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感激2教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1、感激执教:龙山县第三小学田俊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因为强烈的自尊心,在艰难的暴风雪田地里,“我”都没有请求别人的帮助。
可后来为了考试,“我”主动寻求一位邻居的帮助,让她冒雪送“我”去学校。
后来才知道这位夫人竟然是患了癌症的格林夫人,为此“我”感觉自己很窘。
可格林夫人却因为“我”对她求助而对我充满感激,因为她又像正常人那样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文章以“感激”为题,呈现出两条清晰地脉络线:一是我感激格林夫人,二是格林夫人感激我。
这种情感浓厚的故事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对于我这个留守儿童多的班级,学生容易出现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感恩”教育让读者无限想象和思考,是学校实际教学中的延伸。
设计理念:学的最高境界是简单、朴实、扎实。
本课设计力求目标简明、过程简要、方法简约。
一是以读为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读。
教师再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细读、品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领悟。
二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强调学生自主读书、自主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检测。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扰、撞、豫、勉、窘、癌、症、绕、谅、祈”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主题的方法。
3、懂得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允许别人帮助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中心。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会写“扰、撞、豫、勉、窘、癌、症、绕、谅、祈”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我”对格林夫人的感激。
一、直接导入1、写课题,读课题,质疑课题。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春课型:精读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趟、混、酝、酿、巢、嘹、薄、烘、疏、筝”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重点难点:1.认识、会写10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导人。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春》。
读题、质疑。
2.简介作者。
二、学习字词,初读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认的字都读几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能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名一小组的同学分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字音“趟、酿、烘、筝”的韵母是后鼻音。
“巢、疏、筝”的声母是翘舌音。
“嘹的声母是边音。
“酿”的声母是鼻音。
涨(zhàng)红了脸应和(hè) 散(sàn)在草丛酝(yùn)酿(niàng) 鸟巢(ch áo) 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望春天、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部分。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四、作业:抄写生字带的词语三遍五、板书设计:春迎春盼望着绘春草花风雨赞春新美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自然段。
2.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学习作者抓住有代表性得景物描写春天的写作方法。
湘少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关键信息:1、教案使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案提供方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案使用方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案版权归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案更新与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保密条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争议解决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协议范围11 本协议旨在规范湘少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以下简称“教案”)的使用、提供、更新等相关事宜。
2、教案使用范围21 教案仅供具体使用方,如学校、教育机构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211 不得将教案用于商业盈利目的。
212 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出售或出借教案。
3、教案提供方责任31 提供方应确保教案内容准确、完整、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311 教案应涵盖湘少版五年级下册的全部教学知识点。
312 提供方应根据教材更新和教学要求变化,及时对教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2 对教案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提供方应负责及时更正和补充。
4、教案使用方义务41 使用方应按照教案的设计和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411 不得擅自修改教案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12 如对教案有合理的改进建议,应及时反馈给提供方。
42 妥善保管教案,防止教案内容泄露。
5、教案版权归属51 教案的版权归提供方所有。
511 使用方仅拥有在约定范围内的使用权。
6、教案更新与维护61 提供方应定期与使用方沟通,了解教案的使用情况和问题。
611 根据使用方的反馈,提供方应及时进行教案的优化和更新。
62 使用方应配合提供方进行教案的更新工作,如提供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数据和意见。
五年级下册教案(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通过学习,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拓宽知识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合作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湘教版语文教材。
2.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预习本节课课文,对新知识产生期待。
2. 课堂讲解(20分钟)(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旨。
(3)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3. 课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理解能力。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重要概念;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以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为基础,包括以下主题:1. 第一单元: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2. 第二单元:写景抒怀3. 第三单元:家风家教4. 第四单元:寓言的智慧5. 第五单元:上下五千年6. 第六单元:见字如面7. 第七单元:闻风而动8. 第八单元:快乐阅读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兴趣,为研究打下基础;2.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传递知识,解析重点难点;3. 练法:通过练,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4.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5. 情景演练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6. 创新性实践法:通过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1. 定期检测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表现;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开展个性化评价;4. 提供积极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进步的方向。
