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讲座集训试题汇编全套
- 格式:doc
- 大小:971.50 KB
- 文档页数:30
本套资源目录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一章专题讲座一剖析三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巧妙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一章第2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一章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一章第4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剖析三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巧妙应用限时50分钟A 组(25分钟)1.用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 g·cm -3)配制1 mol·L -1的稀盐酸100 mL ,配制过程中按顺序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①100 mL 量筒 ②10 mL 量筒 ③50 mL 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 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A .①③⑤⑥⑦B .②③⑦⑤⑥C .③⑤⑦⑥④D .④③⑦⑤⑥ 解析:选B 。
配制 1 mol·L-1的稀盐酸100 mL 所需36.5%的盐酸的体积为1 mol·L -1×0.1 L×36.5 g·mol -11.2 g·cm -3×36.5%≈8.3 mL,应选取10 mL 量筒,故用到的仪器顺序为②③⑦⑤⑥。
2.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50 mL 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 碳酸钠溶液B .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 mL 0.100 0 mol/L K 2Cr 2O 7溶液C .用1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 =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 =2的盐酸D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解析:选C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容量瓶中进行,A 、B 错误;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即使用胶头滴管将液体吸出,也会造成配制结果偏低,D 错误。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时集训测控导航表1.(优质试题·辽宁大连一模)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都是透明的C.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D.胶体能通过滤纸解析: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外观均匀,但不一定透明,A、B错误;胶体较稳定,静置不容易产生沉淀,C错误。
2.(优质试题·安徽蚌埠质检)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C.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D.豆浆、牛奶和油脂都属于胶体解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油脂不属于胶体,故A、B、D错误。
3.(优质试题·四川绵阳模拟)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错误的是( A )A.氧化性酸:HNO3、H3PO4、HClO4B.干燥剂:碱石灰、硅胶、无水氯化钙C.酸性氧化物:SiO2、Cl2O、CrO3D.危险化学品:天然气、金属钠、氯酸钾解析:H3PO4属于非氧化性酸,A错误;干燥剂是指能吸收水分的物质,碱石灰、硅胶、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B正确;SiO2、Cl2O、CrO3都能够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别生成硅酸盐、次氯酸盐、铬酸盐,属于酸性氧化物,C正确;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金属钠是活泼金属、氯酸钾易爆,都属于危险化学品,D正确。
4.(优质试题·河南十所名校测试)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C.水银是液态银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发生了反应:S+Hg HgS,据此可知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还可知“丹砂烧之成水银”是发生了反应:HgS Hg+S,上述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B、D均正确;水银是汞的俗称,C项错误。
1.(2019·全国Ⅲ)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离子反应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Cl−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交换法的净水原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3-、SO42-、Cl-被阴离子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经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减弱,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
【知识拓展】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凡能与阳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2.(2019·江苏)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溶液:Na+、K+、CO32-、AlO2-B.0.1mol·L-1FeCl2溶液:K+、Mg2+、SO42-、MnO4-C.0.1mol·L-1K2CO3溶液:Na+、B a2+、Cl-、OH-D.0.1mol·L-1H2SO4溶液:K+、NH4+、NO3-、HSO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A项,题给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大量存在,正确;B项,MnO4-可以氧化Fe2+,错误;C项,CO32-与Ba2+会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错误;D项,H+可以与HSO3-反应生成SO2,且酸性条件下NO3-会氧化HSO3-生成SO42-,错误。
专题三氧化复原反响根底知识〔解析版〕1.【 2021 江苏】3.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 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 B【解析】A.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硫酸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响,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属于结合漂白不涉及氧化复原,故和氧化性无关,而且二氧化硫氧化性较弱,只和强复原剂反响例如硫化氢,和其他物质反响主要表达复原性;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氧化铝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响可以表达Al 2O3具有两性。
应选 B.2.【 2021 江苏】 4.室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1++2、 AlO 2A. 0.1 mol L ·NaOH 溶液: Na、 K、 CO3-1+、 Mg 2+2、 MnO4B. 0.1 mol L ·FeCl2溶液: K、 SO4-1C. 0.1 mol L ·K 2CO3溶液:-1D. 0.1 mol L ·H 2SO4溶液:Na+、 Ba2+、 Cl -、 OH-K+、NH4、NO3、HSO3【答案】 A【解析】A 选项是一个碱性环境,没有存在能与氢氧根发生反响的离子,故 A 正确;B选项是一个亚铁离子和氯离子的环境,选项中有高锰酸根可以与铁离子反响,故错误;C选项是一个钾离子和碳酸根的环境,选项中存在钡离子可以与碳酸根发生反响生成沉淀,故错误;D选项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的环境,选项中有硝酸根和亚硫酸氢根,其中硝酸根可以与氢离子结合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亚硫酸氢根,故错误。
