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类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减肥保健食品配方摘要:减肥保健食品在各种减肥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产品的机理与配方密不可分,故二者合一撰写。
本文就减肥保健食品的机理与配方作一概述。
减肥涉及面广,产品品种繁多,理论尚不成熟,本文第一部分就制作减肥食品中的基本原理及所涉及的中医及食疗减肥、膳食纤维减肥及脂肪燃烧(自身氧化)生物化学酶转化等的机理和观点作一说明。
众所周知:减肥保健食品有特色才有市场、有效果才有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品组方设计并阐明其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第二部分重点就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产品以及合成品的组方原则对原料的要求和有关法规作了说明,并分类和举例说明其原理和配方与功效之间的关系。
减肥保健食品发展日新月异,作者最后就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减肥、保健食品减肥人群迅速增长,专家预测我国未来10年,肥胖人群将增至2亿人。
减肥产品市场还将不断扩大,减肥本身已成为当前时尚。
减肥方法很多,如药物、饮食、针灸、吸脂、贴膜、减肥治疗仪等。
从销售额看这些方法都远不如减肥保健食品,其原因是大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肥胖者或想保持体型者,因为工作忙,愿意寻找适合自己的,使用方便的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并使减肥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减肥保健食品比减肥药和其它减肥方法更受人们青睐。
下面就其机理与配方作一概要介绍。
一、基本理论肥胖是一个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相互交错而形成的一种体内脂肪蓄积所致的状态。
在此,我们仅讨论单纯性肥胖(即营养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机体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可转化为脂肪,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蓄,而导致肥胖。
大多数人均为单纯性肥胖。
在旧中国、困难时期和富裕社会单纯性肥胖人群数量明显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用公式表示:ΔU=Q-W其中ΔU:代表新增贮存于皮下脂肪的增加值。
Q:代表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cal)。
W:代表消耗的能量(cal)。
由公式可知:愈使ΔU值小,应降低Q值和增加W值。
减肥产品推广策划书3篇篇一《减肥产品推广策划书》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减肥产品市场也因此迅速发展,各种减肥产品层出不穷。
本策划书旨在推广一款新型减肥产品,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年龄在 20-45 岁之间的女性,她们注重身材和健康,有减肥需求。
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由于工作和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时间,容易导致肥胖。
2. 市场现状减肥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
消费者对减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较高。
3. 竞争对手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一些小型企业。
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营销策略等。
三、产品分析1. 产品特点采用天然植物配方,安全无副作用。
独特的减肥原理,能够有效减少脂肪堆积。
口感好,易于服用。
2. 产品优势与其他减肥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价格适中,性价比高。
四、营销策略1. 广告宣传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投放广告,提高产品知名度。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如微博、、抖音等。
2. 促销活动举办促销活动,如打折、赠品、满减等,吸引消费者购买。
与健身房、美容院等合作,开展联合促销活动。
3. 公关活动参加各类健康展会,展示产品形象和优势。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宣传减肥知识和产品特点。
4. 口碑营销鼓励消费者进行口碑传播,如分享使用经验、推荐给朋友等。
五、推广计划1. 第一阶段(1-3 个月)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目标和策略。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单页、视频等。
2. 第二阶段(4-6 个月)开始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
与健身房、美容院等合作,开展联合促销活动。
参加各类健康展会,展示产品形象和优势。
3. 第三阶段(7-9 个月)加强公关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宣传减肥知识和产品特点。
开展口碑营销活动,鼓励消费者进行口碑传播。
我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现状分析作者:何苑晶吴晖来源:《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对应的法规体系的出台和市场监管力度远远跟不上整体行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了部分不法商贩通过在产品中添加违禁的药物片面追求快速的效果。
这样的产品流向市面上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针对近年来市面上频繁出现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综合国外的经验和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保健品管理体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保健食品违法药物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33-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保健食品,用于满足人民日益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
但是目前有不少的不良商家,出于自身的商业目的。
通过在保健食品当中添加一些违纪的药物以达到快速见效的效果,但是药物毕竟不等同于保健品,尤其是个别药物存在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引起并发症等大量不良反应。
属于国家明文禁止必须在医嘱下服用的药品。
由于市场需求的旺盛增长,市场上保健食品的种类、数量的急剧膨胀,和我国现行陈旧的保健食品管理监督制度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市面上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所谓保健食品,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的定义。
其与食品与药品之间存在区别,但是又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
一般而言,保健食品的被包含在食品类别之内,属于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也不等同与药品,它并不能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疾病的预防,有着特殊的效果。
最容易辨别的地方就是,保健食品审批的文件批号是“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而药品的则是“国药准”。
保健食品一、保健食品的概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也幸运而生,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初,我国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形成了一个高潮,但由于保健食品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迟后,保健食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夸大虚假的宣传。
假冒伪劣的产品,功能不确切,功能因子不明确,使消费者受到很大伤害,消费热情大为下降。
保健食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反复整改。
特别是1995年我国《食品卫生法》认定保健食品以来,新产品不断涌现,进入了法制化的管理,形成了我国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市场活跃。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是介于药品与食品之间的一类特殊食品。
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有的营养和感官两功能外,还具有一般食品中没有或者不强调的第三种功能,即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
“功能性食品”一词最早是在1962年日本厚生省文件中提出的,当时认为功能食品是对生物体具有明显调节生理功能的食品。
1991年7月在日本通过的《营养改善法》中将功能食品改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即用来改善人体健康,并能显示其特定健康效应的食品。
在欧洲和美国也有相应的近似概念,要求食品“功能化”。
1995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生命科学会(ILSI)在新加坡联合举办了东西方功能性食品国际研讨会研究了功能性食品的国际现状、科学评价、生产规章、地域间工作网络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正式命名为功能性食品。
