二部分之问卷内容则分别就校园餐厅、学校生活机能与学生宿舍与行政服务等问题项目.(四)资料搜集为提高本研究之信度与效度,故于问卷发放对象确定后,普遍对各系所发放.大学部的问卷部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分为和平及燕巢校区各四个班级发放,二至四年级的学生则是委请各任课教官于上课中当面调查立即回收,或各系辅导教官发放再行事后回收。
研究所的问卷发放方式,则是对和平及燕巢两校区的研究所,每所均分的方式发放。
经初步整理后即进行数据分析.此次的问卷总共发放800份,共回收696,回收率为87,。
剔除无效问卷32份,总共有效问卷为664份。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某师范学院为例陈梅徐速蔡景西(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摘要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至关重要。
因此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调查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了安徽某师范学院195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了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和家庭背景的被试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College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ur vey and Analysis——Take a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CHEN Mei,XU Su,CAI Jingxi(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325035)Abs tra ct The student population is the hope for the future,is the driving force of stat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it is vitalof their life satisfaction.So college life satisfaction surve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a selected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surveyed195college students,the"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cale",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jectson life satisfac tion in different grades,gender,profession and family background.Ke 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survey近代以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放在精神生活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