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站
- 格式:docx
- 大小:21.55 KB
- 文档页数:12
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2017年第50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7年12月04日2017年第50周(12月04日~12月10日),全国主要水系148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中,共监测了147个,其中Ⅰ类水质断面为15个,占10.2%,Ⅱ类为72个,占49.0%,Ⅲ类为39个,占26.5%,Ⅳ类为13个,占8.8%,Ⅴ类为3个,占2.0%,劣Ⅴ类为5个,占3.5%,淮河流域包河亳州颜集断面故障未监测。
本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抚远断面,辽河流域辽河铁岭朱尔山断面、盘锦兴安断面,海河流域洋河张家口八号桥断面,淮河流域黑茨河阜阳张大桥断面、涡河周口鹿邑付桥闸断面,长江流域赣江南昌滁槎断面,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松花江流域松花江吉林溪浪口断面、佳木斯江心岛断面、牡丹江哈尔滨铁路桥断面,淮河流域沙河周口沈丘闸断面,黄河流域渭河渭南潼关吊桥断面,巢湖流域巢湖巢湖裕溪口点位,水质状况有所下降。
水质状况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以及pH值变化造成的。
具体监测数据参见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2017年第50周水质状况表。
主送:监测司(3)、水司(3)、环监局(1)、宣教司(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2017年第50周水质状况表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1松花江流域松花江吉林溪浪口7.55 6.45 6.70.41ⅣⅡ高锰酸盐指数2长春松花江村7.0010.4 5.40.22ⅢⅢ3松原松林吉-黑省界8.4011.6 3.9 1.25ⅣⅣ氨氮4肇源8.1915.3 5.90.10ⅢⅢ5佳木斯江心岛7.728.94 5.1 1.03ⅣⅢ氨氮6同江入黑龙江前7.9411.8 5.60.31ⅢⅢ7饮马河长春南楼入松花江前7.34 1.51 6.410.9劣Ⅴ劣Ⅴ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8嫩江白城白沙滩入松花江前7.338.06 4.60.33ⅢⅢ9牡丹江吉林敦化新甸吉-黑省界7.7910.5 4.20.37ⅢⅢ10依兰牡丹江口入松花江前8.057.59 2.20.27ⅡⅡ11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黑山头中、俄界河8.108.718.80.78ⅣⅣ高锰酸盐指数12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中、俄界河7.949.56 5.80.64ⅢⅡ13大兴安岭呼玛中、俄界河8.599.61 1.70.25ⅡⅡ14黑河中、俄界河7.2811.2 2.50.25ⅡⅢ15伊春嘉荫中、俄界河8.9013.0 4.80.44ⅢⅢ16抚远中、俄界河8.417.40 4.80.51ⅢⅣ17牡丹江哈尔滨铁路桥7.27 6.03 6.3 1.25ⅣⅢ高锰酸盐指数,氨氮18根河呼伦贝尔大铁桥入额尔古纳河前7.11 6.78 2.80.24ⅡⅡ19海拉尔河呼伦贝尔嵯岗入额尔古纳河前7.42 5.96 3.70.94ⅢⅢ20乌苏里江虎林虎头中、俄界河7.359.53 2.90.26ⅡⅡ21抚远乌苏镇中、俄界河 6.6710.2 4.20.22ⅢⅢ22穆棱河鸡西知一桥入乌苏里江前 6.9111.9 5.40.33ⅢⅢ23图们江延边南坪中、朝界河7.597.55 4.10.23ⅢⅢ2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24延边圈河中、朝界河7.279.83 3.70.50ⅡⅢ25辽河流域辽河铁岭朱尔山8.3411.4-0.77ⅢⅤ26盘锦兴安入海口8.0610.7 4.60.46ⅢⅣ27大辽河营口辽河公园入海口7.0510.6 5.0 1.86ⅤⅣ氨氮28抚顺大伙房水库库体7.5611.9 1.80.08ⅠⅡ29辽阳汤河水库库体7.909.63 1.50.04ⅠⅠ30鸭绿江白山绿江村中、朝界河8.0513.1 2.50.21ⅡⅡ31临江苇沙河中、朝界河7.3011.4 4.90.38ⅢⅢ32集安上活龙中、朝界河7.9115.2 2.50.22ⅡⅡ33丹东江桥中、朝界河8.1211.4 2.10.30ⅡⅠ34海河流域潮河北京古北口密云水库入口7.7813.4 1.50.20ⅡⅡ35永定河北京沿河城官厅水库出口8.1812.2 2.20.16ⅡⅡ36海河天津三岔口入海口7.6413.1 4.30.17ⅢⅡ37黎河天津果河桥于桥水库入口7.9211.3-0.19ⅡⅠ38洋河张家口八号桥官厅水库入口8.6911.2 3.90.50Ⅱ劣Ⅴ39岗南水库石家庄岗南水库库体7.908.51 2.10.07ⅡⅡ40卫河聊城秤钩湾豫冀鲁三省交界7.47 6.10 4.10.57ⅢⅡ41淮河流域淮河信阳淮滨水文站豫-皖省界7.338.24 2.40.47ⅡⅡ42阜南王家坝豫-皖省界 6.6110.3 3.00.36ⅡⅡ43淮南石头埠8.058.80 4.30.18ⅢⅢ44蚌埠蚌埠闸闸上7.908.03 2.80.38ⅡⅡ45滁州小柳巷皖-苏省界8.018.98 3.00.12ⅡⅡ46盱眙淮河大桥皖-苏省界8.8510.1 4.20.24ⅢⅡ47洪汝河驻马店班台豫-皖省界7.1211.2 3.00.65ⅢⅢ48史灌河信阳蒋集水文站豫-皖省界7.6211.1 2.80.19ⅡⅡ49颖河界首七渡口豫-皖省界8.749.72 2.20.28ⅡⅡ50沙河周口沈丘闸闸上8.0514.8 6.20.36ⅣⅢ高锰酸盐指数3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51泉河阜阳徐庄豫-皖省界7.5610.2 3.80.15ⅡⅢ52黑茨河阜阳张大桥豫-皖省界8.2911.8 5.40.27ⅢⅣ53涡河周口鹿邑付桥闸豫-皖省界8.239.71 6.00.55ⅢⅣ54浍河永城黄口豫-皖省界8.6011.2 5.80.12ⅢⅢ55包河亳州颜集豫-皖省界----★★56沱河淮北小王桥豫-皖省界8.357.819.60.10ⅣⅣ高锰酸盐指数57新汴河宿州泗县公路桥皖-苏省界7.968.82 4.10.08ⅢⅡ58新濉河泗洪大屈皖-苏省界8.249.46 3.70.17ⅡⅡ59奎河宿州杨庄苏-皖省界7.33 6.70 3.4 3.32劣Ⅴ劣Ⅴ氨氮60沿河徐州李集桥苏-鲁省界7.427.73 4.40.17ⅢⅢ61京杭大运河枣庄台儿庄大桥鲁-苏省界8.2610.5 3.00.20ⅡⅡ62邳苍分洪道西偏泓邳州邳苍艾山西大桥鲁-苏省界8.7913.2 3.00.22ⅡⅡ63武河徐州小红圈鲁-苏省界7.9016.0 2.30.45ⅡⅡ64沂河临沂重坊桥鲁-苏省界7.9913.2 3.30.20ⅡⅡ65白马河临沂涝沟桥鲁-苏省界7.6415.9 4.00.14ⅡⅢ66沭河临沂清泉寺鲁-苏省界7.7910.2 5.50.50ⅢⅢ67新沭河连云港大兴桥鲁-苏省界8.8116.0 5.60.09ⅢⅡ68黄河流域黄河兰州新城桥8.3410.0 2.00.23ⅡⅡ69中卫新墩甘-宁省界7.869.16 2.20.19ⅡⅡ70石嘴山麻黄沟宁-蒙省界8.3210.2 3.20.50ⅡⅢ71乌海海勃湾宁-蒙省界8.089.62 2.80.35ⅡⅡ72包头画匠营子8.0212.5 2.60.34ⅡⅡ73忻州万家寨水库库体 6.979.73 2.10.21ⅡⅡ74济源小浪底水库出口8.217.97 1.60.12ⅠⅡ75济南泺口入海口8.4911.3 3.80.52ⅢⅡ76湟水海东民和桥青-甘省界8.309.33 3.4 1.73ⅤⅤ氨氮4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77汾河运城河津大桥晋-晋、陕省界(入黄前)7.909.84-7.19劣Ⅴ劣Ⅴ氨氮78渭河天水牛背甘-陕省界8.4210.6 3.50.53ⅢⅡ79渭南潼关吊桥陕-晋、豫省界(入黄前)8.009.93 3.9 1.45ⅣⅢ氨氮80长江流域长江攀枝花龙洞8.169.43 1.30.07ⅠⅠ81重庆朱沱川-渝省界7.898.33 3.50.18ⅡⅡ82宜昌南津关三峡水库出口7.8410.3 1.50.33ⅡⅡ83岳阳城陵矶7.74 6.59 3.70.31ⅡⅡ84九江河西水厂鄂-赣省界7.558.98 1.70.14ⅠⅡ85安庆皖河口7.768.03 2.90.22ⅡⅡ86南京林山皖-苏省界8.278.95 4.60.25ⅢⅢ87赤水河赤水鲢鱼溪黔-川省界8.11 6.88 3.80.26ⅡⅡ88岷江乐山岷江大桥与大渡河汇合前7.889.83 1.70.57ⅢⅡ89宜宾凉姜沟入长江前7.938.40 2.00.23ⅡⅠ90沱江泸州沱江二桥入长江前7.949.14 2.00.15ⅠⅠ91嘉陵江广元清风峡陕-川省界8.1612.3 1.10.03ⅠⅠ92汉江武汉宗关入长江前7.8510.1 2.70.07ⅡⅡ93丹江口水库丹江口胡家岭库体7.538.51 2.10.10ⅡⅠ94南阳陶岔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7.968.61 1.50.15ⅠⅠ95湘江长沙新港入洞庭湖7.587.320.90.29ⅡⅡ96资水益阳万家嘴入洞庭湖8.189.160.30.45ⅡⅡ97沅江常德坡头入洞庭湖8.5112.3 