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十几减65432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2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例1.6.28+5.74+3.72+5.26 4.36+14.8+5.64+5.216.9-5.6-4.4 38.2-7.09-20.6-2.319.08-(5.7+1.08) 27.85-(7.85+3.4)课堂练习:(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4)768-274-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9)17.05-(2.05-6.4) (10)3.73+5.28+4.27+4.72(11)10-3.6-1.4 (12) 1.2+2.5+1.8(13)0.25+0.15+0.75+0.85 (14) 0.5+1.5+1.5+0.5(15)5.26+3+1.74 (16) 3.46+1.28+0.54+2.72(17)24.8+14.6+15.4 (18)5.85-1.75-0.25(19)21.32-(6.32+8.3)(20)12.45-1.35-0.65(21)27.3+73.2+72.7 (22)42.5-22.17-7.83(23)3.8+1.37+6.2+12.63 (24)(15.28+28.99)+20.72(25)5.85+1.89+2.15 (26)24.8+14.6+15.4小测:小数加减法练习题一、直接写得数。
1.5-0.5= 1-0.9=2.3+0.6= 0.9+0.8=1.9-0.9= 3.52.4= 0.36+0.64= 0.96-0.3=二、竖式计算。
(最后一道题要求验算)20-3.65= 3.2+1.73= 18.7+3.14= 23.5-2.8=三、脱式计算。
(最后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3.6-1.28+3.094.32-(1.26+2.34) 2.5+3.25+0.75+7.5四、填空题。
《十几减65432》(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十几减65432的含义,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
2. 十几减65432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十几减65432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黑板。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十几减65432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65432的计算规律。
2. 新课:讲解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
3. 实践:让学生运用十几减65432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十几减65432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巩固提高:通过PPT展示一些十几减65432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十几减65432》2. 内容: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十几减65432的运用,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十几减65432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十几减65432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2. 学生是否掌握了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能否熟练进行计算。
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十几减65432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对《十几减65432》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是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计算十几减8、7的算式,掌握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一、导入:(动画故事——小鲤鱼大冒险)师: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鲤鱼大冒险的故事。
小鲤鱼要想拯救鲤鱼湖,必须拿到大魔王手中的宝箱,但宝箱由三大将军看守,螃蟹将军——龙虾将军——鲶鱼将军,小鲤鱼必须打败他们才能获得宝箱,让我们一起帮助小鲤鱼进行它的探险之旅吧。
二、学习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十几减8、7的计算三、复习旧知:十几减9(螃蟹将军——冲出海藻林)15-9= 17-9= 18-9= 16-9=师点名学生回答,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设计目的:检查学生十几减9的计算情况,回顾十几减9的算法,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四、探究新知:十几减8、7(龙虾将军——智斗大龙虾)1、15-8的算法探究:师:龙虾将军的魔术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计算吗?(设计目的:学会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师: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计算方法?总结:(1)破十法:先从15里面拿出10个,用10-8=2,再用2加上5等于7。
(2)平十法:先把8分成5和3,然后用15-5=10,最后10-3=7。
(3)相加算减:想8+7=15,所以15-8=7。
练习: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三名学生上台作答,其他学生练习本完成)17-8= 11-8= 12-8=2、16-7的算法探究:(鲶鱼将军——勇斗大鲇鱼)师:鲶鱼将军出的题目,你能解决出来吗?自己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巡视指导师:请做完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一下各自的算法。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十几减6、5、4、3、2 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和提问思考,初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十几减6、5、4、3、2计算方法的意义。
2、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6、5、4、3、2。
重点正确计算十几减6、5、4、3、2。
难点理解十几减6、5、4、3、2计算方法的意义。
学法师生互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我来考一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很快的回答正确。
