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大豆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大豆的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大豆的营养丰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丰富。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饮食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豆还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因此要强化大豆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现简单介绍大豆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大豆的种植技术。
1、大豆种植的意义大豆是黑龙江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
大豆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大量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用大豆作为原料所获得的一些饮食产品可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其中以大豆作为原料获得的豆油可以有效防止人体患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几率。
因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长期食用可以避免因维生素缺乏而导致的免疫系统障碍。
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为蔗糖和乳糖,还可以预防糖尿病,也是糖尿病患者首选食材。
大豆除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大豆在经过加工后,剩余的材料可作为畜牧养殖业的饲料,如豆饼、豆粕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可以促进家畜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提高肉类产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种植大豆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意义重大。
2、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因素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以产量高、品质好而著名,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仍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大豆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如温度、土壤、光照等外,还包括播种技术、施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原因。
其中气候对大豆的影响较大,大豆在整个生育期的气温、降水量、光照以及气温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大豆营养物质的含量,通常光照充足、雨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的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较高;不同的播种期决定了大豆的生长环境不同,会影响到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大豆籽粒中的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影响到大豆的品质,因此在种植大豆时要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期,做好适时播种;肥料中的一些营养素、矿物质等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肥料对大豆产生的影响不同,如氮肥和磷肥可增加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单纯的施加有机肥会降低大豆籽粒中的含油量,当与磷钾肥和氮磷肥配合使用时则可以增加大豆中的含油量。
小议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摘要] 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生育期内受多种害虫为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降影响产量。
现将几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的生产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年出口150万t左右,然而由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针对大豆病虫害开发出了新的防治产品,并在全国大力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大豆虫害种类大豆虫害有30多种,主要有以下害虫较普遍发生。
1.大豆潜根蝇、白边地老虎及地下害虫。
2.大豆蚜虫、蓟马。
一般年份均有发生。
3.大豆二条叶甲。
在东北垦区发生比较普遍。
4.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及多种鳞翅目害虫(苜蓿夜蛾、烟夜蛾、尺蛾类、灯蛾类、毒蛾类、草地螟、卷叶螟)等。
如:草地螟一旦发生、危害严重。
5.大豆食心虫:在西北、东北部地区危害严重。
二、防治策略大豆病害较多:①真菌病。
有为害暗叶部的斑枯病、灰斑病、霜霉病和锈病等,其中霜霉病遍及各地;为害根、茎的有疫腐病、菌核病和炭疽病。
疫腐病以抗病育种,其他靠轮作法防治。
为害子粒的有紫斑病和黑点病,药剂拌种防治。
②细菌病有斑点病和斑疹病,有的可用抗病育种防治。
③病毒病。
种类多,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以花叶病毒流行广、为害重。
采用无病毒种子、消灭媒介昆虫及抗病育种防治。
④大豆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采用合理轮作和抗病育种防治。
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草地螟、豆荚螟、豆秆蝇、豆秆黑潜蝇、红蜘蛛和蚜虫等,以药剂防治为主。
菟丝子在黄淮平原为害甚烈,采用清选种子、生物防治和轮作防治。
发现的病害有30余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最多,病毒类主要是大豆花叶病毒,线虫病主要为孢囊线虫和根结线虫。
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安全有效的防治。
1.合理轮作换茬: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发生孢囊线虫的地至少应行5年以上轮作,因孢囊线虫在土壤中存在的年限长。
大豆栽培技术综述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大豆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种子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种子选择1. 选种质优良的种子种子是大豆栽培的起点,选种质优良的种子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种子萌发力强的种子,以确保良好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2. 种子处理在选用种子后,还应进行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发力和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播种技术1. 播后及时覆土大豆播种后要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提高出苗率和生长势。