2.60.47ⅡⅡ98澧水常德沙河口入洞庭湖8.578.71 4.40.48ⅢⅡ99赣江南昌滁槎入鄱阳湖 6.8710.1 6.00.67ⅢⅣ100夹江扬州三江营南水北调东线8.189.91 3.40.31ⅡⅡ5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取水口101珠江流域浔江贵港石嘴8.118.27 2.80.15ⅡⅡ102梧州界首桂-粤省界7.789.10 1.30.09ⅠⅠ103珠江广州长洲7.22 3.64 4.0 1.68ⅤⅤ溶解氧,氨氮104西江中山横栏入海口7.737.85 2.30.08ⅡⅡ105北江清远七星岗7.688.61 2.00.26ⅡⅡ106邕江南宁老口7.29 6.03 1.60.14ⅡⅢ107漓江桂林阳朔8.259.720.40.10ⅠⅠ108平而河凭祥平而关越-中国界7.7010.10.60.23ⅡⅡ109北仑河防城港东兴中、越界河7.238.38 1.10.14ⅠⅡ110水口河崇左八角电站越-中入境8.118.14 1.80.03ⅠⅠ111海南岛内河流南渡江海口铁桥村入海7.52 6.80 3.40.14ⅡⅡ112昌化江昌江昌化入海7.42 6.53 1.50.11ⅡⅡ113万泉河琼海丹村入海7.01 6.49 1.30.15ⅡⅡ114浙闽河流新安江杭州鸠坑口皖-浙省界 6.957.830.80.31ⅡⅡ115闽江福州白岩潭入海7.10 6.61 3.70.30ⅡⅡ116西南诸河雅鲁藏布江林芝米瑞中-印出境7.36 6.11 2.10.15ⅡⅡ117澜沧江西双版纳橄榄坝中-缅出境7.717.23 2.60.10ⅡⅡ118元江红河州河口中-越出境7.548.22 1.20.11ⅠⅠ119瑞丽江德宏州嘎中桥中-缅出境7.35 6.270.60.23ⅡⅡ120怒江保山红旗桥中-缅出境8.387.910.50.07ⅠⅠ121内陆河流额尔齐斯河阿勒泰南湾中-哈出境7.8516.7 1.90.08ⅠⅠ122伊犁河伊犁63团大桥中-哈出境8.2111.2 2.80.13ⅡⅡ123太湖流域太湖无锡沙渚湖体7.9611.3 2.90.20ⅡⅡ124宜兴兰山嘴湖体8.7610.1 4.70.19ⅢⅢ125苏州西山湖体7.3812.1 5.10.27ⅢⅢ126新塘港河湖州新塘港浙-苏省界7.218.19 4.20.22ⅢⅡ6序号水系河流名称点位名称断面情况评价因子(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pH*DO CODMnNH3-N本周上周127急水港河上海青浦急水港苏-沪省界7.1311.8 3.50.51ⅢⅢ128京杭大运河嘉兴王江泾苏-浙省界 6.82 4.06 5.30.95ⅣⅤ溶解氧129斜路港河嘉兴斜路港苏-浙省界7.528.83 5.60.41ⅢⅢ130巢湖流域巢湖合肥湖滨巢湖流域7.6310.6 3.50.31ⅡⅡ131巢湖裕溪口湖体(东半湖)8.2411.4 6.40.26ⅣⅢ高锰酸盐指数132滇池流域滇池草海昆明西苑隧道湖体8.118.10 6.70.34ⅣⅣ高锰酸盐指数133滇池外海昆明观音山湖体8.927.748.80.44ⅣⅣ高锰酸盐指数134昆明罗家营湖体9.128.44 4.10.32劣Ⅴ劣ⅤpH 135昆明滇池南湖体9.729.68 3.90.25劣Ⅴ劣ⅤpH 136其它大型湖泊洞庭湖益阳南嘴湖体7.428.86 3.10.19ⅡⅡ137岳阳鹿角湖体7.9911.9 3.80.22ⅡⅡ138岳阳岳阳楼湖体(出口)7.77 6.57 2.80.51ⅢⅡ139鄱阳湖余干康山湖体8.458.88 2.70.37ⅡⅡ140九江都昌湖体7.608.91 3.70.33ⅡⅡ141九江蛤蟆石湖体(出口)7.018.69 4.00.27ⅡⅡ142梁子湖鄂州七星湖体(入长江前)7.609.71 1.70.20ⅡⅡ143抚仙湖玉溪孤山湖体8.39 6.74 1.50.18ⅡⅡ144洱海大理小关邑湖体8.528.43 3.20.25ⅡⅡ145大理金河湖体8.427.30 3.70.18ⅡⅡ146兴凯湖鸡西档壁镇湖体7.8613.3 3.20.15ⅡⅡ147鸡西龙王庙湖体(出口)7.7710.8 3.20.12ⅡⅡ148贝尔湖呼伦贝尔贝尔湖湖体8.7113.08.50.41ⅣⅣ高锰酸盐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6~9≥5≤6≤1.0———注:*pH无量纲。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655—2013)修改单将“3.6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本标准污染物浓度值均为标准状态下浓度值。
”修改为:“3.6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hPa时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55-2013部分代替 HJ/T 193-200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inuous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PM10 and PM2.5(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3-07-30发布 2013-08-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目 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4)5 安装 (4)6 调试 (7)7 试运行 (11)8 验收 (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调试检测项目 (14)附录B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15)附录C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 (20)附录D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报告 (22)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范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制定本标准。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环境保护部委托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和验收监测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2.26•【文号】环办环评[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环境保护部委托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和验收监测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16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的要求,自2016年3月1日起,不再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或验收监测报告,改由环境保护部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验收调查或验收监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为做好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部提出验收调查或验收监测申请,同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报告以及相关信息公开证明。
农林水利、交通运输、采掘、社会区域等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生态类项目)申请验收调查。
以排放污染物为主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污染类项目)申请验收监测。
二、环境保护部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技术审查单位)分别负责生态类项目和污染类项目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核,主要内容包括申请材料是否完整规范、建设项目有无重大变动、是否履行环评变更手续、主要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公开相关信息。
三、技术审查单位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确定验收调查单位或验收监测单位,测算所需业务经费。
验收调查单位根据建设项目行业类别,按照受理顺序从验收调查入库单位中顺次确定;验收监测单位根据建设项目所在行政区域,从验收监测入库单位中相应确定。
建设项目环评编制单位不得承担同一建设项目验收调查。
四、验收调查单位或验收监测单位接受委托后,签订工作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开展验收调查或验收监测,不得转包或分包,不得隐瞒事实,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编造数据。