15 - 9 = 6 13 - 8 = 512 - 7 = 5 14 - 7 = 7学生回答问题复习回顾上学期学习的知识,为新课做铺垫讲授新课一、探究1小兔要去采蘑菇,它看到了11个蘑菇,有两种颜色的,你们猜一猜它哪种颜色的蘑菇分别可以采多少呢?【注释】通过给学生创设情节及提问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题意让学生说出算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图片,多说多看,激发学生的兴趣师:一共有11个蘑菇,有6个,那么有多少个呢?11 - 6 = (个)追问:如何计算11 - 6 =要点:方法一:圈一圈,数一数。
11 - 6 表示要采6个蘑菇,下面我们先把找出来。
我们找到了6个,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个?1、2、3、4、5,5个。
所以:11 - 6 = 5(个)。
【注释】从最基础的圈圈数数,使学生初步理解11-6的退位减法。
方法二:先采走1个,再采走5个。
演示动画有多少个?问题:先采走1个再采走5个,剩下有多少个?数一数吧。
式:11-6。
让学生回答出算式:11-5.讲授过程结合动画新颖方便理解,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培养思维方式。
答案:5个。
追问:讨论一下说一说怎么理解,怎么算的?根据前两节课学的拆分方法可知:首先11 = 10 + 1, 6 = 1 + 5,这样11 - 6 = 10+1-1-5= 10 - 5= 5所以,有5个。
《十几减6、5、4、3、2》教学反思下面,我们为你推荐《十几减6、5、4、3、2》教学反思。
教书一分育人,赢得十分尊敬,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写好每一份教案。
教案可以辅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十几减6、5、4、3、2》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真确而熟练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反思:这节课就是要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探究出十几减5、4、3、2的算法。
因此复习导入应该直接而迅速,学生抢答了复习题目后,指名学生以1~2题为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回顾算法。
由于学生们对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很熟练了,评价学生的回答要恰当,不宜每道题都问“对吗”,而应该直接根据课件出示的答案进行评价。
《十几减6、5、4、3、2》教学反思(篇2)本课在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我把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分别是:十几减几和十几减10,其中十几减几还可以根据被减数和减数之间的联系,分成两个小的'知识点,如:13-3和17-2两种不同类型的算式,其中不同类型的算式计算技巧不同。
本月围绕“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上了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通过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等,让学生理解计算十几减几的不同方法。
结合教师展示及其他老师评课,现将本公开课教学总结几反思如下:优点:1. 该课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2. 教师教态大方、亲和,对课堂把控能力强。
3. 教学组织有方,学生课堂纪律好。
4. 学生学习氛围良好,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十二课时:§2.8.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一、复习引入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即化简)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其规律可较简单地写出省略加号的和形式,如:2411(2)(3)()()3535++----+它有两种读法,读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新课注: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2411233535-+- = 2141233355+--··························( 加法交换律 )=( )+ ( ) ·······················( 加法结合律 )计算:(1)-24 + 3.2 -16 -3.5 + 0.3 (2)()23202130.25343⎛⎫⎛⎫-++---- ⎪ ⎪⎝⎭⎝⎭四、课堂练习1.下列交换加数位置的变形是否正确(1)1–4 + 5–4 = 1–4 + 4–5 (2)1–2 + 3–4 = 2–1 + 4 -3 (3)4.5 -1.7 -2.5 + 1.8 = 4.5 -2.5 + 1.8 -1.7 (4)6131434141614331--+=--+-2.计算(1)0–1 + 2–3 + 4 -5 (2)-4.2 + 5.7 -8.4 + 10.2(3)-30 -11-(-10)+(-12)+ 18 (4)1111320.253436⎛⎫⎛⎫⎛⎫--+--++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面式了为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需要时...可再把省略了的“+.”拿来..作为连接号 每项包含前面的符号每项的符号,在交换位置后仍应保持不变五、小结 ① 本节通过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对化简后的加式进行合理性、灵活性的处理,准确解决有关加减的混合运算;② 在进行交换律时,始终注意每项包含前面的符号.........,且交换位置后每项的符号仍应保持不变,才不至于在符号问题上出错.六、课后作业1.将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括号内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 (1)(+16)+(-29)-(-7)-(+11)+(+9) (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2)(-3.1)-(-4.5)+(+4.4)-(+1.3)+(-2.5) (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3)()⎪⎭⎫ ⎝⎛++⎪⎭⎫ ⎝⎛+-⎪⎭⎫ ⎝⎛-++-⎪⎭⎫ ⎝⎛+32541315211 (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2.计算(1)-3–4 + 19–11 + 2 (2)10–24–15 + 26–42 + 18 (3)(-52)+(-19)-(+37)-(-24) 3.计算(1)13-[26-(-21)+(-18)] (2)|-412| -(-43)+ 1-|1-21|4.列式并计算 (1)什么数与125-的和等于-1? (2)-1减去65-与61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5.当x = -3.7,y = -1.8,z = -1.7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 + y - z (2)–x – y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