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 格式:pdf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67
15--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引用格式:黄 振,彭 勇,杨定照,等. 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0):15-18.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0.004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越来越青睐优质稻米,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因而除了抗病、高产、广适外,培育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意义也十分重大。
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高产、多抗、优质和广适的杂交水稻品种,经过多年攻关,于2014年成功选育出抗病、优质且广适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隆晶优8129,并于2018年通过了国家华南早籼、华南感光晚籼、长江中下游晚籼的品种审定,2019年通过了湖南省晚稻迟熟组、广西省桂南迟熟组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稻20186003、桂审稻2019042号、湘审稻20190075和国审稻20216037。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母本来源隆晶4302A 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夏季用携带香味基因fgr 的新香B 作母本与南美热带粳稻资源光叶B 作父本远缘杂交,2004年春季在海南用其F1作母本与中间材料0878(华37B/Ⅱ-32B )作父本杂交,后代经湖南、海南两地一年两季穿梭种植,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筛选双重压力选择法和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具有香味且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自交加代,再用野败型不育系金23A 与具有香味且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测保,后代通过fgr 、Wx 等品质基因型与外观表型鉴定相结合,逐代选择优良单株连续回交,定向培育而成[1]。
2015年通过湖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的选育黄 振1,彭 勇1,杨定照2,陈 勇2,胡圣国1,白珍安2,秦 鹏2,杨远柱1,2,3(1. 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 ;2.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25;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摘 要:隆晶优8129是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优质香稻不育系隆晶4302A 与自育的恢复系华恢8129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学号 094120311 姓名徐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09应用生物教育B课程名称作物学通论教师及职称龙维彪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上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12 月 20 日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生命科学学院 09级应用生物教育B 徐娟 094120311【摘要】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3)恢复系。
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又恢复了可育性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
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
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
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
2、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选育: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首先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株,其次是有能把雄性不育株的不育特性传递下去的保持材料,然后通过测交和连续成对回交,完成全部核置换之后就可育成三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同型保持系。
(1)、雄性不育株的获得:获得原始的雄性不育株,可从大田自然群体中寻找或通过远缘杂交产生。
国审三系杂交水稻国豪优2115高产制种技术吴泽江1 徐黎峰1 侯锡学1 李守国1 周 雷1 吴 凡1,2(1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621023;2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21023)摘要:国豪优2115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选三系不育系国豪1A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恢2115,于2016年配组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该品种中大穗型、米质好、耐高温、抗性好、熟期合适、优质高产。