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及空气污染现状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及空气污染现状王瑞斌、李健军、郑皓皓、孟晓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08年11月07日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一、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国环境监测网重点城市空气监测网 Cities with automatic airquality monitoringsystem In 20051.数据来源数据来自113个重点城市 607个空气监测自动站。
2 监测网覆盖面2.监测网覆盖面反映地区共约人口1.9亿。
3.监测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Cities with automatic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y 2010 (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监测数据为前一天中午12点至当天中午12点的24小时平均值。
4.空气质量级别标准使用上述三项目综合确定的 API标准。
API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示意图) Modem PSDN Modem 子中自动采样系统站心站中心计算机上级数据中心标准气体源绘图仪打印机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流程监测仪器SO2、NO2气体分析仪采样口采样 DOAS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的4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人民网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外网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站将建设空气背景自动监测站将建设二、空气质量现状二空气质量现状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状况 2008年1-9月份113重点城市平均的优良天数比例为92.8。
污染天数比例少于1/5的城市有108个,占95.6;每5天有1天以上污染的城市5 个,占4.4 。
优良天数比例优良天数比例优良天数比例为67,74,的为50,66,的低于50,的城优良天数比例城市城市市为75,79,的 2 0 0 空气质量全部城3 9 优良天数比例为80,99,的城市 86不同优良天数分布的重市优良的城市点城市比例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华北4省市平均优良天数百分比直辖市的优良天数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黑名单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黑名单这份名单立足于我国的水污染实际,从工业污染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着手,汇总敢约10余万个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整理成初始名单,计2347种有毒化学物质;同时,参考国外有毒化学物质操纵名单和毒性数据(约1万余条);进而制定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黑名单挑选原那么并按此原那么进行初筛,提出初筛名单249种;再通过量次专家研讨会,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黑名单68种。
水中优先操纵污染物黑名单共分14娄,68种有毒污染物,它们是:1、挥发性卤代经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溴仿),计十种。
2、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计6个。
3、氯代苯类: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六氯苯,计4个。
4、多氯联苯1个。
5、酚类:苯酚;间甲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对一硝基酚,计6个。
6、硝基苯类:硝基苯;对硝基甲酚;2,4—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计6个。
7、苯胺类:苯胺;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6-二氯硝基苯胺。
计4个。
8、多环芳烃类:荼: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芘,计7个。
9、酞酸酯类:酞酸二甲酯;酞酸二丁酯;酞酸二辛酯,计3个。
10、农药:六六六。
滴滴涕;滴滴畏;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除草醚,敌百虫,计8个。
11、丙烯腈,1个。
12、亚硝胺类: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二正丙胺,计2个。
13、氰化物:1个。
14、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铅信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计9个。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 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附件2023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项目清单(第二批)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修订HJ 38-2017)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3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的测定 便携式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4 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系物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5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修订GB/T 16157-199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6 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和氧化亚氮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7 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和氧化亚氮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8 环境空气和废气 乙二醇、乙腈和环氧乙烷的测定 纯水吸收-气相色谱法安徽省阜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9 环境空气 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10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修订HJ 655-201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1 环境空气气态汞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12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3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CO2、CH4和N2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4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技术规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5 水质 