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联系卡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帮助走失老人回家简报1.谢谢他人的帮助找回走失的家中老人,由派出所将老人带至居委,想送你家中的老人是派出所帮你找到的,理应首先感谢派出所,把锦旗送给派出所,然后再郑重其事地去居委会到个谢就可以了。
至于锦旗上写些什么内容?大小尺寸?价格?你去定做锦旗的商店,他们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你的要求,为你量身定做的,这你不用担心。
你也可参考锦旗店里的样品自己选择和修改。
另外提请你注意:你的提问说是“派出所将老人带至居委会”。
那么,老人是派出所找到的呢还是别人找到后将老人送到派出所的呢?如果是别人找到你家老人的话,我建议你先去派出所问清楚这个好心人是谁,家住哪里,然后再登门道谢。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给派出所送锦旗你自己决定,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我认为送总比不送好。
2.帮助走失人回家经历作文450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谚语,它告诉了我和你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就好比大花园中的一朵花,大花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和你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
每当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响彻在耳际时,这个道理就变得越加明晰,同时,发生在身边的、生活中的我和你之间的一点一滴的感动总能扑面而来。
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永远难忘。
有一个女孩,在下公交车时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地,一位外国乘客见了,迅速地拿出自己的水杯,把水一点一点地喂进女孩的嘴里,另一位乘客赶忙过来扶起女孩,帮她按摩。
其他乘客也纷纷拿出毛巾等,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这时司机走了下来,二话不说,背起女孩就去了附近的医院。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默默地看着司机背着女孩走远。
正是我与你之间的这种心存关爱和团结互助,使得女孩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诸如此类的事例不甚枚举。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我在外面逛街时,见到一个小孩子哭泣着在人群中乱走,我猜想可能是个走失的小孩,于是主动把他带到附近的派出所。
为老人做张急救卡嘱咐出门带上它作者:张宝华来源:《养生大世界》2017年第06期俗话说“人老病多”,老年人大多患有一些慢性病,单独外出时突然发病,出现意外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关爱老年人,给老年人做张温馨的急救卡很有必要。
小小一张卡关键时刻能救命急救卡也叫健康信息卡、爱心联系卡、应急卡等,卡片佩戴在老人身上,如果独自一人外出突然发病,急救人员可直接看到卡片中的详细信息,尽快采取救助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因此,急救卡也可以叫做“救命卡”。
老年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随身携带一个口袋,装上相应的药物,比如冠心病患者需要帶适量的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哮喘病人应随身带着哮喘喷剂;糖尿病人可带少量口服降糖药、饼干或糖果;癫痫病人可适当带一些正在服用的抗癫痫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急救卡制作五要素自己动手制作急救卡非常的简单,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急救卡的内容可以手写,但注意字体要工整、清晰,也可以由子女打印出来。
2.卡片可以一次制作多个,留着备用,避免丢失以后措手不及。
3.急救卡表达信息尽可能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两部分。
基本信息包括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等,为了方便尽快联系,最好多留几个家人的手机号码,以备急用。
健康信息包括血型、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用药情况、有无内固定(如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牙、钢板)等。
要注明自己所患的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急救药的存放位置和使用说明。
4.写上请求呼叫急救车辆、护送去医院等事项。
添加健康信息方便医生治疗急救卡提供的基本信息,可以方便路人与医生尽快取得联系,并能迅速地通知家属,让患者及时得到帮助和治疗。
而健康信息的内容则更加重要,它可以帮助路人快速了解病人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便于对症用药和施救。
比如以下情况:★当高血压患者突发中风,昏迷不醒时,路人看到急救卡上标注的“不要随便移动身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便可立即呼救。
看望空巢老人通讯稿看望空巢老人通讯稿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空巢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8月25日下午,我院的志愿者们在团委书记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大社区进行慰问。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退休教师老师的家里。
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精神状态很好,还经常和其他老人一起学习瑜伽,愉悦身心。
对于志愿者们的到来她,更是非常高兴。
查老师的儿子赵叔叔是一位盲人,但是他身残志坚,勇敢的同命运斗争。
看不见,他就用“听”来与世界沟通,干净明亮的卧室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几百张CD。
他更是自学了电脑。
当了解到赵叔叔的电脑坏了无法使用时,团委书记杨老师当即表示一定会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志愿者们热心的帮赵叔叔联系修理店,并包揽下送取电脑的任务。
查老师和赵叔叔连连道谢,说志愿者们真是帮了他们的大忙。
查老师、赵叔叔和杨老师、志愿者们拉着家常,心和心的距离贴的更近了。
查老师说起自己经常去的瑜伽室刚刚装修完,老人们打扫起来很困难,非常苦恼。
志愿者们非常热心的说一定会帮老人们解决问题。