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6072。
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国审;水稻;新品种;国豪优2115;高产;制种技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大米的品质、口感等要求越来越高。
现阶段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在品质和产量方面遭遇瓶颈,育种家们纷纷在品质、抗性、产量上寻找突破点,确立了株型较紧凑、穗盖叶、高产、稳产、抗性好、优质广适的选育目标,国豪优2115正是在这个选育目标的指导下选育的。
对国豪优2115进行了小面积制种和200hm2以上大面积制种技术探索,绵阳地区夏季制种,表现出抗病、抗倒、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势,每hm2平均产量为3.0t,最高产量可达4.5t。
结合绵阳近几年气候特点及制种资料分析,对其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做了归纳总结。
1 选育经过1.1 母本三系不育系国豪1A 国豪1A是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宜香1B与自育中间材料(金23B 后代)1222杂交,再用金23A与国豪1B连续回交育成的。
在绵阳市经开区4月下旬播种,平均播始历期73d,株高77cm,分蘖力中等,主茎叶片数12片左右,叶鞘、叶耳、柱头、颖尖紫色,穗长24.0cm,穗着粒150粒;保持系千粒重26.0g,长粒型,平均粒长9.7mm,长宽比3.6。
1.2 父本恢复系雅恢2115 雅恢2115系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3年夏在雅安用泸恢17×IRBN92-332的F3抗病中间材料与泸恢17回交,经南繁加代,连续单株择优育成。
收稿日期:2017-09-14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3)作者简介:杨金松(1964-),男,湖北黄梅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资源创新工作,(电话)027-********(电子信箱)yang.js0311@。
湖北省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三系杂交水稻科研大协作的重要成员,经过本省水稻科技人员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诸如红莲型细胞质和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利用、选育了大量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等,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水稻生产做出了贡献。
总结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的经验,对湖北省的三系杂交水稻育种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所益处。
1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研究成果20世纪在以野败为代表的三系杂交水稻研究的全国大协作中,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湖北省水稻科研工作者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发现了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1]和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2],并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选育出一系列品种应用于生产,为丰富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细胞质类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1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利用研究武汉大学朱英国于1972年利用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江西地方品种莲塘早为父本杂交的后代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经过回交,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onglian-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HL-CMS)[3]。
通过进一步杂交转育,相继转育出红莲华矮15A、中锋1A、1024A、B 杂金A 和泰引1A 等多个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
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转育成红莲型青四矮2号A 及丛广41A,90年代又培育出粤泰A、超泰A、珞红3A、珞红4A 等多个不育系。
红莲型不育系与其他类型不育系相比有很大不同,细胞学观察表明,不育系花粉败育特征为圆败,败育时期属于二核期。
遗传学研究表明,红莲型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与单核期花粉败育的野败型水稻不同,恢保关系与野败完全不同,恢复谱也比野败型广泛,因此红莲型细胞质是杂交水稻新胞质[1]。
引用格式:虢婷婷,杜洁莹,徐叔云,等.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0):11-14.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0.003杂交水稻具有杂种优势,产量高、稳定,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1],而中国粮食的增产,主要靠提高水稻单产,杂交稻增产潜力比常规稻 大[2]。
