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名录2015版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5
解读《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浙江泰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李中元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的相关要求,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铁路局、民航局等十部委历经几年完成了《危险化学品目录》(以下简称“2015版目录”)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3月9日正式发布,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届时《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以下简称2002版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同时废止。
2015版目录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规定了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说明了《危险化学品目录》各栏目的含义和其他的相关注意事项,这使得使用者对《目录》的使用更加清晰和准确。
一、分类标准与国际接轨2015 版目录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从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三个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
其中危险化学品的分类采用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X系列国家标准。
该系列标准是我国执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的具体措施之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合理使用GHS制度中的“积木块”原则,得到适应于我国的化学品危险性类别。
其关于化学品危害的分类标准与联合国GHS 第4修订版完全一致,将化学品的危害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28个大项和81小项,详见表1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危害分类一览表所示。
图1 新版危化品目录示例
CAS号是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服务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简称CAS)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的唯一识别号,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
如今几乎所有的化学数据库都采用CAS号检索。
新版危化品目录增加CAS号也是基于提高日常的检索和查阅速度。
由于《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将被新版危化品目录取代,为了便于日常查询,新版危化品目录采取了在“备注”的方式将所有剧毒化学品标识出来,凡是在“备注”栏有“剧毒”字样的即为剧毒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二〇一五年二月说 明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定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二、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一、前言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本目录列出了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严格控制的危险化学品。
二、目录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危险化学品的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放射性等特性;参考国际通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实际,突出重点,合理分类;适时更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目录内容《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共包括以下几类危险化学品:爆炸品:如硝酸铵、硝酸甘油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氢气等;易燃液体:如汽油、柴油、甲醇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铝粉、白磷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有毒品:如氰化钠、氯化汞等;放射性物品:如铀、钚等;腐蚀品: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四、管理要求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相关单位应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发现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
五、附则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目录的解释权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所有。
六、附件《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详细清单。
七、结语制定《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防范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请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共同维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二〇一五年二月说明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定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二、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解读:《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险化学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基础性文件,是企业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规定,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了《目录(2015版)》,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同时予以废止。
制定背景2003年3月,根据《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发布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包括危险化学品条目3823个。
2003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包括剧毒化学品条目335个。
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以下简称GHS),我国制定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确立了化学品危险性28类的分类体系。
由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主要采用爆炸品、易燃液体等8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体系,与现行化学品危险性28类的分类体系有巨大差异。
现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调整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规定“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同时,《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列入的品种偏多,不符合剧毒化学品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调整。
制定过程2011年7月21日,《目录》首次制修订工作会议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民航局10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有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会议。
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 2015年版剧毒化学品目录序号危化序号品名别名CAS号备注1 5-氨基-3-苯基-1-[双(N,N-二甲基氨基氧膦基)]-1,2,4-三唑[含量>20%] 1031-47-6 剧毒2 18 1,3,4,5,6,7,8,8-八氯-1,3,3a,4,7,7a-六八氯六氢亚甲基苯并呋喃;碳氯氢-4,7-甲撑异苯并呋喃[含量>1%] 608-73-1.-89-9 剧毒3 19 苯基硫醇108-98-5 剧毒4 20 苯胂化二氯107-12-0 剧毒5 40 1-(3-吡啶甲基)-3-(4-硝基苯基)脲85-86-9剧毒6 41 丙腈 107-12-0 剧毒7 42 2-丙炔-1-醇107-19-7 剧毒8 71 丙酮氰醇3090-55-7 剧毒9 88 2-丙烯-1-醇107-18-6 剧毒10 99 丙烯亚胺107-13-1 剧毒11 121 叠氮化钠138-88-5 剧毒12 123 3-丁烯-2-酮78-94-4 剧毒13 138 1-(对氯苯基)-2,8,9-三氧-5-氮-1-硅双环(3,3,3)十二烷 56-38-2 剧毒14 141 灵1918-00-9 剧毒15 155 苯硫酚;巯基苯;硫代苯酚108-98-5.108-93-0.132-08-5 剧毒16 217 二氯化苯胂;二氯苯胂50-29-3.91-94-1 剧毒17 241 1-(4-硝基苯基)-3-(3-吡啶基甲基)脲;灭鼠优76-06-2 剧毒18 258 乙基氰75-05-8 剧毒19 2 丙炔醇;炔丙醇107-00-6 剧毒20 3 丙酮合氰化氢;2-羟基异丁腈;氰丙醇75-86-5.78-93-3.75-55-8 剧毒21 4 烯丙醇;蒜醇;乙烯甲醇 126-99-8.2156-56-1.557-75-5 剧毒22 5 2-甲基氮丙啶;2-甲基乙撑亚胺;丙撑亚胺202-028-5.203-473-3.203-450-8 剧毒23 6 三氮化钠136-84-5 剧毒24 7 甲基乙烯基酮;丁烯酮78-94-4.591-78-6剧毒25 8 毒鼠硅;氯硅宁;硅灭鼠 -18-2.-78-7.-17-1剧毒26 339 2-(二苯基乙酰基)-2,3-二氢-1,3-茚二;2-(2,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85-86-9.85-86-9 剧毒27 340 1,3-二氟丙-2-醇(Ⅰ)与1-氯-3-氟丙-2-醇(Ⅱ)的混合物460-00-4.920-66-1 剧毒28 367 二氟化氧7783-41-7 剧毒剔除格式错误和问题段落后的文章:以下是部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别名和备注: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