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明水溶性树脂包埋动物标本的方法1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树脂昆虫标本制作方法(二)树脂昆虫标本制作方法简介树脂昆虫标本制作是一种将昆虫保存在透明的树脂中,使其保持原貌的方法。
树脂昆虫标本不仅可以用于展示,还可以用于研究和教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树脂昆虫标本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制作树脂昆虫标本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树脂材料: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昆虫标本:选择保存状态良好的昆虫标本•清洁剂:用于清洁昆虫标本的溶剂•包装盒:用于固定树脂昆虫标本和展示方法一:简单浸泡法1.清洁昆虫标本:使用清洁剂轻轻清洁昆虫标本,去除尘土和污渍。
2.准备树脂:按照树脂材料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树脂溶液。
3.浸泡昆虫:将清洁后的昆虫标本放入树脂溶液中,确保完全浸泡。
4.去泡:将浸泡后的昆虫标本取出,用化妆棉或纸巾轻轻擦拭去除多余的树脂溶液。
5.晾干:将标本晾干,直到树脂完全固化。
6.包装:将固化后的树脂昆虫标本放入合适的包装盒中,注意防止损坏和灰尘污染。
方法二:倒模法1.准备模具:选择适合昆虫标本大小的模具,比如硅胶模具等。
2.准备树脂溶液:按照树脂材料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树脂溶液。
3.倒模:将昆虫标本放入模具中,再将树脂溶液倒入模具中,确保昆虫完全浸没在树脂中。
4.晾干:根据树脂材料的固化时间,将模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5.取模:树脂固化后,将模具取下,取出树脂昆虫标本。
6.修整:用刀具小心修整树脂昆虫标本的边缘,使其更加整齐。
7.包装:将修整后的树脂昆虫标本放入包装盒中,注意防止损坏和灰尘污染。
方法三:注射法1.准备注射器:选择合适大小的注射器,准备好注射针头。
2.准备树脂溶液:按照树脂材料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树脂溶液。
3.注射树脂:将树脂溶液注入昆虫标本的适当位置,小心避开重要部位。
4.晾干:根据树脂材料的固化时间,将标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5.修整:用刀具小心修整树脂昆虫标本的边缘,使其更加整齐。
6.包装:将修整后的树脂昆虫标本放入包装盒中,注意防止损坏和灰尘污染。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5517.8(22)申请日 2019.04.01(71)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地址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72)发明人 陈栋林 郑小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代理人 汤东凤(51)Int.Cl.A01N 1/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头足类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足类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更注重将表层肌肉腐蚀透明,以突出贝类标本的内部结构,同时以不同的染色剂进行染色,使得标本更具观赏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头足类透明标本制备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纯粹使用酒精保存标本相比,避免了标本脱水变小、蛋白质变性使标本僵直等问题;与用福尔马林保存相比,甘油保存无毒,更加安全。
由于染色以及腐蚀透明的作用,使标本更加美观,制作出的标本不仅可用于科研观察,亦可用于工艺品展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CN 109845721 A 2019.06.07C N 109845721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45721 A1.一种头足类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将新鲜的头足类去除墨囊,洗净墨汁后,放入95%的酒精中2-5天进行脱水处理2)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放入2%KOH溶液中,进行透明处理;至标本表面色素溶解,标本变软为止;3)将标本放入染色剂溶液中,浸泡1-2天,使标本完全染上颜色;4)用褪色液对标本进行褪色处理,处理2-3天;5)将褪色后的标本放入透明液中继续透明,处理2-3周;6)将步骤5)处理好的标本放入甘油中封装保存,完成标本制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的长度,其中乌贼5-15cm,章鱼10-21cm,鱿鱼5-13cm。
树脂包埋标本的制备方法摘要:一、树脂包埋标本制备的意义和应用二、树脂包埋标本的制备材料和工具三、树脂包埋标本制备的步骤和方法四、注意事项及优化技巧正文:树脂包埋标本制备方法在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将珍贵的样本保存下来,便于长期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树脂包埋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材料选择、操作步骤和优化技巧。
一、树脂包埋标本制备的意义和应用树脂包埋标本制备技术是一种将实物样本嵌入固态树脂中,使其具有较高观赏性和保存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护标本,防止其腐烂、变形,还可以使标本更加美观,便于展示和观察。