因此,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3]。
稻瘟病感染遍及世界稻区,是稻作生产中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4],我国各大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导致水稻减产10%~100%。
水稻资源中本身就具有稻瘟病的抗性基因,选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5]。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优质稻的需求不断增加,选育高产、香型、抗稻瘟病的杂交新品种需求尤为突出[6-9]。
因此,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自选母本瑜香178A与自选恢复系R19–1配组育成三系杂交晚籼早熟新品种瑜香优191,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杂交稻新品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1 不育系瑜香178A的选育瑜香178A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春季在海南崖城以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的恒丰B为母本、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泰丰B为父本进行杂交,定向选择耐高温、抗倒的F2代优良单株,并在F3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与不育系恒丰A进行测交,对保持不育彻底的株系进行加代回交, 2017年冬在海南陵水入选株系表现基本稳定,农艺性状整齐、败育完全、镜检花粉不育度达到100%,将该株系命名为瑜香178A。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的选育虢婷婷1,杜洁莹1,徐叔云2,王 佳1,阳 研1,王艳红3,魏中伟4,周 静1(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 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0;3. 娄底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娄底 417000;4.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瑜香优191 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自选母本瑜香178A与自选恢复系R19–1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籼早熟新组合,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熟期适宜、抗稻瘟病、香型、米质优、适应广,2022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20236)。
通信作者:宋德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蜀乡优668高产制种技术赵兴龙 林 强 王 莎 李仕川 郭 昌 张 培 宋德明(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230)摘要:蜀乡优668是由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保持系崇恢468和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蜀乡286A 于2016年组配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属中大穗型组合,广适高产、抗病、出米率高,熟期合适。
2022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222071。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蜀乡优668;高产制种技术;抗病;优质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 New Three-LineIndica Hybrid Rice Variety Shuxiangyou 668ZHAO Xinglong ,LIN Qiang ,WANG Sha ,LI Shichuan ,GUO Chang ,ZHANG Pei ,SONG Deming(Chengdu Tianjianj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1230)西南地区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在抗性、品质、产量方面存在矛盾,高产品种抗性差,优质组合产量低、抗性不足,适种区域有限。
特别是水稻种植大省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种植习惯,历年来春季较干旱,夏季普遍闷热多雨但在入伏后又易出现高温旱情,秋季常阴雨连绵,导致大部分稻区频发稻瘟病而影响种植。
为此,育种家们纷纷提出在品质、抗性、产量上找突破点。
在这种背景下,选育高产、中熟、抗稻瘟病品种,为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成为了蜀乡优668的选育目标。
2017-2021年在成都崇州,绵阳江油、三台、游仙、梓潼水稻制种区域对蜀乡优668进行各10hm 2以上面积制种技术探索。
夏季制种,抗病抗倒,异交结实率高,发芽率高,产量高,制种产量3.5~ 4.0t/hm 2。
杂交水稻两系与三系的区别
1.三系杂交水稻:
-包含三个主要的遗传群体: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
-雄性不育系的花粉是不育的,不能自我授粉结籽,但其雌蕊正常,可以接受外来花粉。
-保持系可以与不育系杂交,使后代仍保持雄性不育性状。
-恢复系具有使不育系后代恢复雄性生育能力的基因,当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时,产生的杂种F1代具有杂种优势,表现为高产优质。
