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降雨使泉水量出现一个波形的增加,若干次降 雨所引起的波形相迭合,削峰填谷的结果,使泉流量远 较降水变化为稳定。北方的许多岩溶大泉流量动态稳定 就是此原因。
间断性的降水,通过含水层(含水系统)的变换,将转化 成比较连续的地下水位变化或泉流量变化。这是信号滞 后、延迟与迭加的结果。
18
• 地下水动态的特点: 连续性 随机性 周期性
27
3.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影响输入信息变换的因素。
当降水补给地下水时,包气带厚度与岩性控制着
10
研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意义:
• 查清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 • 阐明地下水资源条件; • 确定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地表水体的关系。
11
9.2 地下水动态
•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制 •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
12
一、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制
形成机制的理解:
• 排水工程要考虑多年最高地下水位时的排水能力。 • 缺乏地下水多年观测资料时,可利用多年的气象、
水文资料,或根据树木年轮、历史资料与考古资料 ,推测地下水多年动态。
26
2.水文因素
地表水体补给地下 水引起地下水位抬升时 ,随着远离河流,水位 变幅减小,发生变化的 时间滞后。
河水对地下水动态的 影响一般为数百米至数 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 受气候影响。
➢ 实践中,应当考虑 多年的地下水位与 水量的变化。
24
• 气候存在多年周期性波动 例如:周期为11年的太阳黑子变化,影响丰
水期与干旱期的交替,使地下水位呈同一周期变 化。
25
重大的长期性地下水供排水设施,应当考虑多年的 地下水位与水量的变化:
• 供水工程应根据多年资料分析地下水位最低时水量 能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