全氟烷基磺酰氟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3—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16 水质 全/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17 水质 聚乙烯等5种树脂类微塑料的测定 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8 水质 得克隆的测定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 水质 8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 水质 戊二醛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1 水质 乙醛、丙烯醛和丙烯腈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2 水质 1,3-丁二烯和1-溴丙烷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3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连续流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黑龙江省哈尔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4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修订GB 7467-1987)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5 海水 总氮的测定 过硫酸钾氧化-镉铜还原法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6 海水 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7 海水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8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731-2014)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9 地表水微塑料采样技术规范 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30 土壤 微塑料的测定 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4—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31 土壤和沉积物 得克隆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上海市检测中心32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技术规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34 区域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35 蓝碳生态系统-大气温室气体(CO2、CH4和水汽)交换通量涡度协方差法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36 水质11种全氟烷基化合物标准样品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5—。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保障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和信息准确可靠,依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发〔2015〕56号)和《“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环办监测〔2016〕104号),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以下简称国家城市站)是指经环境保护部批准设置的,以监测城市建成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第三条国家城市站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包括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子站、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组成,其主要功能及基本要求参见《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与质控技术规范》(HJ 817).(二)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组成,其主要功能及基本要求参见《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与质控技术规范》(HJ 818).第四条国家城市站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10、PM2。
5)、一氧化碳(CO)、臭氧(O3)、气象五参数(风速、风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其他项目结合相关标准要求确定.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国家城市站的运行管理.二、运行机制和职责分工第六条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管理国家城市站,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国家城市站运行所需基础条件的保障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国家城市站的技术管理和运行考核,并依托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建区域质控实验室,配合开展本区域国家城市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委托运维机构负责国家城市站的运行维护工作。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回复环保问题汇总(2019 年2-3 月)1、关于重金属自动监控设施验收等相关问题的回复(2019-02-14)来信:目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暂不发放总锌、总铜、总银、总铭重金属自动监控设施环保产品认证和适用性检测报告,因此国内市场上以上设备均不具有相关证书,但目前梧州市有部分企业已安装这些设备,企业已进行自主验收,现提交材料进行备案,唯独缺少环保产品认证和适用性检测报告处理,是否可以给其备案?2. 如果这些不具备环保产品认证和适用性检测报告的自动监控设施,环保部门给其进行验收备案,在日后运行出现问题,如数据超标、比对不合格等,环保部门进行了立案处罚,企业以没有环保产品认证等,不具备最基本的安装条件,不认可这台仪器的数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该怎么应对?回复:一、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验收备案不属行政许可。
是否具备环保产品认证和适用性检测报告,不应作为是否备案的前置条件。
二、《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明确,排污单位应当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明确“取消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的有效性审核。
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
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的依据。
”按照以上要求,应依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由重点排污单位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自行或委托第三方通过开展比对监测、定期检定和校准校验等方式,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自动在线监控数据应用于环境行政执法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环监函(2016) 1506号)明确“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数据与其他有关证据共同构成证据链,可以应用于环境行政执法” o超标数据与现场检查获取的证据形成证据链,证明排污单位确实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违法行为时,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的依据。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0-3301国内统一刊号:CN11-1895刊期:双月刊地址:北京市2871信箱(海淀区双清路18号)(100085)编辑部电话:************电子邮箱:期刊简介:专业学术性刊物。
