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准则】
表现准则:完成某项具体活动或体系要素的标准, 要求尽可能量化,确保对危害和风险控制时可以取得 可测量的结果。表现准则的定量化和具体化的实施时 间表,有利于建立组织实现其目标和承诺的可信度。
如: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离居民以保证对危害和影响的控 制好效果。
第一章
管理评审
【判别准则】
认定风险,测定风险等级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 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是否可接受的尺度。可以 定性,也可以定量。
如:最大噪声声级、最大单项风险可接受程度。
来源
①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③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 ④组织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第二章
岗位风险
人为 失误 风险 防范 机制
目的:提供开放、透明的方式,了解失误的根源 及其他相关因素,并加以改善解决以防范类似问 题再次发生。 防范机制:应包含失误报告、调查、分析统计、 改善、反馈等功能。 人为失误风险的报告与调查,不应以惩罚作为最 终手段或目的。 人为因素风险的削减应有成效评估。
11
第三节 行为观察
第二章
岗位风险
【行为安全观察】(Behavioral Safety Observation,BSO)
通过对作业单位整体或雇员个体行为安全的观察,对照规程做出提醒、停止、整改的修正措 施,得出行为观察的记录资料,是风险评价、制度调整、流程再造的依据。
行为安全观察目标
1 提高雇员对安全的意识 2 获取雇员管理危机及错误的信息 3 观察、测量及记录连续操作的优缺点 4 获取各单位或雇员对作业系统的反应 5 提醒、协助改正不安全行为
8
9
正
高
建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