2. 控制播种密度在大豆栽培中,适当的密植对于提高产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密度过大则会造成植株之间的竞争,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应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控制好播种密度。
三、田间管理1.合理施肥大豆是对氮肥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合理施肥,尤其是要注意追施氮肥,增加肥料的供应。
同时要注重有机肥的施用,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2.浇水管理大豆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期和荚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但是要避免过量灌溉,以免造成积水和水分过多引发病虫害。
3.适时垄土适时垄土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大豆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提高产量和品质。
4.调节植株生长在大豆生长期间,要及时除去杂草,保持田间整洁,有利于大豆植株的光照和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四、病虫害防治1.预防措施在大豆栽培中,要采取预防性措施,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浇水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对于大豆的常见病虫害,如大豆花叶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蚜虫等,可以采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掌握好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大豆种植时间把握及方法技巧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
下面一起来学习大豆种植时间及方法技术。
各个地区大豆种植时间春播大豆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
下面一起来学习大豆种植时间及方法技术。
各个地区大豆种植时间(1)春播大豆时间:4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区域: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部分区域(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还有一些二年三熟的区域,比如河北中北部,山西和陕西的一些地区。
(2)夏播大豆时间:6月中旬区域:夏播大豆区域比较广,以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居多,比如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3)秋播大豆时间:8月中下旬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的一些区域。
大豆高产种植方法技术1、种子选择大豆种子品种很多,种植户在选择豆种的时候首先需要到正规的种子站购买,另外就是要挑选适合当地种植,抗性好的大豆品种,播种前最好再进行人工选种,将一些品质不好的种子剔除。
2、土地翻耕大豆属于不能够重茬种植的作物,所以事先必须做好清种工作,减少重茬的危害。
结合土地情况进行合理的翻耕工作,并施足底肥。
3、播种方法大豆播种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有窄行密植播种、等距穴播种、点播、麦地套种等方法,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播种方法,另外大豆进行合理的密植能够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重点就在于施肥工作,有条件的种植户当然是进行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大豆从幼苗期到开花期这段时间对磷肥的需求多,及时的施磷肥能够保障后期大豆的根瘤菌生长,提高大豆固氮能力。
大豆的抗肥害能力比较低,种肥在施用的时候最好和大豆种子分开。
种肥可以用磷酸二铵,每亩用量8公斤左右即可。
J I S H U T U I G U A N G技术推广■如何做好大豆种植与田间管理□刘安祥大豆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
本文对如何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从如何提升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1大豆种子的科学选用1.1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优良品 种。
在选择上,要以当地自然方面条件为依据,从生育期适宜、具有更强的高逆性以及可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作为选择对象,重点是应该克服盲目性引 种,否则可能会造成大的损失期性 ,地宜地选种和 适当 的种植 。
1.2 统抓好大豆种子的精选。
种子质量的高低与大豆在出苗后能否实、和是十分 性的 。
应该以“大 ”为 ,选择好种子,可以实 产10%(—成)。
以,在进行播种,必选或是用选种精选的方,选择好大豆的种子。
2 科学合理的 地技术大豆的 和是一种上 :实的 ,在 1.2g/cm3,含水量高于20+以上最适宜大豆育。
在 地上 的方 ,要是 当地生 点及生产条件和为依据,进行 和具用。
如地 有 和方面的 ,可以 ,可以 :,是以 方 。
,的为18~20cm,要合,是 大 ,在 12~15cm,I则应该 25c m以上;如地 有和的,可在在,茬子 ,以12!15cm为宜。
如大豆为 作 的,应该在进行 地好 ,进 。
在地 ,对地 的,要 好好镇压。
3 种方3.1窄行密植播种法。
从当前国内和国外看,主要用的栽培方法包括“缩 行”法和“窄行密植”。
如行距由60~70厘宽改为40~50厘,实窄行密植后,产幅为二成二城。
在大豆的全部生长周期(播种、中、收获)均以机械方 作>,要优点 是 可 以:得较高的墒,出但 且均勻。
实窄行密植方后,群布置更加合理,光能和地力得充分应用,还可以使杂草生生受到非常有效的。
3.2 $等距”穴 。
该方法是通过机械开穴方实等距穴,在种的 和质量方面都有提升。
3出后,株距适宜且分布合理,实个和群的均衡生长,且结荚密,可高 条 产量 成 。
3.3 60厘双条。
大豆栽培技术一.选用良种多年实践证明,大豆原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多,种子的可种性逐年降低,致使大豆株高变矮,分枝能力差,单株粒数减少,抗病性降低,品质下降,大豆产量逐年递减。
据试验,一个品种连续种植5年,其减产幅度达13%以上。
因此,在高产大豆生产上,应该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应用种子部门新繁育的良种。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选用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应注意生育期问题。
一般来说,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高,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低。
选用品种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既能充分利用生育季节,又能保证高产、稳产为原则。
应选择在本地无霜期日数最少的年份也能达到黄荚期的品种。
我省应选择生育115-125天左右的大豆品种。
第二,应注意倒伏性问题。
茎秆弱的大豆品种容易倒伏造成减产,茎秆强的品种肥水过多、密度过大,也会出现倒伏现象。
高产栽培水平下的品种应选用茎秆强度大的半矮秆、产量潜力大的品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第三,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
