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6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根据其作用不同,培养基分为: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根据其营养水平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就是通常称呼的培养基)主要有MS、White、N6、B5 、改良MS、Heller、Nitsh、SH、Miller等。
完全培养基就是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的不同需要,附加一些物质,如生长调节物质和其他复杂有机物质等。
N6培养基特点:•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成分简单•KNO3 和(NH4)2SO4含量高•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它植物的花药培养等White培养基特点:•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
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
•特点:无机盐含量较低•适用:生根培养。
B5培养基特点:•含较低的铵•双子叶植物尤其木本植物组培可选择MS培养基特点:无机盐、离子浓度高,硝酸盐含量较高。
MS培养基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普遍的培养基。
无机盐的浓度较高,能保证组织培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营养。
并且因为离子浓度高,在配制、贮存、消毒过程中,即使有些成分略有出入,也不致影响培养基中的离子平衡培养基配方明细表:培养基成分:一、无机盐:氮枝叶生长需要氮素,缺氮老叶先发黄;氮过量,枝叶过度茂盛。
磷缺磷,植株生长缓慢,老叶暗紫色。
钾促进花卉生长健壮,增强抗性,茎秆挺拔。
缺钾,叶尖、叶缘枯焦,叶片呈皱曲状,老叶发黄或火烧状。
钴缺钴,叶片失绿而卷曲,整个叶片向上弯曲凋枯。
二、有机物碳水化合物:选用种类:蔗糖(或葡萄糖、果糖)等•蔗糖浓度:2%~3%,胚培养为4%~15%•大生产时可用白糖糖在培养基的作用:1)为细胞提供合成新物质的碳骨架2)为细胞的呼吸代谢提供底物和能量3)维持渗透压维生素种类:VB1(盐酸硫胺素)、VB6(盐酸吡哆醇)、VB3(烟酸)、Vc(抗坏血酸浓度:0.1-1.0mg/L作用:VB1 促愈伤组织产生,提高活力VB6 促根生长Vc 防组织褐变VB3 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关系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等。
B5培养基介绍
B5培养基是甘博格(Gamborg)等1968年设计的。
与其他培养基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而铵这一营养成分可能对有些培养基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当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中对B5培养基与MS培养基进行对比培养试验时,发现有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物在MS培养基上生长得好,有些在B5培养基上生长得更适宜。
注意事项
1、现在一般用通用铁盐代替草酸铁。
2、过磷酸钙先用盐酸溶解,再加入培养基中。
3、现在琼脂质量较好,具体用量,自己掌握。
4、用于兰花播种和组织培养,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
十三.B5培养基(Gamborg 等,1968) 1.无机物
NaH2PO4·H2O 150 mg/L
KNO33000 mg/L
(NH4)2SO4134 mg/L
MgSO4·7H2O 500 mg/L
Na2-EDTA 37.3 mg/L
FeSO4·7H2O 27.8 mg/L
MnSO4·H2O 10 mg/L
ZnSO4·7H2O 2 mg/L
H3BO3 3 mg/L
Na2MoO·2H2O 0.25 mg/L
CuSO4·5H2O 0.025 mg/L
C oCl2·6H20 0.025 mg/L
KI 10 mg/L
2.有机物
维生素B1 10 mg/L
维生素B6 1 mg/L
甘氨酸 2.0 mg/L
叶酸0.5 mg/L
肌醇100.0 mg/L
蔗糖50 g/L
pH 5.5。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细胞培养基是为了在体外维持细胞生长和增殖所设计的一种营养液。
细胞培养基的配方要求提供细胞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激素,并提供适当的pH和离子平衡。
同时,缓冲液也是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稳定细胞培养基的pH,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环境。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1.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无2. RPMI 1640 Medium (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Medium) -细胞培养基配方:-RPMI1640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溶液,浓度为25mM,用于稳定pH。
3. 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 缓冲液:盐酸/NaOH缓冲体系,通常用NaHCO3/N-2-羟乙基piperazine-N'-2-乙磺酸(HEPES)缓冲。
4.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细胞培养基配方:-HBSS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缓冲液:无5. L-15 Medium (Leibovitz's L-15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L-15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6. DMEM/F12 Mediu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and Ham's F-12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F12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
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
按所用原料不同,可分为两类:应用肉汤、马铃薯汁等天然成分配制的,称为天然培养基;应用化学药品配成并标明成分的,称为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
化学试剂中的培养基,大多为合成培养基。
由于液体培养基不易长期保管,现在均改制成粉末。
培养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使用要求不同,而贮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
一般培养基在受热、吸潮后,易被细菌污染或分解变质,因此一般培养基必须防潮、避光、阴凉处保存。
对一些需严格灭菌的培养基(如组织培养基),较长时间的贮存,必须放在2~6。
C的冰箱内。
•实验目的:1、了解培养基的组成,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步骤。
2、了解影响培养基配制的因素。
3、了解灭菌基本操作。
4、为植物的离体培养创造营养条件。
实验原理:培养基的类别,依据培养基中是否加有固化剂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前者因加有固化剂如琼脂或卡拉胶而呈固体状态,后者不加固化剂,培养基为液体。