应选 A3.【 2021 江苏】 13.室温下进行以下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向 X 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参加少量 KSCN 溶液,X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A溶液变为红色向浓度均为 0.05 mol ·L-1的 NaI 、 NaCl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K sp(AgI)> K sp(AgCl) B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向 3 mL KI 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 1mL 淀粉溶液,Br 2的氧化性比 I 2的强C溶液显蓝色用 pH 试纸测得: CH 3COONa 溶液的 pH 约为HNO 2电离出 H +的能力比D9,NaNO 2溶液的 pH 约为 8CH 3COOH 的强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A. 先滴加氯水,再参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存在Fe3+,而此时的 Fe3+是否由 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 A 错误;B. 黄色沉淀为 AgI ,在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出AgI 比 AgCl 更难溶,那么说明 Ksp(AgI) < Ksp(AgCl) ,故 B错误;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溴置换出KI 中的碘,根据氧化复原反响的原理得出结论:Br 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故 C 正确;D.CH 3COONa 和 NaNO 2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 的大小,比拟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拟 HNO 2和 CH 3COOH 的电离的难易程度,故 D 错误;应选 C。
高考真题集训化学必修一高考化学作为重要的一门科目,一直备受考生们的关注。
针对必修一部分的高考真题进行集训,是考生备战高考的必备策略。
通过系统练习和题目的针对性训练,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必修一的真题进行解析和训练,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题型一:选择题**1. (2019年全国卷Ⅰ)某学生获得一份图书单,列有五种化合物,其中三种为无机化合物,两种为有机化合物,该学生正确识别了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是()A. H2B. NaClC. CH4D. HCl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CH4是甲烷,为有机化合物。
2. (2018年全国卷Ⅲ)在实验室制备H2SO4时,下列实验操作是错误的是()A. 将Na2SO4溶解于水中生成的Na2SO4溶液浓缩B. 铜在硫酸溶液中通电C. 用Na2CO3中和硫酸D. 所制备的硫酸溶液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用Na2CO3中和硫酸会生成沉淀,不符合制备硫酸的步骤。
**题型二:填空题**1. (2017年浙江卷)有一组物质,它们可以用来制取含氯酸根离子的无机化合物,其中正确的物质组合是碱和氯气是()。
答案:氢氧化钠和氯气解析: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可以制取氯化钠。
2. (2016年全国卷Ⅲ)若有一份盐酸溶液,将甲醛加入其中反应可得()有机物。
答案:氯甲烷解析:盐酸溶液中加入甲醛反应可以得到氯甲烷。
**题型三:解答题**1. (2015年北京卷)化学中常用ΔH表示焓变,具有温度单位。
对于以下四项描述,写出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若焓变为正值,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B. 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放烧杯中的水里加入少量的冰块,水涨不涨C. H(NO3)=H(H2)+H(NO2)D. 若焓变为负值,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H(NO3)应该是H2O,表示水的焓变。
2. (2015年全国卷Ⅰ)已知,苯酚的结构式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A. 试写出苯酚的一个共价键。
最新高考化学专题集训试题汇编(共170页附答案)目录(一)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三) 离子反应(四) 氧化还原反应(五) 元素的“位——构——性”关系与应用(六)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七) 原电池与电解池(八)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九)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十) 四大平衡常数及应用(十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十二) 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及推断(十三)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十五) 物质的制备(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十七)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十八)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十九) 有机推断与合成(二十)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限时集训(一)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限时:25分钟)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D[“蒸烧”即为蒸馏,D正确。
]2.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化学操作与“渍”相同或相近的是()A.洗涤B.浸泡C.萃取D.煮沸B[“渍”为浸泡、浸取,B正确。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Ca2+[]-2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A[A项正确:磷原子质子数为15,质量数为31,可表示为3115P。
B项错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项错误:CaCl2的电子式为[]-Ca2+[]-。
D项错误: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 4.(2017·黄冈联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D.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分异构体B[碳纤维成分是碳,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铵盐和OH-会发生反应:NH+4+OH-===NH3↑+H2O, B正确;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12C和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错误。
题型一:原子结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构化学键1.(2019·北京)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B.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Rb 为碱金属,属于第五周期元素,故In 亦为第五周期元素,In 与Al 同主族,即为第ⅢA 族元素,A项正确;的中子数为115-49=66,质子数为49,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B 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In >Al ,C 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即碱性In(OH)3<RbOH ,D 项错误。