应针对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品种。
我省病毒病、霜霉病发生严重,所以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综合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在选用大豆品种时,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吉林省应选用的优质高产品种有:吉林21、吉林35、吉林39、吉林47、吉育57、吉育58、长农13、长农15、长农22、吉科豆1号、黑农35、黑农38等品种。
二、合理轮作大豆是用地、养地的作物。
它作为禾谷类的前茬,能使后茬有不同程度增产效果。
据省科院调查,玉米以大豆为前茬比禾本科作物为前茬增产16%。
为什么以大豆为前茬增产效果这么大呢?第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入土深,能吸收土壤较深层的养分。
禾谷类作物玉米是虚根系,入土浅,这两种作物轮作,使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得以均衡利用,因而增产效果显著。
第二,大豆根系上有大量的根瘤,可从空气中回收较多的氮素,部分遗留在土壤中供给后茬作物利用。
大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非常重要。
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从大豆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所帮助。
一、生长环境选择1.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的选择要求不严格,一般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土壤为宜。
在土壤中应适当施入有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2.气候条件:大豆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对光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日照。
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
3.田块选择:大豆种植前应该选择尽量无污染的土地,避免连作地和重盐碱地种植。
选择早期积温高,排水良好,无积水,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一般来说,适宜生长的大豆品种有短生型大豆、早熟大豆等。
2.播种方法:大豆种子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底至4月中旬。
播种前应将大豆种子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大豆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2-15公斤左右。
3.施肥管理: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底肥,生长中期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特别是在大豆的开花结果期,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4.田间管理:大豆生长期间,对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
需要适时除草、防治病虫害,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适当的田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常见的大豆病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锈病等,对于这些病害的防治,可以采取轮作休耕、间种作物、合理施肥等措施。
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2.虫害防治:大豆主要的虫害有豆蛾、豆蚜、豆蝽等,对于这些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灌水时,应注意稀释苗期的两週内的虫害卵、幼虫,对害虫的卵,用地刮除,减少危害。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油料作物。
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丰富,被誉为“北方的牛奶”、“植物肉”。
大豆的种植对于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介绍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是大豆高产的首要环节,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类型等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
我国不同地区适宜不同类型的品种,北方地区适宜早熟、矮生、抗逆性强的品种,南方地区适宜中晚熟、高生、耐旱、抗寒的品种。
在品种选择时要考虑其抗病性、稳产性等因素,并注意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品种。
二、选好耕地大豆原产于温带地区,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应性很强。
根据本地土壤类型选择最适合的地块。
1、土壤 pH 值:大豆生长所需 pH 值为 6~7.5,pH 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大豆生长。
土壤 pH 值不宜低于 5,也不宜高于 7.5。
2、土层:大豆对土层要求不高,要求土层深厚,一般在 20 cm 以上。
3、耕地施肥:在选地前,应做好土壤测试,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 pH 值进行相应的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三、做好前茬准备大豆耐荫性差,前茬作物越单一,大豆生长越好,一般在灰绿色、豇豆、玉米等作物后种植,但不宜在豌豆、菜豆等豆类作物后种植,以免引起连作障碍症,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四、适时播种1、播种时间: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 4 月底至 5 月最早,南方在 5 月上旬至中旬。
当地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气候等情况来确定。
2、播种密度:基本上大豆的播种密度在 15~18 kg/亩合适,具体数量应根据品种、生态环境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3、排距:由于大豆的分枝多、茎细、叶小,所以在种植时应注意间距的安排。
北方地区间距以30×10 cm 或27×10 cm 为宜,南方地区间距应适当加宽,一般可采用45×15 cm 或60×15 cm。
《大豆的种植技术和常见问题》精品整理大豆黄叶、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农户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黄叶、死苗现象,严重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对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收益。
那么大豆黄叶、死苗的原因什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病害在大豆的苗期感染顶枯病是,它的子叶会出现褐色环斑,生长节点坏死,在严重时会整株枯死;花前染病的种植,它的节间会延长,顶芽变褐,植株变脆易折倒;花后染病的植株,叶片易脱落,结荚较少,荚粒会发育不良,成熟延期,在收获前也会保持绿色。
防治措施:在植株染病时,及时将病株拔除,以免病害蔓延,对于染病较轻的种植,可以喷洒杀毒矾和百菌清,效果较好。
