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聊斋之三十三聊——久痢案
- 格式:pdf
- 大小:129.12 KB
- 文档页数:2
医案聊斋之三十八聊——异症同治案(下)
知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2(019)007
【摘要】师兄:原来这老翁患伤寒就因为正气不足,不能固表防邪。
师弟:按中医理论,人的正气盛则卫气亦旺,卫气循行于肌表,可以防御外邪入侵。
而正气虚则卫气也虚,不能固护肌表。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知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之三十四聊——洞泄案(下)
2.医案聊斋之三十五聊——发热案(上)
3.医案聊斋之三十五聊——发热案(下)
4.医案聊斋之三十六聊——盗汗案
5.医案聊斋之三十八聊——异症同治案(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淋病医案大全壶仙翁治瓜州赵按察病胀,不能食,溲遗血。
众医以为热,下以大黄之剂,神乏气脱而不能寐。
召翁诊其脉,告曰:病得之劳伤心血,久则脾胃俱受伤耳。
所以知按察之病者,切其脉左寸沉,右寸过左一倍,两关弦涩,尺反盛。
盖烦劳不胜则逆郁而不通,不通则不能升降,而作胀,胀则不食,肉沸而不下,则关橐闭而溲且不输,故溲遗血。
乃和以八补之剂,兼五郁之药,不数日而愈。
越三月复作,如前治立除。
(此案重见第四卷肿胀门。
)陕人高文病淋一日,口噤厥逆。
(见症奇,一日之淋而口噤厥逆耶。
)他医以为风,翁曰:误矣。
此热客膀胱,故难溲耳。
投以八正散二服而溲大行,病且愈。
所以知文之病者,诊其脉,尺沉而大,按之而坚,知病之在下也。
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
此盖由于热淋而更接内,故移热于膀胱,而使溲难也。
东垣治一人病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胀如鼓,(非鼓胀,因小便不出而胀。
)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且不下,服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
李曰:疾深矣,非精思不能处。
思之半夜,曰:吾得之矣,《内经》有云:膀胱者,律液之府,必气化乃能出焉。
今服淡渗之药而病益甚者,是气不化也。
启元子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甘淡气薄,皆阳药,独阳无阴,其欲化得乎?明日以滋肾丸群阴之剂投之,再服而愈。
(方见丹溪。
)长安王善支,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坚胀,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独为关。
)痛苦不可名状。
伊戚赵谦甫诣李求治。
视归,从夜至旦,耿耿不寐,究记《素问》有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此病小便癃闭,是无阴而阳气不化也。
凡利小便之药,皆淡味渗泄为阳,止是气药,阳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也。
此乃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捐北方之阴,肾水不足,膀胱,肾之室,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为关,非格病也。
洁古云: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是关格之法。
2020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19·严世芸治疗久痢验案一则秦嫣1,黄海燕1,冯其茂1,指导:严世芸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摘要:本文介绍严世芸教授治疗久痢(溃疡性直肠炎)验案一则。
严教授临证用药重视补泻结合,温清并用,调气和血并进。
该案例体现严教授针对缠绵顽症以“和”法守方,谨守病机、活用经方,泄木补土、协调阴阳等诊治特色,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名医经验;严世芸;久痢;溃疡性直肠炎中图分类号:R259.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0)11-0119-03DOI:10.19879/ki.1005-5304.20190433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One Medical Case of Lingering Dysentery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ed by Yan ShiyunQIN Yan1, HUANG Haiyan1, FENG Qimao1, Instructor: YAN Shiyun21. 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71, China; 2.