2.(2019·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 2和16O 3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 60和C 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 2NCH 2COOCH 3和CH 3CH 2NO 2是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核素、同位素、同系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18O 2和16O 3为单质,A 项错误;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 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B 项正确;C 60和C 70均为单质,不是核素,C 项错误;H2NCH2COOCH3的分子式为C3H7NO2,而CH3CH2NO2的分子式为C2H5NO2,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故选B。
三年真题二]4<08化肾反固速卑与化肾年衡昌字窖僵。
痹匆演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2024安徽卷、2024江苏卷、2024甘肃卷、2023广东卷、2023山东卷、2023辽宁卷、2023浙江卷、2022广东卷、2022北京卷、2022河北卷、2022浙江卷♦化学平衡:2024黑吉辽卷、2024山东卷、2024江苏卷、2024浙江卷、2024湖南卷、2023北京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2天津卷、2022重庆卷、2022江苏卷、2022浙江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湖南卷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的考查不算太多,这是因为在主观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才是考查的重头戏。
随着新高考单科卷的实行,选择题题量大增,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开始有所增加,考查的核心知识还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计算和影响因素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物质的浓度的计算,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等,常结合坐标图像或表格进行考查。
考法01化学反应速率1.(2024.安徽卷)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SeO?-的影响因素,测得不同条件下SeC^-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一。
点,0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
〜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v (SeO42-)=2.0mol ・L-i.h-i实验序号水样体积/mL纳米铁质量/mg 水样初始pH①5086②5026③5028B. 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eO 42+8H +=2Fe 3++Se+4H 2OC. 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D. 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pH 越小,SeCU2-的去除效果越好【答案】C【解析】A.实验①中,。
〜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v (SeO ;)*5・0xl0 3-一3moi.L 』.h 」,A 不正确;B. 实验③中水样初始pH =8,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配电荷守恒,B 不正确;C. 综合分析实验①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①中SeO :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C 正确;D. 综合分析实验③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②中Se 。
必考部分第一章专题讲座一1.标准状况下,一个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g,若充满氮气时总质量为66g,则此容器的容积是( )A.22.4L B.44.8LC.11.2L D.4.48L【答案】D【解析】22.4L(标准状况下)Cl2换成22.4L(标准状况下)N2的质量差是(71-28) g=43g,设氯气的体积为x,则有Cl2~N2Δm22.4L43gx74.6g-66g=8.6g解得x=4.48L。
2.0.1mo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0.16molCO2和3.6g水,混合气体中( )A.可能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答案】C设混合气态烃的平均化学式为C x H y,因0.1molC x H y和O2反应生成0.16molCO2和0.2molH2O,则x=1.6,y=4,即混合烃的平均化学式为C1.6H4,由此可得:混合气态烃中一定有CH4;另一种气态烃为可能是C2H4或C3H4等,但一定没有C2H6。
3.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6g B.4gC.8g D.10g【答案】D本题给出的数据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种金属的质量只能确定取值围。
三种金属中产生等量的氢气质量消耗最大的为锌,质量最小消耗的为铝。
故假设金属全部为锌时,则需要的金属质量为8.125g,假设金属全部为铝时,则需要的金属质量为2.25g,故金属实际质量应在2.25~8.125g之间。
4.(2015重点中学联考)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后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C.8.26g D.7.04g【答案】B最后沉淀为Cu(OH)2和Mg(OH)2,Cu和Mg共4.6g,关键是求增加的n(OH-),n(OH-)等于金属单质所失电子数即:n(OH-)=4480mL22400mL·mol-1×1+336mL22400mL·mol-1×2=0.23mol,故沉淀的质量为4.6g+0.23×17g=8.51g。
化学选择题专训三(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砖块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生物柴油,实现变废为宝C.84消毒液、过氧乙酸、医用酒精可灭活新冠病毒均利用了强氧化性D.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2.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下列有关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红色褪去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C. 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D. 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3.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D、E四种物质均难溶于水,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化合物A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氢氟酸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R+2OH-+2H2O===2RO-2+3H2↑D.化合物C的水溶液与反应①产生的气体能够发生化学反应4.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5. 现有44 g Mg 、Al 、Zn 、Fe 等活泼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体积为1 L 、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无水硫酸盐140 g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 LB.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C.硫酸的质量为540 gD.无法进行A 、B 、C 项的计算6.已知X 、Y 、Z 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必考部分第一章专题讲座一1.标准状况下,一个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g,若充满氮气时总质量为66g,则此容器的容积是( )A.22.4L B.44.8LC.11.2L D.4.48L【答案】D【解析】22.4L(标准状况下)Cl2换成22.4L(标准状况下)N2的质量差是(71-28) g=43g,设氯气的体积为x,则有Cl2~N2Δm22.4L43gx74.6g-66g=8.6g解得x=4.48L。
