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方法及游戏》单元构建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排球比赛中的战术与技巧知识点:排球比赛中的战术与技巧一、战术知识1.排球战术分类: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拦网战术、发球战术等。
2.进攻战术:快攻、高球、平球、背飞、后排进攻等。
3.防守战术:人墙防守、移动防守、起跳防守、鱼跃防守等。
4.拦网战术:单人拦网、双人拦网、多人拦网、变化拦网等。
5.发球战术:强力发球、跳发球、飘球、贴网发球、变化发球等。
二、技巧知识1.传球技巧:正面传球、反面传球、跳传球、调整传球等。
2.垫球技巧:正面垫球、反面垫球、跳垫球、防守垫球等。
3.扣球技巧:正面扣球、反面扣球、跳扣球、快攻扣球等。
4.发球技巧:上手发球、下手发球、跳发球、侧身发球等。
5.拦网技巧:起跳技巧、手臂摆动技巧、目视目标技巧、合力拦网等。
6.防守技巧:移动技巧、起跳技巧、手指触球技巧、鱼跃防守等。
7.配合技巧:队员之间默契配合、场上位置调整、进攻与防守转换等。
三、基本规则1.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分为进攻区、防守区和无障碍区。
2.比赛人数:每队最多6名队员上场,场上队员分别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
3.比赛时间:正式比赛分为三局两胜制,每局25分,最高不超过27分。
4.换人规则:每局比赛期间可进行多次换人,但每局换人次数不得超过6次。
5.犯规判定:如发球出界、接球触网、进攻时手臂伸过网、拦网触网等均为犯规。
6.技术暂停:每局比赛进行到15分、20分时,双方交换场地并进行技术暂停。
四、训练方法1.基本技术训练: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等基本技术练习。
2.战术组合训练: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拦网战术等组合练习。
3.模拟比赛训练:模拟实际比赛场景,提高队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4.身体素质训练:提高队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等身体素质。
5.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队员的意志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等心理素质。
五、比赛策略1.针对对手特点制定战术:分析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战术进行针对性的进攻和防守。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通过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2. 排球游戏三、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地点排球场或室内体育馆六、教学器材排球若干、标志物、秒表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使学生身体充分活动开。
2.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简单的排球基本知识问答,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二、准备部分1. 教师讲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手型、击球点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基本部分1. 游戏一:传球接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
- 教师将排球放在第一位学生的手中,第一位学生将球传给第二位学生,依次类推。
- 当传球到最后一排时,第一位学生迅速跑至队伍末尾,继续传球。
- 以传球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
2. 游戏二:垫球比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排球场的一侧。
- 教师将排球放在场地中央,学生轮流进行正面双手垫球。
- 教师计时,记录每位学生的垫球次数。
- 以垫球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结束部分1.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和团队。
2.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
3. 教师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应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在游戏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巧,如传球、垫球等。
初中体育教案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初中体育教案——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一、引言排球是一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分别介绍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排球水平。
二、基本技术1. 接发球技术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包括扑救球和传球两部分。
学生应掌握正确的站位、手臂的姿势和击球要领,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接发球能力。
2. 盘球技术盘球是排球比赛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要求学生用手并排将球推向空中,为队友进攻创造机会。
学生应掌握手臂的协调运动和推球的力度,通过多次练习提高盘球水平。
3. 进攻技术进攻是排球比赛中得分的关键环节,学生应掌握正确的跳起姿势、力量的运用和击球的技巧。
通过多次模拟比赛情景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进攻水平。
4. 拦网技术拦网是防守球队有效遏制对方进攻的重要手段,学生应掌握站位的技巧、手臂的挥动和拦网的时机。
通过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和不断的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拦网能力。
三、战术1. 发球战术发球是排球比赛开始时的第一项技术动作,学生应根据比赛情况选择不同的发球方式,如直线球、折线球或者浮球。
通过对对方弱点的分析和灵活发球,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获取先机。
2. 配合战术排球是一个团队项目,学生应通过配合战术来提高比赛的胜算。
此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快攻、远中快传等战术,通过默契的传接球和进攻配合,取得更多的得分。
3. 调整战术排球比赛是动态的,学生应随时根据比赛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当对方准备进攻时,学生应迅速调整站位和防守策略,通过阻挡或拦网阻止对方得分。