2.两系杂交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MS)和恢复系两个遗传群体。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受温度影响,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在较低温度下育性恢复,能自交结实。
-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光温敏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得到的F1代具有杂种优势。
三系杂交水稻在育种和制种过程中需要三个遗传群体,而两系杂交水稻只需两个,简化了育种和制种过程,但两系法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因为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受季节和地域的温度影响较大。
同时,
两系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保持系的依赖,降低了种子生产的复杂性,但对温度调控的要求却更为严格。
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都是为了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三系配套育种方法三系配套育种方法是一种超级酷的育种方式呢!三系配套育种有这么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得找到雄性不育系,这就像是在一群种子里找那个特别的“病号”,它自己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
哎呀,这可不容易呢!然后呢,要找到保持系,这个保持系就像个忠诚的伙伴,能让雄性不育系一直保持不育的特性,不断繁殖下去。
再有就是恢复系啦,恢复系就像是个神奇的医生,能让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又恢复正常可育的状态。
这就像一个团队合作,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其实是很有保障的。
你想啊,这就好比是按照严格的规则在玩一个游戏。
在寻找这三系的时候,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不会突然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变异把整个育种计划搞砸。
就像我们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是精心挑选的,这样搭起来的房子才稳固。
稳定性也不错呀,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这三系之间的关系就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有条不紊地进行育种工作。
那应用场景可多啦!在农作物育种方面,简直是个大明星。
比如说杂交水稻的育种。
杂交水稻大家都知道,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啊!优势那是杠杠的。
它能把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就像把不同超级英雄的超能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通过三系配套育种,可以让水稻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实际案例就看杂交水稻呗。
袁隆平爷爷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就用到了类似的方法。
哇塞,他的成果让多少稻田增产啊!原本产量不高的水稻,经过三系配套育种这种魔法般的操作,产量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农民伯伯们看到那沉甸甸的稻穗,得多高兴啊!这就像原本只能赚一点点钱,突然变得财源滚滚一样。
我觉得三系配套育种方法简直是育种界的宝藏啊!它简单又有效,还能带来这么多实际的好处。
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育种方法。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自XX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产以来,从最初每公顷制种几十千克产量到现在每公顷制种二、三百千克的产量,经历了一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形成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比较成熟阶段,说明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由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制种技术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一种模式去操作各地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一些技术措施和指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1选好制种田选好本田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搞好隔离水稻花粉粒小而轻,能随风飞扬,花粉的传播距离很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米据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对花粉隔离的试验结果:距离10米的,花粉混杂率为百分之五点二;距离20米的花粉混杂率在百分之二点三,距离30米的,花粉混杂率降到百分之一;距离40米以上的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所以,制种田周围50米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