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问题现状与发展 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21.33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问题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世纪的进程中,目前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要想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中变的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全取决于人口的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人口现状、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人才的培养等等问题,中国必须重视并解决。

关键词:中国人口增长性别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人口政策改革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结构优势,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政治及经济措施来解决问题、树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很有必要。

一、我国人口现状及问题

1、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

万。56

年间,平均每年净增加人口约1367万人

目前,我国现有人口有13亿,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我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1997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我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2、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

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4、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上升到1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比重从2000年的6.7%上升到11.2%。

到本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2200万和5300万人。那时候,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5、人口素质

一个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有赖于人口素质提高。过去出国,看到国外车多人少,国内人多车少;现在出国,感到最深的是,国内城市硬件建设不比国外差,但人的素质、文明程度、法律观念、生存环境等软件差距很大。当前,我国多的是人口,少的是

人才,如何把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一大战略问题。

2004年我国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共有5375万人,仅占13亿人口的4.1%,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太大。如美国硅谷地区,城市人口只有200万,高科技人员就有70万。当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日本尽管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多,但由于整体劳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口需要对人口进行投资,更要通过教育培养来提高人力资本。国家投入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 3.95%,投入教育固定资产仅占全国比重的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的素质是决定国家发展强大,生活富裕的资本。大千世界无论什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知识的竞争,任何事务发展,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是办不到的。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人口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采取措施以经刻不容缓。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方针及措施可以为:统一人口政策,降低人口出生性别比;缓解老化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不超过二孩的间隔生育政策;协调各人口阶层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所需要的、能够长期促进我国全面而又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

(一)人口生育政策要逐渐统一

分地区、分城乡、分民族生育政策的正面意义是:降低城市

人口的生育率,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城乡结构性流动空间。正是城市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的降低与新生人口量的逐渐减少,才导致了城市劳动力总体的短缺,也才导致了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流动。如果城市的生育率与农村一致,城市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就可能被新生人口所占有。这是中国社会总体上基本稳定的人口学原因——城市人口在分享发展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同时,也给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进入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拉力。这个拉力除经济增长的贡献外,计划生育政策也功不可没。但人口生育政策的负面意义是:在城市大范围形成了家庭抚养关系的4∶2∶1结构,既刺激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也导致了城市家庭养老微观人口结构的消解,使城市未来的老人不敢奢望子女的养老。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环境状况,也因为人口的迅速增长而遭受更多的压力。即使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不同的省份有着稍有差异的出生率选择,也客观上造成人口增长率的差异,给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

在城市化加速、流动人口主要为婚龄育龄年龄段人口所组成的新形势下,统一全国的人口生育政策,一方面减轻民族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压力,一方面减缓城市家庭抚养关系4∶2∶1结构的既定趋势,在全国实行不超过二孩的间隔生育政策,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人口政策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要防止未来劳动力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