树脂包埋标本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学校、科研机构等地。
二、树脂包埋标本的制备材料和工具1.树脂材料:选择适合包埋的树脂材料,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要求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固化性能。
2.硬化剂:根据树脂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硬化剂,按照说明书比例与树脂混合。
3.容器:选用干净、无毛刺的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盒等。
4.工具:镊子、刀片、刷子、搅拌器等。
三、树脂包埋标本制备的步骤和方法1.准备工作:将所需标本清洗干净,修整形状,确保表面光滑。
如有需要,可进行染色处理。
2.填充模具:将标本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树脂和硬化剂混合物,注意留出一定空间以防止树脂膨胀时溢出。
3.搅拌混合:用搅拌器充分搅拌树脂和硬化剂,确保混合均匀。
4.倒入模具:将搅拌好的树脂倒入容器,轻轻震动使其充满整个空间,同时排出气泡。
5.固化:将容器放入固化设备中,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固化。
不同树脂的固化时间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产品说明调整。
6.取出标本:固化完成后,从容器中取出树脂包埋标本,用刀片或刷子修整表面,去除多余树脂。
7.抛光:用砂纸或抛光机对标本表面进行抛光,使其光滑美观。
四、注意事项及优化技巧1.选择合适的树脂和硬化剂:根据标本材质和保存要求,选择适合的树脂和硬化剂。
2.防止气泡产生:在倒入树脂过程中,尽量排出气泡,以确保标本表面光滑。
标本透明制作方法标本透明制作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用于制作清晰透明的标本,以便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标本透明制作的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和步骤。
所需材料制作标本透明所需的材料如下:•甲醇(甲基醇):用于脱水和固定标本。
•可溶于水的树脂:用于替代脱水后的标本中的甲醇,使标本透明。
•标本:可以是生物样本(如植物、昆虫、细胞等)或其他待制作成透明标本的物体。
•针筒:用于注射树脂。
•容器:用于容纳标本和脱水/透明树脂溶液的容器。
制作步骤以下是标本透明制作的基本步骤:1.准备标本:确定要制作的标本,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例如,如果是植物标本,可以进行去皮和去毛的处理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
如果是昆虫标本,可以先进行脱水处理等。
2.脱水:将标本放入甲醇中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的目的是去除标本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实现透明化。
脱水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标本的大小和特性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可在室温下进行数小时至数天的脱水。
3.固定标本:在脱水的同时,可以选择在甲醇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固定剂(如醋酸乙烯等)。
固定剂可以帮助保持标本的形态和结构,并避免在后续步骤中引起变形。
4.清洗标本:将脱水后的标本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以去除甲醇等残留物质。
清洗时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标本。
5.注射透明树脂:将标本转移到容器中,并注入可溶于水的树脂。
树脂的注入可以通过针筒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产生气泡。
树脂的用量和注射的方式可以根据标本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
6.等待透明化:在注射树脂后,标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透明化。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用的树脂类型和标本的大小。
可以将标本放置在恒温箱或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加速透明化的过程。
7.完成透明标本:当标本完全透明后,可以将其取出并放在玻璃片上进行观察和保留。
透明标本可以用于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或展示。
注意事项在进行标本透明制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脱水和固定过程要小心操作,以避免损坏标本。
•在注射树脂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透明化效果。
树脂标本制作方法概述树脂标本制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将生物标本或其他样本固定在透明树脂中,以便长期保存和展示。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树脂标本制作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和步骤。
所需材料1.树脂:树脂是制作树脂标本的主要材料之一,常见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
