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10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搭建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跳线等连接线缆。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
命令行工具,如 CMD 终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个计算机节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2、使用网线将各个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结构进行物理连接。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1、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合理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2、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设置界面或命令行工具进行 IP 地址的配置。
(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登录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设备名称、管理密码等基本信息。
2、配置交换机的 VLAN 划分,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隔离。
3、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1、在一台计算机上搭建 Web 服务器,安装 IIS 或 Apache 等服务软件,并配置网站内容。
2、从其他计算机上访问搭建的 Web 服务器,测试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五)网络安全设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非法入侵。
2、启用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对特定的 IP 地址或端口进行访问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物理连接正常,指示灯显示工作状态正常。
(二)IP 地址配置结果通过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设置和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IP 地址的验证,确认各节点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配置正确,网络内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三)网络设备配置结果交换机的 VLAN 划分成功,不同 VLAN 之间的计算机无法直接通信,实现了网段隔离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名称具体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阐述进行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例如:1、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3、掌握网络协议的分析和应用。
4、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列出所使用的计算机型号、配置等信息。
描述网络设备的类型、型号,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2、软件环境说明操作系统的版本,如 Windows 10、Linux 等。
列举所使用的网络模拟软件或工具,如 Packet Tracer、Wireshark 等,并注明其版本号。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画出实验所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图,标注各个设备的名称、IP 地址等关键信息。
说明如何通过物理连接或软件模拟实现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设备的配置针对所使用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详细描述其配置过程,包括VLAN 的划分、端口的设置、路由协议的配置等。
给出具体的配置命令和参数,并解释其作用。
3、网络服务的部署与测试描述如何部署常见的网络服务,如 DHCP 服务、DNS 服务、Web服务等。
测试所部署的网络服务是否正常工作,记录测试结果和出现的问题。
4、网络协议的分析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 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
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解读其协议头字段的含义,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5、网络故障的排查与解决模拟网络故障,如网络连接中断、IP 地址冲突等。
描述排查故障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五、实验结果1、网络拓扑结构的实现效果展示实际搭建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否与设计相符。
提供网络设备连接状态、指示灯等方面的信息。
2、网络设备配置的验证验证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配置是否生效,如 VLAN 划分是否正确、路由是否可达等。
给出相关的测试命令和输出结果。
3、网络服务的运行情况说明所部署的网络服务是否能够正常提供服务,如客户端是否能够获取 IP 地址、能否正常访问网站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完整版一、实验目的。
这计算机网络实验嘛,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原理和操作啦。
比如说,怎么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呀,怎么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呀。
就像我们要学会在网络这个大“城市”里,知道每条“路”该怎么修,每个“房子”(设备)该怎么连接,这样信息才能顺利地在各个角落跑来跑去。
这对于我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或者继续深入学习网络知识那可是超级重要的,不然我们就只能在网络世界里瞎摸瞎撞啦。
二、实验环境。
咱这个实验的环境呢,那可少不了各种硬件和软件。
硬件方面,有交换机、路由器这些网络设备,就像交通枢纽一样,它们负责把数据引导到正确的地方。
还有一堆计算机,这就是网络里的一个个小“居民”啦。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是基础,就像土地一样,在上面跑着各种网络协议相关的软件。
比如说我们要配置IP地址,设置子网掩码,这些都需要在特定的软件界面里操作。
每次看到那些设备和软件界面,就感觉自己像个网络小工程师一样,可有意思了。
三、实验内容。
1. 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
这可不容易呢。
我们得根据要求,把那些设备用网线连接起来,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这个积木搭错一点就可能导致整个网络不通。
我们要确定是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还是其他的。
我记得有一次搭星型结构,中心交换机就像个大明星一样,周围的计算机都围着它转,每个连接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明星”和“粉丝”的联系给断了。
2. IP地址的配置。
IP地址就像是网络里每个设备的“家庭住址”。
我们得按照规则给每个设备分配不同的IP地址,还得考虑子网掩码。
这就像给不同的小区划分区域一样,要保证每个设备的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数据才能准确地送到目的地。
我刚开始配置的时候,老是弄错子网掩码,结果网络就像迷路了一样,数据不知道该往哪里跑,急得我抓耳挠腮的。
3. 网络连通性测试。
等我们把前面的都弄好后,就该测试网络是不是通的啦。
这时候就像给我们搭好的网络“道路”做个检查,看看有没有“坑洼”(不通的地方)。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目录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071131 12组.. (1)组员: (1)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2)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使用场合 (2)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构成 (2)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实验二安装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4)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过程 (4)在安装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4)实验三TCP/IP配置 (5)对比OSI模型, 简述TCP/IP工作过程 (5)IP地址、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 (5)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命令及命令的意义 (6)在配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6)实验四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7)DNS服务的基本原理 (7)DNS服务配置过程 (7)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实验五Web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9)Web服务的配置、建立站点过程 (9)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实验六FT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10)FTP服务的配置过程 (10)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测试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使用场合直通线(straight-through cable) : 不同类型设备连接使用直通线, 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
