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食用菌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01 KB
- 文档页数:33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一、术语解释:(每人4分,共20分)1。
应变:2。
初生菌丝:3。
替代栽培:4。
无菌操作:5。
消毒:2。
填空:(每项1分,共16分)1、按食用菌的生活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大部分食用菌属于_____。
2.菌种保存是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保存方法,保存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性质可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对温度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对湿度、光线、氧气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
5.在菌种分离过程中经常使用;三、判断题:(每个2分,共16分)一.一般来说,食用菌属于耐高温、怕低温的生物。
(2)食用菌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的适宜温度相同。
()3、人们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就是指经过人工方法培养的纯菌丝体。
()4.食用菌菌丝体在黑暗或弱光下生长良好,而子实体形成阶段必须受到散射光的刺激。
()5、利用紫外线杀菌时在黑暗条件下使用比白天使用杀菌效果好。
()6、鸡腿菇菌丝体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
()7.在灭菌过程中,为了防止培养物在高温季节发酵变酸,无论是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都应在起火之初大力扑火。
()8、食用菌生产中,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结实性。
()四、问答题:(48分)1.食用菌保存的原则、目的和方法?(8分)2。
描述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10分)3、试述堆料、发酵的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10分)4、香菇袋料栽培的主要步骤?(10分)5.如何在高温季节管理原料栽培平菇的生长?如果是杂菌污染?(10分)《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答案一、术语解释:(每人4分,共20分)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2.初生菌丝: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也称为初生菌丝。
……………………………………装……订……线…………………………………………12-13上《食用菌栽培技术》期末考试卷(甲卷)Array一、多项选择题:(20分)1、配制培养基应遵守三个原则(ABC)A.含有必需的营养,并注意浓度配比合理B.具有一定的生长环境C.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D.加凝固剂2、培养基必需的营养物有(ABCD ) A.水分 B.碳源 C.氮源 D.无机盐类 E.缓冲剂 F.凝固剂3、关于双孢蘑菇栽培的吊菌丝和定菇位说法正确的是(ADE )A、湿度大、通风少时有利吊菌丝B、湿度偏小通风量大的条件下有利于吊菌丝C、湿度大、通风少时有利定菇位D、湿度偏小通风量大的条件下有利于定菇位E、总覆土地厚度约为4cm,含水量度18%-20%(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调水原则是发湿后干,通风原则是先少后多。
调水后,大通风5-10h,关闭门窗室温控制在20-22℃吊菌丝。
3d后于早晚适当通风每次30min,诱导菌丝快速上土。
约6d后当菌丝即将长至土表时,及时覆盖1cm厚黄豆粒大湿土。
3-4d后,菌丝在豆粒土下长足时,加大通风使菌丝倒伏横向生长,并加粗呈线状,以备在该位出菇,就是定菇。
二、填空题:(40分)1、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在于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是绿色的健康食品,名菜有(松茸)烧鱼块、(竹荪)芙蓉汤、(金耳)鸡汤等。
真菌多糖可有效提高免疫机能和抗癌活性,例如:(冬虫夏草)、(松茸)、(猪苓)、(茯苓)、(香菇)、(灵芝))五种药用菌。
其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其产业为(高效)、(生态)、(环保)的产业。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为:(产量与产值)不断增加,(栽培种类)逐年增多,产品加工(多样化),栽培方式向(代料栽培)方向发展。
2、菌种的多孢分离法有1.(孢子印法)2.(孢子弹射法)3.(空中孢子捕捉法)4.(菌褶涂抹法)3、食用菌菌种因其退化与变异时时发生,故要定期分离选优,其方法有:1.(淘汰已衰退个体)2.(更换养分)3.(定期分离菌种)4、生产上为了培养健壮的菌丝,常采取比(生理最适温度)略低,一般低(2℃),这个温度称为(协调)最适温度。
食用菌生产技术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2分,共10分)变温结实性:需要温差刺激,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形成。
恒温结实性:不需要温差刺激。
就能形成子实体原基。
菌核:由菌丝体密集而成的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质地坚硬,色深,是真菌的储藏营养物质的器官,能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是休眠体。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膜。
同宗结合:由同一孢子萌发形成的两条初生菌丝相互结合,形成次生菌丝发育成子实体的现象。
异宗结合:由两个不同交配型的孢子萌发的两条初生菌丝相互结合形成次生菌丝发育成子实体的现象。
菌索:由菌丝扭结形成似绳索状组织外形似根,有皮层,髓部和生长分点之分。
三级菌种:将原种进一步扩大繁殖后,得到的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瓶(袋)装菌种。
子实: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大型菌丝组织体。
子实层:产有性孢子的地方。
初生菌丝: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又叫单核菌丝。
(存在时间短,不能形成子实体)次生菌丝:由两条初生菌丝的细胞相互结合只发生质配,不核配,细胞有两个核,又叫双核菌丝。
(生理成熟时,能形成子实体。