大家跟着查老师来到位于老干部活动中心内的瑜伽室。
二话不说,大家就干了起来。
扫地、拖地、搬柜子、刷垫子……大家分工合作,很快瑜伽室就焕然一新,整洁了许多。
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在帮助老人的同时收获了快乐!最后志愿者们和查老师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今后还会经常探望他们,为他们服务,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安详的晚年。
查老师依依不舍的送别志愿者们,并再次表示了自己的感谢。
大力开展志愿活动是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我院还将持续关注“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群体,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服务活动中来。
通过这类活动,我院志愿者希望能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关爱,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让志愿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范文1500字(通用6篇)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后,我们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阅历,那么将这些记录写在活动总结中,让自己铭记于心吧。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范文1500字(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1“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20xx年7月18日至24日是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就是我第一次参加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进社区。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
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近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教堂,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在支教中,小孩子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天真活泼,上课的时候,他们都十分踊跃回答问题,让我惊讶的是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念,其他人就会跟着念出来。
我觉得这种气氛很好,不过如果场面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很难授课。
虽然这一次支教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我真的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天真烂漫的面孔,看到小孩子们踊跃回答我的问题,我觉得无论自己多么累,也是值得的。
感觉真的很简单:开心、幸福、责任!开心的是看到孩子们的笑容,那种没有任何杂质的笑容,那种从心里发出对我们这些小老师们的尊敬以及将奥运英语传授给他们,将激情散播世界,将奥林匹克精神传递,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幸福,因为孩子们的重视而更显幸福,因为我们已经走过了的童年却能再度去体味的幸福。
关爱卡办理条件(一)关爱卡办理条件背景介绍•关爱卡是一种专门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和便利的卡片。
•该卡片主要面向老年人、残障人士、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
•关爱卡的办理条件相对宽松,以确保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办理条件概述1.年龄要求•关爱卡主要面向老年人群体,因此办理者须年满60岁以上。
•也可针对残障人士和低收入家庭提供特殊办理政策。
2.身份认证•办理关爱卡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
•身份证、护照、户口簿等均可作为有效的身份认证材料。
3.收入证明•低收入家庭需要提供相应的收入证明材料。
•收入证明可以是银行对账单、薪资单、社保证明等。
4.残障证明(适用于残障人士)•残障人士需要提供相关的残疾证明。
•残疾证明可以是由医院或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5.具体申请流程•申请者需通过相关部门或机构办理关爱卡。
•在办理过程中,需要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材料。
•办理时需履行相应的手续和缴纳一定的办理费用。
结语•简化办理条件,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多帮助是关爱卡设计的初衷。
•当前,关爱卡的办理条件较为宽松,以确保更多人的受益。
•希望关爱卡能够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具体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1.选择办理机构•关爱卡的办理可通过相关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有关证券公司进行。
•您可以选择离您较近或者信誉良好的机构进行办理。
2.准备材料•办理关爱卡时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护照或户口簿)–收入证明材料(银行对账单、薪资单或社保证明)–残疾证明(适用于残障人士申请者)3.填写申请表格•办理关爱卡时需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
•表格上会包含个人信息、申请原因等内容,请务必如实填写。
4.缴纳办理费用•办理关爱卡需要缴纳一定的办理费用。
•办理费用金额会根据不同地区或机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请提前了解并准备好。
5.提交申请材料•将填写好的申请表格和相关材料一并提交给办理机构。
•注意留存好申请表的复印件作为备份。
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记录表示例文章篇一:《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记录表》哎呀,你知道吗?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探访那些特殊困难的老人啦!我们一群小伙伴,带着满满的爱心和礼物,走进了那些爷爷奶奶的家里。
一进门,我就看到一位奶奶坐在椅子上,眼神里透着孤独和无助。