它水稻品种,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保证种子的纯度制种时的隔离方法有以下四种:空间隔离、时间隔离、父本隔离和屏障隔离2安排好“三期”“三期”是指正确的播种期、适时的插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扬花期,其中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较多,主要有春制、夏制和秋制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制种,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再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的适宜秧龄期确定出适宜的插秧期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杂交水稻制种要注意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气温、湿度适宜、雨水较少的季节,一般要没有连续3天以上的雨天据资料介绍,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理想的抽穗扬花期要求日平均气温24~28℃,花时气温28~32℃,昼夜温差8~9℃,相对湿度75~85℃,日照充足,有微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好,开花正常,异交结实率就高如果日最高温度高于35℃或日最低温度低于20℃,日平均温度低于22℃,花时穗部气温低于26℃或昼夜温差过大,开花较少,异交结实率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五或高于百分之九十,对开花授粉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的适宜气温为23~30℃,下限温度为18~20℃,略低于籼型杂交稻,但不同的亲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所制的组合特性而定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制汕优63组合较适宜的抽穗扬花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因为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多数年份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有规律性的雨日;7月份又有“火南风”的威胁,9月份中、下旬有“寒露风”低温的危害为了避过这些不利因素,制种应以夏制为主,抽穗期安排到8月中旬为宜,缩小秋制或者把秋制改为早秋制种算准父母本播种差期第一种,播始差期推算法,即生育期推算法是根据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区,或自然气候条件大体相近的地区,同一季节和大致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来说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是相对稳定的根据这一原理,即可推出算出父母本的播始差期播始差期的推算方法,是将父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减去母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之差,就是这一组合父母本的播始差期例如南优2号制种,其父本国际稻24在上海地区5月上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约需天母本二九南1号a在6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约需52天,天 - 52天 = 53天,则父母本播始差期从理论上讲为53天,在父本播种后到53天的时候播母本采用播始差期推算法计算父母本的播始差期,其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只适宜年际之间气温变化小的地区和季节制种,同时还应考虑到所用的种子是新种子还是陈种子,播种量的多少,秧龄期的长短,秧苗素质的好坏,田间管理条件及当时的气候特点等因素,不可简单盲目照搬,以免造成花期不遇第二种,叶龄差期推算法根据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制种,不同年份,播种期和田间栽培管理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其主茎叶片数是相对稳定的根据这一原理,即可推算出父母本的叶龄差,其方法是:将父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叶龄减去母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叶龄之差,就是该组合父母本的播种叶龄差例如南优2号在广西博白制种,父本国际24于2月上旬播种到始穗时叶龄为18片叶,母本二九南1号a在3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始穗时叶龄为10片叶,则父母本的叶龄差为8片叶,就是说当父本国际24播种后长到8片叶左右时,就播母本二九南1号a应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准确观察父本的叶龄,从秧田到大田,要有专人定点定株定时观察记载,每三天观察一次,以第一期父本为准,如果是三期父本,则以第二期父本为准一个点要观察10株以上,从观察到的全部株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叶片数和一个最低叶片数后的平均叶龄作为推算父母本播种期的依据具体做法是:首先定株从秧田开始,按亲本和秧田类型,各选择有代表性的秧苗10株以上,按株编号,插杆子做标记,定为观察对象,供观察记载用的秧苗要分散选取,要有代表性移栽时,将这些秧苗插到有代表性的制种田,继续对号进行观察其次观察记载只观察记载主茎叶片的生长情况从主茎第一片完全叶算起,每长出一片完全叶,就用红漆或红印泥在叶片上作个记号,以区别叶片长出的先后顺序,每三天观察一次,到父本叶龄接近母本播种期时,应每天都进行观察记载叶龄的方法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