)栽培种:将原种进一步扩大繁殖后,得到的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瓶(袋)装菌种。
草生菌:从草本植物残体或粪肥中吸取养料,纤维素是首要碳源,几乎不能利用木质素。
三生菌丝:由次生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了的双核菌丝。
食用菌菌种:经过人工分离培养供进一步繁殖用的纯菌丝体花菇:当子实体长到2CM以上遇到低温或干燥,则菌盖表面开裂成菊花瓣状或龟裂装的香菇。
共生菌:不能独立在枯枝,腐木上生长,与相应生物形成相互依存,互惠,有利关系的食用菌。
生物转化率:每投入一斤干料所获得鲜菇的百分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食用菌的菌肉包括(胶质状菌肉)、(丝状菌肉)、(泡囊状菌肉)三种类型。
2.人工栽培食用菌经历(菌丝体生长阶段)、(子实体原基生成阶段)、(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三个阶段。
3.食用菌根据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不同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三种类型。
食用菌栽培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食用菌生长所必需的?A. 维生素B. 矿物质C. 光照D. 氧气答案:D解析:食用菌如蘑菇、香菇等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而维生素、矿物质虽然对食用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必需的,光照对食用菌的生长影响不大。
2. 食用菌栽培中,pH值的控制对产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较小C. 影响较大D. 决定性影响答案:C解析:pH值对食用菌的生长有较大影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适宜的pH值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从而影响产量。
二、填空题3. 食用菌栽培中常用的培养基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木屑、棉籽壳、麦麸解析:木屑、棉籽壳和麦麸是食用菌栽培中常用的培养基,它们可以提供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4. 食用菌的接种过程需要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答案:无菌解析:食用菌的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为杂菌的污染会严重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
三、简答题5. 简述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步骤。
答案: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步骤包括:a. 培养基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培养材料并进行消毒处理。
b.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c. 发菌: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d.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出菇管理,包括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e. 采收:当食用菌长到适宜的成熟度时进行采收。
四、计算题6. 如果一个食用菌栽培室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可以放置100个菌袋,每个菌袋平均产量为0.5公斤,那么这个栽培室的总产量是多少?答案:500公斤解析:总产量 = 栽培室面积× 每平方米菌袋数× 每个菌袋的平均产量= 100平方米× 100个/平方米× 0.5公斤/个= 500公斤五、论述题7. 论述食用菌栽培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对不同食用菌种类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食用菌的菌丝体能、、和贮存养料,以满足菌丝的增殖和子实体发育的需要。
答:分解、吸收、转化。
2.食用菌的子实体具有和的功能。
答: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3.蘑菇属于科,香菇属于科。
答:伞菌科、侧耳科4.平菇属于科,草菇属于科。
答:侧耳科、光柄菇科5.金针菇属于科,牛肝菌属于科。
答:口蘑科、牛肝菌科6.猴菇属于科,灵芝属于科。
答:猴头菌科、灵芝菌科7. 滑菇属于科。
答:球盖菇科。
8.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有、、、、、等。
答:水分、湿度、温度、通气、酸碱度(PH值)、光照。
9.用来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为,酸碱度大都偏。
一般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答:60—65%,酸,20--30℃。
10.食用菌属于氧性养生物。
答:好、异。
11.食用菌的生长不需要光,生长需要散射光。
答:菌丝、子实体。
12.菌种厂厂房规划最好选择:、、、的地方。
答:交通方便、有水电源、地势高燥、环境清洁。
13.菌种厂厂房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答:操作方便,利于减少或避免污染。
14.无菌操作的设备主要有:、、、、。
答: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超净工作台、自动接种机。
15.灭菌设备主要有:、、。
答:高压蒸气灭菌锅、常压灭菌灶、电子灭菌器。
16.培养设备主要有:、、。
答:培养箱、培养室、摇床。
17.培养基按营养物质来源的不同可分类为:、、。
答: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18.培养基按培养基的物质状态不同可分类为:、、。
答: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19.一般采用、、和等措施保藏菌种。
答:低温、干燥、冷冻和减少氧气供给。
20.在接种前通常打开紫外线灯分钟,然后黑暗分钟。
答:30,3021.在对无菌室进行消毒时,通常使用.. 和.. 混合后产生的..蒸汽进行杀菌。
答:高锰酸钾、甲醛(福尔马林)、甲醛22.香菇属腐菌类。
答:木23.香菇属温、温结实菌类。
答:低、变24.为了增加香菇菌袋的通气量,生产上常采用菌袋增氧法促进菌丝健状生长,其处理的部位是在菌丝生长前沿部位。
试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食用菌: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食用的菌类总称,俗称菇、蕈、耳。