2.树脂催化剂:树脂催化剂用于促进树脂的固化过程,根据不同的树脂种类选择相应的催化剂。
3.样本:可以是生物标本、植物标本等,确保样本干燥并去除杂质。
4.包埋盒:用于盛放树脂和标本的容器,通常为透明塑料盒。
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清洁样本:将待制作的样本进行清洁,去除杂质和水分。
可以使用酒精轻轻擦拭样本表面,确保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2.预处理样本:如果样本有特殊处理要求,如染色、抗体标记等,需要在制作树脂标本之前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调制树脂1.根据树脂的配方,准备所需的树脂材料和催化剂。
2.在干燥的容器中根据比例将树脂和催化剂混合,使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注意,树脂的配方和搅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三:浸渍样本1.将预处理好的样本放入树脂溶液中,确保样本完全浸泡在树脂中。
2.可以使用注射器或者刷子轻轻搅动样本,使树脂进一步渗透。
3.根据样本的大小和树脂的渗透速度,可以选择适当的浸渍时间,通常在30分钟至数小时之间。
步骤四:包埋样本1.准备好包埋盒,将树脂溶液和浸渍好的样本一起倒入盒中。
2.确保样本在树脂中位置适当,避免空隙和气泡的产生。
3.将盒子盖上,轻轻敲打盒子以排除可能存在的气泡。
步骤五:固化树脂1.将包埋盒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固化,根据树脂的不同,固化时间可在几小时至数天之间。
2.在固化过程中,可以定期检查包埋盒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有需要及时排除。
步骤六:切割和打磨1.将固化好的树脂标本从包埋盒中取出,使用切割工具将树脂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2.使用打磨工具对切割好的标本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步骤七:保存和展示1.将制作完成的树脂标本放置在干燥、避光和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以防止树脂退化或变色。
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
把植物某一器官制成半透明或透明的状态,不必经过解剖,就可以由外部直接观察内部构造,这样的标本叫做透明标本。
例如茎、叶输导组织的分布情况,花蕾内部雌雄蕊的形态和位置等等,如果把它们制成透明标本,即可直接进行观察。
制作透明标本的程序,可分为透明、漂白、脱水、保存等步骤。
透明
一般用8%氢氧化钾液1000毫升、5%氨水1000毫升混合起来,取它的澄清液浸泡植物。
浸泡的时间随植物种类和器官不同而异。
一般不太厚的叶片,浸泡12小时就够了;象松果那样厚的器官,往往要浸泡十几天才行。
总之,将被处理的材料浸成半透明的时候,即可取出。
在浸泡时间内,发现浸制液混浊时,应该另换新液。
已经浸妥的标本,取出以后用清水冲洗30分钟,彻底洗净标本上附着的药液。
漂白
一般用3%双氧水漂白。
通常经过12小时即可漂白成功。
漂白后的材料,要用水冲洗干净。
脱水
用酒精脱水。
为了避免材料皱缩,酒精的浓度要由小到大,使材料逐渐脱水。
一般是把酒精配成30、50、70、90、95%五个浓度,材料在每一浓度中浸泡10小时。
应该注意的是,脱水要充分,否则,标本只呈白色,而不透明。
保存
保存液多用二甲苯。
二甲苯除了能长期保存标本外,还有进一步使标本透明的作用。
将已经脱水的标本,投入装有二甲苯的标本瓶中,封好瓶口,贴好标签,就可以保存起来备用了。
鱼标本环氧树脂
《制作鱼标本环氧树脂》
鱼标本环氧树脂是一种用于制作鱼类标本的材料,它具有透明、坚硬、防水、耐腐蚀等特点,可以保护标本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鱼标本环氧树脂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
1. 材料准备: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新鲜的鱼、环氧树脂、固化剂、模具、手套、护目镜等。
2. 处理鱼体:将鱼体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鳞片,然后将鱼体放在模具中,调整好姿势。
3. 调配树脂: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注意要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调配。
4. 倒入树脂:将调配好的树脂倒入模具中,确保树脂完全覆盖鱼体,并且没有气泡。
5. 等待固化:将模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树脂固化。
固化时间根据树脂的类型和厚度而定,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6. 取出标本:当树脂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标本。
7. 修整标本:如果标本表面有瑕疵或者气泡,可以使用砂纸或者刀具进行修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鱼标本环氧树脂时,一定要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要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
专利名称:生物标本包埋剂及制作人体标本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孔宝,史为栋,杨成杰
申请号:CN03133280.3
申请日:20030728
公开号:CN1480038A
公开日:
200403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生物标本进行包埋的包埋剂以及使用该包埋剂制作人体标本的方法,名称为生物标本包埋剂及制作人体标本的方法。
