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具Z之ZETA评分模型
- 格式:docx
- 大小:8.9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1.金融风险的特点包括()答案:传导性;双重性;普遍性;隐蔽性2.在对风险进行管理时,人们更多地强调它的损失,但实际中,风险的存在提供了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这说明金融风险具有双重性。
()答案:对3.()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答案:信用风险4.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是( )。
答案: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5.监事会的职责为:确保商业银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种风险,并承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
()答案:错第二章1.一家商业银行对所有客户的贷款政策均一视同仁,对信用等级低以及高的均适用同样的贷款利率,为改进业务,此银行应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
答案:风险分散2.根据马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散投资可降低风险。
如果投资于两种资产,下列情况中开始抵消风险的是()。
答案: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小于13.RAROC是指经预期损失和以()计量的非预期损失调整后的收益率。
答案:经济资本4.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的计算公式是( )。
答案:RAROC=(收益-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5.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三个维度,下列选项属于这三个维度的是()。
答案:企业的各个层级;企业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6.保险是一种广泛应用且是典型的风险分散方法。
()答案:错7.风险自留是指企业自我承担风险。
()答案:对8.风险自留的目的是在损失发生之前安排资金。
()答案:错9.VaR的两个要素是置信水平和持有期。
()答案:错10.经济资本用于承担风险的股东投资总额,又叫做非预期损失。
()答案:对第三章1.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判断,明显错误的 ()答案:在预期收益相等的条件下,收益波动性较低的企业吏容易出现违约2.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被多样性的组合投资所降低。
企业信用评级模摘要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体系。
当前,社会中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信用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企业信用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公正、权威的企业信用评级技术是当前紧要的任务。
本文通过研究研究国内外企业信用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企业信用评价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信用评价,信用等级,信用反馈等功能,是一个功能非常完备的信用评价平台。
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是评价企业信用等级的有效工具,随着全世界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抵押品价值降低及其波动性增加,该模型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并将为我国各公司企业运用数学模型度量企业信用评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数学模型企业信用等级企业信用评级模型信用评价Abstract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At present, commercial fraud in the society of counterfeit goods, the phenomenon such as illegal fund-raising, the social credit problems in the final analysis are enterprise credit problems, theref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fair and authority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technology is the current urgent task.Through research the enterprise credit evaluation method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builds a enterprise credit evaluation, credit rating, credit feedback, and other function, is a very complete credit evaluation platform.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model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ond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the value of collateral reduces and its volatility increases, the model will be more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use metric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model Credit evaluation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2.1 国外研究现状 (2)1.2.2 国内研究现状 (5)1.3我国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第二章信用评级主要方法与模型综述 (10)2.1 专家评估法及其优缺点 (10)2.2 财务比率分析法及其优缺点 (12)2.3 多元判别分析(MDA ) 及其优缺点 (14)2.4 logistic分析及其优缺点 (15)2.5 非参数方法 (17)2.5.1 聚类分析及其优缺点 (17)2.5.2 K近邻判别及其优缺点 (19)2.6 Z模型和Zeta模型及其优缺点 (19)2.7 基于投影寻踪和最优分割及其优缺点 (21)2.8 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优缺点 (26)2.8.1 确定评语集 (27)2.8. 2 确定指标权重集 (28)2.8.3 确定评判矩阵 (28)2.8.4 模糊综合评判 (29)2.8.5 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 (31)2.9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及其优缺点 (34)2.10 基于有序分类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及其优缺点 (39)2.10.1 有序分类问题与内置空间法 (39)2.11 C4.5算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及其优缺点 (42)2.12 kmv公司的kmv模型及其优缺点 (44)2.13 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模型及其优缺点 (45)2.14 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及其优缺点 (46)2.15 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及其优缺点 (46)第三章现代模型在中国应用的缺陷性及改进措施 (47)3.1对于现代模型的运用还处于尝试阶段 (47)3.2 改进措施 (48)第四章对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建议 (50)参考文献 (52)第一章绪论1.1项目背景及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体系。
