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及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35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分享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其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市民的需求,还能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宜居性。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以期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目录1. [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2. [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3. [案例3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案例3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4. [案例4悉尼港口改造(案例4悉尼港口改造)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
过去,这条大道是一条车辆频繁通行的交通干道。
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该区域被改造成了一个宽敞、绿化丰富、人车分流的步行街区。
改造后的密歇根大道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步行体验。
大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坛,增加了绿化覆盖率,使整个区域更加美观宜人。
在大道中央,设置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
同时,原本的马路车道被精心设计成了一个活动空间,设置了长椅、休息区和艺术装置。
这个案例强调了对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规划和设计。
通过将交通与居民区分开,提供了更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宜人的休闲空间。
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这个项目旨在将滨海湾地区转变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并融入了现代化的城市元素。
公园内有一座大型人工瀑布、多个花坛和草坪,供市民休闲放松。
这个公园还设有多个儿童游乐区、露天剧场和户外艺术展览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活动。
这个案例展示了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意与多样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滨海湾花园成为了一个有活力、宜居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及其借鉴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美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越发成为重要议题。
美国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各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不仅注重美学和环境保护,更是致力于提升公众生活品质,促进社区互动,塑造城市形象。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园不仅是绿色空间,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城市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创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促进身心健康。
研究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及其借鉴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现状,分析其借鉴意义,并通过成功案例、关键因素和技术创新的介绍,总结出对于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
通过研究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为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持续发展和优化提供有益建议,促进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 正文2.1 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现状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现状: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在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许多城市公园都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植被,打造出独特的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注重多元化的功能布局。
除了绿地和花园外,还会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文化艺术展示空间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美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的融入。
许多城市公园采用生态建设模式,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公共空间设计是指对城市中的公共场所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公共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占地面积约为843英亩。
中央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拥有大片的绿地、湖泊、步道等多样化的景观。
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设施、音乐喷泉、露天剧场等多种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和休息。
中央公园的成功设计不仅提升了纽约市的城市形象,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
其次,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也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一座专门展示现代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它位于泰晤士河畔的铁桥附近,原本是一座废弃的发电厂。
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将这座老旧的工业建筑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殿堂。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设计融合了工业风格和现代艺术的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美术馆内部的展览空间也被设计得开阔明亮,艺术品得以得到充分展示。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最后,以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为例。
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艺术装置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设计师将原本单调的海滨地带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绿洲。
花园内的“超级树”是其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这些高大的人工树形状各异,上面种植着各种植物,不仅美观,还起到了遮阳和雨水收集的作用。
