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学第十二章项目融资
- 格式:ppt
- 大小:879.00 KB
- 文档页数:116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Investment Banking课程编号:020340012 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投资学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开课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先修课程: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经济学课程负责人:教学大纲编写人:教学大纲审核人:二、课程教学目标目标1: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投行组织架构与发展模式、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的交易、场外交易市场、公司并购、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风险投资、资产管理业务、投行的风险管理、投行的监管等理论知识。
目标2:让学生熟悉中国投资银行的各项实务操作。
目标3: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投资银行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注:“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三、课程要求1.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案例讨论分析为辅的教学方式进行。
2.教学要求:教师应注意贯穿主线,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和适应该课程实务应用性特点,通过理论实际密切联系,多引入案例实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跟进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3.作业情况:本课程将布置至少三次课后作业,要求独立完成并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迟交将视实际情况扣减平时成绩。
学习过程中除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认知掌握外,应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重视平时的实务练习。
四、教学内容第1章投资银行概论(3学时)知识要点:1-1熟悉投资银行的概念及特征1-2掌握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重点:投资银行的概念以及主要业务难点: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第2章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学时)知识要点:2-1 了解国外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2 了解国际投资银行的演进趋势2-3 掌握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重点:英美及我国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难点:英美及我国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第3章投资银行的组织架构与发展模式(2学时)知识要点:3-1 熟悉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3-2 熟悉投资银行的内部构架重点:比较几种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投资银行的内部构架难点:投资银行的内部构架第4章证券的发行与承销(4学时)知识要点:4-1 了解证券基础知识4-2 熟悉发行与承销基础知识4-3 掌握股票的发行与承销4-4 掌握债券的发行与承销重点:股票的发行与承销、债券的发行与承销难点:股票的发行与承销、债券的发行与承销第5章证券的交易(4学时)知识要点:5-1 熟悉证券交易基础知识5-2 掌握经纪业务5-3 掌握自营业务5-4 掌握做市商业务重点:投行作为经纪商、自营商和做市商运作的主要环节难点:投行作为经纪商、自营商和做市商运作的主要环节第6章场外交易市场(3学时)6-1 场外交易市场的内涵与功能6-2 海外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6-3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路径与制度设计重点: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义、英美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难点:英美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第7章公司并购(4学时)知识要点:7-1 熟悉公司并购概述7-2 掌握公司并购的动因与作用7-3 掌握公司并购的基本流程7-4 掌握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7-5 掌握反收购的策略重点:收购和兼并区别;公司并购的基本流程;收购和反收购的合理选择难点:收购和兼并区别;收购和反收购的合理选择第8章资产证券化(4学时)知识要点:8-1 了解资产证券化概述8-2 掌握资产证券化的机制及流程8-3 熟悉资产证券与次贷危机重点:资产证券的基本机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难点:资产证券的基本机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第9章项目融资(4学时)知识要点:9-1 熟悉项目融资概述9-2 熟悉项目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9-3 掌握项目融资的基本结构重点: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评价与管理;项目融资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和项目信用保障结构;难点: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评价与管理;项目融资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和项目信用保障结构;第10章风险投资(4学时)知识要点:10-1 熟悉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10-2 了解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10-3 掌握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10-4 掌握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10-5 熟悉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银行重点: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难点: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第11章资产管理业务(4学时)知识要点:11-1 了解概述11-2 掌握资产管理工具11-3 熟悉资产管理投资策略重点:资产管理工具难点:资产管理工具第12章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6课时)知识要点:12-1 了解概述12-2 熟悉风险管理系统12-3 掌握风险评估12-4 掌握风险管理技术重点:风险评估难点:风险评估第13章投资银行业的监管(4课时)知识要点:13-1 了解投资银行业监管概论13-2 掌握投资银行业的监管体制和模式13-3 掌握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内容重点:监管体制、监管模式、监管内容难点:监管内容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表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的教学方法,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项目融资培训课件•项目融资概述•项目融资的种类与流程•项目融资的风险及管理•项目融资的案例分析•项目融资的未来趋势与展望目录01项目融资概述项目融资是以项目未来现金流为还款来源,由项目发起人或第三方牵头组织,通过特定目的公司进行资金融通的方式。
定义以项目为融资基础、有限追索权、风险隔离、现金流量控制、组织结构灵活。
特点项目融资的定义以项目为融资基础项目融资以项目未来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而非项目发起人的整体信用。
贷款人只能在项目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时,向项目发起人或其他相关方进行追索。
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将项目风险与发起人其他业务进行隔离。
贷款人通过对项目现金流量的控制,降低还款风险。
项目融资可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如合资、合作、股份制等。
项目融资的特点有限追索权现金流量控制组织结构灵活风险隔离1 2 3美国开发了“资金池”和“资产证券化”等项目融资方式。
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石油、天然气和矿业项目中应用。
20世纪70年代项目融资在国际上逐渐流行,应用领域扩大到电力、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可以是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组织。
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贷款人担保人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可以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为项目提供担保,以确保贷款人能够追索款项。
02项目融资的种类与流程03依据融资性质可分为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
项目融资的种类01依据资金来源可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
