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一、区域的定义及个人理解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具有以下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个人理解:从区域的定义来看,区域是有范围的、是地球的表面、有一定的体系,是客观存在不随人的主观变化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个人理解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个人理解:从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来看,区域分析主要关注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策略。

三、区域规划及其发展及个人理解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引起工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畸形集聚,从而产生两个突出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区域规划的客观要求。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为了协调城乡关系,平衡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也相应的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20世纪初期开始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区域规划,但区域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施行,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综观世界各国区域规划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的、更稳定的向前发展。而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目标,则十分注重如何使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平衡;(3)就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问题及环境问题是区域规划普遍关注的问题;(4)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我国区域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直到80年代才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蓬勃的发展。国家建委于1956年设立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局,拟订了《区域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草案)》,1958—1960年许多省区编制过区域规划。60年代以后,区域规划工作基本中断。1980年国家做出了开展区域规划工作的决定,1985年3月国务院再次下达文件,要求编制

全国各省、市、区的国土总体规划,此后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我国现阶段区域规划的努力方向是:(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向法制轨道(2)重视市场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研究。(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正确处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个人的理解: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区域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使地区社会经济更好的、更稳定的向前发展,使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平衡。

20世纪初期开始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区域规划,我国区域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几经周折到80年代才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蓬勃的发展。我国的区域规划方向主要向加强法制、重视市场作用、可持续发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发展政策可操作性研究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