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罐塑料扣盖注射模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74.49 KB
- 文档页数:45
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论文(ppt 39页)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院系(点):日期:2012 年 3 月28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二、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三、班级:四、学生姓名:五、指导老师:六、设计开始时间:七、设计完成时间:八、院(站)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瓶盖零件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通过对塑件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二腔的塑料模具。
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结构的设计包括分析和阐述了塑料盖塑件的壁厚选择及工艺特点;针对塑件的工艺特点进行模具的设计包括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注塑机的选择,模具分型面、冷却系统、浇注系统、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并对试模与产品缺陷作了介绍。
同时详细地说明了模具的设计原则,尺寸公差的设计要求。
此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整个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关键词:塑料盖,塑料模具,成型工艺,模具设计。
目录1塑料制件的设计 (2)1.1塑件材料的性能 (2)1.1.1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 (2)1.1.2塑件材料的加工特性 (2)1.1.3塑件材料的力学、电气性能 (2)1.1.4塑件材料的化学性能 (3)1.1.5塑件材料的成形条件 (3)1.1.6塑件材料的物理性能、热性能 (5)1.2塑件的体积与重量 (5)1.3塑件工艺分析及结构设计 (5)1.3.1塑件成形方法 (6)1.3.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6)1.3.3注塑成形塑件工艺机构设计 (6)2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8)2.1分型面的选择 (8)2.2排气方式的确定 (8)2.3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9)2.4注塑机的选择 (9)3成型零件设计 (11)3.1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1)3.1.1凹模的结构设计 (11)3.1.2型芯结构设计 (11)3.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1)3.2.1凹模的径向尺寸计算 (11)3.2.2凸模的有关尺寸计算 (13)3.3型腔壁厚度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14)3.3.1 凹模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14)3.3.2 凹模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15)4浇注系统得到设计及计算 (16)4.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6)4.2 流道设计 (16)4.2.1主流道结构的设计 (16)4.2.2分流道设计 (16)4.2.3分流道的分布设计 (17)4.3 浇口设计 (17)4.3.1浇口的断面设计 (17)4.3.2浇口的形成 (17)4.4 流动比校核 (17)5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19)5.1导向机构的设计 (19)5.1.1导向机构的作用与形成 (19)5.1.2导柱设计(GB/T4169.5-1984) (19)5.1.3导套设计(GB/T4169.2-1984) (19)5.2定位机构设计 (20)6脱模机构设计 (21)6.1脱模机构的结构 (21)6.2脱模力计算 (21)6.3推出机构形式的确定 (22)6.4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23)6.4.1确定推杆的直径 (23)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4)7.1求塑件在固化时每小时释放的热量Q (24)7.2冷却系统的设计 (24)8标准模架的选用 (25)9注射机参数校核 (26)9.1最大注塑量校核 (26)9.2锁定力校核 (26)9.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26)9.3.1模具闭合高度长宽尺寸要与注塑机模板尺寸的拉杆间距相适应.. 269.3.2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27)9.4开模行程校核 (27)10模具装配与试模 (28)10.1试模 (28)10.1.1粘着模腔 (28)10.1.2粘着模芯 (28)10.1.3粘着主流道 (28)10.1.4成型缺陷 (28)10.2模具的装配 (30)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引言目前,塑料工业已形成设计、生产、检测、标准以及教学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 50 卷第 4 期
2022年4月
• 112 •
塑料工业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带倒扣铰链特征的瓶盖注塑模具设计许红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400)
摘要:分析了带倒扣铰链和螺纹特征的瓶盖的结构工艺,验算了注塑成型强制脱模的可行性。针对强制脱模成型工艺,设
计了组合式型芯,选择了多种动力源的推出方式
,规划了
4步有序联合推出的方案,最终完成了带倒扣铰链特征
、内凸特征
、
完整螺牙等特征的瓶盖的模具设计。模具结构合理
,产品质量好
。
关键词:强制脱模;倒扣铰链
;螺牙;内凸;注塑模具
中图分类号:TQ320.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70 (2022
) 04-0112-06
doi: 10. 3969/j. issn. 1005-5770. 2022. 04. 01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for Bottle Cap with Reverse Buckle HingeXU Hongwu(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400
, China)
Abstract: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of bottle cap with reverse buckle hinge
and thread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 the
feasibility of forced demoulding in injection molding was checked. For forced demoulding molding process, the combined core was designed, a variety of launch modes of power sources were selected, and a 4-step orderly joint launch scheme was planned. Finally, the
塑料瓶盖注射模具设计(doc 32页)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要求(1)了解中国塑料模具的发展(2)塑件分析及行腔数目的决定和排布(3)注塑机的选着及注射量的计算(4)了解XS-ZY-125型注射机的主要参数(5)成型零件的设计及推出机构的设计(6)冷却系统设计及后期的校核参考资料(1)王树勋.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78-99.(2)王孝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6-67.(3)唐志玉.塑料挤塑模与注塑模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8-87.(4)万林.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5-65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后发给学生,学生按此表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塑料瓶盖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塑料制品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
它在电脑、手机、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产品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极其广泛。
注射成形是成形热塑件的主要方法,因此应用范围很广。
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凝固阶段,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本产品是日常应用的塑料瓶盖,且实用性强。
该产品设计为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够自动脱模,此外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采用侧浇口,因此选用单分型面注射模,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
模具的型腔选择一模四腔结构,浇注系统采用侧浇口成形,推出形式为推件板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
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因此在模具设计中也进行了设计。
本次的设计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书籍,丰富了设计过程。