1精品整理2、虫害大豆孢囊线虫会引起死苗,幼苗遭受危害时,叶片会变化,发育较慢,在严重时植株枯萎而亡;成株发生是,植株生长不良、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花期延期,荚粒生长不饱满且色泽较暗。
将病株拔除,会发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少,根系附着很多的大豆孢囊线虫。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状况,促进大豆生长,要适时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土壤环境极利大豆孢囊线虫繁殖,对于发病的田块可用低浓度的氧化乐果乳液对于茎基部喷施。
2精品整理3.营养不良。
当缺肥或部分施用某种肥料时,或发生严重干旱时,植株叶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皱缩现象,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因脱肥而死亡。
防治方法:要科学合理的施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促进大豆生长,对于缺肥的田块,可以喷洒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使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使得大豆正常生长。
3精品整理4.除草剂损害除草时,除草剂使用不当、用量过大、除草剂组合不当、重复喷洒等问题。
都会造成除草剂的危害,会导致大豆植株黄叶,严重时甚至死苗。
防治方法:对于除草剂的使用一定要规模严格,发现药害后要及时浇水,降低药剂浓度,在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
以上是大豆黄叶、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基于的大豆种植技术大豆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的主食之一。
东北寒地大豆栽培技术要点探讨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大豆的栽培技术有着独特的要点和特点。
针对东北地区的寒地大豆栽培,需要特别注意种植时间、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要点进行探讨,给广大农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种植时间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
由于东北地区的气候较为寒冷,所以在选择种植时间时需考虑土壤温度和气温条件。
一般来说,最适合大豆生长的土壤温度在15℃以上,气温在15℃以上时,大豆的出苗和幼苗生长都比较理想。
适当选择温暖的时段进行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品种选择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大豆的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东北地区的大豆品种需要具有抗寒性强、早熟性好等特点。
常用的品种有黑龙江大豆、吉林大豆、北疆豆等。
这些品种对寒冷的气候条件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较短的生长期内完成生长发育,适合东北地区的种植需求。
三、育苗管理育苗是大豆栽培的关键环节。
在东北地区寒地大豆的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选择耐寒性强的育苗地。
在东北地区,春季气温较低,所以需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性好、土壤肥沃的田地进行育苗。
2.合理控制育苗期内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育苗时,可以选择使用保温设备提高温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利于加快大豆的生长速度。
3.注意防治病虫害。
在育苗期内,需要定期巡视育苗田,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避免对大豆的生长造成影响。
四、田间管理1.土壤管理。
在种植大豆前需要充分进行土壤的整理和肥料的施用。
由于东北地区的土壤冻结期较长,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提前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密植管理。
在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中,由于生长季节相对较短,所以一般可以适当增加密植的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灌溉管理。
东北地区春季一般降水较少,所以在大豆生长期内需要适当进行灌溉,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大豆丰产的田间管理重点摘要:大豆的生长发育受各方面影响较大,要想夺取高产,促丰收,重点要抓好除草、水分、施肥、防病害、补苗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环环相扣,只有做足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最终取得高产的胜利。
关键词:除草;查苗;灌溉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1 中耕除草1.1 中耕除草的作用杂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大株杂草可以遮挡阳光,使大豆植株处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生长,光合作用不充分,从而导致大豆发育不正常,再有杂草过密,与大豆养分和水分的争夺了是十分严重的,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大豆和秧苗发黄,出现营养不良的状态。
所以适时除草对大豆的生长十分必要。
一般有矮棵杂草,可通过中耕清除一部分,大豆的整个生长期要进行3铲3趟,第1遍在6月上旬,第2遍在6月下旬,第3遍在7月初。
一般最后一次趟时要起大垄,3趟的深度刚开始浅,随着植株的长高要逐渐加深,最后一次起大垄要把土推向豆苗根部,这样可以抗旱保湿,再就是可以防涝抗倒伏,铲趟可以起到松土除草,防止地块板强,破坏呼吸,起到保湿作用,而且利于根部通透,促进大豆根部的固氮作用。
中耕不能清除所有的杂草,总会遗留一些,到了大豆生育后期,也就是7、8月份时候,由于到了雨季,这些杂草会生长的很快,植株高大,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必须用人工的方式拔除,以利于通光透风,促进大豆的增产。
1.2 化学除草的应用人工除草的效果总是不太理想,为了促高产量,有必要进行化学除草,使用除草剂进行彻底灭草,化学除草效果好,省时省力,但使用时,要注意用法和用量。
针对豆田中的杂草种类应用适当的除草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个量的掌握要根据当地的杂草情况、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等综合考量,一般规律时土壤地力较强,天气比较旱时,使用高剂量,反之用低剂量。
目前常用的有乙草胺、拿扑净、禾草克乳油、盖草能乳油等品种,这些除草剂都是些老牌的除草剂,多数地区应用的效果反馈都比较不错。
对于新品牌除草剂要慎重选择,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大豆种植技术我国大豆分布很广,可划分为五个栽培区。
那么,如何科学种植大豆?下面小编整理的大豆种植技术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_大豆如何种植_大豆种植技术_怎样种大豆01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
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3)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
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