依据培养基中是否加有生长调节物质和附加物质,则可将培养基分为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前者只含有无机营养物(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和水,后者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试验要求,附加一些物质,如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其他的复杂有机附加物,包括有些成分尚不完全清楚的天然提取物,如椰乳、香蕉汁等。
本次实验目的是配制无菌草莓培养基,故采用MS配方配置固体的基本培养基。
实验原则为:“无菌操作,目标明确,营养协调,ph适宜”。
实验材料与用具由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在水溶液中稳定的生长调节物质等配制而成的母液,琼脂,蔗糖,蒸馏水,NaOH,HCL,量筒,容量瓶,烧杯,广口瓶,电子秤,玻璃棒,pH试纸,无菌瓶,高温灭菌锅等。
实验步骤1.母液的配制及保存2.培养基的煮制称量好所需的琼脂9.5g、蔗糖、蒸馏水,配好所需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准备好分装容器。
实验四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一、目的要求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
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
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
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三、器材1、溶液或试剂蛋白胨、NaCl、K2HPO4、琼脂、NaNO3、KCl、MgSO4、FeSO4等等见培养基配方。
2、仪器或其他用具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养皿、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酒精灯、电炉等。
四、操作步骤基本流程:称药品→溶解→调pH值→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
1、称量药品根据培养基配方及配制量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2/3)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
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
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3、调节pH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
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
4、溶化琼脂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
一、培养基配制1.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C 、H 、O 、N 、S 、P )、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2.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 ①目的明确②营养协调:C/N 比是培养基设计中重要的原则,主要是指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的氮原子摩尔数之比。
③理化适宜:指培养基中的pH 、渗透压、水活度、氧化还原电势 pH :pH 的内源调节:借磷酸缓冲液进行调节,例 K 2HPO 4和KH 2PO 4借CaCO 3作为“备用碱”进行调节pH 的外源调节:按照实际需要不断从外界流加酸或碱液 水活度:各种微生物生长的水活度a w 值在0.998-0.60之间氧化还原电势:一般好氧菌生长的E h 在+0.3~+0.4V ,兼性厌氧菌在+0.1V 以上进行好氧呼吸产能,在+0.1V 以下进行发酵产能,而厌氧菌只生长在+0.1V 以下的环境中。
为了培养严格厌氧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包括巯基乙酸、抗环血酸、硫化钠、半胱氨酸、铁屑、谷胱甘肽、瘦牛肉粒等。
还需要加入化学指示剂,例如刃天青,在无氧条件下无色,有氧条件下与pH 有关,中性呈紫色,碱性呈蓝色,酸性为红色。
④经济节约(2)方法:生态模拟、借鉴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3.培养基种类 根据培养基成分分为微生物 最低pH 最适pH 最高pH 细菌 2-5 6.5-7.5 8-11 酵母菌 2-3 3.8-6.0 7-8 霉菌1-24.0-5.87-8(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
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
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
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斜面培养基特点范文1.结构设计:斜面培养基由固体培养基倾倒于培养皿中,边缘稍微抬高一点,使培养基倾斜,从而形成斜坡状。
这种设计可以使得细菌在斜面上生长形成单个的菌落,方便观察和分离。
2.隔离效果好:斜面培养基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可以将混合培养物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由于斜面培养基的设计使得单个菌落分散在整个培养基表面上,当细菌或真菌生长时,会形成一个个单独的菌落,这样可以将不同的菌种分开。
3.观察方便:斜面培养基便于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
由于培养基斜置,菌落生长向上,对于革兰氏染色或其他染色方法的应用更为方便。
同时,斜面培养基也有利于从单个菌落中进行单菌纯系的分离,以便于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
4.节约培养基:相比于深层培养基,斜面培养基的用量更少,可以节约培养基的使用。
斜面培养基不需要将培养基全部倒入培养皿中,只需在培养皿上斜面涂覆一层固体培养基即可。
这样既可以减少培养基消耗,也节约了储存和管理的空间。
5.温度调节:由于斜面培养基的倾斜度,可以在培养皿下部加水,利用倾斜的斜面正好浸入水中,形成水培状的环境,以维持斜面上的适宜环境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6.适应性广泛:斜面培养基适用于许多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可以用于鉴定、分离和保存微生物。
此外,斜面培养基还可以搭配其他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如选择性培养基、不同生理指标试验培养基等,以满足研究需要。
尽管斜面培养基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斜面培养基在温度分布上有一定的不均匀性,靠近水源的区域温度较高,而远离水源的区域温度较低。
其次,斜面培养基不适用于一些有特殊形态的细菌或真菌的培养,比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结晶体的菌种。
综上所述,斜面培养基作为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隔离效果好、观察方便、节约培养基、温度调节等特点。
它适用于许多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工作,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和工业等领域。
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获得准确的菌种鉴定结果。
OMA培养基配方OMA培养基是一种常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和繁殖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OMA培养基的配方是根据特定的要求和目的来设计的,以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OMA培养基配方的各个成分及其作用。