2.菌种: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
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3.培养基: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4.菌种分离:就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5.灭菌: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
6.消毒: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欲消毒的物品表面和孔隙内绝大部分微生物致死,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无论哪一种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2.伞状子实体的菌肉可分为两类,即(丝状菌肉)和(泡囊状菌肉)。
3.菌环是由(内菌幕)遗留下来的。
4.菌托是由(外菌幕)遗留下来的。
5.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四大类,即(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素)。
6.制种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
7.对一级菌种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所要求的压力为( 1.1kg/cm2),温度为(121℃),时间为(20~30min)。
8.菌种分离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
9.接种的设备有(净化工作台)、(接种箱)和(接种室)。
10.菌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三级菌种)。
11.一级菌种的容器为(试管),规格为(18~20mm×180~200mm)。
12.制作棉塞的棉花应是(普通皮棉)。
13.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灭菌之后一定要(检验灭菌效果)。
15.食用菌在(发菌或菌丝生长)期不需要光照,应避光培养。
16.根据自然状态下食用菌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将食用菌分为三种不同的营养类型,即(腐生性食用菌)、(寄生性食用菌)和(共生性食用菌)。
17.香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菌类。
18.平菇属于(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19.鸡腿菇菌丝体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
三、单项选择(多选无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食用菌就是蘑菇。
B.食用菌是能供食用的微生物。
C.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
D.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伞菌的总称。
2.绝大多数食用菌喜欢( C )环境。
A.酸性 B.碱性 C.偏酸性 D.偏碱性3.制二、三级种时,要将培养料放入常压灭菌灶中蒸8-10小时,其目的是( C )。
A.将培养料蒸熟,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
B.使培养料软化,同时也可改变其PH值。
C.杀死培养料中所有的微生物。
D.杀死培养料中部分有害的微生物。
4.在分类学上,平菇只是侧耳属中的一个品种,即( C )。
A.美味侧耳B.金顶侧耳C.糙皮侧耳D.漏斗状侧耳5.平菇子实体真正能产生担孢子的部位是( C )。
A.菌盖表皮 B.菌肉 C.菌褶 D.菌柄四、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2分,共30分)(+)1.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
(+)2.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产生新一代孢子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3.泡囊状菌肉可作为分离制种的材料。
(+)4.接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移植程序。
(+)5.转管是将菌种进行扩大繁殖的一种方式。
(-)6.把接种针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灼烧致红是一种消毒措施。
(-)7.用酒精棉球擦拭子实体表面是一种灭菌措施。
(+)8.对二、三级菌种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压力应达到1.5kg/cm2,温度应为126℃,时间为1.5~2.5小时。
(+)9.PSA培养基的配方为:土豆200g,蔗糖20g,琼脂17~23g,水1000ml。
(-)10.食用菌菌种分离有多种方法,其中,组织分离法属于有性繁殖,而孢子分离法属于无性繁殖。
(+)11.促使菌筒转色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2.套筒是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3.蘑菇培养料一般需经过前发酵和后发酵处理。
(-)14.酵母菌属于食用菌。
(-)15.平菇最大的特点就是耐贮藏。
五、简答题(22分)1.简述无菌操作规程。
(5分)无菌操作规程主要有以下四点:(1)任何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任何操作器具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3)任何一种培养基开口时,都必须倾斜向下,并用火焰封口。
棉塞也应适当燎烤后再塞回试管。
(4)任何操作必须做到快、准、稳。
2.简述组织分离法的操作过程。
(5分)操作过程(以伞菌类为例):种菇选择(优良品种;色、形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含水量少)↓种菇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拭子实体或用0.1%升汞溶液浸泡1~2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切取组织块(无菌操作)↓移接组织块至斜面中央(无菌操作)↓培养(25℃左右)3.怎样才能生产出优良的二、三级菌种?(7分)菌种制作过程中,只要做到:选择优良菌种à选择正确的配方和优质原料à严格灭菌à严格无菌操作à科学培育à优良的二、三级菌种。
4.配制发酵料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配制发酵料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升温要快,温度要高;二是翻堆时要将料里翻外,外翻里,避免发酵不均匀或夹带生料,确保发酵质量。
