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程8:国际金融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104
国际⾦融讲义第⼀章国际收⽀[教学⽬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掌握国际收⽀的含义,熟悉国际收⽀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掌握国际收⽀平衡表的主要内容;熟练分析国际收⽀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国际收⽀调节政策的种类,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1、掌握国际收⽀涵义。2、国际收⽀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和记账原则。3、熟练分析国际收⽀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4、国际收⽀调节政策的种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国际收⽀不平衡的原因和国际收⽀的政策调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国际收⽀的涵义,国际收⽀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国际收⽀的政策调节。教学难点:国际收⽀平衡表记账规则。[计划学时数] 理论6-8学时,实践0-4学时第⼀节国际收⽀的涵义⼀、国际收⽀的概念定义:国际收⽀(Balance of Payments)是⼀国居民在⼀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化往来所产⽣的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应从如下⼏个⽅⾯把握这⼀概念:1.国际收⽀是⼀个流量概念。2.国际收⽀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3.国际收⽀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发⽣于⼀国居民和⾮居民之间。请思考:下列哪些交易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1.在我国驻外使馆⼯作的我国⼯作⼈员的⼯资收⼊;2.在外国驻我国使馆⼯作的我国⼯作⼈员的⼯资收⼊;3.国内某企业在⾹港投资建⼚,该⼚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4.国内某企业在澳门投资建⼚,该⼚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5.我国对某受灾国提供药品援助;6.我国货币当局向某国政府购买黄⾦以增加黄⾦储备量。⼆、国际收⽀概念的历史演变贸易收⽀外汇收⽀(狭义国际收⽀)国际经济交易(⼴义国际收⽀)第⼆节国际收⽀平衡表⼀、国际收⽀平衡表的概念⼀个国家在⼀定时期内(通常为⼀年),由于对外经济、政治、⽂化活动⽽引起的货币收⽀按项⽬分类统计的⼀览表,它集中反映了该国国际收⽀的具体构成和全貌。
⼆、国际收⽀平衡表的主要内容(⼀)经常项⽬经常项⽬是国际收⽀平衡表最基本、最重要的项⽬。1.商品交易(有形商品贸易): 该项⽬下主要记录因商品进出⼝⽽发⽣的收⽀, 此项⽬记录了⼀国的商品进出⼝情况,往往是⼀国经常项⽬乃⾄整个国际收⽀中最⼤的项⽬。(注意统计上的F.O.B和C.I.F之分)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国际金融学》课程主要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和主要金融工具。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特点、国际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融资、国际金融管理等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机制。
2. 掌握国际汇率制度及其影响因素。
3. 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和效应。
4. 熟悉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和工具。
5. 掌握国际金融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手段。
三、教学内容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特点。
2. 国际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决定理论。
3. 国际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类型、原因、效应及管理。
4. 国际贸易融资:贸易融资的方式、工具及风险管理。
5. 国际金融管理:国际储备管理、外汇管制、金融危机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
2. 案例分析: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题。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顺序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金融学》,作者:约翰·C·马瑟斯等。
2. 辅助教材:《国际金融学案例分析》,作者:大卫·R·海曼等。
3. 学术期刊:国际金融相关的学术期刊,如《国际金融评论》、《金融经济学》等。
4. 网络资源:国际金融市场的实时数据、新闻报道和分析报告。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
3.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和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