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ne medical case of Professor Yan Shiyun’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lingering dysentery (ulcerative colitis). The medication of Professor Ya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combination of tonifying and reducing in clinic, applying warming and clearing method, and promoting regulating qi and blood. This medical case reflected Professor Yan's treatment of lingering and persistent diseases with the method of “harmony”, following the pathogenesis, using the classic prescriptions flexibly, reducing wood and tonifying earth, and coordinating yin and yang,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Key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Yan Shiyun; lingering dysentery; ulcerative colitis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脓血便,甚或鲜血便,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均可确诊,临床以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为特点。
医案聊斋续篇昏厥案
张大明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8(0)9
【摘要】师兄:明代名医戴原礼,去一大户人家出诊,才进门就觉得气氛不一般。
师弟:名医就要有这职业敏感。
师兄:不必有这职业敏感也能觉察,这家里气氛太明
显了——人人蹑足轻步,说话细语轻声,拿物小心轻放,鸡犬之声不闻,门窗紧闭严关,
如同进了寂静世界。
师弟:干脆比划手语得了。
师兄:大家就是连比划带说。
师弟:看来这病人怕声。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张大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续篇纵欲案 [J], 张大明
2.医案聊斋续篇晨泄案 [J], 张大明
3.医案聊斋续篇飧泄案 [J], 张大明
4.医案聊斋之二十一聊——昏厥案 [J], 知白
5.医案聊斋续篇畏风案 [J], 张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聊斋之十五聊
知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0(017)003
【摘要】@@ 师兄:明代大医家张景岳,与几个驴友结伴到榆关游玩.rn师弟:那时有驴友吗?rn师兄:古代又没有旅游公司这类组织,大家都是自助旅游,用现在网上所说的标准看,张景岳和他们几个同行的人就是驴友.张景岳当过兵,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大家乐意与他结伴.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知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之四十五聊——面肿案
2.医案聊斋之三十五聊——发热案(上)
3.医案聊斋之三十五聊——发热案(下)
4.医案聊斋之二十五聊——泄泻案(上)
5.医案聊斋之二十五聊——泄泻案(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聊斋之三十四聊——洞泄案(下)
知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2(019)001
【摘要】师弟:妙哉!此听书即治病也,使他听书入迷,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抑制了他的便意,真是绿色且愉快的疗法.我曾经听过一段评书,与之类似,虽亦绿色,但甚惊骇.说是某大将也有按时而泻的毛病,敌人亦知.于是有一次他在树下正欲方便,敌将乘机偷袭.一枪冲他咽喉直刺过来,他一歪头,枪刺在树上,一时难以拔出,他侥幸逃得性命.经这一吓,泄泻自此好了.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知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之四十七聊——胁下积块案 [J], 知白
2.医案聊斋之三十五聊——发热案(下) [J], 知白
3.医案聊斋之三十八聊——异症同治案(下) [J], 知白
4.医案聊斋之二十五聊——泄泻案(下) [J], 知白