新叶现心未展开时为叶;新叶伸出一半左右,但没有完全展开时为叶;新叶叶片全展开时为叶每次观察记载完毕,计算出平均数,以代表全田的叶龄第三种,有效积温差推算法用父母本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差来确定父母本播差期的方法,叫有效积温差推算法一般感温性的水稻品种在同一地区即使播种期不同,播种至抽穗有效积温是相对稳定一般水稻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上限温度为27℃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就是把从播种到始穗每天大于12℃和小于27℃之间的温度统统加起来,就是该亲本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有了父母本从播种到始穗期累计的有效积温,就可以算出它们之间的有效积温差例如南优2号在南宁制种,父本国际24一般有效积温为℃,母本二九南一号a有效积温为℃,℃ - ℃ = ℃,℃就是南优2号父母本同时始穗的有效积温差从父本国际24播种后的第二天起,将每天大于12℃以上的温度累加起来,当加到℃的那一天,即为母本二九南一号a的播种期应用此方法,虽然可以避免由于年度间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但还是避免不了秧田期间因栽培管理不同所造成秧苗生长快慢的误差以上三种方法,如果单独使用某一种算法来安排父母本的播种差期,都有不足的地方因此,各地在制种过程中,都要将三种方法综合起来考虑,以确定播差期大多数地方的经验是,以生育期为基础,积温作参考,叶龄差为依据,结合父母本特性来确定其播差期春制由于气温不稳定,大多用叶龄差法,参考积温差和生育期;夏制和秋制由于气温比较稳定,大多采用生育期法,参考叶龄和积温差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父本播种的迟早,当年气温变化、水肥条件以及秧苗素质等再来稍作调整如父本比往年播种提早,而播后的气温也比往年偏低,生育期往往会略有延长,主茎叶片数也会稍有增加,因此母本可以推迟一点播种适时插秧期在安排好最佳抽穗扬花期和播种差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组合父母本的特性安排适龄的插秧期所谓适龄,不仅包括秧苗播种到插秧所需要的天数,而且还包括秧苗叶片的多少,即叶龄不同稻类的品种,主茎叶片数不同一般育大苗秧时,早稻品种秧苗叶片数控制在该品种主茎叶片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内比较适宜;中稻品种秧苗叶片数控制在该品种主茎叶片数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较好,超过这个范围,秧苗容易出现老化现象甚至产生早穗同时,适龄秧适期栽插,能使秧苗在本田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以利于长出一定数量的根系和分蘖叶片,为下一阶段的幼穗发育、抽穗结实等生殖生长奠定基础3培育适龄多蘖壮秧俗话说:“秧好一半谷”,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制种获得高产的基础据象州县农科所调查,在南优2号制种田,二九南1号a带两个以上分蘖的壮秧,始穗期比不带分蘖的弱秧提早5天,单株分蘖多个,每株平均实粒数多粒,增产百分之四十一点五壮秧的标准有三条:第一,扁蒲粗壮分蘖多母本秧龄20~23天,有5~6片叶,秧苗要是三叉苗,带2~3个分蘖;父本秧龄32~37天,一、二、三期父本要有10、9、8片叶,相应要带4~8个蘖第二,根系发达白根多秧苗移栽前长出的那些黄褐色的老根,一般插到大田后很快死去,只有那些白色粗壮的新根,带到大田里才能继续生长,新根、白根越多,移栽后返青快,*快父母本秧苗在移栽时,每粒谷苗白根应在20条左右第三,秧苗均匀整齐,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而挺立,没有病虫危害培育适龄多蘖壮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做好秧田秧田要选择土质好,肥力中上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远离村庄,禽畜不易危害的田块秧田要做到田平、沟直、泥融米开厢,沟宽17厘米、深10厘米,四周开好围沟,如果是春制,还要准备好农膜拱架等秧田要多施有机肥,在播种前10~15天,每公顷施猪牛粪或人粪尿~千克作基肥,播种前一天,每公顷再施~千克磷肥、千克钾肥、千克碳酸氢铵作面肥种子处理浸种前要抢晴将种子翻晒1~2天,增加种子的活力筛选种子,除去混杂于种子中的发芽谷粒、泥块、病粒等浸种时先用盐水选种,除去秕谷,再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倍或百分之五十的托布津倍液,也可以用百分之二十的强氯精倍液进行种子消毒,药液一定要浸没种子,浸种消毒时间12~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再进行浸种浸种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多起多落浸种法种子消毒后,先将种子浸种12小时,以后每天起落4~5次,每次起水1~2个小时,但要保持谷壳湿润,每次落水不少于6小时,避免种子吸水不足,而影响种子发芽率第二种是日浸夜露法将消毒后的种子装入纱网袋、尼龙网袋或者透气的麻袋内,吊在清洁的水里,流水里更好,以种子没入水中为度白天将种子浸入水中让其充分吸水,促使种子体内的酶类活动,夜里将种子取上来,薄摊于室内篾簟或草席上通气以后每天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种子露白后进行催芽第三种是间歇浸种催芽法将消毒后的种子,第一天在清水内浸种12小时,然后将种子从水里拿出来薄摊于室外草席上露籽过夜,第二天再在清水里浸种12小时后,再拿上来放到40℃的温水里浸5~10分钟,然后保温催芽,每隔6~8小时用温水淋种子1次,注意上下翻动,以利受热均匀和适当通气,促使发芽整齐、粗壮在催芽时一定要把握好温度,做到高温破胸,恒温催芽,当芽长到半粒谷长,根长到一粒谷长时,就可抢晴播种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的多少,对秧苗素质影响极大稀播匀播能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出多蘖壮秧一般来说,秧田播种量要根据母本及各期父本要求的秧龄长短来定,秧龄长的可以播稀些,秧龄短的可适当播密些,具体每公顷秧田的播种量可用公式计算:秧田播种量=×如秧龄为30天的,