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的急救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低血糖应急处置流程
发生低血糖症状患者突然出现饥饿感、心悸、头晕、出冷汗、乏力、心率加快,严重者虚脱、昏迷等
立即监测血糖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诊疗
应急处理意识清楚者
意识障碍者
无法测定者
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
1.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40ml
2.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0.5~1mg
暂按低血糖处理
监测血糖每15分钟监
测一次1血糖≤3.9mmol/L,再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推注
2.血糖>
3.9mmol/L,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给予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3.血糖≤3.0mmol/L,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
进一步对症处理低血糖
未纠正
低血糖
已纠正
1.静脉注射5%或10%葡萄糖,或加糖皮质激素
2.注意长效磺胺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
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长,可能需要长
时间葡萄糖输注
3.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1.了解低血糖发生原因,调整用药
2.伴意识障碍者,可放松短期内血糖控制目标
3.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4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有条件者
行动态血糖监测
5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
后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书写护理记录,交接班。
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言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
低血糖昏迷的护理过程需要专业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技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血糖、保持通气道畅通、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等。
监测血糖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的第一步是监测血糖浓度。
持续监测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血糖浓度过低或过高。
监测血糖的方法包括经典的脈血糖试纸测定法、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保持通气道畅通低血糖昏迷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和通气不畅的情况,因此保持通气道畅通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在患者无法自主维持通气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的辅助通气方式,如使用面罩通气或行气管插管。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低血糖昏迷患者通常处于食欲不振或无法进食的状态,因此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是必要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在饮食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静脉输液或鼻饲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管理并发症低血糖昏迷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肺炎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低血糖昏迷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损伤等。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并及时干预,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支持与康复护理低血糖昏迷患者需要得到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排解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的信心。
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和活动。
结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血糖、保持通气道畅通、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管理并发症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
一、目的为保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减少患者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医务科负责制定和实施低血糖昏迷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供医疗救治。
4. 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后勤保障部负责提供应急物资、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患者(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通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2. 初步救治(1)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葡萄糖液静推。
3. 抢救措施(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液静推,每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3)若患者意识恢复,给予15-20g糖类食品口服。
(4)若患者血糖仍低于正常值,继续给予葡萄糖液静推。
4. 严密观察(1)对患者进行持续观察,包括神志、血糖、生命体征等。
(2)做好护理记录,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患者情况。
5. 转诊(1)若患者病情稳定,病情好转,可转诊至上级医院。
(2)若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转诊至有条件的医院。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应急物资储备(1)备足葡萄糖液、吸氧设备、心肺复苏设备等应急物资。
(2)定期检查、更新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完好。
2. 交通保障(1)确保应急车辆完好,配备应急车辆。
(2)加强应急车辆管理,确保应急车辆随时可用。
3. 医疗救治(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低血糖昏迷救治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六、总结与评估1. 应急预案实施后,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总结经验,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低血糖昏迷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熟悉急救流程,确保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各科室,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等。
三、组织机构1. 低血糖昏迷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院长(2)副总指挥:分管副院长(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等部门负责人2. 低血糖昏迷应急小组(1)组长:医务科主任(2)副组长:护理部主任(3)成员:各科室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人员四、应急流程1. 报告与接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接诊医生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低血糖昏迷应急小组。
(3)应急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
2. 初步评估与救治(1)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立即给予患者高糖食物,如葡萄糖水、糖果等。
(3)如患者意识不清,立即给予吸氧,并准备建立静脉通道。
3. 急救措施(1)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2)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3)如患者意识恢复,给予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高糖食物。
(4)如患者病情严重,立即通知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救治。
4. 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3)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五、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某患者在食堂就餐后出现低血糖昏迷,被食堂工作人员发现并立即报告。
2. 演练流程:(1)接诊医生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低血糖昏迷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
(3)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低血糖昏迷的急救护理
概述
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友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甚至认
为血糖应该宁低勿高。其实,偶尔一次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而低
血糖对身体的危害是以分钟计算的,可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威胁生命。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标准是低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
要血糖低于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
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也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改
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但老年糖友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
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频发低血糖后,
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大于6小时)且症状
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
低血糖的危害
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来源,但脑细胞糖原储备有限,一旦发生低血
糖,即有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迟钝、躁动、昏迷等症状,若低血
糖反复发作,低血糖程度或持续时间较长,脑细胞可发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如
点状出血、脑水肿。坏死、软化等。
纠正低血糖的方法
第一步:有条件的患者立即检测血糖,若低于3.9mmol/L,应迅速补充含碳
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一汤匙蜂蜜、3~5块饼干、2~3块
糖果等。尽量不要选择富含多糖的馒头、面包等,他们富含多糖,纠正低血糖的
速度相对慢一些。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补
充葡萄糖(单糖),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糖果饼干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吸
收,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
第二步:10~15分钟后症状未减轻,再吃一次。如未缓解,请及时就医。
第三步:若症状消除,但距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可适当增加主食
第四步:若症状未有好转,甚至昏迷要立即送医院进行急救处理,如开放静脉
补充糖水等,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保证生命体征的安全.
如何预防低血糖
1.
生活规律:按时进食,生活规律,不可随便增加药量;每次用胰岛素均应
自己核对剂量;运动量恒定,常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以备急用。同时避免空腹
饮酒。
2.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的低血糖,需减少胰岛素用量。因
预混胰岛素中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比例不当导致的低血糖,应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
治疗方案。注意:低血糖后常有高血糖发生,故不应盲目减少胰岛素用量,可以
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如依然不能阻止低血糖的发生,请医生为您调整胰岛素
用量。
3.随身佩戴病情提示卡片:上面书写姓名、年龄、患糖尿病、家庭住址及联
系电话、如果出现昏倒现象,请路人给予救助。
4.加强血糖监测:提早知道血糖变化情况,是预防低血糖的关键。
5.健康教育:了解可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
素促泌剂、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要注意预防低血
糖的发生。
6. 定期就医: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也要及时调整,从而在控
制高血糖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反复发作,必需请专业医生调整降糖
方案。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要熟练掌握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的技巧;外出
时随身携带病情卡,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糖尿病患者家
属或保姆要充分了解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监督其不要误用或过量使用降糖药物;
请医生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
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 mmol/L即可;在血糖不稳定期加
强血糖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