5.医案聊斋之三十四聊——洞泄案(上) [J], 知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师兄:中医治病比较讲 究忌嘴,所以有言道:“病人 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师弟:过去没有医院,诊 所也少,一般大夫多是到病 家行医,当时又没有的士可 打,所以不免要跑跑腿。现在 医生多坐镇医院,恭候病人 上门求医,如果按与时并进 的精神,这句话应改为:“病 人不忌嘴,自己跑断腿。” 师兄:金元时有个赵明 之,饭后不久即肠鸣如雷,腹 痛泄泻,米谷不化,果菜不 消。 师第:仲景在《金匮要 略》中言:“腹中寒气,雷鸣切 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 汤主之。”虽然一吐一泻不同,而腹中有寒则 一,可以温中以止泻。 -fli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他请来 的大夫也诊为脾胃有寒,于是用圣散子、豆 蔻丸等温燥药。 师第:温可暖中燥可胜湿嘛。 师兄:果然服药后病马上见轻。 师第:药对其症嘛。 师兄:可药力一过,很快复发。 师第:这是为何7 .厣冗:马大夫怪他多吃了大米。 -fli第:大米性寒嘛。 师兄:李大夫说他多吃了蔬菜。 师弟:蔬菜滑肠嘛。 师兄:赵大夫怨他吃了水果。 师第:生冷助泻嘛。 师冗:吴大夫责他吃了大肉。 师第:这大肉寒而兼滑嘛。 师兄:怪来怪去,搞得赵明之虽然有药 可服,几乎无物可食,而依然下利。正无可奈 何之际,来一齐大夫,一闻其言即知其确为 高人。 师弟:愿闻高论。 2011年2月第2期 霹 庸审属露蓐 师兄:齐大夫一语道破 天机:“泄泻应当忌嘴虽然有 道理有根据,但这些大夫分 明是以忌口为借口,来推脱 自己之责,掩饰医术之拙,真 医中之庸劣者也。” 师弟:齐大夫独具慧眼, 义正词严,闻其高论不禁令 人一快。 师兄:诸庸医闻此言皆 喏喏而退。 郑 师弟:一正压百邪嘛。 州 这有高论者必有高招,他开 知 什么方药呢7
. 师兄:药在诗中,方在 诗内——富贵新疆人,当属 白莲梅。 师弟:应是“附桂辛姜 人,当蜀白连梅”。附子、桂枝、细辛、干姜、人 参、当归、蜀椒、白芍、黄柏、黄连、乌梅—— 这是仲景的乌梅丸。仲景经方,运用得当,必 然效若桴鼓。 师兄:可泄泻仍然不止。 师弟:这又是为何? 师兄:赵明之也疑惑。复诊时齐大夫边 诊脉边低头沉思,良久,忽抬头问道:“你抓 的药每剂里乌梅共几枚呀?” 师第:这谁还数数?够重量不就行了。 怖兄:赵明之也是这样说,齐大夫满脸 充满对仲景的崇敬,十分严肃地说:“仲景经 ;b-,含义高深,配伍精妙,合于象数,非常人 所能知也。《伤寒论》乌梅丸原方为什么用 300枚乌梅,而不用299枚?” 师第:299枚不够分量呗,我看这赵明之 也得如此回答。 师兄:针对你们这种无知言论,齐大夫 更加严肃地说:“非也。你这泄泻属于滑脱不 禁,需要收敛止泻,要选用酸味药,所以仲景 乌梅丸以酸敛之乌梅为君药,用300枚。道 理在于,五行之中,酸为风木之味,而风木之 数为三为八。这里有高深的象数之学,张仲
医案聊斋续篇发热案
张大明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7(24)8
【摘要】师兄:古代《当家诗》云:"想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师弟:其实是两件事——能源及利用能源加工的食品。
师兄:由此可见柴之重要,七件事占其一半。
古代农村人多自砍自烧,城里人到柴行买着烧。
师弟:这柴行就相当于现代之煤厂、煤气公司之类。
师兄:
【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煤气公司;柴米油盐酱醋茶;伤寒心法要诀;正阳阳明;徐灵胎;承气汤证;形脏;昏迷不醒;身材高大;行政不作为
【作者】张大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1.473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续篇晨泄案 [J], 张大明
2.医案聊斋续篇飧泄案 [J], 张大明
3.医案聊斋续篇项毒案 [J], 张大明
4.医案聊斋续篇产后发热案 [J], 张大明
5.医案聊斋续篇畏风案 [J], 张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量 量聊
一
久痢案
郑州・知自
师兄:有一病家,其仆人原来总是在 药铺抓药之后就匆匆返回,而这次却先绕 道去棺材铺,然后才回去。 师弟:看来他抓药的这一阶段任务将 要结束,准备转入下一阶段的任务——谁 家这么不幸呢? 师兄:是一姓郑的进士家,其妻长期 下痢不止。 师弟:这不算个什么不治之症,找大 夫瞧呀! 师兄:这绕道棺材铺的任务,正是某 大夫建议郑进±安排的——因为当时正 是暑季。 师弟:那这大夫是下口头病危通知 了。 师冗:在这之前,郑进士已经请了不 少大夫来诊,不料百治不效,愈来愈重,所 以才听从了这大夫的建议。 师弟:我看未必没有希望,当年扁鹊 能从棺材里将虢国太子救活,成为一段佳 话,而这棺材还没有抬到家嘛。 2011年11月第11期一嗣I 碲藤霹 师冗:可也是,郑进士于是又请 ~宋大夫,服了几天宋大夫开的 药,病情有进无退。这天又请宋大 夫来诊,宋大夫诊脉后扯扯郑进士 的衣袖,郑进士明白其意,于是两 人出来。宋大夫说:“肾者胃之关, 为后天之本。夫人肾衰而关门不 固,故而久泻不止。我以补肾止泻 之剂治之无效,看来夫人后天之本 败矣。肾本一败,则难治矣。可速备 后事。” 师第:这宋大夫似乎就是来送 棺材的——看来前几天的道没白 绕,棺材没白瞧。 师冗:于是郑进士谨遵医嘱将 棺材抬来,置于厅堂,虚中以待。 师弟:这棺材一抬进来,气氛可 就不一样了。 师冗:郑进士赶快派仆人去通 报夫人的娘家人。 师弟:这也是例行家事。 师兄:很快,娘家哥不但自己来了,还
领来几个外人。
师弟:那几个人或许是生前友好?
师冗:什么呀,人家还没有过世呢,这
线划不到生前。这娘家哥看着妹夫疑问的
目光,介绍说:“这位是王意庵王大夫,那
是他的两位徒弟。”
师弟:这王意庵我知道,明代嘉靖年
间安徽祁门人,行医北京,医术精湛——
这下又要燃起郑进±的希望之火。
师兄:可这郑进士的希望之火已是屡
次燃起数次破灭,现在心如槁木,只是机
械地点头,并无惊喜,亦不热情招呼大夫。
师弟:是呀,不然也不会陈棺于堂。
师兄:这王大夫看见棺材就一皱眉,
说:“此物阴沉之气特甚,置之不祥,何冀
回春?可速去之!”