现代医学将人体健康状态分成三个状态,一是健康态,二是病态,三是诱发病态即“亚健康态”,当亚健康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疾病。
功能性食品是作用于人体第三态的食品,促使身体健康状态由第三态向第一态转化,是为增进全社会人体健康水平为目的而设计的食品。
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5篇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篇1)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目前正处在复苏阶段,这个态势在新的一年里暂时不会有突破性改变。
但是,在保健食品的市场上,传统营销模式将受到挑战;在保健品生产企业资本运作中,各企业寻找着新的生存方式,更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境外市场寻找新的空间。
目前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现有的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其中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额在5000万元到1亿元的企业占38%;投资额在1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占6.66%;投资额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企业占到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企业占12.5%。
20__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
尽管面临着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内竞争加剧、国际市场遭遇诸多贸易壁垒与贸易争端的不利因素,可是通过科技兴贸推动全行业的努力,出口额达到13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8.14%,多年来首次赶上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
其中,中药类出口8.3亿美元,西药类出口87.58亿美元,医疗器械类出口42.13亿美元。
进口增速略有下降,进口额达到118.35亿美元,增长18.54%,增速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其中,中药类进口2.4亿美元,西药类进口77.63亿美元,医疗器械类进口38.32亿美元。
医药保健品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9.6个百分点,顺差19.67亿美元。
20__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贡献值已占到27.8%。
20__年的医药保健品市场扩张将更加明显。
医药企业不断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现有药业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超常规发展,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控制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只有向规范化、规模化转变才是一条最好的规避风险之道。
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宣传时都将名牌产品看得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世界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第一节世界保健品市场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
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
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
2005年,全球保健食品的销量将超过600亿美元,2010年时,该值会接近1000亿美元。
全球保健品市场容量为2000亿美元,保健食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
目前美国有保健品生产企业530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保健食品品种投放市场,其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欧洲的德国有800家保健品生产企业,整个欧洲的保健食品有2000余种;日本是最早研制保健食品的国家,也是保健食品主要生产国和最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
其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达400多家,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
近两年它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
其最大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是otsaka制药公司,年销售额就达14.8亿美元,主要生产保健饮料等强化食品以及膳食纤维等添加剂等第一代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在欧美称为“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也称营养食品,德国称“改良食品”,日本先称“功能性食品”,1990年改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纳入“特定营养食品”范畴。
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开发都非常重视,新功能、新产品、新造型和新的食用方法不断出现。
综合欧美保健品市场有以下特点:①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
②植物性食品、植物蛋白受宠,保健茶、中草药在美国崛起,销路看好。
③工艺先进、高科技制作,产品纯度高、性能好,多为软胶囊、片样造型,或制成运动饮料,易于吸收概括国外保健食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趋势:①发展迅速。
随着大制造商的加入,保健食品将迅速地发展。
②全球化趋势。
保健食品将席卷全球,并最终实现全球社会化和全球的贸易化。
Analysis of Limit Requirements of Total Anthraquinone Content in HealthWeight-reducing FoodHUANG Yuan 1,LüXi-yuan 2(1.Liaoning Inspection,Examination &Certification Centre ,Shenyang 110036,China ;2.Liaoni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do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anthraquinone compounds as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and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anthraquinone compounds metabolizing through the intestin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limit requirements of total anthraquinone content in weight-reducing foo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imit standards for anthraquinone components in weight-reducing food.Key words :weight-reducing food ;anthraquinone ;limit standard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总蒽醌限量要求分析黄媛1,吕锡源2(1.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4)【摘要】通过比较《中国药典》中以蒽醌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材与中药制剂的用量,以及研究蒽醌类化合物经肠道代谢的作用机制,初步探讨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总蒽醌含量的限量要求,为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蒽醌类成分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柚皮素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柚皮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柚子的皮肉中。
它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柚皮素市场也逐渐崛起。
本报告将对柚皮素的定义、用途和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潜在市场机会。
通过本报告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柚皮素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前景,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柚皮素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进行阐述。
正文部分将包括柚皮素的定义、用途和市场现状的分析和讨论。
在结论部分,将对柚皮素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市场机会进行分析,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柚皮素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了解柚皮素的定义、用途及其在市场上的现状。