关键词:注射成型,侧浇口,型芯PLASTIC CAP 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Here to enter the need to turn over a source of plastic materials, low pric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 computers and mobile phones, car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struments, appliance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rol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 injection is a thermoplastic - concrete shape of the main metho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very large.Been shaping the plastic materials in rolls of the material being heated, which has become a highly fluid bolts, or as the pressure of tools, the melted by regulated by a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mould of form, after a cooling and solidify, and then die from the adjustment, as of plastic.The product is of daily use of plastic bottle, and with high practicability. the product design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design molds to have high molding efficiency,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release,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surface forms a side gate and therefore use single cent for the injection, the side gate automatically rele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e. the machine mold is a choice of a module four chambers structure, the system uses the side gate to push out of shape, form a board with the agency to complete the forms of the launch of the process.Key words: injection;side gate;a co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中国塑料模具工业发展现状 (1)1.2 中国塑料模具的发展市场 (2)第二章塑件的分析 (3)2.1 塑件的使用要求 (3)2.2 ABS的介绍 (3)2.3 塑件的形状及尺寸 (4)第三章行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6)第四章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8)4.1 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8)4.2 XS-ZY-125型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8)第五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9)5.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5.2 浇注系统的组成 (9)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9)5.3.1 流道尺寸 (10)5.3.2 分流道尺寸 (10)5.3.3 冷却穴 (11)第六章分型面与排气槽设计 (12)6.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3)6.2 分型面的设计 (13)6.3 排气槽的设计 (13)第七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14)7.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5)7.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5)7.2.1 成型零件尺寸产生偏差的原因 (15)7.2.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6)7.3 成型零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17)第八章导向机构的设计 (19)8.1 导柱导向机构的作用 (19)8.2 导柱导套的选择 (19)第九章推出机构的设计 (21)9.1 推出机构的组成 (21)9.2 推出机构设计的原则 (21)9.3 推出机构的设计 (21)第十章冷却系统设计 (22)10.1 注射模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22)10.2 冷却管尺寸 (23)第十一章注射机的参数校核 (24)11.1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校核 (24)11.2 模具厚度校核 (25)11.3 开模行程校核 (25)第十二章模具总装配图 (25)第十三章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一章绪论1.1 中国塑料模具工业发展现状从市场情况来看,塑料模具生产企业应重点发展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并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模具。
瓶盖的注射模设计摘要:介绍了瓶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瓶盖的模具设计过程.关键词:日常用品模具设计实用性模具cad1 引言日用品,有时采用精度和强度不太高的塑料传动,由于塑料具有可塑性强,密度小、比强度高、结缘性、化学稳定性高、外观多样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及人民的喜爱。
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应而生的,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的水平也须越来越高。
2 塑件的分析2.1、塑料ABSABS中文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Acrylinitrile-Butadiene-Styrene。
基本特性: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在1.02~1.05g/cm3,其收缩率为0.3~0.8%。
ABS 吸湿性很强,成型前需要充分干燥,要求含水量小于0.3%。
流动性一般,溢料间隙约在0.04mm。
ABS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o C,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时,应控制在60~80 o C。
主要技术指标:比重:1.02~1.16g/cm3。
比容:0.86~0.98cm3/g。
吸水性:0.2~0.4% (24h)。
熔点:130~160o C。
热变形温度:4.6×105Pa---- 130~160o C。
18.5×105Pa---- 90~108o C。
目录绪论-----------------------------------2第1章对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的认识---------------31.1模具工业现状------------------------41.2发展模具的积极意义--------------------41.3我国的模具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5第2章设计过程---------------------------72.1 塑料成型制品的分析---------------------------72.2 注射成型工艺的设计---------------------------82.3 注射机的技术规范-----------------------------12第3章模具的结构设计-------------------------------143.1 注射机的锁模力-------------------------------143.2 成型零件的设计-------------------------------16第4章模具结构零件设计-----------------------------17 4.1 导柱和导套---------------------------------- 17 4.2 推杆、复位杆及拉料杆-------------------------17 4.3 限位钉、垫块---------------------------------184.4 定位圈与浇口套-------------------------------184.5 模板-----------------------------------------184.6 挡块、限位块---------------------------------18参考资料-------------------------------19体会与感受---------------------19绪论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第1章概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产品的功能日趋多元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塑料产品结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具设计和注射成型过程的复杂性,有些注射成型问题连有经验的模具设计师和注射工艺师都很难把握。
而传统的注射模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模具结构本身的需要,之后考虑的才是注射制品的需要。