刊登我国科学环境领域有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学术论文,报道我国在控制污染、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和进展。
主要栏目有科研报告、研究通讯、治理技术与综合利用、环境调查、监测分析、专论与综述等。
读者对象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等。
2.刊名:中国环境科学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132X国内统一刊号:CN42-1294刊期:双月刊地址:北京市西门内南小街115号(100305)编辑部电话:************电子邮箱:*****************期刊简介:专业学术性刊物。
反映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科研究与技术成果,刊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战略思想、环境管理及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研究动态。
读者对象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
3.刊名:环境工程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3-2468国内统一刊号:CN11-1843刊期:双月刊地址:北京市2871信箱(100085)编辑部电话:************电子邮箱:期刊简介:专业学术性刊物。
报道我国环境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学术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等,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管理学等。
读者对象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等。
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3-9705国内统一刊号:CN11-1700刊期:月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100036)编辑部电话:************电子邮箱:*******************.cn期刊简介:环保科技刊物。
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摘要】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是环境监测的第一步,监测出的数据能够第一时间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状况,同时也为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依次为依据对处理设施进行优化和整改。
因此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是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和精密性的重要因素。
现场采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需要使用具体的质量把控方法提高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精密性。
本文针对环境监测采样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检测项目的采样过程中影响监测数据的问题的分析,有效的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精密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相关问题;质量控制1大气采样工作1.1大气污染物的采样工作一般为固定污染源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本文以燃气发电厂验收检测为例,常见的有两个问题1.1.1由于处理设施的不断更新、优化,测定固定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时,通常在现场使用具备定电位电解法检测方法的检测设备,但因为排放的浓度较低,定电位电解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测定真实的排放量,所以应该及时更换检测方法,使用检出限远低于定电位电解法的化学法进行采样分析。
1.1.2测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时,检测结果会出现参照点检测数据大于或者几乎等于下风向监测点,或者下风向监测点位检测数据不平行性,遇到这种情况应核实风向是否发生变化是否需要根据要求重新布置点位或者检测时排放源的工况是否稳定。
确保工况正常,和采样位置的准确性。
1.2大气采样工作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1监测仪器的质量保证,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监测仪器,必须按照要求定期检定,检定合格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后才能用于监测工作。
1.2.2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检测前要确定采样点位是否合理,确保监测仪器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按照采样规范进行检测,并确保在检测过程中污染源生产设备、治理设施正常运转,采样的同时要做好采用工作的现场记录1.2.3样品采集完毕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分析,否则必须按照各项目的要求保存,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分析完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2.19•【文号】环发[2001]197号•【施行日期】2001.12.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经济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切实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特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002年元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省、市(地)、县三级环保局和监测站负责工作的领导人员名单和应急监测值班电话按行政区汇总后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司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以后如有变动,应及时上报。
二、组建队伍,常备不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地级城市均要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队伍,针对所辖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加强应急监测预案研究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形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
三、充实装备,提高能力。
加大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投入,全面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开展应急监测的环境监测站要充实必要的仪器设备、防护用品和交通通讯工具,尤其要结合本地危险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应急监测装备,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