02依据融资方式可分为股票、债券、基金融资等。
项目融资的流程投资方确定与合作模式设定融资结构设计融资风险管理与监控项目策划与立项可行性研究与评估融资谈判与协议签署01020304050601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持有人按期取得利息,并可在到期前赎回本金。
PPP模式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金融学系2006年9月修订力资源管理5.资产证券化理论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资产证券化的原理,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6.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我国证券发行和承销实践7.企业上市发行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两地上市8.证券自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9.基金管理基金的发起与设立,基金的运作与管理10、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资产证券化的类型,资产证券化的模式11.项目融资基金的概述,基金的种类,基金的发起与运作,对冲基金12.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概述,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与原则,风险投资实务13.企业重组企业重组,企业收缩业务,企业并购业务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本专科必修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投资银行学》是为金融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投资银行的作用,掌握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解投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金融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专科二年级学生学习。
五、开课学期本科为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专科为三年级上半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本课程为54学时,3学分。
七、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联系性较强,部分内容有重复的地方,所以本课程侧重投资银行与经济实体的联系,而证券投资侧重利用证券如何确定投资策略的问题。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与现实联系密切,授课过程中信息量较大,要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要求本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试,课程总评成绩由试卷成绩(90%)和平时成绩(10%)构成。
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名称及教学参考资料本课程使用教材:《投资银行学》周莉主编高教出版社或《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任淮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资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宪印执笔人:朱世香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管理学院课程名称:投资银行学课程编号:183019英文名称:Investment Bank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51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财务管理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投资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以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实践为基本素材,阐述投资银行的功能、组织结构和投资银行业的监管,系统介绍投资银行业务的基本原理、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探讨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际问题。
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投资银行学理论以及一定的分析、解决投资银行业有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掌握:投资银行的概念、性质、特征、功能、类型;股票的承销方式、债券发行制度以及承销制度;投资基金的概念和分类、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与运作的过程和内容;兼并收购业务的概念及类型;掌握风险投资的步骤和特点。
理解:投资银行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关系;有关投资银行基本理论;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业务中的功能与作用;兼并收购业务的动因与效应。
了解:了解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股票发行、和股票上市等过程和内容;风险投资的含义、作用与功能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来源其监管。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投资银行导论第一节投资银行的内涵及功能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及发展第三节投资银行的行业模式及行业特点第四节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第五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熟悉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掌握投资银行的内涵。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第一节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第三节投资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熟悉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掌握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三章证券发行与承销第一节证券业概述第二节股票的公开发行与承销第三节债券的公开发行与承销第四节证券私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证券私募的相关知识,熟悉和掌握股票和债券的公开发行与承销中的相关问题。
《投资银行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投资银行概述1. 定义:投资银行是一种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它主要在资本市场上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市场研究等。
2. 功能:(1)融资功能:投资银行为企业、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帮助它们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证券来筹集资金。
(2)市场创造与流动性提供:投资银行通过参与证券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证券交易的活跃。
(3)价值发现与定价:投资银行在证券发行和并购活动中,通过专业分析帮助发现资产的价值,并为其定价。
(4)风险管理:投资银行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服务,帮助客户管理和对冲市场风险。
3. 重要性:(1)资本市场引擎: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引擎,它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
(2)经济增长催化剂:投资银行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加速经济增长。
(3)金融市场稳定器:投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和组织形式1. 发展历史:(1)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投资银行主要以证券承销和交易为主,业务相对单一。
(2)成长阶段(20世纪中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多元化,包括并购、资产管理等。
(3)全球化和金融创新阶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如衍生品、结构性产品等。
(4)金融危机与监管改革(2008年后):金融危机暴露了投资银行的风险,随后全球范围内加强了金融监管。
2. 组织形式:(1)独立投资银行:专注于投资银行业务,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2)全能银行: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如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
(3)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控股多个子公司实现业务多元化,如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1. 证券发行与承销:(1)股票发行与承销:协助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和新股增发,包括尽职调查、估值、路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