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静兰---四、八级写作阅卷与思考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93
08-1作文(学生版):2024届15省期末考语文分类汇编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对于同一个短视频排名靠前的评论,男人看到的都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女人看到的则都是站在女人的立场。
网上的视频也不光分性别,还分角色、年龄:父母看到的,全是儿女的不孝;子女看到的则多是孩子抱怨家庭。
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基于算法而推送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喜欢看的。
这就是“信息茧房”。
材料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在自己和时代编织的套子里悲惨地死去。
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何“破茧而出”,不做“套中人”,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
《莱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23.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庄子·达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
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
十天后宣王来问:“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没有,仍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又问,回答说:“还没有,对其他鸡的声响和影子还有反应。
”十天后再问。
回答说:“仍没有,还整日目光锐利,心气旺盛。
”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听见别的鸡叫,却已毫无反应。
关于“认可度”的思考写作2024年上海卷素材11篇关于“认可度”的思考写作精选篇1老师发下来一张表格,需要学生自己填写。
我提起笔,在“学校”那一栏填上“东方小学”,进而反应过来把它划去,却久久没有下笔。
那划去的四个字在我眼中,时远时近。
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母校在我心里的痕迹始终挥之不去,记忆如洪水般涌来。
而现在看来,过去仅仅是许多零碎而又混乱的片段组成的一条射线,超越时空。
记得在六年级的上学期,我忽然有如神助,不管什么考试,试卷上的叉仿佛绝迹了一般,老师也多次表扬我,在同学羡慕的眼神里,我陶醉了。
我以为时光就会像这样舒服愉快,就会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心仪的中学……罗曼罗兰曾说过:“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我在云端里飘飘然了,然后重重的跌落下来,血肉模糊。
不知什么时候,我又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常犯错的学生,老师开始叫我去办公室,家长许久没有皱起来的眉又如噩梦般出现,我看着别人频频被优秀的中学录取,自己却对着如同乱码一般的数学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伴之而来的还有刺耳的的话语:“也不过就这样了”“第一中学你就别想了”“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呢?”我时常会在被子里流泪,为什么生活会变成这样呢?可是答案就跟希望一样,似乎永远不会出现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你就是你自己,你要相信自己。
”这么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仿佛一道光,穿透重重黑暗,给予我战胜一切的力量。
故事的尾声就像俗套电视剧的.圆满结局一样,一切也都好了起来。
解压的那天,天空格外湛蓝,那么浓郁那么摄取人心。
我始终记得妈妈说的那句话,它和以前巨大的落差一起烙在我的心上。
我就是我自己,不是聪明绝顶,睥睨群雄的天才,也不是蠢笨如牛,骄傲蛮横的差生。
我是天地间唯一的我,我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可否认的缺点。
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情况(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初三语文试卷中,阅卷反馈主要关注的是哪方面的内容?()A. 学生的书写规范B. 试卷的难易程度C. 学生的答题速度D. 教师的教学方法2. 以下哪个不是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的目的?()A.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B.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C. 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D.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反馈方式?()A. 口头反馈B. 书面反馈C. 电子邮件反馈D. 社交媒体反馈4. 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的主要对象是?()A. 学生B. 教师C. 家长D. 学校领导5. 以下哪个不是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的内容?()A. 学生的答题情况B. 教师的批改情况C. 试卷的难易程度D. 学校的设施设备二、判断题1. 初三语文试卷阅卷反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
一、一类文(33-40 分)1.立意明确、观点深刻:能围绕主题展开议论,可以论述意义、做法等,观点深刻,可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透析其本质。
2.展开思考、多维分析:分析角度尽量多元,可以从两个以上的角度,透析意义、做法等。
3.内容充实、论述充分:对材料的运用可靠、丰富,逻辑严密,详略得当;论述中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凸显顺应时代。
4.规范严谨、符合体例:结构完整、严谨,标题规范,语言流畅,文字精炼,符合体例(议论文体例,不能写成记叙文等),符合规定字数,字迹工整。
二、二类文(25-32 分)1.立意明确、观点较为鲜明:能围绕主题展开议论,可以论述其中的意义、做法等,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问题。
2.分析维度多元。
可以选择多个不同层面,对主题展开分析,看待问题全面、多元。
3.内容充实,论述清楚: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材料可靠,层次分明,有重点和说服力;论述中可结合时代背景。
4.结构匀称、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匀称,语言通顺,符合体例,字迹清晰,符合规定字数;但在语言表达方面缺少亮点。
三、三类文(13-24 分)1.不存在四类文中的现象。
2.主题正确,观点不够深刻。
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但观点不够明确,让人难以理解;或论述角度过于微观,如仅站在单方面角度开展论述;或论述内容过于庞杂。
3.分论点模式化倾向严重,观点空洞的。
4.内容单薄,论述空泛。
能够围绕观点展开基本论述,但不能紧扣时代背景和主题进行论述。
5.结构基本完整,有语病,字迹潦草,接近规定字数。
四、四类文(12 分以下)1.偏离题意,脱离主题。
2.观点背离材料,对主题持否定态度的。
3.结构不完整或者混乱,不符合文体要求的。
4.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的。
5.字迹难以辨认,字数600 字以下的。
6.抄袭原文达四分之一以上的。
其他扣分说明:1.题目:没有题目,酌情扣一至两分。