2.0.1mo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0.16molCO2和3.6g水,混合气体中( )A.可能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答案】C设混合气态烃的平均化学式为C x H y,因0.1molC x H y和O2反应生成0.16molCO2和0.2molH2O,则x=1.6,y=4,即混合烃的平均化学式为C1.6H4,由此可得:混合气态烃中一定有CH4;另一种气态烃为可能是C2H4或C3H4等,但一定没有C2H6。
3.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6g B.4gC.8g D.10g【答案】D本题给出的数据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种金属的质量只能确定取值围。
三种金属中产生等量的氢气质量消耗最大的为锌,质量最小消耗的为铝。
故假设金属全部为锌时,则需要的金属质量为8.125g,假设金属全部为铝时,则需要的金属质量为2.25g,故金属实际质量应在2.25~8.125g之间。
4.(2015重点中学联考)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后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C.8.26g D.7.04g【答案】B最后沉淀为Cu(OH)2和Mg(OH)2,Cu和Mg共4.6g,关键是求增加的n(OH-),n(OH-)等于金属单质所失电子数即:n(OH-)=4480mL22400mL·mol-1×1+336mL22400mL·mol-1×2=0.23mol,故沉淀的质量为4.6g+0.23×17g=8.51g。
5.在1L2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g,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答案】(1)19.2g (2)4.48L【解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
铜跟硝酸反应后溶液增重,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铜,所以可利用这个变化进行求解,假设铜的质量为x,生成NO的体积为y。
3Cu+8HNO3===3Cu(NO3)2+2NO↑+4H2O增重192 44.8636-504=132xy13.2 g解得:x=19.2g,y=4.48L必考部分第二章专题讲座21.往含Fe3+、H+、NO-3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SO2-3,充分反应后,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3++SO2-3+H2O===2Fe2++SO2-4+2H+B.2H++SO2-3===H2O+SO2↑C.2H++2NO-3+3SO2-3===3SO2-4+2NO↑+H2OD.2Fe3++3SO2-3+3H2O===2Fe(OH)3↓+3SO2↑【答案】C【解析】此题看上去似乎4个选项都可能发生,但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优先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B、D不正确。
那么SO2-3是先与Fe3+反应还是先与H++NO-3反应呢?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如果先与Fe3+反应,则生成的Fe2+又会与H+和NO-3反应,所以应先与H+和NO-3反应,故选C。
2.少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Br-+Cl2===Br2+2Cl-B.2Fe2++Cl2===2Fe3++2Cl-C.2Fe2++2Br-+2Cl2===2Fe3++Br2+4Cl-D.2Fe2++4Br-+3Cl2===2Fe3++2Br2+6Cl-【答案】B【解析】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当Cl2不足时,Fe2+优先被氧化。
3.用0.1mol·L-1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C.+3 D.+4【答案】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则有0.1mol·L-1×0.03L×(6-4)=2×10-3mol×(7-x),解得:x=4。
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4∶3C .2∶1D .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我们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法来解题: x Cl ―→KCl 降x11 Cl ―→KClO 升11×11 Cl ―→KClO 3升1×5得关系式:x =11×1+1×5=16,则被还原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1+11)=4∶3。
5.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的值为( )A .2B .3C .4D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的计算。
Na 2S -2/x x ―→x Na 2S +6O 4NaCl +1O ―→Na Cl -1得关系式:1×⎣⎢⎡⎦⎥⎤6-⎝ ⎛⎭⎪⎫-2x ·x e -=16×2e -,解得x =5。
6.向NH 4Cl 、AlCl 3、Mg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至过量,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 3++3OH -===Al(OH)3↓,Mg 2++2OH -===Mg(OH)2↓(2)NH +4+OH -===NH 3·H 2O(3)Al(OH)3+OH -===AlO -2+2H 2O必考部分 第三章 专题讲座三1.(2015一模)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毒。
以下是制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已知:①NaClO 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②ClO 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ClO 2气体的反应中所加X 酸为______。
(2)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___________ClO 2吸收塔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NaClO 2·3H 2O 粗晶体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晶体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4)a kg30%H 2O 2理论上可最多制得________kgNaClO 2·3H 2O 。
【答案】(1)Cl --6e --6OH -===ClO -3+3H 2O 硫酸(2)防止H 2O 2分解2ClO 2+H 2O 2+2OH -===2ClO -2+O 2↑+2H 2O(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重结晶(4)2.55a2.(2013卷)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FeCO 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1)MgCO 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H 2O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2MgSO 4+C=====800℃2MgO +2SO 2↑+CO 2↑MgSO 4+C=====800℃MgO +SO 2↑+CO↑MgSO 4+3C=====800℃MgO +S↑+3CO↑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 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 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b .Na 2CO 3溶液c .稀硝酸d .KMnO 4溶液③A 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 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CO 3+2H +===Mg 2++CO 2↑+H 2O(2)2FeSO 4+H 2O 2+H 2SO 2===Fe 2(SO 4)3+2H 2O(3)Fe(OH)3(4)①CO②d③3S+6OH -=====△2S 2-+SO 2-3+3H 2O【解析】(1)MgCO 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