此外,花园还设有游乐设施、露天剧场、美食广场等多种娱乐和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和放松。
综上所述,这几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充分展现了设计师们对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规划,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景观设计学教程——城市公园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代公园的产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lm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 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 (Park System),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现代公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美国公园的发展。
盖伦.克兰兹(Galen Cranz)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公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游憩园(the pleasure ground)、改良公园(the reform park)、休闲设施(the recreation facility)、开放空间系统(the space system)。
游憩园流行于1850-1900年间,其发展至少部分起因于对新兴工业城市肮脏而拥挤的环境的反应。
这类公园的典型样式竟是浪漫主义时期英格兰或欧洲贵族的采邑庄园。
特点是将原野火田园风光理想化。
游憩园通常设置在郊野,使刻意为周末郊游设计的,以大树、开阔的草地、起伏的台地、蜿蜒的步行路及自然主义的风光的水景为特征。
TseiraMarauani和IritAmit-Cohen(2004)把开放空间规划方法划分成两大类[1]:一是“需求类(demand approach)”,多数为规划师和地理学家所关注,重视人们对休闲、游憩和环境质量的需要,研究的开放空间类型多是市区或市郊的公园和其他绿地;二是“供给类(supply approach)”,多数为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论者所关注,注重开放空间的保存以保护其景观和自然价值。
本文探讨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属于“需求类”,当前在美国采用的有系统规划法、服务水平法(LOS)和复合价值法(GRASP)。
文中的系统规划法和服务水平法引自美国NRPA ①制定的1995年《公园、游憩、开放空间和绿道规划指南》 (Park, Recreation, OpenSpace and Greenway Guidelines)②(文中简称“NRPA95指南”),是迄今为止,美国各州、各城市普遍参照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
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的研究进展探析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Approaches in USA摘 要: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科学方法,其中系统规划法、服务水平法(LOS)、复合价值法(GRASP)是最普遍使用的3种方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强调从评价居民需求、编制规划、项目策划和供给计划,到规划反馈、使用评价等规划体系的完整性。
服务水平法侧重将居民游憩需求通过相应的公式和量化手段体现在规划空间要素中。
复合价值法的重点在于评价现存城市开放空间的服务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策略调整和空间、设施配给。
这类把需求与供给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国内同类规划学习,以有效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体现规划的人文关怀。
关 键 词:风景园林;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1-0062-06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3-17; 修回日期:2012-06-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风景园林的游憩规划设计标准与规范研究”(编号51278347)资助Abstract: The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in USA has a set of systematic theories and scientific methods, among which the system planning method, level of service (LOS) method, and Geo-Referenced Amenities Standards Program (GRASP) are the thre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The system planning method stresses the integrity of the planning system from the evaluation of residents' needs, planning formation, project planning and supply plan to planning feedback and usage evaluation. The level of service method focuses on reflecting the residents' recreational needs in the planning space elements by corresponding formulas and quantitative means. The emphasis of the composite value method lies in valuing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urban open space, and making targeted adjustment in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space and facilities supply accordingly. Such approaches that combine demands and supply are worthy of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plann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level and embody humanistic care of planning.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ted States;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method1 系统规划法(System Plan, SP)系统规划法(图1)是NRPA95指南中,土地利用指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规划决策和住房、交通、教育、环境管理等战略制定中[2]。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的公共领域与公园关系的探讨,侧重土地的获得与利用,主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的历程、当今公园发展策略以及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ublicrealm and public parks, especially in land acquisitionand use,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and open space, currentpark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ome new directionsin America.关键词:公共领域;城市公园;开放空间;发展Keywords:Public Realm; Urban Parks;Open Space; Development美国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and Open Space in America任晋锋作者:任晋锋,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E-mail: jinfengren@ccermail.net1 发展历程概述1850年,美国的公共领域由未铺砌的道路、几乎没有什么景观可言的广场、未发展的市场和大面积的荒地所组成。