师弟:这医嘱下得好,可见王大夫之
决心,要背水一战。
师兄:娘家哥连忙派几个人将棺材抬
走。果然,这黑大阴沉之物一撤,堂中顿觉
霹释 2011年11月第11期
一
爽。
师弟:宽敞豁亮,当然一爽。
师兄:郑进士的娘家哥引王大夫入室
诊病,王大夫诊脉后望舌,舌: 而燥。转头
问郑进±道:“近期所服何药?”郑进士将
一
沓子药方递给王大夫,王大夫一张~张 翻,两个徒弟侧着头看,一个徒弟不自觉 念出声:“诃子、肉豆蔻、吴茱萸、白术、米 壳……”另一个徒弟小声说:“对,方歌云 ‘说何人可挡白蔻穆桂英(芍何人诃当白 蔻木桂罂)’,大概是真人养脏汤。”王大夫 看完,将药方掷之于案:“涩塞太过,医害 之也。” 师弟:若非王大夫来,这病人要不亡 于病而亡于医。 师冗:郑进士不解,问道:“止泻用涩, 是为正治,何误之有?” 师弟:看来这郑进士也略通医理。 师兄:王大夫解释道:“止泻非止一 法,涩为其一耳。然温涩之法必无积无邪, 滑脱不禁方可运用。尊夫人舌焦而燥,分 明有湿热之邪在内为害,去:之惟恐不及, 焉可屡用温涩固塞之剂挽之留之揽之,犹 如留寇于室,其害必甚。”王大夫停了~ 停,指着那堆药方又说:“且l中医治病,讲 究观天时,察地理,用热远热,用寒远寒。 当下正值暑天,连用温煤之药,也是有违 天时。” 师弟:ig_湿热之邪妨碍肠道正常功 能,无怪乎利下不止。 师兄:郑进±闻言拱手道:“吾茅塞顿 开矣。前只知病邪害人,今方悟药石误人。 就请先生大展高术,救吾妻于危难。” 师弟:遇个高人不容易,得展其术亦 不易。 师兄:于是王大夫书方,下笔即成,郑 进士接过一看,仅三味药。 师弟:那是下笔即成。兵: 精不在多, 药亦如此。 师冗:上书:大黄,黄连,芍药。 师弟:我解解这药方:以大黄苦寒荡 涤内蕴,黄连苦煤直折湿热,芍药酸甘化 毯 |_ 阴、缓急…… 师兄:你先暂停吧,人家急着要拿着 药方取药救命呢。 师弟:好么,这病好像让我耽误了。 师兄:服药之后,病人大泻,郑进士心 又不安,王大夫见状道:“无积不成痢也,
今日一泻,当邪去而正安,不必忧虑。”
师弟:王大夫胸有成竹,言之有理。
师兄:果然,久泻之病自此一泻后即
止即愈。
师弟:此为以泻止泻,通因通用。我开
始学中医时也不太理解以泻止泻,后来想
到以战争制止战争,以杀人制止杀人就明
白了。
师兄:传统中医认为,之所以治泄泻
可以用泻下的方法,对原本通利的病再用
通利之法,是由于一部分泄泻的原因是由
于有病邪在内,或为湿,或为热,或为毒,
或为滞,妨碍肠道正常传化,所以发生泄
泻。针对于此,因其病势,顺势而治,以攻
下祛邪之剂,祛除湿热毒滞等,则肠道可
以恢复正常功能,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师弟:这通因通用有点将计就计,借
力使力的意思。
师兄:现代中医专家通过实验研究,
也在某些方面证实了通因通用、以泻止泻
的科学性,初步找到了~些依据。如溃疡
性结肠炎是以久泻为主要症状的难治之
病,现代研究发现,几乎各证型都有不同
的瘀血状态,而以大黄为君药的方剂,能
抑制血小板亢进,改善肠黏膜血循环,减
轻充血水肿与糜烂,使泄泻减轻。
师弟:这就从现代医学角度说明了瘀
可致泻,并为中医用泻下逐瘀药治泄泻之
法提供了证据。
师兄:这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之光,将
古老的中医理论再次刷亮。(待续)
附原案——
进士郑伟直,山东人,乃妻久痢,百治
不止,危笃,棺陈于堂。余视之,舌焦而燥。
盖涩塞之过。以大黄、黄连、芍药,大剂通
之,一下而愈。 (编辑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