例如,常规的注射模设计通常是根据经验确定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而不是根据流动分析来确定,最后在试模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调整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参数来勉强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模具试模周期过长、试模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塑料熔体的注射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对优化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以及注射成型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2][3]。
1.2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1.2.1 塑料模功能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用于塑料制品成形的模具,称为塑料成形模具,简称塑料模。
塑料模优化设计,是当前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设计对制品质量与产量,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模腔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浇注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定型方法的确定等,均对制品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内应力大小、表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塑件加工过程中,塑料模结构的合理性,对操作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再次,塑料模对塑件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具外,一般说来制模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大型塑料模更是如此。
现代塑料制品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和先进的模具,被誉为塑料制品成形技术的“三大支柱”。
尤其是塑料模对实现塑件加工工艺要求、塑件使用要求和塑件外观造型要求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高效全自动化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目录绪论-----------------------------------2第1章对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的认识---------------31.1模具工业现状------------------------41.2发展模具的积极意义--------------------41.3我国的模具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5第2章设计过程---------------------------72.1 塑料成型制品的分析---------------------------72.2 注射成型工艺的设计---------------------------82.3 注射机的技术规范-----------------------------12第3章模具的结构设计-------------------------------143.1 注射机的锁模力-------------------------------143.2 成型零件的设计-------------------------------16第4章模具结构零件设计-----------------------------17 4.1 导柱和导套---------------------------------- 17 4.2 推杆、复位杆及拉料杆-------------------------17 4.3 限位钉、垫块---------------------------------184.4 定位圈与浇口套-------------------------------184.5 模板-----------------------------------------184.6 挡块、限位块---------------------------------18参考资料-------------------------------19体会与感受---------------------19绪论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瓶盖注塑模具设计论文1 塑件结构分析图1所示塑件为某饮料瓶瓶盖,材料为PE( 聚乙烯) ,重量为2.9g。
瓶盖主体外侧均布120个增大摩擦力的防滑筋,瓶盖顶部有商标名称ZSM的字样。
瓶盖下部有一防伪圈与瓶盖主体通过8个直径φ1mm 高1mm 的小圆柱相连,防伪圈内侧有8个均布长为3mm 直径为φ1.5mm 的半圆形凸台。
瓶盖内部有螺牙为半圆形的螺纹及高为4mm、截面直径为φ1mm 的防伪圈与瓶子内径严密配合,而高为1mm,截面直径φ1mm 的防伪圈与瓶子外径严密配合防止漏水。
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塑件形状、精度、大小、工艺要求和生产批量,模具设计时考虑如下几方面。
2.1 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瓶盖作为包装容器大批量生产,宜采用一模多腔,考虑现有注塑机的锁模力、注射量及瓶盖的精度和经济性因素,确定为1模10腔,型腔排列方式为“一字形”。
2.2 浇注系统设计根据塑件结构,模具设计成三板式采用点浇口,浇口设置在塑件顶部正中央位置,点浇口可显著提高熔体的剪切速率,使熔体粘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充模,对于PE 这样对剪切速率敏感的熔体尤为有效。
并且塑件作为包装容器,外观质量要求高,点浇口的残留痕迹小,可确保塑件的表面质量,脱模时浇口处自动拉断,便于实现制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采用非平衡浇注系统,型腔排列紧凑,减小了模具尺寸,为了能使各个型腔能同时均衡地充满,采用BGV(Balanced Gat Value) 法通过人工修改各个型腔浇口尺寸达到平衡。
利用冷料穴储存前锋冷料。
2.3 冷却系统设计模温调节系统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提高型腔的冷却效率,采用如图2 所示的冷却回路,一条回路的进口位于另一条回路的出口附近;根据塑件形状及模具结构限制,定模冷却水道直径为φ12mm( 见图2) ,与模外软管连接形成循环冷却。
动模型芯直径较细,采用如图3 所示的钢管冷却方式,在型芯中心压入热导性能好的软铜芯棒,并将芯棒的一端伸到冷却水孔中冷却。
带侧孔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一、引言二、设计要素1.产品尺寸:带侧孔塑料盖的尺寸是设计注塑模具的关键要素之一、需要确定盖子的直径、高度以及孔的位置和尺寸等。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进行注塑。
常用的材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3.模具结构:模具结构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和注塑工艺的要求,包括模具的开合方式、射出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置等。
4.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模具寿命和生产成本的因素,常用的模具材料有优质钢材,如45#钢、P20钢等。
5.模具温度控制:模具温度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设计合适的冷却系统,以确保模具和产品的温度稳定。
6.模具开模方式: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开模方式,包括拉伸开模、斜面开模等。
三、模具设计流程1.产品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带侧孔塑料盖产品。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适合的模具结构。
包括模具的开合方式、射出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置等。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设计出模具的各个零件,如模具芯、模具腔等。
4.模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考虑到模具寿命和生产成本的因素。
5.模具加工制造:根据模具零件设计,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
包括机械加工、装配、热处理等步骤。
6.模具调试: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针对性地解决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冷却不畅、开合不顺等。
7.模具投产:经过调试和测试的模具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四、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带侧孔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素和流程,并强调了模具设计的关键因素,如产品尺寸、材料选择、模具结构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可以大幅提高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图书分类号: 密 级:
毕业设计(论文)
纸罐塑料扣盖注射模设计 Paper cans plastic buckle cap injection mold design
学生姓名 孙路 学院名称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教师 陈青云