四、课堂实践示范本教案将排球技术和战术结合课堂实践进行示范,学生可以观摩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并进行模拟比赛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排球水平。
五、课后习题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排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本教案设计了一些课后习题和作业,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巩固和练习。
多种形式拍球的运用方法
打球的方式有很多种,全都是为了提高玩家的水平能力,今天j我们来说说拍球的各
种运用方法。
1.变速拍:这种拍式的关键是衡量球的速度,玩家可以施加快慢曲線,使对手无法预料。
通过变速拍,可以保持主动,从而取得有利的比赛结果。
2.发力拍:这种拍式适用于远距离冲击,玩家将球拍中心点往敌方一侧劲爆出去,一
路清理得很快,尽可能地把球传到对方底线,以把持住对手。
3.击拍:这种拍式是对对方强制施加压力,以牺牲技术为代价,把球以剧烈的力量来
回击拍,希望可以令对手控制不住其方向和速度,从而给自己占据先机。
4.回旋拍:这种拍式利用发球的球速,加上上下和左右的旋转,使球落在桌面上,多
为垂直面拍出,由底线往前挥拍,旋转比较大,对对方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5.十字拍:这种拍式以改变球的弧线为主要路线,是以突然的抽的手指力量使球落在
游戏桌的左右两侧,或是球拍的纵横操作,打出倾斜的弧线,把落后的局面反转过来。
6.甩拍:甩拍是一种反弧的埋伏拍,它是以一连串快速的甩来发球,球的弧度很弱,
极少会碰到反方的挡板,使对方难以调整,从而给自己抢占先机。
7.压缩拍:这种拍式是由十字球拍发展而来,重点在于先发,防守和压力,向正前方
拍球,降低桌面空间,迫使对手拍球在较近距离,以达到限制对方打法的目的。
以上是拍球运用方法,每一种拍式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都有技术上的精髓。
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希望大家可以多练拍球,发现其中的乐趣,也能更好的发展出自己的球技。
初中体育教案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排球作为一项集体性质很强的体育项目,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体育教案中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的方法。
一、基本技术1. 发球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第一步,也是攻击的起始点。
学生应该掌握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两种技术,并且能够在比赛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球方式。
发球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站姿的稳定,同时发球的力量和方向也要经过训练,使其达到准确和效果的最佳结合。
2. 传球传球是排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队友进攻的起点和指导。
学生应该掌握扣球接传和基本传接球两种技术。
在训练中,要强调准确的球感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球员之间的配合,保持良好的传球远离接触点。
3. 手位手位是指在防守和进攻时,手的位置和角度的正确掌握。
它对于抢断球和拦网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站在球的预定轨迹上,用正确的力量和技巧去完成拦网或者防守。
同时,手位的正确配合也能够发挥团队的整体效果。
4. 进攻进攻是排球比赛中最精彩的一环,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扣球和二传扣球两种进攻技术,并且要能够根据球的位置和接球队员的状态来选择最佳的攻击方式。
在进攻中,要注重力量的运用和球与手的接触,同时也要注意球员之间的配合和战术的执行。
二、战术1. 进攻战术帕金森进攻是初学排球的一种常用战术。
它通过将敌方的阵线引向一侧后,快速传球突袭对方弱点,以达到分球和得分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小组对抗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战术,并且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2. 防守战术防守战术在排球比赛中同样重要,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对方的得分,并且为本方的进攻提供机会。
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拦网和防守技巧,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方的进攻方式,灵活地调整防线和反击。
3. 配合战术配合是团队在比赛中最关键的一环,它要求球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排球技战术适用年级初三所需时间5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排球运动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青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了很大比例。
排球运动不但能促进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机能的协调,有利于青少年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顽强意志品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的定排球基本技能,对排球运动有一定兴趣。
本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原有的排球技能基础上继续深化,主要内容有:高难度传垫球、发球、扣球学习,运用排球进攻战术,排球技能小组进行教学比赛。
本单元的重点:掌握正确的传垫球、发球方法,利用所学排球技能进行排球教学比赛。
难点:发球、扣球技能的掌握。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本单元共分为四个专题:专题一:排球传垫球、发球,熟悉球性为下一专题体侧双手垫球、正面上手发球打好基础。
专题二:体侧双手垫球、正面上收发球。
主要是在专题一基础上进行垫球、发球、扣球的高难度技巧的学习,为专题三进行进攻战术储备好技能。
专题三:排球基本战术“中一二”,通过基本战术学习,能够合理运用所学技能进行战术组合,为专题四的小组比赛储备经验。
专题四、教学比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运动参与:1、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发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练习,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运动技能:1、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并能灵活运用与体育锻炼和比赛中。