为解决现有的生物标本包埋剂制作的标本透明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生物标本包埋剂,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
环氧树脂采用环氧树脂E40,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容积比为:1∶0.01~0.05∶0.1~0.2。
为解决现有的生物标本制作方法制作的标本,包埋层与生物标本之间产生分离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切片、清理、冲洗、脱水、浸泡、装模、包埋和脱模。
本发明主要用于制作生物和人体标本,包埋层具有无色、透明度好等优点,防止了包埋层与人体标本分离的现象。
申请人:王孔宝
地址: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香港西路54号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技术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49529.0(22)申请日 2014.12.31A01N 1/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师范大学地址200234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72)发明人蒋韦斌 赵惠东 唐仕华 俞伟东(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代理人周云(54)发明名称新型透明骨骼标本制作以及树脂保存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明骨骼标本制作以及树脂保存方法。
通过预处理、脱水、漂白、透明、染色、脱色、再透明、脱甘油、干燥和封存等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保存方法会造成标本褪色、发霉、透明度下降,且运输不便,需定期更换溶液等问题。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透明骨骼标本制作以及保存中的种种难题,此方法具有制作周期短的优点,所制作的标本容易展出保存,透明度高,不会变质发霉,可长久保存的优点。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585160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5.06C N 104585160A1.一种新型透明骨骼标本制作以及树脂保存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收集死亡1天以内的动物尸体,去掉表皮,并从泄殖腔上端开小口,去除所有的内脏,大型哺乳动物去除眼球,鱼类去除腮、鳞片;(2)固定标本,将收集的标本浸于体积浓度95%乙醇内脱水1-2天至其表皮色素褪去为止;(3)用质量浓度3%的双氧水漂白1-2小时去除掉其中的黑色素;(4)用质量浓度3%氢氧化钾浸泡2-5天至其透明;(5)用染色液浸泡染色一到两天,每6小时搅拌一次,染色液质量配比为氢氧化钾:茜素红:水=1:0.01:100;(6)阳光暴晒两天,一天更换一次脱色液脱色,脱色液体积配比为甘油:水=1:1;(7)用甘油浸泡一天,全程24小时用钨丝灯照射,其中甘油中加入其质量0.01%的麝香草酚;(8)用体积浓度75%酒精浸泡2小时脱甘油;(9)干燥,硅胶干燥剂包埋6小时;(10)封存,选取合适模具,将环氧树脂倒入一层进入,1小时后放入标本第二次倒入环氧树脂将其包埋,如果标本上浮,则在6小时后在表层覆盖第三层。
一种新型透明水溶性树脂包埋动物标本的方法1
唐安科,唐发辉,赵元莙
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E-mail:tanganke@
摘要:本研究在改变传统脲醛树脂包埋小型动物标本制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形成一种新的动物标本包埋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在脲醛树脂中加入定量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PEG)合成了一种新型树脂,并将之用于包埋动物标本。
经该方法处理后的树脂不仅透明,且能包埋较为大型的动物标本,这是以往传统脲醛树脂所不及之处。
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包埋动物标本方面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脲醛树脂,聚乙二醇(PEG),动物标本包埋
脲醛树脂是塑料工业中较早生产的一种塑料,因其价格低廉而广泛应用于粘胶,塑料等
制品的生产和制备中;脲醛树脂包埋生物标本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包埋材料小(制成品一般厚度在2cm 左右)且成功率不高。
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1],是一种温和、低毒、无刺激性且稳定性较高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其物理状态可从白色粘稠液(分子量200~700)到蜡质半固体(分子量1000~2000),直至质地坚硬的蜡状固体(分子量3000~20000)。
本研究在传统脲醛树脂的基础上加入定量聚乙二醇后合成一种新型树脂。
该树脂改变
了原有树脂性质,可使包埋的材料体积增大,同时提高了标本包埋的成功率。
一般而言,在透明包埋溶液的配制过程中通常采用分子量200~600 的聚乙二醇。
由于本研究中的新型树脂是一种三合一(尿素、甲醛及聚乙二醇)树脂,用该树脂包埋
生物标本的具体方法如下:
1. 仪器设备与药品
仪器设备: SHZ—DⅢ型台式循环水真空泵、玻璃真空干燥器、恒温箱、水浴锅、不锈钢盆、电炉、天秤、烧杯、药匙、量筒、温度计、玻璃棒及各型模具等。
药品: 尿素、甲醛、聚乙二醇、氢氧化钠和冰醋酸。
2. 透明水溶性树脂的制作方法:
(1) 生单体的制备[2]