2.字数:关键字出现错别字一个扣一分,重复不计,最多扣三分;多于或少于规定字数50 字以内的不扣分,100 字以内的扣一分,200 字以内的内容再好最多定为三类。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作文范文7篇(含题目+立意参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唐诗《春江花月夜》中的“江”与“夜”是因为“春”、“花月”的映衬才美;也有人认为应该是“春/江/花/月/夜”,每一字各自独立才美。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这是一道较难的教考衔接题。
材料引用了不同的人对于“春江花月夜”所呈现出的美的不同观点一一“江”与“夜”是因为 “春”“花月”的映衬才美,而“春/江/花/月/夜”,每一字各自独立才美。
引出了本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一一“映衬的美”与“独立的美”,引导考生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立意,如“美丽需要映衬”“各美其美,独立成美”或者“映衬与独立交相辉映,合成大美”等。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映衬的美”与“独立的美”的内涵,“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活出人生之美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在论证“如何活出人生之美”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活出人生之美需要我们融入集体、相互映衬;需要我们坚定内心,活出自我等。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如可以引用张梅“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以及陈果教授“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的言论,论证独立之美的内涵。
也可以列举伯牙在钟子期的映衬下弹出世间绝唱,成就高山流水的美谈以及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更显魅力的例子,论证映衬之美的内涵与意义。
【立意参考】1.各美其美,独立成美。
2.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
3.在映衬中凸显自我,于独立中彰显个性。
4.兼顾独立与映衬,成就人生之美。
美且独立,美不胜收我们总是担心这世界美得还不够,于是喜欢锦上添花,比如对于“春江花月夜”的断句,多数人的观点是“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水多么澎湃深情,花香月明的夜多么浪漫合乎时宜。
申论大作文测评评语1. 结构合理,段落清晰。
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每个段落的内容清晰明了。
文章首先引出话题,然后逐步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段落之间的转化自然流畅,读起来有层次感。
2. 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作者的表达准确,选词恰当,用词精准,整个文笔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句子结构丰富多样,句型变化频繁,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
3. 论证充分,观点明确。
作者的论证充分,通过举例和引用权威的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观点明确,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达,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作者的立场。
4. 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整篇文章的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作者在构建观点的过程中,注重逻辑关系的连贯性,每个论点之间有明确的联系,使得整个文章的逻辑透彻,思路清晰。
5. 内容丰富,触及问题核心。
文章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问题的核心要点,从多个角度全面展开论述。
不仅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还探讨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 观点独到,思考深刻。
作者的观点独到,不拘泥于表面现象,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启迪读者深入思考,展示了较高的思辨能力。
7. 章法清晰,文采斐然。
整篇文章的章法清晰,采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文采斐然。
修辞方法运用得当,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感,还提升了文笔的表达力。
8. 立意深刻,价值独特。
整个文章的立意深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深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到价值观。
9. 控制字数恰当,信息饱满。
整篇文章字数适中,信息饱满。
没有出现赘余的文字,同时也没有过于简单的叙述。
通过简洁有力的句子,将复杂的问题表达得清晰明了。
10. 总体评价:这篇申论大作文写得非常不错。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充分思考问题,展示了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扎实的学科素养。
文章立意独特,逻辑清晰,观点准确,表达流畅,给人以很高的阅读体验。
希望作者继续保持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未来的申论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
这样的类型较为新颖。
其实关注过2023年四省联考试题的话,这个类型并不陌生,而且相比四省联考,这道题与前面材料的关联度不算很强,考生在写作时受前面材料阅读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不大。
材料的关键词语为“‘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当代青少年”“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等。
其中“‘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原因,“当代青年少年”是“自己的空间”的主体(主人),“希望有”表明一种愿望,而“放松,沉淀,成长”则是“空间”的作用。
考生既可以从青少年自身立场,又可以从家长、学校、社会立场进行思考:青少年有这样愿望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是被谁打扰?被怎样打扰?空间是现实的空间还是虚拟的空间?“自己的空间”得多大?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一点都不被打扰行不行?……以此达成家长(或学校、社会)和青少年双方的互相理解,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意】1.斯是吾“室”,助吾成长2.不被打扰就是最好的空间3.尊重孩子,给予空间【优秀范文】01吾心安处是“静”土,滋养青年成大树于熙攘人群中,你是否渴望过一片独处的天地?于嘈杂人声中,你是否倾听过心灵无声的呐喊?如果我们拥有同样的渴望,想要觅得一方“静”土,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那么,我们需要懂得处空静而修身,凭宁静而致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青少年也难.免陷入失去自我空间的境地,想要一个“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空间,这种愿望如何实现?可以是一-间安静的读书室,可以是一片宁静的田野,可以是-把能够静坐的椅子,但我想,这片空间,亦应是.“吾心安处”的心灵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