2012 年 6 月 21 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 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 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 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I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针对带螺纹的纸罐塑料扣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分析,最 终设计出一副注射模。该论文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 冷却系统、脱模机构、分型面的选择、导向机构做了详细的分析。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 务是纸罐塑料扣盖注射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射模具来生产纸罐塑料扣盖塑件产 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扣盖的实际情况,扣盖作为包装容器大批量生产,宜采 用一模多腔,其优点在于大大降低了扣盖的生成成本。通过模具设计表明该模具能达到水 扣盖的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
关键词 塑料注射模具;螺纹扣盖;螺纹型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II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a injection mould design for the thread cup li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product , the injection mould was designed. This paper from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the product mix, the structure of the mould embarks, the pouring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the ejection mechanism,the parting surface’s selection,the guding mechanism has 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the primary mission of this subjection is the injection mould design for the drinking cup lid. That also means we must to design a injection mould to produce the drinking cup lid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and increase the output.Aiming a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p lid ( it used as packing vessel and mass production),the mould uses multicavities suitably . Its merit lies in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cup lid greatly .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this mould can achieve the quality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 of the drinking cup lid .
Keywords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thread cup lid thread core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 目 录 1 绪论.......................................................................................................................................1 1.1 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状况..........................................................................................1 1.2 塑料模具的类型.............................................................................................................2 1.3 塑料模具中新技术的应用..............................................................................................3 1.4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4 2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及注射机的初步选定..............................................................................5 2.1 塑件的功能设计.............................................................................................................5 2.2 塑件材料的选择.............................................................................................................5 2.2.1 材料的化学物理特性...............................................................................................7 2.2.2 制品的注射工艺条件参数.......................................................................................7 2.3 塑件的结构设计.............................................................................................................7 2.3.1 塑件的结构..............................................................................................................8 2.3.2 脱模斜度..................................................................................................................9 2.3.3 螺纹设计..................................................................................................................9 2.4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9 2.4.1 塑件的尺寸精度.......................................................................................................9 2.4.2 塑件的表面质量.....................................................................................................10 2.4.3 塑件的尺寸............................................................................................................10 3 分型面的选择及型腔数目的确定.......................................................................................12 3.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12 3.2 分型面的确定...............................................................................................................13 3.3 型腔数目的确定...........................................................................................................13 3.4 型腔的布局...................................................................................................................13 4 成型零件尺寸的确定..........................................................................................................15 4.1 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15 4.2 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15 4.3 螺纹型芯工作尺寸的计算............................................................................................16 4.4 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17 5 浇注系统设计......................................................................................................................19 5.1 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9 5.2 浇注系统设各部件设计................................................................................................19 5.2.1 主流道的设计........................................................................................................19 5.2.2 主流道衬套(浇口套)的设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