教学资源1.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2. 教学辅助资料:课件、练册、作业本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安排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分配合理的课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
每个单元包括导入、讲授、练、巩固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反思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教学愉快!。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课型:精读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趟、混、酝、酿、巢、嘹、薄、烘、疏、筝”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重点难点:1.认识、会写10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导人。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春》。
读题、质疑。
2.简介作者。
二、学习字词,初读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认的字都读几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能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名一小组的同学分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字音“趟、酿、烘、筝”的韵母是后鼻音。
“巢、疏、筝”的声母是翘舌音。
“嘹的声母是边音。
“酿”的声母是鼻音。
涨(zhàng)红了脸应和(hè) 散(sàn)在草丛酝(yùn)酿(niàng) 鸟巢(c háo)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望春天、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部分。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四、作业:抄写生字带的词语三遍五、板书设计:春迎春盼望着绘春草花风雨赞春新美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自然段。
2.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学习作者抓住有代表性得景物描写春天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感受作业笔下春天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春天的写作方法。
语文湘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湘教版五班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感悟“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启发,明白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感受的心里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感悟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这个人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被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初步了解课文1、生字读音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板书:钓鱼放鱼启示)三、深化体验课文情感(一)初步了解情感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二)深化体验“我”的情感。
五年级下册湘教版语文教案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同一个教师设计的教案也会不同。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下册湘教版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湘教版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及重点: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教学设计: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
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就多了。
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画面比较,并出示两首诗的。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
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学习目标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1、范读前请学生思考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
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二、教学重点: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投影设备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的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有关的语句。
1、提示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三块钱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失”去运动衫:“我用这件运动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买下这双鞋,可以吗?”“我把那件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
”2.给文章划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3.按照板书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叙“我”买一件漂亮的运动衫,但想到了邻居老先生的一双不能再补的破鞋,决定用运动衫去换上一双新鞋送给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给“我”一件运动衫的事。
)(二)重点读读课文中有关“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的描写,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也可以从“表达心意、体现情谊”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还可能从“标价(4.5美元)与实付的钱(“三块钱”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价中”及售货员外加“一双长腰袜子”上发现售货员被“我”退衫买鞋关心老人的行为所感动,才会以4.45美元售出鞋子还外加一双袜子。
1
21.《感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曾经感激过别人吗?或者有别人感激你的经历吗?说一会吧。
今天,我们将要感受到另一种感激——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会激起自己的感激之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读难读的句子。
“一千个反对理由跳进我的脑海„„”
“我不是不想感激„„”
三、齐读课文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小组交流
文章讲了一个关于“感激”的故事:我搭艾利斯奶奶的便车而感激,艾利斯奶奶“像一个正
常人那样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感激。启示:学会帮助人,从中感受到快乐。
四、课堂小节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理解文章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教学重难点 体会让人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是一种感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口述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
1.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1)我用祖母织的蓝围巾把脖子围紧,耳边似乎响起了她的声音„„
(2)一千个反对的理由跳进我的脑海„„
(3)绝望战胜了自傲,我脱口而出„„
(4)我觉得很窘„„我感激地说
(5)请艾利斯奶奶帮忙对我而言是一次突破
(6)我所做的事情简直不可饶恕„„
(7)请原谅我
2
艾利斯奶奶的帮助改变了我的自傲,使我内心轻松,我非常感激他。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两处直接描写感激的句子。
第一处:“你使我想起我的祖母”我感激地说。
第二处:“我不是不感激,而是没有机会„„”
3.这两次感激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之下?
4.这两次感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感激是我对艾利斯奶奶帮助的感激,第二次是艾利斯奶奶对我让她得到快乐而感激。
三、概括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指名读1、2 段,说说格林夫人是个怎样的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2.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四、拓展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