2、对篮球知识很好地进行掌握,并进一步提高排球技能,在排球运动中学会自我保护。
3、了解排球运动的特点与锻炼价值;了解排球的竞赛规则,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
身体健康:1、通过练习传球、垫球、发球以及体育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通过学生掌握技巧动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心健健康及社会适应: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诚实公正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排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手型、击球点等。
2. 教学难点:垫球时两臂的协调配合,以及手臂的快速插入和击球点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排球比赛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准备部分(1)慢跑热身:让学生慢跑两圈,活动全身关节,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灵活性。
(2)徒手操:进行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练习,预防运动损伤。
3. 基本部分(1)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正面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动作,反复练习正面垫球,纠正错误动作。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垫球技能。
(4)比赛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垫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 发展部分(1)提高垫球高度:通过增加垫球高度,提高学生的垫球技能。
(2)提高垫球速度:通过加快垫球速度,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5. 结束部分(1)放松运动:进行全身肌肉的放松练习,缓解肌肉疲劳。
(2)总结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表扬优秀学生,鼓励进步学生。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练习情况、比赛表现等。
2. 结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垫球技能、比赛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预防运动损伤。
排球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巧,如传球、发球、扣球和拦网。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巧训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
2. 排球战术训练:进攻、防守、站位。
3. 排球比赛规则讲解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纠正动作错误。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拉伸等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训练:分别进行传球、发球、扣球、拦网的基本技巧训练。
3. 战术训练:讲解并实践进攻、防守、站位等战术。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水平:评价学生在传球、发球、扣球、拦网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配合默契程度,评价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身体素质:通过运动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情况。
4. 学生态度与表现:评价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态度、积极性及进步幅度。
六、教学资源1. 排球场地:室内或室外排球场。
2. 排球:足够数量的排球。
3. 标志物:用于标记场地和战术位置的标志物。
4. 教学视频:排球技巧教学视频。
5. 裁判器材:裁判哨子、记分牌等。
七、教学安全1. 检查排球场地设施,确保安全无隐患。
2. 提醒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3. 强调运动过程中的安全规则,预防运动损伤。
4. 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传球技巧训练。
2. 第3-4周:发球技巧训练。
3. 第5-6周:扣球技巧训练。
4. 第7-8周:拦网技巧训练。
5. 第9-10周:战术训练与比赛实践。
排球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设计及反思体育排球教案电子版教学内容:复习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学习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教学重点:学生正面双手下手垫球的动作手形,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手形。
教学难点: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用力,垫球和传球都要主动迎球。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比赛法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热身、教师启发提示学生在场地上进行各种排球动作(学生根据教师手形做交叉步、侧并步的跑动练习)的热身活动。
感受教师的启发,学生自觉自主做热身动作。
二、揭示课题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垫球练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练习方式(自垫,对墙自垫,一抛一垫,两人互垫),教师巡视全场,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找几个学生出来示范,指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告诉学生纠正的方法,并让做错动作的同学再次示范,并对其予以鼓励。
三、学习发展、学习排球技术正面双手上手传球:1、介绍传球方式有哪些,使学生对传球动作有一个初步了解。
2、介绍上手传球的手形,并进行徒手练习,强调发力顺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分组练习上手传,一般采用自传方式练习。