标题:信用风险分析大全一、引言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存在于各种金融交易中,如贷款、债券、信用证、保函等。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风险分析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判断其违约的可能性,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用风险分析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分析的方法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对债务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管理层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其信用状况的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情况分析:了解债务人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股东背景、经营范围等信息,以判断其合法性和稳定性。
(2)经营状况分析:分析债务人的经营模式、业务结构、市场份额、竞争力等因素,以评估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3)财务状况分析:对债务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其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等指标,以判断其财务健康状况。
(4)管理层分析:评估债务人的管理层素质、管理水平、决策能力等因素,以判断其管理风险。
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运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法。
定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比率分析:计算债务人的财务比率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以评估其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2)信用评分模型:运用信用评分模型,如Z分数模型、ZETA 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等,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违约概率模型:建立违约概率模型,如死亡率模型、风险中性定价模型等,预测债务人未来违约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1.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降低单一债务人违约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影响。
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应充分了解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实现风险分散。
财务与审计矣扌图內外财务风险额警檬塑询丈献探述□昆明李秀雷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隐患,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然而,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往往效率低下,存在缺陷。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分析了模型的局限性,最后对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综述1.国外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通常通过财务危机定义财务风险。
Beave需有这种看法:如果一家公司面临破产,或者存在未支付优先股息和无法偿还债务的现象,那么它可以被视为面临财务危机。
Ross等人指出了破产的四个内涵:技术、企业、会计、法律破产。
并认为从危机预防的角度来看,财务危机是指技术破产。
C.VanHome等财务风险的定义更为广泛,而财务风险由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财务杠杆引发每股收益变动和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
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O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
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JF发了一个基于F i 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
②多变量判别模型。
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
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
风险管理过程(概念与过程):概念:利用科学的方法去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并设计、实施有效的方法去控制风险。
过程:明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价—设计评价抉择风险应对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审核。
风险管理目标:首要: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
1损失前:减少风险事故形成机会2损失后:尽量减少风险损失和尽快使之复原。
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是保险公司自身发行的附上特定条件的标准公司。
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以期获得风险收益,在保险期内1.发生巨灾保险事故且损失大于一个确定的数额,发行巨灾债券筹集的钱用来支付赔款,,且无需支付债息(严重损失,投资者丧失部分本金)2.没发生或者损失小于一个确定的数额,投资者有高额回报。
期望效用: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是各状态下结果的效用的数学期望,即各状态下结果的效用以概率为权重的加权平均。
U=π1u(c1)+π2 u(c2)社会融资总额:1我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2金融结构多元发展3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4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
一致性风险测度四个条件:单调性(说明资产面临损失越大,风险越大)次可加性(说明分散可以降低风险)正齐次性(说明随着损失的增加,风险相应增加)平移不变性(说明损失增加一个确定现金值,风险相应减少一个确定的值)。
忧虑成本:面对风险时,对高额损失的担忧、对自身风险把握能力的怀疑、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会导致一种主观成本。
信用风险驱动因子:违约概率、信用敞口、违约损失率、三者是估计信用损失的决定因素,也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
可保风险的条件:1.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保险人可承保的风险不是投机风险。
2.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3.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
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5.风险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风险管理的分类:(1)个人风险管理(2)家庭风险管理(3)企业风险管理(4)国家风险管理(5)国际风险管理。
ZETA
评分模型概述
1977 年,阿尔特曼( Altman )、赫尔德门( Haldeman
)和纳 内亚南
( Narayanan )对原始的 Z-score 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第 二代模型。其
目的是创建一种能够明确反映公司破产问题研究的最新 进展的度量指标。
因为破产公司的平均规模急剧增大, 所以最近的研 究大多集中在大型公司
上,即破产前 2 年资产规模在 $100 百万的公 司。所采用的数据:最近
7
年样本中 53 家破产公司中 50 家都破产 了。分析过程中适当的做些调整
使得模型可以在同样的基础上应用于 零售业,这类企业尤其脆弱。另外,这
个新的研究反映了财务报告标 准以及会计实践方面的变化。 同时,该模型
还对从前模型构建中采用 的统计判别技术进行了修正与精炼。
ZETA
评分模型的主要内容
ZETA 信用风险模型 (ZETA Credit Risk Model )是继 Z
模型后 的
第二代信用评分模型 ,变量由原始模型的五个增加到了 7 个,适 应范围更
宽,对不良借款人的辨认精度也大大提高。
模型中的 7 个变量是:资产收益率、收益稳定性指标 、债务偿 付能
力指标、累计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资本化程度的指标、 规模指标。
1. 资产报酬率,采用税息前收益 /
总资产衡量。在以前的多变量 研
究中该变量表明评估公司业绩方面相当有效
2. 收入的稳定性,采用对 X 在 5-10
年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指标作 为
这个变量的度量。 收入上的变动会影响到公司风险, 因此这种标准 是相当
有效的。
3.