1. 基础成分OMA培养基的基础成分包括水、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缓冲剂。
1.1 水水是OMA培养基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整个培养基配方中的大部分比例。
优质纯净水是保证培养基质量的关键。
1.2 碳源碳源是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的来源,常见的碳源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糊精等。
在OMA培养基中,葡萄糖通常被选作主要碳源。
1.3 氮源氮源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常见的氮源包括氨基酸、尿素和硝酸盐等。
在OMA培养基中,氨基酸和硝酸盐通常被选作主要氮源。
1.4 矿物质矿物质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等。
这些矿物质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无机盐来提供。
1.5 缓冲剂缓冲剂用于维持培养基的pH值稳定,常见的缓冲剂有磷酸盐缓冲液和琼脂糖等。
2. 添加剂除了基础成分外,OMA培养基还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来满足特定的实验需求。
2.1 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抑制或杀死一些特定类型的细菌或真菌,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等。
在OMA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方便目标微生物单独培养。
2.2 染色剂染色剂可以用来观察细菌或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常见的染色剂有甲基蓝、伊红等。
在OMA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染色剂可以方便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2.3 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酶有蛋白酶、淀粉酶等。
在OMA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酶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3. 制备方法制备OMA培养基的方法如下:1.根据所需制备的培养基量,计算各个成分的质量或体积。
2.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室温。
3.将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缓冲剂依次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总结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为例)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原理,掌握常用灭菌方法的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但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等。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雷菌和酵母的培养基的pH一般是偏酸性的,而细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的(嗜碱细菌和嗜酸细菌例外)。
所以配制培养基时,都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
此外,由于配制培养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的酸碱度所带来不利的影响。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持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
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气不能道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基础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能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提供无机盐。
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琼脂在常用浓度下96℃时溶化,实际应用时,一般在沸水浴中或下而垫以石棉网煮沸溶化,以免琼脂烧焦。
第1节发酵工业用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及其注意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可以去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抗生素生产用培养基的设计规范。
现在生产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根据生产经验和一系列发酵试验结果所确定的。
近年来,在抗生素生产中,用物料平衡进行培养基设计的方法已普遍采用。
虽然如此,实践经验仍然在培养基的设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连续培养方法常用于研究个别营养成分对发酵的影响。
尽管用于工业发酵的培养基配制缺乏一定的理论性,但近百年来发酵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有关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因此,在考虑某一菌种对培养基的总体要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速率在配制培养基考虑碳源和氮源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培养的目的,注意快速利用的碳(氮)和慢速利用的碳(氮)源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其所短。
如在抗生素发酵时,作为种子培养时的培养基所含的快速利用的碳源和氮源往往比作为合成目的产物发酵培养时的培养基所含的多。
当然也可考虑分批补料或连续补料的方式,以及在基础培养中添加诸如磷酸三镁等称为铵离子捕捉剂的化合物来控制微生物对底物的合适的利用速率,以解除所谓的“葡萄糖效应”来得到更多的目的产物。
另外,对于孢子培养基的配制来说,营养不能太丰富(特别是有机氮源),否则只长营养菌丝而不产孢子。
这种培养基中所用无机盐浓度要适量,不然也会影响孢子量和孢子颜色。
(2)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氮比的要求培养基中碳氮比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的影响极为明显。
氮源过多,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值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
碳源过多,则容易形成较低的pH值;若碳源不足,则易引起菌体衰老和自溶。
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影响菌体按比例地吸收营养物质,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
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对碳氮比的最适要求也不一样。
一般来讲,因为碳源既作为碳架参与菌体和产物合成又作为生命过程的能源,所以比例要比氮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