1) 500ml烧杯内加入200ml甲醛,置于电炉上加温;当甲醛温度达25-30℃时,用20%氢氧化钠调整其PH值至7~8。
2) 取68g农用尿素[2],分4次加入上述甲醛中。
由于尿素的溶解吸热会使烧杯内温度降低,故要在逐渐升温过程中缓慢加入尿素。
3) 60℃时保持15 min。
4) 加温至85~90℃时,停止加热,此时缓慢加入冰醋酸调整其PH 值至4~5,但同时需保持温度在87~95℃之间,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疑结及固化。
当加入冰醋酸10~20 min 后,应及时检验胶料反应终点,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取胶液滴于清水中,若成雾状,则说明反应完成[3]。
此时,应立即将烧杯降温直至70~80℃,同时加入15%NaOH 调整pH 值到9~10。
5) 将上述烧杯中溶液倒入不锈钢盆中,置于70~80℃水浴锅中恒温保存1.5~2h。
待其溶
1本课题得到重庆市市级动物学精品课程和重庆师范大学基金(No. 06XLY014)的资助。
-2-
液中水分蒸发后至胶液容积保持在约320ml 时,此时生单体制备完成,便可室温保存备用(通常可保存1 个月以上)。
(2) 熟单体的制备
取上述制备好的生单体液体脲醛胶1 份,加入等量的聚乙二醇(分子量600);混合充分
搅拌后,加入冰醋酸搅拌即生成成熟单体,简称熟单体。
(注:冰醋酸用量一般是熟单体量的10~15%;如加入冰醋酸越多,凝固越快,反之则越慢)。
此时合成的熟单体胶液由于搅拌会有大量气泡产生,故用真空泵抽气2~5 min,至胶液内无大量气泡产生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液体表面无气泡时,即可用于注入模具。
3. 标本处理
为了使标本与树脂更有效地结合,故最好进行标本包埋的前期处理。
标本包埋前期处理
可采用二种方法:
方法一:用80%酒精+5%冰醋酸固定标本后,24~48h 后置换至无水乙醇中固定保存,
然后用聚乙二醇将标本从无水乙醇中置换出来,最后在包埋前2~5 天用未加冰醋酸的合成树脂再一次将无水乙醇中的标本置换出来。
方法二:常规方法固定的标本, 包埋前1-3d 用特制混合液(60g 尿素+40g 甲醛)置换
标本体内的水份。
4. 模具的选择
由于新合成的胶体在固化过程中不易与模具分离,故不宜用整体玻璃做模具[4]。
本研究
采用可拆卸式的有机玻璃板作模具,先向其内注入少量胶用于接缝,待胶体凝固后,即可用于包埋标本。
待最后一次胶体凝固后可拆除模具[4] ,直至标本完全固化。
5. 标本包埋
标本包埋分2~3 次进行。
胶体注入模具后放入50~55℃温箱内[5],可加快其凝固时间。
第一次加合成的熟单体作底胶,待其凝固(约1d 左右)。
第二次加合成的熟单体并放入
欲包埋的标本:将前期处理好的标本放入底胶中央,为防止标本漂移可直接用昆虫针插入标本用来固定标本,待树脂凝固(约需1d)。
第三次加入合成的熟单体作封顶胶后,此时可转动昆虫针并将针取出。
胶体一经凝固就应宜早取出模具,直至完全凝固。
6. 讨论
使用这种三合一的新型透明树脂包埋动物标本,其优势在于包埋材料成本低,原料易购
得且制作简单。
新合成的胶体与传统的脲醛树脂相比韧性明显增强,且能包埋较大型的标本。
此方法包埋的标本透明、防虫、防霉,便于携带邮寄或长期保存,尤其对教学科研中的某些稀有标本的永久保存是很有必要的。
-3-
参考文献
[1]张利萍. 用脲醛树脂制生物标本[J]. 殷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7, (2): 45~47.
[2]刘书晓, 殷秀玲. 脲醛树脂包埋法制作昆虫标本技术研究[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6, 10(2): 52~54.
[3]刘援越. 在脲醛树脂生产中合理使用聚乙烯醇[J]. 林产工业. 2000, 27(4): 35~36.
[4]王振平, 孟焕文, 伊卫东等. 用脲醛树脂制作昆虫标本方法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1999, 20(4):
127~129.
[5]有保和. 人工琥珀标本的简易制作[J].生物学通报. 1996, 31(1): 38.
A new method using transparent water-solubility resin to embed animal specimens
Tang Anke, Tang Fahui, Zhao Yuanjun
The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Biology, Chongqing,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Abstract
This study has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r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embedding small animal
specimens, and developed a new method. The key process of the new method is that adding quantitative water-solubility PEG to synthesize a new resin, and using the new resin to embed animal
specimens. The resin of new method is not only transparent, but also can embed relatively larger specimens, and this is the good aspect that traditional ways can’t keep up with. The result of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new method is of obviously practical value in embedding animal specimens. Keywords: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PEG, animal specimens embedding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