四、技术支持,信息联网。
积极开展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检测技术与方法、应急处理技术、预警预报与扩散模拟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研究。
“十五”期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建立由事故危险源信息系统、专家支持信息查询系统、处理处置技术信息系统、辅助决策与指挥系统组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应急监测响应速度和水平。
第25卷第5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10月 ・管理与改革・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监测 陆泗进,何立环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12)
摘要:简述了国家对改善我国农村环境质量政策要求,介绍了全国农村环境质量例行试点监测基本情况,分析了农 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能力不足,体系不完善,缺乏代表性等主要问题。提出农村环境监测与农村“以奖促治”结合,以及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的工作思路,以此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关键词:农村环境质量;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82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2009(2013)05—0001—03
Discuss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LU Si—jin,HE Li—huan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Beijing 1 000 1 2,China)
Abstract:On the overview of the government s rural policy requirements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 proving,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ational ru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 was introduced,and the defects such as ca— pacity lacking,imperfect and underrepresented system were also discussed.The two work ideas about national ru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to award to promote governance and national rural envi— ronmental monitor changed to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nitor were proposed in the end. Key words:Rural environment quality;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Environment monitoring
第37卷 第1期2021年2月中 国 环 境 监 测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Vol.37 No.1Feb.2021 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经历对中国的启示张 皓1,赵 岑2,陈传忠2,胡天洋2,付 强2,张利飞31.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常州213001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3.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环境保护二口恶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律制度、业务体系、方法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不足,总结归纳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判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加快推动实现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方向;环境监测体系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002(2021)01-0034-06DOI:10.19316/j.issn.1002-6002.2021.01.06
InsightsofDevelopmentExperienceof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DevelopedCountriesandRegionstoChinaZHANGHao1,ZHAOCen2,CHENChuanzhong2,HUTianyang2,FUQiang2,ZHANGLifei3
1.Changzhou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ofJiangsuProvince,Changzhou213001,China2.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KeyLaboratoryofQualityControlinEnvironmentalMonitoring,ChinaNation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re,Beijing100012,China3.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KeyLaboratoryofDioxinPollutionControl,NationalResearchCenterforEnvironmentalAnalysisandMeasurement,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Underthenewsituation,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inChinaisfacingnewtasksandchallenges,anditisurgenttoclarifythedevelopmentideasanddirections.Fromtheaspects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managementsystem,businesssystem,andstandardmethodsystem,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developmentindevelopedcountriessuchastheUnitedStatesandtheEuropeanUnion,andcomparativelyanalyzesthedifferencesanddeficienciesbetweenChinaanddevelopedcountriesintermsoflegalsystemconstruction,systemoptimizationandmethodstandards,summarizestheadvanced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applicabletoChina’snationalconditions.Inaddition,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inChinaatpresentandinthefutureispreliminarilystudiedandjudged,andrelevantsuggestionsareputforward,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acceleratingtheleap-forwarddevelopmentof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inChina.Keywords: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developedcountriesandregions;developmentdirecti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system
