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畜禽免疫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123
畜牧专业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畜禽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 大脑B. 小脑C. 下丘脑D. 延髓答案:C2. 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是()A. 钙B. 磷C. 钾D. 钠答案:A3.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脂肪酸C. 葡萄糖D. 核苷酸答案:A4.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D5. 家畜受精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伞部B. 输卵管壶腹部C. 输卵管峡部D. 子宫角答案:B6. 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A. 附睾B. 输精管C. 子宫D. 输卵管答案:C7. 属于季节性发情的家畜是()A. 牛B. 猪C. 羊D. 兔答案:C8. 胚胎附植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B. 子宫角C. 子宫体D. 子宫颈答案:B9. 家禽的孵化期鸡一般为()天A. 21B. 28C. 30D. 35答案:A10. 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 铁B. 铜C. 钙D. 锌答案:C11.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消化的主要产物是()A. 葡萄糖B. 麦芽糖C. 挥发性脂肪酸D. 蔗糖答案:C12. 属于蛋白质饲料的是()A. 玉米B. 豆粕C. 麸皮D. 秸秆答案:B13. 青贮饲料制作时,关键是创造()条件。
A. 有氧B. 无氧C. 低温D. 高温答案:B14. 猪的妊娠期平均为()天A. 114B. 150C. 280D. 330答案:A15. 产蛋鸡适宜的光照时间为()小时/天。
A. 8B. 12C. 16D. 20答案:C16. 奶牛的干奶期一般为()天。
A. 30B. 45C. 60D. 75答案:C17. 下列属于家禽必需氨基酸的是()A. 甘氨酸B. 胱氨酸C. 酪氨酸D. 赖氨酸答案:D18. 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A. 遗传B. 环境C. 营养D. 以上都是答案:D19.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的脂肪酸是()A. 饱和脂肪酸B. 单不饱和脂肪酸C. 多不饱和脂肪酸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0. 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天。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对于农户、兽医等从事畜牧业的人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物防疫知识,提高动物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内容。
1. 疫病防控常识疫病是造成动物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繁殖力减弱、种畜禽大量死亡等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疫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至关重要。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通常会详细介绍各种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内容,帮助兽医和养殖户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动物免疫注射技术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通常也包括了动物免疫注射技术的相关知识。
免疫注射是动物防疫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培训资料会详细介绍免疫注射的方法、时间、剂量等,帮助兽医正确并有效地进行免疫注射工作。
3. 动物常见疾病防治除了疫病外,动物还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产后疾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也会涵盖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养殖户及时识别疾病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动物的生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4. 定期检测和监测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还会提到定期检测和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测可以帮助查清动物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监测可以记录动物的生长状况和健康变化,为预防疾病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合理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
总的来说,动物防疫培训资料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库,包括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免疫注射技术、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定期检测和监测等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动物养殖者可以提高自己的防疫水平,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广大兽医和养殖户能够重视动物防疫培训资料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共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微生物学习题09第4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基本概念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灭绝原虫反刍动物,总大肠菌群、发酵作用,氧化作用,酒精发酵、乳酸发酵,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简答()1.简述健康禽类嗉囊、小肠、盲肠和大肠的主要微生物类型及作用;2.简述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主要类型及主要作用,瘤胃微生物间的关系3.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及其意义?4.简述畜禽体内菌群失调及其影响?5.简述土壤、水源、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6.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微生物学指标有哪几个?第5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作用基本概念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抑菌作用,杀菌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共生、拮抗、寄生、协同简答()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哪些?2.简述低温和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用途。
