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
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 来储蓄,因此一旦消费函数确定,储蓄函数也 随之确定。 表达式:
y=c + s→ s=y - c→ s=y-α-βy=-α+(1-β) y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表示储蓄量和 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20
在短期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 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表现为 一种稳定的趋势,但居民的消费支出 增加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15
(一)一般表达式:c= c (y)
C与 Y正相关, dc/d y>0
(1)平均消费倾向
APC=c (y) / y
(2)边际消费倾向
MPC=∆c /∆y =dc/d y
21
短期储蓄曲线的特点
第一、当S与横轴相交时,C必与45线相交。 因DPI=C+S,当S=0,C=DPI。
第二、S上任一点纵坐标必然等于45线纵坐 标与C的纵坐标之差。
22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C,S C=C(y)
A
α o
s
y 储蓄曲线
0 y
18
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
第一、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 APC=1。
第二、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 支出<可支配支出,这种被称为正储蓄,APC<1; 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称为 负储蓄,APC>1。
第三、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 增加幅度<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0<MPC<1
的,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是社 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即生产 要随需求的增加相应地成比例的增 加,但生产者受自由竞争的支配,造成 生产无限扩大,同时分配不公平,财富 在少数人手中,消费不足是爆发经济 危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