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站运维交接规定1.目的为保证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站的连续运行,规范国控空气站运维交接过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国控环境空气站运维方变更时的交接。
3.运维交接国控空气站的运维交接是指自动站的运维方发生变更时,由前一个运维方向后一个运维方交接站点的过程,是对整个站点完好性的确认。
运维交接可以是城市站、第三方或者他们之间。
运维交接不涉及国控自动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4.交接时间国控空气站的运维交接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交接时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指定或根据招标合同、运维协议等确定。
承担下一时间段国控空气站的运维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接,交接应不影响自动站的连续运行,是无缝交接。
5.交接内容国控空气站的运维交接是仪器、设备、站房等整个站点的交接,包括:Word文档 1(1)站房内外环境符合规范要求,站房供电、通讯系统正常,防雷设备完好。
(2)各监测仪器、辅助设备及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完好、运行正常。
(3)当年的运行维护记录完整,各类证书有效。
(4)全部仪器设备(包括型号、数量)与站点的设备清单保持不变。
(5)仪器档案齐全。
6.交接程序(1)交接双方各指定一名具体负责人,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备案。
(2)交出方填写“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仪器设备一览表”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接收方,并准备好相应的运维记录、证书、档案。
(3)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方会同交出方现场确认自动站各仪器、设备、系统、环境的性能和完好性,确认记录、证书、档案的完整性,并现场填写“环境空气自动站交接表”,双方签字确认后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备案。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可以委托省级或地级市环境监测站代表作为交接现场的监督方。
现场交接完成后,站房钥匙移交接收方运维公司,接收方对自动站完整性负责。
如果交接过程中出现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需在备注中详细说明。
(4)接收方运维公司将交接完成情况书面报告到中Word文档 2国环境监测总站,报告内容包括:交接站点、交接时间、交接人员、结论等。
中国环境监测站 摘要: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介绍了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指出目前在环境监测站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拓展融资渠道,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 现状 中国 Abstract
Describes the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introduces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to take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nd pointed out that at pres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the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is not in place, measures ineffective, investment deficiency / lack of security, uneven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scientific planning,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s,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hina 1.前言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网络、技术和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站和监测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为实现我国各历史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已成为我国环境监测“十三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 2.发展历程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环保工作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起步。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就辉煌。 在这期间,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站初期艰苦创业,到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从最初只能开展简单的分析测试项目,到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全面的分析测试能力;从建站之初每年编写一本环境质量报告书,到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环境质量报告;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集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约170人的技术团队;从最初的3个组(综合、分析、管理),发展到15个处室……30年间,总站已初步建立了以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为基础,遥感监测为辅助的天地一体式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监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业务领 域不断拓展,综合与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能不断增强。 3.我国环境监测站监测范围 一般环境监测站应具备省级计量认证资格,国家级环境监测站应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监测范围以广州包装印刷环境保护监测站为例具体可包含: 1、水和废水监测:包括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海水等。监测项目有:水温、电导率、PH值、色度、臭、悬浮物、浊度、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甲醛、六价铬、石油类、动植物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铜、铅、锌、镉、铁、锰、镍等。 2、噪声监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等)。 3、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粉尘、烟尘或颗粒物、烟气黑度、苯系物、一氧化碳、硫酸雾、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铅、镉、镍、锡、饮食业油烟等)。 4、室内空气质量检测:[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19个检测项目(甲醛、氨、氡、TVOC、菌落总数、苯并[a]芘、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新风量、臭氧、放射性γ 总强度等)] 。 