交叉线(crossover cable) :相同类型设备连接使用交叉线, 如两台电脑的网卡, 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集线器等。
双绞线内部线对是按照不同的松紧度绞在一起的, 目的是为了减少干扰。
使用标准线序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干扰。
不使用标准线序的网线虽然能够连通, 但可能干扰较严重, 不稳定, 无法判断问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优化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USTC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了以下硬件和软件设备:1、计算机:若干台配置相同的台式计算机,具备以太网接口和无线网卡。
2、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3、操作系统:Windows 10 和 Linux(Ubuntu)。
4、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Wireshark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分析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星型、总线型、环形和树形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可靠性、扩展性、传输效率等方面。
通过模拟数据传输,观察了网络拥塞、冲突等现象,并分析了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2、 IP 地址配置与子网划分在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中,手动配置了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
学习了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划分不同大小的子网,提高了网络地址的利用率。
使用 Ping 命令和网络扫描工具,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3、网络协议分析利用 Wireshark 软件捕获网络数据包,对 TCP、UDP、ICMP 等常见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和字段进行了分析。
观察了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理解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机制。
分析了网络中的广播、组播和单播通信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缺点。
4、网络性能优化调整了网络参数,如缓冲区大小、MTU 值等,观察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实施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策略,如滑动窗口机制、慢启动算法等,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对网络中的丢包、延迟和带宽利用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实验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所需的网络设备和线缆。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台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并安装了相关的网络模拟软件和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网络线缆和网络设备,搭建了星型、总线型和环形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观察不同拓扑结构在数据传输、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特点。
在搭建星型拓扑结构时,将所有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一台中心交换机上。
这种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但中心节点一旦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可能会瘫痪。
总线型拓扑结构则是将所有计算机通过一条共享的总线连接起来。
这种结构成本较低,但容易出现信号冲突和单点故障。
环形拓扑结构中,计算机通过环形链路依次连接。
数据在环中单向传输,某个节点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环的通信。
2、 IP 地址的配置与子网划分为每台计算机配置了IP 地址,并进行了子网划分。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网络规模合理划分子网。
例如,给定一个 C 类网络地址 19216810,若要划分成 4 个子网,子网掩码应为 255255255192。
每个子网可容纳 62 台主机。
3、网络协议的分析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并对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UDP、ICMP 等)进行分析,了解其格式、字段含义和工作原理。
在捕获的 TCP 数据包中,可以看到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号、确认号等字段。
通过分析这些字段,能够了解 TCP 协议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如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拥塞控制等机制。
UDP 数据包则相对简单,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
ICMP 协议主要用于网络诊断和错误报告,如 Ping 命令就是通过发送 ICMP 回显请求和回显应答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若干。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
网络配置工具(如 ipconfig 命令)。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利用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构建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网络设备的指示灯显示正常。
2、 IP 地址配置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手动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使用 ipconfig 命令查看配置是否成功,验证网络连接的有效性。
3、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连接问题并进行排查。
4、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并运行 Wireshark 工具。
启动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网络通信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停止捕获后,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查看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
5、网络服务配置与测试配置一台计算机作为 Web 服务器,安装 Web 服务软件(如 IIS 或Apache)。
在其他计算机上通过浏览器访问该 Web 服务器,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与 IP 地址配置成功搭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
手动配置的 IP 地址能够正确生效,通过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网络参数与设定值一致。
2、网络连通性测试在进行 ping 测试时,大部分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少数出现丢包现象。
经过检查,发现是网线接触不良导致,更换网线后问题解决。
3、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了丰富的网络数据包,包括 TCP、UDP、HTTP 等常见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120442 学号: 11044209 姓名:鹿弋炜
实验一网络命令使用
一、实验内容
1、ping命令
2、Netstat命令
3、IPconfig
4、ARP
5、Tracert
6、NBtstat
二、思考题:
1、你的计算机平时能正常上网,某天突然不能上网了,你能否查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以通过ping命令从本地->本地IP->局域网其他IP->网关->远程主机一步步排查。
2、如何查出计算机的MAC地址?有多少种方法?