债务偿还,可以用人们所常用的利息保障倍数(覆盖率)即利 税
前收益 /总利息偿付来度量,这是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者和债券评级 机构所采
用的主要变量之一。
4. 积累盈利,可以用公司的留存收益(资产减负债 /
总资产)来 度
量。 该比率对于 Z-score 模型尤其有效, 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公 司
年龄,公司股利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的获利记录。毫无疑问,不管 是单变量
法还是多变量法,该比率都是最重要的。
5.
流动比率,可以用人们所熟悉的比率衡量。
6. 资本化率,可以用普通股权益 /
总资本。在分子和分母中,普 通
股权益可以用公司五年的股票平均市场值衡量, 而不是帐面值。 五 年平均
市场值可以排除可能出现的严重、 暂时性的市场波动, 同时(与 上述的
X2
)在模型中纳入了趋势的成分。
7.
规模,可以用公司总资产的对数形式来度量。该变量可以根据 财
务报告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ZETA 评分模型和 Z
评分模型存在的问题
1.
两个模型都依赖于财务报表的帐面数据,而忽视日益重要的 各项资
本市场指标,这就必然削弱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
由于模型缺乏对违约和违约风险的系统认识,理论基础比较 薄弱,
从而难以令人信服;
3.
两个模型都假设在解释变量中存在着线性关系,而现实的经 济现象
是非线性的,因而也削弱了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使得违约模 型不能精确
地描述经济现实;
4.
两个模型都无法计量企业的表外信用风险,另外对某些特定 行业的
企业如公用企业、财务公司、新公司以及资源企业也不适用, 因而它们的使
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ZETA
评分模型的优点
ZETA这种新模型在破产前5
年即可有效地划分出将要破产的公 司,其
中破产前1年的准确度大于90%,破产前5年的准确度大于 70%。新模型不
仅适用于制造业,而且同样有效地适用于零售业。
依据在信用分析中的广泛使用的变量,首先选出了 27个变量。 这些变
量可划分为获利能力度量指标、保障率与其它杠杆收益度量指 标、流动能力
度量指标、资本化比率度量指标、收益变动性指标等等。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所进行的最重要、 最普遍的调整就是对租 赁资
本数据的调整,这也是运用这个模型对财务报告所作的唯一重大 的调整。公
司资产、负债需要再加上租赁资本总额,同时负债还要加 上利息成本。当然
对一些其它因素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公积金、 资产负债表的少数股
权、不能合并的子公司收入,商誉和无形资产以 及资本化的研究和开发成本
等因素。
ZETA
评分模型的应用领域
1.
信用政策。缺乏内部风险评分
系统的机构可以通过 ZETA的分 值段与实际违约经验相结合的评分系统。
ZETA等价评级(ZER
)提 供了
处理不同区域、规模或所有权的客观且一致的方法。通过 ZER 结果与金融
机构自己的评分结果相比较, 可以分析一些异常现象以验 证已给定的等级
是否合适。
2.
信用评审。随着借款者信用质量的提高或下降,这些模型能够 为
金融机构提供预先警告系统。
3.
放贷。这些模型所提供的风险评估方法成本低而且速度快。通 过
利用分值与违约率之间的一致关系, 可以在定价模型中考虑目标信 用利差
和意外损失。
4.
证券化。由于它们提供了可靠而一致的信用语言,这些模型能 够
促进商业信贷的分层和结构化以实现证券化。 实际上,这些模型是 迎接
90
年代以后信用市场所面临的挑战的有效而严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