我连忙跑过去,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我们来看您啦!”奶奶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美。
我们开始帮奶奶打扫房间,这边的小明拿着扫帚,认真地扫着地,嘴里还嘟囔着:“这地上的灰尘,就像小怪兽,看我把它们都消灭掉!”那边的小红呢,细心地擦着窗户,窗户被她擦得亮晶晶的,仿佛能照出人影来。
打扫完房间,我们又坐下来陪奶奶聊天。
奶奶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她说她以前可是村里的唱歌能手呢!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那您现在还唱吗?”奶奶摇摇头,叹了口气说:“老啦,唱不动啦!”这时候,旁边的小刚站起来说:“奶奶,那我们给您唱!”于是,我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奶奶也跟着节奏拍起了手。
接着,我们又去了另一位爷爷家。
爷爷的腿不太好,走路都得拄着拐杖。
我们帮爷爷把院子里的菜浇了水,那一颗颗嫩绿的菜苗,在水的滋润下,好像在欢快地跳舞,难道不像我们快乐的心情吗?在探访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爷爷奶奶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陪伴和关爱。
就像一棵孤独的树,渴望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一点点温暖和快乐,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吗?我觉得,我们应该经常去看望他们,让他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单和无助。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当我们老了,也一定希望有人能陪伴在身边,不是吗?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更多的爱带给这些特殊困难的老人吧!示例文章篇二:《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记录表》哇塞!当我第一次听到“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记录表”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问号。
这到底是啥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份特别重要的表格,就像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爷爷奶奶们画的一幅温暖的画像。
对独居老人实施“结对关爱”的做法成汝军杨韵辉王伟独居老人是指—个人单独居住生活的老年人。
独居老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实际困难能否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帮助解决?直接关系到独居老人的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关系到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一、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一)独居老人现状。
据2007年底统计,无锡全市有纯老年人居住家庭153192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18.4%。
其中,独居老人23733人,占15.4%。
独居老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得不到亲情照料;二是遇到突发疾病无力应对;三是孤独寂寞,得不到精神慰藉;四是自我维权意识淡薄,不会或不愿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独居老人成因。
①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形成了“四二一”代际关系;②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形成代际分居;③子女外出学习、打工和创业,不住在本地;④独身不结婚、离婚不再婚人群增多。
(三)独居老人趋势。
目前,无锡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进入老龄化时期。
在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程中,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家庭结构小型化,“四二一”甚至“八四二一”代际结构普遍形成,因而使纯老年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逐渐增多。
(四)独居老人影响。
独居老人不断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养老、医疗、照料有着特殊需求。
由于独居老人和外界接触少,活动量减弱,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衰退较快,老年痴呆症呈高发病率。
有的独居老人在家突发重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甚至病故了还无人知晓。
因而,如何照顾好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广大独居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是应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结对关爱”的主要做法2006年上半年,无锡市老龄办根据全市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独居老人结对关爱”活动的意见》,以分散供养的“五保”、“三无”、病残、高龄以及需要特殊照顾的“五种”独居老人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对“独居老人结对关爱”活动,组织动员社区力量及子女亲属,共同关心独居老人,保证他们安度晚年。
党员和干部联系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殊群体记录簿
镇村党支部
党员和干部联系关爱特殊群体制度
一、特殊群体包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
二、每名党员干部至少联系关爱一名特殊群体群众,关心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爱帮扶活动可以根据自身和群众实际,因情施策,总的原则是有利于特殊群体群众解困。
四、村干部要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帮助解决特殊群体群众实际困难。
五、要做党员干部联系关爱特殊群体活动记录,认真填写《党员干部关爱联系特殊群体记录表》。
党员干部关爱联系特殊群体对象
党员干部关爱联系特殊群体记录表
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