同时,通过对柚皮素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市场机会的探讨,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决策参考,促进柚皮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促进柚皮素市场的持续增长和繁荣。
1.4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对柚皮素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柚皮素的定义、用途以及市场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柚皮素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柚皮素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天然、绿色产品的偏好,柚皮素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柚皮素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潜在市场机会不容忽视。
因此,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应当加强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创新,以抓住柚皮素市场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柚皮素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对于行业内的各方来说都是一大利好消息。
2.正文2.1 柚皮素的定义柚皮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从柚子的果皮中提取而得。
它属于一类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医疗价值。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保健食品的基本概念1。
1我国保健食品定义在1996年施行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颁布、并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它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其次,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不具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第三功能;再次,它不是药品,不能取代药品作为治疗疾病的产品。
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食品,强调的是所含功效成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
1.2世界各国保健食品定义国外保健食品的名称和定义很多,如特殊营养品(增补品)、计划性食品、类药剂营养品以及功能性食品。
如在欧美称“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也称营养食品,德国称“改良食品",日本先称“功能性食品”,1990年改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纳入“特定营养食品”范畴.日本从法律上赋予功能食品的定义:“功能食品是具有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成对人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
"“特定保健用食品”的定义:“是指在饮食生活中,以特定的保健为目的而摄取的食品。
其所声称的保健功能必须在医学上、营养学上得到证明”。
美国《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将“膳食补充剂”定义为:“它是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维生素、矿物质、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氨基酸、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而补充的膳食成分,或是以上成分的浓缩品、代谢物、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体重管理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体重管理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体重管理行业主要涵盖了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生活方式优化等多个领域。
这个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体重管理产品制造商、体重管理服务提供者、健身房和运动中心、营养师和健康专家等。
体重管理行业旨在帮助人们控制体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肥胖人群的增加,体重管理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体重管理市场规模达到了约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其中,体重管理产品市场占到了约X%的市场份额,而体重管理服务市场占到了约X%的市场份额。
三、行业趋势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成为体重管理行业的重要趋势。
体重管理服务提供者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运动喜好等信息,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效果。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体重管理行业也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智能设备收集消费者的身体数据和运动数据,为其制定更加科学的体重管理计划。
综合性服务:越来越多的体重管理服务提供者开始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生活方式优化等多个方面。
这种综合性服务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控制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四、竞争分析体重管理产品制造商:体重管理产品制造商是体重管理行业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他们提供各种类型的体重管理产品,如减肥药品、保健食品、运动器材等。
这些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
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效果和价格方面。
健身房和运动中心:健身房和运动中心是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常见机构。
他们提供各种类型的健身课程和运动项目,如瑜伽、普拉提、有氧运动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消费者燃烧脂肪、提高身体素质。
健身房和运动中心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课程内容和价格方面。
在线体重管理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体重管理平台开始涌现。
目录一、调查目的 0二、调查方案设计 0三、调查实施 (1)四、调查内容分析 (2)(一)保健品行业现状 (2)(二)保健品市场消费者分析 (9)1.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影响因素 (9)2.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 (9)3.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建议 (10)(三)中国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0)五、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11)六、调查结论和投资建议 (11)(一)结论 (11)(二)投资建议 (12)附件1:关于保健品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问卷 (13)附件2:问卷原始数据 (15)保健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1.调查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
近年随着国家宏观措施的落实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保健品行业在生产格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逐渐上升,呈上升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档次的提升,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消费观念尤其关注,安全健康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意识。
2调查目的:在保健品市场中,不同的人群都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从中我们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息来源以及对媒体的接触情况,从而得知消费者对各个保健品的品牌知名度及对保健品的忠诚度,找出影响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原因,全面了解保健品行业的主要情况,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投资新行业,更好的选择最优投资对象做准备。