其余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归属,土地所有者对他们的土地享有支配权。
当时并没有大面积的公共公园能够得以建造、发展并且得到专门的管理。
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8)的建设带动了美国政府对公园一个多世纪的建设,也带动了美国公园的迅速发展。
这期间开发建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园,它们组成了今天美国公共领域的很大一部分,它们既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生活的一方宁静天空和人们共有的游憩资源,也是为子孙后代保存的景观财富和一种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2)2008年04月15日作者:任晋锋来源:《中国园林》2003年第11期浏览次数:12 文字大小:【大】【中】【小】[1] [2]通过对当今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正在实施中的发展策略的研究和介绍,主要阐述了当前美国在发展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中,在土地利用、开发管理模式以及公园规划设计和维护方面的一些方法,以期对我国公园和开放空间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所有这3种模式,在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途径已经是而且应该继续是城市公园发展和运作的主要的途径。
公共模式对于大尺度的公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像耗资一亿多美元建造的河岸州立公园是不可能由私人投资建设的。
第二种公私合作模式和第三种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公众模式,在小尺度或中等尺度的公园的发展,或复兴中都是非常成功的。
在更大的公共目的性背景下,公私合作的模式,适用于把私人部门的创新,变成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的一种契机。
特弗农景观大道3.3广泛的合作一个成功的公园和开放空间,不仅依赖于好的规划和设计的合理实施,也依赖于在公园项目的投资和管理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参与。
大部分成功的合作,都包括了政府、商家和一些慈善基金会,以及一些非营利合作伙伴和私人团体。
3.3.1公共部门的责任倡导广泛地合作或许会让人们产生一种误解,那就是政府和公共部门可以缩减他们的投入,或者承担更少的责任。
但事实上,私人资金和公共资金一样,都不能单独完全承担创建公园的全部费用和完成对公园的维护和管理。
在对公园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年代,政府需要划拨给公园更多的资金而不是更少,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为了保证公众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在许多的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必须承担起领导者的角色,稳固的公共承诺(public commitment)是一个健康合作的保证。
国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案例那我给你讲个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的案例吧。
你能想象吗?在纽约这个超级繁忙的城市里,有这么一个超酷的公共空间。
以前呢,那就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就像一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破破烂烂的,可能只有老鼠会在那窜来窜去。
但是呢,一些超有创意的设计师就动起了脑筋。
他们把这个废弃的铁路变成了一个超级迷人的空中花园。
你沿着这个高线公园走啊,就感觉像是走在一个悬浮在城市上空的绿色丝带里。
这里到处都是精心设计的植物景观。
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那些花啊,五颜六色的,春天一到就像在开选美大赛似的。
而且这些植物的布置很巧妙,不是随随便便种的,有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草地,就像城市里的小草原,你可以躺在上面晒晒太阳,看看蓝天,感觉自己和这个忙碌的城市暂时隔绝了一样。
还有那些休息的区域,长椅的摆放也是很讲究的。
它们就在那些景色最美的地方,你坐在那,眼前就是高楼大厦的壮丽景色,同时身边还有鸟语花香。
而且公园里还会有一些小的艺术装置,像一些奇奇怪怪但是又很有趣的雕塑,就像是给这个绿色空间又加了点调味料,让整个氛围更加活泼。
再说说日本的难波公园(Namba Parks)。
这地方可不得了,它就像是把一个大公园直接塞进了城市的购物中心里。
你一进去,首先看到的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商店招牌,而是满眼的绿色。
它有一个超级大的人造峡谷,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从底层一直延伸到屋顶。
就像是在城市里打造了一个小小的绿色山谷一样。
沿着这个峡谷走,你会看到层层叠叠的露台,每个露台上都有不同的商店或者餐厅。
你在逛街或者吃饭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自然的山林里一样。
而且这里还有流水,那潺潺的流水声,就像是大自然在给你演奏背景音乐。
在这个难波公园里,购物不再是那种枯燥的在商场里瞎逛,而是变成了一种在自然里探索的有趣经历。
你一边享受着购物的乐趣,一边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植物景观,就像鱼和熊掌都给你兼得啦。
最后再讲讲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
城市中的开放空间不断受到蚕食,随之产生了如公共游憩空间缺乏和分布不均[1]、绿地与水系整合度低等环境问题[2]。
也有些城市开放空间规模大但数量少,服务半径有限,提供的功能性和趣味性难以满足周边居民对开放空间的需求。
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些随性的、舒适的空间来释放压力[3]。
如今,许多城市逐渐意识到城市开放空间对于城市未来建设的重大意义。
然而,部分城市在设计开放空间时,缺乏整体性思维[4],无法实现开放空间本身应当贡献的生态效益。
本文通过国外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典型案例,阐述“全城开放空间化、开放空间全城化”的圈层理念。
对中小城市而言,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一个较大规模的开放空间。
该理念将整个城市融为一体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设计,让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载体。
1开放空间的界定开放空间(open space)在国内外学术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开放空间已不是早期的建设公园绿地及城市实体基质上的绿色斑块,而是将绿色自然引入城市空间结构肌理,建设亲民、惠民的绿色空间和生态廊道。
本文的“开放空间”是指为休闲、娱乐和自然保护目的而预留的公共土地。
它包括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瓦南布尔(Warrnambool)市城区内的自然景观和运动保护区,以及具有自然风景、文化或保护价值的地区。
2影响开放空间规划的因素分析瓦南布尔市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沿海,是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开放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的作用,对提升城市特色、塑造城市风貌至关重要。
文章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瓦南布尔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开放空间的理念、类别、愿景,从政策因素、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因素、人口变化和居民幸福指数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瓦南布尔市开放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改进开放空间综合环境提出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