02精选种子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
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
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
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
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03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
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
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
其单位用克表示。
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
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
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
要求发芽率95%以上。
04种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营养等优点,被广泛种植和应用。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1.适宜生长环境大豆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光照充足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温度适宜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一般在15℃-30℃之间;土壤肥沃可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大豆生长;排水良好可避免积水,防止大豆根系窒息死亡。
2.适宜的种植时间大豆适宜在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之间,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种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适宜的土壤类型大豆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3.0%之间,土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为宜。
二、品种选择大豆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耐旱、优质的品种更受农民的欢迎。
目前我国常见的大豆品种有黑大豆、黄大豆、青大豆、红大豆等。
三、田间管理1.耕作管理大豆种植前要进行彻底的耕作,将土壤翻松、除草、翻斗、平整。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松土、中耕,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2.施肥管理大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及时追肥,保证大豆的养分供应。
3.灌溉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来说,大豆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大豆的发芽生长;中后期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大豆的病害和减少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随着人们对大豆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对大豆田间管理的主要
任务和主要管理措施进行阐述。
标签:破除板结;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大豆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一直占据世界重
要位置,大豆含蛋白质40%左右,脂肪20%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还含
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素有“植物蛋白肉”之称,大豆不但
是较好的用地养地作物,而且还是牲畜的优良饲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
大豆的田间管理任务就是疏松土壤,消除杂草,间苗培土,追肥灌水,达到
保叶、保花、保荚和增长、增荚、增粒、增重的目的。
1 破除板结
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表土易形成板结层,会使叶子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
垅,重者要毁掉重种,如能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可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
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效果不好,破除的方法一是人工耧耙,二是
用耙破除。
2 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由于多重原因造成缺苗断垅,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采取补苗
和补种措施。主要是移稠补稀或育苗移栽,一般在两片叶补苗为好,对缺苗严重
的地块要进行补种,可结合间苗一并进行。
3 间苗定苗
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间苗的时间宜早不宜晚,
从叶子展开至对生单叶出现时进行间苗为宜,间、定苗最好一次完成。
4 中耕除草
中耕不仅能消灭杂草,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能保墒防旱,增产效
果显著,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一次,苗高16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
开花前进行第三次。深度以一次浅,二次深,三次再浅为原则。中耕结合培土保
护幼苗也是清除杂草的有效措施之一。除草也可用化学除草剂,豆田常用除草剂
分三个类型:播前、播后苗前和苗后。苗后除草剂,受土壤类型、土壤湿度的影
响较小,同时除草也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缺点就是用药量大、费时费工、大豆易
受药害,因此一般选用播后苗前除草剂较好;常用除草剂有:(1)40%索拉乳油
该除草剂在播后苗前、杂草发育前施用效果好,施药后最好在15天内有15-20
毫米的降雨,如果无雨可喷灌或浇灌一次。一般在沙土地每畝用药量250毫升,
壤土地300毫升,粘土地350毫升。配25千克的药液即可喷施1亩地;(2)50%
乙草胺。可防除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以及马齿苋等阔叶杂草。在播种
后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8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3)25%虎威
和35%稳杀得,虎威可防治豆田阔叶杂草,稳杀得可防治禾本科杂草,两者都是
苗后茎叶除草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时施用,否则豆苗
过大遮住了杂草从而效果差。每亩用35%稳杀得35毫升加25%虎威75毫升,
兑水50情况混合喷施。
5 灌溉排水
大豆需水较多。一般在苗期不用灌溉,而应及时蹲苗。花荚期需水最多,要
求勤灌细灌,以保花保荚达到高产。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沟灌和喷灌三种。但
是,大豆在苗期和成熟期又怕涝,播种后应立即开沟排水或作畦播种。
作者简介:宋龙海(1978-),男,安徽和县,安徽省和县香泉镇人民政府农
业综合服务站,助理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