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格式:docx
  • 大小:135.36 KB
  • 文档页数:3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西安分行岗位评价与薪酬体系设计1、绪论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达成的有关协议,中国将在加入 WTO 后二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国内企业开办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五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指定的地区享受有中国国内银行相同的权利(国民待遇);五年内取消地区限制和客户限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办理汽车消费融资业务。按照这一协定,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失去特殊的政策保护。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经营历史悠久,与国际金融市场有密切的联系,有全球范围的服务网络和国际业务的专门知识,在人才资源、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上有绝对优势;(2)熟悉国际惯例,懂得如何在陌生的市场中开拓业务,变劣势为优势,提高竞争力;(3)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有高效、安全和优质的清算服务系统和高素质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4)有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审批机制以及灵活的服务手段;(5)很多银行在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经营经验,懂得怎样在中国做银行业务。外资银行的进入将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以后双方争夺的焦点。经济学家Pfeffer(1994)指出,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成功的企业很少依赖于规模经济、技术、专利和物质资本的优势,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创新、速度和适应能力,后者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而外资银行要拓展中国市场,必定会以优厚条件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将造成国内银行的人力资源流失。而人才的流

失,不仅会降低银行的业务开拓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也会带走一部分客户。人才流动的原因虽然包括很多因素,但是不可否认,合理且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重要的因素。

薪酬管理被认为是人力资源中最困难、最敏感、政策性最强的工作。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与企业的薪酬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个科学而公平的薪酬制度,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反之,一个不科学、不公平的薪酬体系会极大地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薪酬体系是一个企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因此设计合理、科学的薪酬体系就成为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工具。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西安分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于2002年4月6日在西安以来,各项业务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具有5家营业网点,13个自助银行,存款超过100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连续两年人均创利超过百万,人均利润指标位居本地商业银行首位。为了适应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原有的薪酬体系进行重新思考,以达到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的目的;为了预防和应对外资银行进入西安后的挑战,对原有的薪酬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已势在必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的经济核心,是以高附加值为标志的产业,依托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将成为主要的利润源泉,人才将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因此如何吸引和调动商业银行员工的积极性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成立三年多的时间,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其在薪酬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原有的薪酬体系已经无法支持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所以论文通过分析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现有薪酬体系中的不足,提出设计的思路,在科学岗位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本文的研究不但对企业的薪酬设计战略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思路框架

2、理论综述

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品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激励与薪酬相关的基础理论

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着作中提出来的,是非常着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而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称为低级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级需求。

马斯洛指出,个体的需要是逐层上升的,在某一阶段,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在主导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人的需求就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不断有人提出异议并证明需求的满足过程不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不排除多种需求同时存在的可能。

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一般来说,随着员工职位的上升.其需求层次也会有所变化,而且很有可能需求的层次有所上升,需求满足方式也逐步由主要依靠外在奖励和刺激〔例如薪酬〕到主要依靠内在的满足(如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生产线上的工人可能相对更容易注重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他们在工作中更看重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和住房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相应于高层管理者来说,他们更为看重的是能否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多地考虑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是否具有挑战性。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类是使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使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指出,不是所有的工作要素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保健要素只能安抚员工,而不能激励员工,它们不能使员工产生工作满足感。只有激励因素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如果具备了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是必需的保健因素,能够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

(3)期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