每公顷秧田播种量则为千克播种时要带秤下田,按每公顷播种量分厢过秤,分次播种,先少后补,落谷均匀,疏密一致,播后压种,盖好盖种肥,以种子不见天为度这样能使秧苗个体有均匀的营养面积和空间,通风透光好,增加日照,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加养分的积累,使群体分蘖生长健壮一致在制种基础好地方,可采取两段育秧,有利于培育多蘖壮秧,提高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具体做法是:整好秧田后,头段每公顷均匀播种千克,当秧苗长到叶时就寄插,秧苗素质随寄插密度不同而不同实践证明,双株或三株寄插,密度一般以厘米×厘米为宜寄插田的管理措施与秧田基本相同从寄插田移栽到制种田的时期要适宜,早中熟组合为7~8叶期,迟熟组合为8~9叶期秧田肥水管理在三叶期前,保持沟中有水,厢面湿润不裂口以利增气促使扎根直苗如晴天厢面过干,可灌一次跑马水保持厢面湿润,高温烈日的中午,厢面不能留水层,以防烫死种苗三叶期后以湿为主促*,必要时,适当烤田,以防秧苗徒长,移栽前5~7天灌水上厢面,上水后不能再断水,以免增加拔秧困难在施肥方面,父本1叶1心期施断奶肥,每公顷用尿素60千克左右; 2叶1心期施攻蘖肥,每公顷用尿素60~90千克;3叶1心施壮蘖肥,每公顷用尿素37~45千克,5~6叶开始露田炼苗,促稳长使叶片直立不披垂叶色青绿母本1叶1心期,每公顷施尿素60千克,2叶1心期,每公顷施尿素千克父母本移栽前3~4天要施起身肥,每公顷施尿素37~45千克,以增加返青能力,促进返青成活同时要注意防治稻蓟马、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秧苗移栽时,做到“三带”,带蘖、带肥、带泥移栽4、施足底肥,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制种田要搭好高产苗架,必须适氮、高磷、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1:父本的底肥每公顷可用牛栏肥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先堆沤5~7天,在第二期父本插秧前施入父本行内,接着插第二期父本,插后5天深施一次球肥球肥配方为每公顷尿素60千克,氯化钾45千克,猪牛粪千克,肥泥土千克,加适量的水混合,用手取~克捏成团,离每棵父本稻蔸7厘米左右施一个球肥,深约7厘米母本的生育期较短,在施肥上应采用“一次入库,全层施肥”方法,以利控制剑叶长度母本移栽前三天,制种田每公顷施人畜粪~千克,堆沤过的油枯~千克,碳酸氢铵~千克,氯化钾~千克,过磷酸钙千克,硫酸锌22~30千克,加呋喃丹30~45千克一并施入,将泥推平融合后插母本扩大行比行比是指繁殖田或制种田父本与母本行数的比例行比愈大,母本就愈多,基本苗数就多父本植株高于母本植株,高差越大其行比可适当大些春制和夏制,由于父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分蘖多、花粉量大,行比也应适当大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水稻是我国消费人口最多的作物自XX年代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取得重大突破以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近XX年来种植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产量则占水稻总产量的60%现将我们多年实施的大面积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归结下一、建立制种基地制种基地的条件必须满足杂交水稻制种所需要的条件如隔离、光照、温度、土壤肥力、排灌系统等在此前提下,选择海拔—m丘陵山区为好因山区隔离条件好,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高5%—10%,风速小,亲本播始历期延长2—3天,有利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二、合理安排花期和播差期,保证花期花时完全相遇杂交稻制种要达到最佳花期,既要求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适合扬花授粉,又要求父母本盛花期最大程度地相遇实践证明,父母本最佳抽穗扬花期要求:晴天多,无连续3天以上阴雨天气,11:00—14:00气温大于23℃小于35℃,相对湿度75%—90%,昼夜温差8℃左右因此,首先要根据基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扬花授粉期,再根据亲本生育特性确定播差期一般1期父本制种时,安排母本比父本早1—2天始穗;2期父本制种时,父本早母本1天或同期始穗,才能达到盛花相逢但在实施中还要认真搞好花期预测,及早调节确定播差期的方法是:叶差与时差相结合,以叶差为主,时差为辅若父本前期出叶速度快,应延长叶差,缩短时差;反之则缩小叶差,延长时差1期父本制种叶差比2期父本制种相应缩小—叶,时差缩短3—4天三、加强栽培管理,创建高产群体 (一)培育多蘖壮秧并适龄移栽实践证明,要创制种高产稳产,应以秧田攻蘖为主,大田攻苗为辅父母本均应统一浸种、消毒和催芽,分户育秧;父本要两段育秧,母本要匀播、稀播,并使用多效唑促秧苗矮壮多蘖母本播种量在—kg/hm2之间,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秧苗1叶1心时施尿素30—/hm2:作断奶肥,并用g/hm2多效唑对水kg均匀喷施2叶1心时施尿素—/hm2作分蘖肥,3叶1心时施尿素60kg/hm2加钾肥作壮秧肥,移栽前5d 用尿素75kg/hm2作送嫁肥3叶前湿润灌溉,3叶后灌浅水,移栽前灌深水,注意防治病虫害父本叶移栽,有3—4个蘖;母本—6叶移栽,有2—3个分蘖,秧苗带蘖率90%以上 (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影响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关系不大所以父母本要有适宜的行比合理的父母本行比依制种组合不同而异,早熟组合以2:14—16,中熟组合2:16—18,迟熟组合2:18—20为宜父本株行距为×,母本株行距为×,父母本间隔父母本均插2粒谷,分别插足万和万穴/hm2,保证抽穗时父本有效穗万/hm2,母本有效穗万/hm2,颖花比为1:3 (三)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异交结实率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高低对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异交结实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简单有效措施是:①培养强壮父本超高产制种宜采用1期父本,它具有花粉密度大、花期集中等优点,可增产10%—15%具体做法是父本移栽时大田应开沟施农家肥12—15t/hm2,碳铵和过磷酸钙各kg/hm2,返青后追尿素kg/hm2作分蘖肥,并根据情况施适量微肥如锌肥等,以后结合母本追肥一并进行,使父本每穴成穗30个以上②培育理想剑叶理想剑叶的定向培育应早施和巧施氮肥,移栽前结合大田整地,以有机肥为主,肥料一次入库在剑叶生长敏感期(幼穗分化I—Ⅲ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剑叶在20—25cm之内③巧用激素即合理使用“九二O”以消除母本包颈,提高柱头外露率“九二O在母本见穗5%—10%时喷施,连续喷3天,每天一次,上午8:00—10:00喷施,总用量—g/hm2 (视不育系特性),每次对水—kg/hm2均匀喷施,3次用量的比例为2:5:3,第2、3次父母同时喷另用“九二O”养花,即正常喷施后隔1天,每天09:00—10:00用15g/hm2单喷母本,连续养花3天,能有效延缓柱头老化此外应结合使用其他花时调节剂如增效调花宝、“九二O”增效剂、调花灵和硼肥等,这些激素对提早花时、提高结实率有显著作用如在母本破肚时喷30—45g/hm2增效调花宝,或在盛花期前喷ml/hm2调花灵或硼砂,可提早母本花时30,提高结实率5%—8%④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的重要一环开花期坚持每天在10:30—12:30于父本散粉高峰期赶粉3—4次,改传统的拉绳赶粉为双杆赶粉(杆长cm),轻推、重摇、慢回手遇阴雨天抢雨停间隙或雨后现晴及时赶粉四、及时除杂,适时收晒纯度和质量是杂交稻种子的效益和生命,杂交一代种子纯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大田栽培产量下降80—kg/hm2因此在整个制种过程中不但要严格隔离异源花粉,还要在秧苗期、分蘖盛期、破口期和成熟期,根据株叶型、叶色、长势、熟期等严格去杂去劣,保证父母本田间杂株率%以下种子一旦成熟,应及时收割,单独脱粒、晒干,扬净入袋,严防机械混杂,保证种子质量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杂交水稻制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几个方面来决定的,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即夺取水稻制种的高产,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推广一期父本制种技术:一期父本抽穗历期比二、三期父本的要缩短3—5天,父母本同时抽穗率达70%左右,比二、三期父本制种增加20—30%,在增加花粉密度的同时,提高了花粉利用率,父母本盛花相遇的机率显著提高,克服了花期重叠的问题;父本花粉量增多,花粉密度增大,异交结实率提高栽培技术工对父本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大田营养生长期,增加总苗数和有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早生快发,缩短母本出穗历期,为花期相遇创造理想良好的条件为使父母本盛花相遇,在安排父母本花期时要求早熟组合母本早于父本1—2天始穗,中熟组合要求父母本同时抽穗,迟熟组合要求早于母本1—2天始穗父本插双株或三株,力争父本每亩有效穗达7—10万株,颖花数达—万二、推广增加单位面积内母本总颖花数的综合农艺措施:一要根据不同组合确定好父母本播差期,选择适当的父母本播种期和移栽期,搞好花期预测和调整二要保证母本用种量,大田用种量保证在/亩,同时采取稀播育壮秧,育优质分蘖秧苗三是把父母本行比定为2:14或 2:16,尽量多插母本,母本插足基本苗,每蔸插双株带蘖秧,插植密度2╳,通过以上措施,使每亩母本有效穗达到20—23万,总颖花数达到—万四是科学施肥,母本每亩要达万朵以上颖花,需纯,N、P、K 比例为2:1:,坚持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五是合理灌溉,前期湿润,灌水相间管理,中期灌浅水,后期干湿灌溉,为制种夺取高产打下基础三、推广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在全面推行一期父本措施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如施用多效唑、KH2PO4、尿素和硼肥调节花期,重视后期施肥,以及始穗及齐穗期叶面喷施“P20”、“KH2PO4”、尿素等,迅速解除母本包颈,加大开颖角度,提高午前花比例,从而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遇率,达到加快灌浆速度,尤其是增强弱势花的灌浆能力,以增加千粒重在父本散粉高峰期采取人辅助授粉方法,增加母本柱头授粉机会,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四、坚持综合防治稻粒黑粉病:黑粉病是分布较广的一种水稻病害,严重影响种子质量随着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一般年份黑粉病发病率为5—15%,主要是土壤、种子带菌和花期侵染,因此,在防治措施要狠抓以下几点:制种田实行轮作或翻耕后播种绿肥种子用8%的盐水泡种,淘汰病粒,并用倍的强氯精浸种消毒,浸种时间为8—12小时,浸种后用清水洗净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用20%的粉锈宁乳剂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在制种的各个时期切实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作母本和恢复系作父本,将它们按比例种到同一块田里,用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生产杂种一代的过程,叫两系制种两系制种和三系制种母本都是靠异交结实,在制种的原理上基本一样,所以两系制种完全可以借用三系制的技术和成功经验两系制种与三系制种最大差别是不育系,两系制种的不育系育性,是受一定的温、光条件所控制的,目前所用的光敏核不育系,一般在大于13、45小时的长日照和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