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无论哪一种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2.伞状子实体的菌肉可分为两类,即(丝状菌肉)和(泡囊状菌肉)。
其中(丝状菌肉)菌肉可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
3.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四大类,即(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素)。
4.制种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
5.菌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三级菌种)。
6.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灭菌之后一定要(检验灭菌效果)。
7.制二、三级菌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为( 60%~65% ),通常用(手测法)测定。
8.食用菌在(菌丝生长)期不需要光照,应避光培养。
9.高压蒸汽灭菌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10. 金针菇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在国内、外被誉为(增智菇)。
11. (灭菌)、(消毒)和(防腐)是不同程度杀灭微生物的概念,灭菌是(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消毒是(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欲消毒的物品表面和孔隙内绝大部分微生物致死),防腐是(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抑制物品表面和内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12. 根据自然状态下食用菌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将食用菌分为三种不同的营养类型,即(腐生性食用菌)、(寄生性食用菌)和(共生性食用菌)。
13.香菇(低温变温)结实性菌类。
14.黑木耳属于(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食用菌: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食用的菌类总称,俗称菇、蕈、耳。
2.菌种: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
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3.培养基: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4.菌种分离:就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5.灭菌: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
三、单项选择(多选无分)(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食用菌就是蘑菇。
B.食用菌是能供食用的微生物。
C.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
D.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伞菌的总称。
2.绝大多数食用菌喜欢( C )环境。
A.酸性 B碱性 C 偏酸性 D 偏碱性3.制二、三级种时,要将培养料放入常压灭菌灶中蒸8~10小时,其目的是(C)。
A.将培养料蒸熟,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
B.使培养料软化,同时也可改变其PH值。
C.杀死培养料中所有的微生物。
D.杀死培养料中部分有害的微生物。
4.在分类学上,平菇只是侧耳属中的一个品种,即(C)。
A.美味侧耳B金顶侧耳C、糙皮侧耳D漏斗状侧耳5.平菇子实体真正能产生担孢子的部位是(C)。
A.菌盖表皮 B.菌肉 C.菌褶 D.菌柄6.下列食用菌中,属于子囊菌的是(C)。
A.香菇 B.银耳 C.羊肚菌 D.灵芝四、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2分,共22分)(+)1.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
(+)2.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产生新一代孢子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3.泡囊状菌肉可作为分离制种的材料。
(+)4.接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移植程序。
(+)5.转管是将菌种进行扩大繁殖的一种方式。
(-)6.把接种针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灼烧致红是一种消毒措施。
(-)7.用酒精棉球擦拭子实体表面是一种灭菌措施。
(+)8.对二、三级菌种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压力应达到1.5kg/cm2,温度应为126℃,时间为1.5~2.5小时。
(+)9.PSA培养基的配方为:土豆200g,蔗糖20g,琼脂17~23g,水1000ml。
(-)10. 平菇子实体出现畸形的主要原因是养分不足。
(-)11.平菇最大的特点就是耐贮藏。
五、综述题(31分)1.请你以一个菌种厂厂长或技术人员的身份谈谈如何搞好菌种生产?(15分)答题要点:要搞好菌种生产,必须要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知识。
制作菌种过程中,要严格把握住每一个环节:即选择优良菌种à选择正确的配方和优质原料à严格灭菌à严格无菌操作à科学培育à优良菌种。
2.食用菌栽培是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良好途径,请你谈谈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16分)答题要点:示范栽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相关服务(提供菌需物资、产品销售及加工途径等)。
试题(三)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食用菌: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食用的菌类总称,俗称菇、蕈、耳。
2.菌种: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
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3.培养基: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