4.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 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作为市、县长责 任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1996 年起, 每年从排污费的80%部分提取排污费收入总额3%的资金作为“环境监测站 标准化建设基金”,由省环保局集中掌握使用,主要用于为各级环境监测站配备大型仪器设备。规定省内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可以申请使用基金,当 地自筹的配套资金不能少于申请基金总额的50%。由于排污收费总额逐年增加,用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资金也逐年增长。从实际情况来看,解决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问题,为环境监测站硬件配置,特别是市、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和指导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规模,针对全省环境监测站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市、县环境监测站职责和定编标准(试行) 》。 下发《关于全省环保系统人员经费纳入地方预算的通知》,对于保障环境监测人员经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经费使用方面,规定环境监测站每年用于更新和维修大型监测仪器的经费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总值的10 %。 5.我国环境监测站落实环境监测的措施 (一)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环境监测“十 二五”规划》,各地要做好环境质量指标的任务分解及评价说明,把《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工程纳入地方相关规划中,确保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达标验收。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启动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各省要积极组织好辖区内市级站和县级站的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争取尽早达到整体验收标准。 (三)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 在现有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等重点监测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发布“十二五”国控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扩大城市空气、地表水监测覆盖范围,加强监测预警和网络管理。 (四)推广卫星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 推进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环境遥感技术在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督核查、内陆水体水华与近海赤潮监测、秸秆焚烧、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沙尘暴监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环境遥感技术业务化运行水平,服务环境监测管理;推动地方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应用。 (五)加强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 在22 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52 个县全面开展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各相关省(区、市)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组织好被考核县的水、气的监测和数据填报工作,做好省级审核及抽查工作,加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引导基层政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六)认真开展重金属监测工作。 按照《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部署好、落实好重金属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组织开展污染源重金属自动监测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重金属自动监测管理技术体系。参加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监测试点工作的地区,要从国家拨付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经费加强监测站大气汞排放手工监测的能力建设,尽早满足监测试点的工作要求。
6.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通过推进环境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突出表现为仍有少部分地区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发展危机意识,没有真正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当做是促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关系环境监测事业长远发展和增强环境管理基础能力的重要任务来抓,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缺乏工作主动性,存在“等、 靠、要”的现象。 二、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当前,各级环境监测站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为维持和保障正常业务运行,在相当程度上仍需依赖创收来弥补,依靠环境监测站有限的自有资金无法解决标准化建设问题。另外,各级环境监测站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很多地区尚未按要求将环境监测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没有很好地落实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财建[2000]438号) 中关于“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 、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要全额纳入各级财政的年度经费预算⋯⋯对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所需公用经费要给予重点保障”的规定。特别是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后,对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1982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规定,从排污费中提取的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可适当用于补助环保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而自2003 年7 月1 日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 号) 后,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排污费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不得再用于环保机构自身建设,原来从排污费中安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渠道已不复存在。因此,对于依赖排污费补助改善仪器设备配置的环境监测站,其标准化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