4、教师巡回知道,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习,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学习传球动作。
5、教师进一步讲解示范传球动作,指出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错误6、学生分组合作练习,尝试将传球和垫球结合起来。
7、学生自我才艺展示,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出来做示范,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四、合作发挥排球接力传垫球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教师当裁判,引导学生为本队加油助威。
2、教师评价游戏过程及结果。
3、学生自评,畅谈个人体会,体验运动乐趣。
五、恢复身心1、身心放松2、课堂小结3、器材回收教学评价:老师分析学生在这堂课的表现情况,对于所教知识的接受程度,肯定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进步,指出学生是不足之处,希望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努力。
预计心率:最大心律130次/分钟(±10)平均心率110次/分钟(±5)练习密度:35%(±5)【活动设计背景】因我班幼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够活跃,个别孩子更是脱离了群体,为了让幼儿认识和接受新鲜事物,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幼儿多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排球: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方法及游戏》单元构建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作者:钱红斌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08期
在本次活动中,作为嘉善团队的一员,笔者参与了水平一《排球: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方法及游戏》单元的构建和课的设计,现把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是前提
水平一开展排球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构建好单元,而构建好单元的首要任务是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水平一运动技能学习目标的描述有以下三点:一是“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二是“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三是“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单元设计思路定位在以下四个关键词:发展能力、体验感知、学习方法(动作方法、练习方法)、激发兴趣。
单元目标表述如下:
通过排球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方法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学生拍(击)球的兴趣和基本活动能力,如:控球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让学生体验在不同身体部位、不同身体姿势、不同方向、力量、路线、节奏等情况下人与球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学习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方法,丰富身体体验,感知排球特性。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排球在水平一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确定单元教学内容。
《纲要》中水平一排球内容标准分“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游戏”、“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游戏”、“综合游戏”三个单元。
根据教学需要,综合游戏单元拆分到前面两个单元中。
以“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游戏”单元为例的表现标准见表1。
根据表1中所列的表现标准,确定水平一单元教学内容为身体不同部位的拍(击)球动作方法、身体各种状态下的拍(击)球练习方法、行进间拍(击)球练习方法、不同部位拍(击)球运用方法和综合游戏5个部分。
三、课时分配
根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方法厘清单元教学内容逻辑顺序和课时安排。
水平一的学生以发展基本运动能力,获得运动体验为主。
因此,根据《纲要》中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方法,本单元侧重在体能和运用维度。
以“身体不同部位的拍(击)球动作方法”为例,技术维度主要学习排球拍(击)球的动作方法,安排1课时。
然后按照体能、运用的逻辑顺序,体能维度重点学习练习方法,结合练习方法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分别为“身体各种状态下的拍(击)球练习方法”,4课时;行进间拍(击)球练习方法,4课时,共计8课时。
运用维度主要为“不同部位拍(击)球运用方法”,主要安排一些渗透排球简单技术的游戏或比赛,如拍击球比高、比远、比准等,4课时;综合游戏4课时,共计8课时。
整个水平单元设计为17课时。
四、根据教材“三个一”落实单元课堂教学策略
教材“三个一”是《纲要》中关于“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基本部分要有一个单一练习、一个组合练习、一个游戏或比赛。
在单元设计中,每节课的教学策略我们围绕教材“三个一”来展开,简洁明了。
单一练习多为学习新的动作方法或练习方法。
组合练习在设计组合时要考虑本节课重点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运动能力。
游戏或比赛则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拓展。
为了表述清楚,我们从“身体不同部位的拍(击)球动作方法”、“身体各种状态下的拍(击)球练习方法”、“行进间拍(击)球练习方法”、“不同部位拍(击)球运用方法”、“综合游戏”5个部分中各选择一课时,举例如下(见表2)。
五、注意事项
1.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练习在每节课中应有明确指向
学生有各种能力需要培养和发展,落实到每节课中要有所侧重,忌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管是单一练习,还是组合练习,都要练熟练透,不能蜻蜓点水、低效重复。
2.拍(击)球需体现排球特性
本单元所有设计的动作方法、练习方法等都要体现排球拍(击)球的特性,要加强学生排球运动意识的培养,要与其他球类运动区分开来。
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设计单元的核心是技能本身,要以排球运动为载体,不能机械组合,要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