方法1:ipconfig /all
方法2:nbtstat -A IP Address
3、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知道对方的IP地址,如何查出它的主机名?
nbtstat -A IP Address -s
三、实验总结
一、实验内容
二、思考题
1、交换机有多少种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2、为了方便管理,交换机需开能telnet功能,请问如何配置交换机?
将交换机管理网口配置IP地址并设置telnet权限。
3、查看交换所胡配置信息用哪条命令?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三、实验总结
一、实验内容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A(config)#hostname RA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RA”。
R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路由器接口配置模式。
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管理接口IP地址。
RA(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fastethernet 0/1接口。
RA(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RA(config-if)#ip address 10.10.1.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管理接口IP地址。
RA(config-if)#no shutdown
RA(config)#interface serial 1/0 //要手动添加模块,并确定是数据通信设备(DCE)还是数据终端设备(DTE)。
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59.1.1 255.255.255.0
R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如果是DCE接口,必须配时钟频率;另外一头自动适应为DTE接口,不需要配时钟频率。
RA(config-if)#no shutdown
RA#show ip interface brief //验证各个接口的IP地址已经配置和开启。
同样地,对另外一台路由器端口进行配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B(config)#hostname RB
R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B(config-if)#no shutdown
RB(config)#interface serial 1/0 //也需要手动添加模块,如果RA的serial 1/0口选择DCE接口,则接口就会自动选择为DTE接口,无须配时钟频率。
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B(config-if)#no shutdown
RB#show ip interface brief //验证各个接口的IP地址已经配置和开启。
二、思考题
1、路由器有多少种配置模式?
有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模式三种。
2、为了方便管理,路由器需开能telnet功能,请问如何配置路由器?
对管理网口配置IP地址和掩码,并设置telnet权限。
3、查看路由器所有配置信息用哪条命令?
Router #show running-config
4、如果不设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与路由器特权模式密码,可能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吗?
不能。
三、实验总结
实验四 Web、FTP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内容
1、Web服务器
2、FTP服务器(Serv-U软件建立)
二、思考题
1、如果要禁止某个IP地址访问Web服务器,应该如何设置呢?(实验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结构任意定一个IP地址,或者让老师定一个IP地址。
)在IIS设置中,右键单击网站名,选属性,选择目录安全性选项卡,在IP地址和域名限制中单击编辑,添加IP地址。
2、如果要禁止某一段IP地址访问Web服务器,应该如何设置呢?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结构定一段IP地址。
(提示:和子网掩码有关系)在IIS设置中,右键单击网站名,选属性,选择目录安全性选项卡,在IP地址和域名限制中单击编辑,添加IP地址网段如192.168.1.0,子网掩码255.255.255.0。
3、如果在同一台Web服务器,要建立多个站点,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呢?请通过实验进行调试。
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有什么作用呢?请建一个虚拟目录,通过实验掌握它的设置及使用。
在IIS中添加一个新的站点,并设置对应的主机名。
虚拟目录可以把不同物理目录集结在跟目录下方便文件共享。
4、如果要禁止某个IP地址访问FTP服务器,应该如何设置呢?(实验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结构任意定一个IP地址,或者让老师定一个IP地址。
)在FTP设置中IP访问规则加入指定IP地址。
5、如果要禁止某一段IP地址访问FTP服务器,应该如何设置呢?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结构定一段IP地址。
(提示:和子网掩码有关系)在FTP设置中IP访问规则加入指定IP地址段如192.168.1.0,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6、FTP服务器的虚拟目录有什么作用呢?请新建一个虚拟目录,通过实验掌握它的设置及应用。
虚拟目录是将一个物理路径不在FTP主路径下的目录映射到主路径下,虚拟成为一个主目录下的子目录。
方便文件的管理和访问。
三、实验总结
实验五 Wireshark(Ethereal)抓包实验
一、实验内容
1、Ping抓包
2、FTP密码抓取
当输入ftp://guest:11044209@192.168.0.9时成功抓取到用户名guest和密码11044209
3、用FTP软件FileZilla连接服务器尝试抓取密码
成功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二、思考题
如果我们是用文件传输协议FTP软件(例如:CuteFTP,LeapFTP等)登录ftp://192.168.0.1,还能捕获到FTP的登录密码吗?
当使用FTP软件FileZilla连接,也成功抓取了用户名密码。
三、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