二、调查方案设计1.确定调研主题:保健品行业现状调查2.确定调研目的:在保健品市场中,不同的人群都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从中我们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息来源以及对媒体的接触情况,从而得知消费者对各个保健品的品牌知名度及对保健品的忠诚度,找出影响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原因,全面了解保健品行业的主要情况,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投资新行业,更好的选择最优投资对象做准备。
3.确定调研对象:网络上的消费者4.确定调查方法:(1)网络问卷调查(2)文案调查法,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情报,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减肥类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我国保健食品标准化的现状,以减肥类保健食品为例与当前保健食品原料、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及功效的混乱有关。
分析我国保健食品产品质量混乱的现象,提出保健食品标准化的建议。
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快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词:质量混乱保健食品亚健康
我国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只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质量混乱是当前的重大问题之一,值得我们严肃地关注和研究。
作者通过对减肥类保健食品的现状分析。
提出目前保健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1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混乱
1.1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生产现状目前口服减肥产品主要包括减肥药和减肥食品两大类
减肥药是针对肥胖症患者的临床使用药物,具有明确的减肥疗效。
但在发挥药理减肥效用的同时,存在明显的副作用。
减肥类保健食品由于严禁加入违禁减肥药物,在具有减肥功效的同时副作用较小,更加受到广大肥胖者的青睐。
在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减肥药、泻药以增强其减肥效果,致使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连续服用
这类产品,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这类保健食品长期服用则会出现一系列的药品不良反应。
1.2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质量现状
市场上的该类保健食品品种繁多,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茶剂等多个剂型,生产厂家遍地开花。
各生产厂家质量标准不统一。
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别。
个别不法商家通过在其中添加化学药品来提高其产品的功效。
带来的危险性有:首先,由于其化学成分是非法添加的,原有的质量标准难以适应和控制,药监部门无法进行质量检测;其次,服用者认为保健品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小而随意增加剂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再次,由于没有标明化学成分,必将导致在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毒症状后,无法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最后,由于没有标明化学成分,导致长期服用,必将大大增加其毒副反应的发生。
1.3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
(1)外包装信息及说明书:此类非法添加的样品外包装视觉冲击力强,广告词以“纯天然植物提取、天然山野花新鲜花瓣萃取、果蔬配方、超能燃脂、脂肪燃烧、收腹缩腰、靶向腰腿瘦、阳光塑身、纤体塑性、闪电瘦、瘦美人、天然瘦身、果茶抽油瘦、安全、高效速效”居多,有些没有或假批准文号、批号、厂名、厂址、电话等;往往夸大宣传,扩大功能主治,多以“100%天然植物精华、纯天然植物提取”等标注。
另外,此类样品标示厂家为全国各省份,也有部分为香港、美国等企业。
(2)内包装信息:一般无赠品,少部分有赠品的混合包装为样品、赠品均添加酚酞、西布曲明化学成分。
(3)剂型:常见剂型主要为胶囊剂、片剂,目前尚未出现颗粒剂、袋泡茶等剂型的样品中有添加。
(4)销售价格:此类非法添加的样品价格从1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30多元到80多元居多。
1.4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主要问题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多,品种多,且利润较高,由于利益的驱使,加上人们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其使用说明书及处方与经国家食药监部门批准而正规生产的保健食品外观包装和性状无异,若按原有质量标准检验,其结论是符合标准规定的,而且还具有合法的生产批件证明,可经得起检验部门的检验致使添加的化学药品不易被识别,容易蒙混过关。
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监管难度更大。
以上暴露的问题,凸显保健食品标准化得迫切性和必要性。
同时,保健食品原料、辅料、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及功效的标准化建设,也是保健食品的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2 保健食品标准化的内容
2.1 保健食品行业的标准化
据了解,由于国内保健食品产业缺乏行业标准。
使得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该行业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据统计,其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
因此过分依赖广告促销。
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从一开始就陷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缺乏标准化体系成为保健食品行业的软肋。
一方面,国内保健食品业之所以混乱。
与标准缺乏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入世的后过渡期,如何与国外市场实现互通,相互承认。
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将使我国的保健食品能够顺利地进入国外市场。
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标准的对外交流功能,也有利于我国保健品走向世界。
2.2 原材料、辅料的标准化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提醒我们,保健食品行业在中国还处在亚健康状态。
保健食品行业在中国发展也就十几年的时间,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个别不法商家甚至采取非法手段。
比如,非法添加药物成分、虚假宣传仍然存在、企业自律性有待于提高。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有明确的功效成分。
在保健食品原料标准研究中,应制定原料安全标准和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标准。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和食品出厂检
验记录,并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2.3 生产工艺的标准化
针对企业标准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对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代加工企业进行保健食品标准化培训,以提高企业在制定、修改企业标准内容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促进保健食品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强调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内容组织主产,不得改变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以及产品名称、标签、说明书等。
2.4 研究编制保健食品标准技术体系
坚持突出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转化、重点突出和整体提升三个“结合”;加强保健食品标准化基础工作。
加强重要保健食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先进保健食品标准的应用与推广工作。
探索建立保健食品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努力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
2.5 加强监督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保健食品监管的部门有十多家,其中主要的有8个部门。
但多头管理反而造成管理不力,集中表现对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力度也不够。
为了更好地履行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能。
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流通秩序。
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监督管理部门能够采
用安全、高效的质量标准来监控保健食品的质量,老百姓才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合法产品。
3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销售量不断增加。
作为药品检验部门,要努力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伪劣保健食品在市场流通,为保健食品的安全监管、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