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1)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大纲(三年制适用)
一、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
二、课程编号:52004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糖代谢中的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核酸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在学生具有了一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动物生物化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六、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48学时。
章序 内容 讲授时数 习题课时数 实验时数 共计时数 实践课时时比例(%)
1 绪论 2 2 0
2 第一章、核酸与蛋白质化学 4 4 0
3 第二章、酶与辅酶 4 4 0
4 第三章、生物氧化 2 2 0
5 第四章、糖代谢 8 8 0
6 第五章、脂类代谢 6 6 0
7 第六章、核酸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6 6 0
8 第七章、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4 4 0
9 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与代谢的调节 4
4 0
10 第九章、血液生化与肝脏生化 6 6 0
11 第十章、生化实验基本技术 2 2 0
总计 48 48 0
七、教学要点
1、绪论:
了解动物生化的发展动态和与畜牧兽医学科的关系,掌握动物化学的概念及研究的内容。
2、第一章、核酸与蛋白质化学:
掌握核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
3、第二章、酶与辅酶:
了解酶及辅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掌握酶作用机理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4、第三章、生物氧化:
掌握生物氧化概述和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
5、第四章、糖代谢:
了解多糖的降解及血糖,掌握多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6、第五章、脂类代谢:
掌握脂类代谢概述和脂肪代谢。
7、第六章、核酸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掌握蛋白质的营养和核酸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8、第七章、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了解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掌握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9、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与代谢的调节:
掌握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与代谢的调节。
10、第九章、血液生化与肝脏生化:
掌握血液生化与肝脏生化。
11、第十章、生化实验基本技术:
掌握离心分离、层析分离、电泳、生化物质的化学检测技术及蛋白质和酶的分离纯化。
八、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考试内容及方法的要求和提示
在目前的条件下,考试以开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为主,避免难题。在条件逐步具备时,可以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使用教材及其它参考书目的提示
建议使用使用适用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年制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材。参考书目:各大院校使用的《动物生物化学》可作为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