3.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时间短、温度低、效果好?4.简述紫外线杀菌原理及应用。
5.常用消毒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的原理。
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基本概念微生物遗传与变异,营养缺陷型,基因突变简答()1.常见微生物表型变异有哪几种?2.基因转移重组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特点?3.简述获得微生物变异株的方法。
4.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恢复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第7章畜禽免疫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免疫,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补体系统,白细胞分化抗原,细胞因子,MHC分子,靶细胞,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品,疫苗,变态反应简答()1.畜禽免疫系统的组成。
2.畜禽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各组分的主要功能。
3.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有哪些?各自的主要功能。
4.抗原递呈细胞的分类及各自得主要作用。
5.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哪些?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6.细胞因子的共性、分类及主要功能?7.什么是干扰素?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8.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9.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及主要功能、特点。
养殖技术-畜禽免疫接种反应的类型、处理及注意事项一、免疫接种反应的类型1、一般反应在免疫接种以后发生的,由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为一般反应,活疫苗均有一定的残余毒力,有的大,有的小。
接种后会引起一定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灭活疫苗除含有抗原物质外,还含有灭活剂和佐剂。
接种后也会引起一定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等,一般持续1—3天,即可恢复正常。
*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肿胀,疼痛,一般1—3天后,会逐渐消退,但有些接种动物,会出现注射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一硬结,但对健康无害。
2、过敏反应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的个别动物发生的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常表现为注射疫苗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受接种动物出现烦躁不安、震颤、抽搐、出汗、呼吸困难、脉搏细速、四肢末梢厥冷等。
严重时因休克而死亡。
二、免疫接种反应的处理1、轻度全身反应,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必要时可使受接种动物适当休息;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保持畜(禽)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和通风良好等。
避免诱发其他疾病。
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治疗。
2、轻度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毛巾热敷,或对症治疗。
3、受接种动物发生过敏反应时,必须立即进行急救,采取迅速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或盐酸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和其他对症治疗措施。
*对最急性型,建议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猪、羊1毫克,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1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猪、羊100毫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猪、羊10毫克,(孕畜不用)。
经以上处理一般即可使牲畜很快康复。
*对已休克牲畜,除应注射上述药物外,还须迅速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血、放血少许。
三、注意事项1、在接种活疫苗前7日、后10日内。
家禽的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王文召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8期山东省沂水县道托乡畜牧站(276400)王文召免疫接种是家禽生产周期内,根据日龄大小及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安排适当的接种时间次序及方法,目的是提高免疫效果。
1.注射法注射法可分为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刺种法等3种。
肌内注射又可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部注射等3种。
一般以颈部皮下注射为好。
进行注射免疫前1天以及后5天内可用Vc或强效多维速补饮水,以提高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最好在晚间进行。
肌内注射时,针头与注射部位应成30~40 度角,于胸部上1/3 处,朝背部斜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以免刺破胸腔而损伤内脏器官;腿部注射时,应采用9号针头,朝鸡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不要刺伤腿部血管、神经和骨骼;如遇鸡群发病后进行紧急免疫注射时,应首先免疫接种健康鸡群,然后免疫接种假定健康群,最后免疫接种发病鸡群。
进行病鸡免疫接种时,应每注射一鸡,就用酒精棉球擦拭1次针头,以免疫病交叉传播感染。
2.滴入法滴入法可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两种。
滴入法一般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使用时将疫苗稀释10~20倍后,用消毒玻管吸取稀释液滴入鸡体鼻孔或眼内,每鸡滴1~2滴。
采用该法免疫,接种后5~7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采用该法免疫接种,稀释液应用凉开水或蒸馏水,严禁采用其他不洁污水,不要随意加入抗生素。
稀释药液要低温保存,当天配制必须当日用完;为减少应激,最好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免疫接种。
3.气雾法气雾法是将疫苗稀释后,用特制的喷雾器对鸡群进行喷雾免疫,使鸡体在呼吸时吸入疫苗,从而达到免疫目的。
采用气雾免疫时应将门窗关严,停止使用抽风机,一般喷雾20~30分钟后,方可开窗;喷雾应均匀,喷头距鸡群1.0~1.2米,以形成良好的局部雾化区。
该法虽然节省人力,但容易引起散毒现象,故应谨慎使用。
4.饮水法饮水法是根据鸡群数量,将疫苗混合到一定量的蒸馏水或凉开水中,任鸡群在短时间内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