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0
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定位与协作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审核和验证工作。
它们的定位和职责如下:1. 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等行使财务管理权力的单位进行的审计。
其主要职责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会计核算制度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风险防范措施、内部控制、合规性等进行检查、审核和评估,确保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 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上市公司和其他重要实体的财务报表进行的审核,其职责是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评估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重要错误和欺诈行为,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专业性评估、监测和改进。
其职责是评估和建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和预防企业内部的财务和操作风险,改进企业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
这三种审计形式在企业中的协作如下:1. 内外协同: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会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和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做到内外协同,能够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
2. 互相支持: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形式可以互相支持,在企业内部建立衔接起来的审计架构,通过协同作用,达成相互补充,提高严谨性和专业性,彼此借鉴和互相协调,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3. 信息共享: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信息化共享,创造一个数据整合和分析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就像一个“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权益保障体系。
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比如水利事业。
水利事业的飞速腾飞,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下,民生水利、内部审计等理念应运而生,内部审计对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服务作用。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具体实际,对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剖析了了水利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详细解析了水利内部的发展现状,还对水利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预测。
关键词:审计的重要性、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预测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新的历史高度。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内部审计机构几万个,从业人员二十多万人。
全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几十万个左右,一些违纪违规问题被清查出来,有效的减少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损失,促进和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纵观水利行业,伴随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水利部顺应发展潮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空前加大,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付诸实施,这对水利内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审视水利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服务,成为当前水利内审工作急需研究的课题。
笔者经过认真分析事实现象,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对一个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的社会是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是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
内部审计制度四十年变迁回顾与展望[]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在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四十年变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分析了现阶段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健全内审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增强制度规范执行力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开放;内部审计;制度变迁;全覆盖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审计目标和定位不断演进升华,内部审计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
回溯历史,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变迁与开放历程高度契合,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力推动了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开放四十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演进历程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变迁是各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重大事件为标志,开放以来内部审计制度变迁大体可以划分为探索建立、框架构建、体系完善和深化四个阶段。
(一)探索建立阶段(1978–1991年)。
为适应开放需要,1978年12月,重新整合财政系统职责,在设立财政司,并在地方门设立财政处(科),初步形成、审计合二为一的监审制度。
1980年7月,国务院转发并批准《关于工作的几项规定》,对财政机构的设置和任务等作出了进一步明确。
随着的不断推进,“监审合一”已不能充分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迫切需要建立的审计制度。
1982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审计机关的通知》,决定撤销财政司,成立国家和地方审计机关。
同年12月修订后的宪法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家审计制度以最高法律形式得以确立。
1983年,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相继成立,明确审计署对各政府机构及地方各级政府、国家财政金融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实施监督,地方审计机关需对本级政府及其上级审计机关负责。
《[审计治理体系中内部审计基础防线的定位和优化]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一、引言国家的审计体系一般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审计体系内容三个层面的划分,通常是基于各审计主体地位的差异及其目标的不同而形成的,由此形成各自在审计体系中的目标、功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的分工。
国家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公共治理,内部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市场规范(市场治理)。
一般来说,审计职能包括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三个方面。
其中,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在审计职能中是本原的、第一位的。
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审计职能的发展,是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展和审计目标的提升而发展的。
在当代审计体系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基于我国公共治理的现实需要,国家审计更多地发挥的是经济监督功能;基于我国公司治理的现实需要,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发挥经济评价功能;从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及市场规范和治理的需要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更多地发挥的是经济鉴证功能。
尽管在审计体系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着各自明确的职责定位和分工,但是,就审计治理体系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来看,各审计主体的职责定位和分工是相对的,并且审计监督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是必不可少的。
从审计基本层面看,发挥经济监督功能对三种审计都是责无旁贷的,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经济鉴证都离不开经济监督这一前提。
从审计监督功能作用的发挥来看,内部审计监督是最基本的,是审计监督体系的基础防线。
二、审计治理中内部审计基础防线的特征和效用(一)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基础防线的特征内部审计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成效已经成为外部审计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所依靠的基础。
分布于各个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审计监督的最前沿,在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性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治理体系的基础防线,具有如下特征:1.内生性内部审计是基于组织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内生性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
内部审计的定位及其应发挥的作用摘要: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作用和现状,制约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主要有企业自身现代化程度不够、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局限,本文主要致力于探讨企业内审制度如何合理建立,内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应加强哪几方面的业务素养及道德要求。
关键词:内部审计;定位;经济趋势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2)11-0-01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组织形式逐渐实现了系统化和协同化,这迫切要求企业建立恰当和科学的内部审计机制,以规范内部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主要由审计定位与指导思想、审计基本方式、审计保证措施组成,从这几个组成部分来看,内部审计定位是决定内部审计能否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因素。
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多数仍然将内部审计只定位在财务审计工作上,将内部审计定位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对企业运营管理上的重要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强化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构建遵纪守法,熟悉内部审计规章,精通财务、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等业务知识,拥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已经成为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作用,应具备以下几点:一、内部审计部门合理的设置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置虽然极其特殊,但它仍然是组织内的一个职能部门,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总是一个难题。
为使内部审计有效运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持续监督的授权应该由足够高的组织层次授予。
对于内部审计而言,为提升它在组织内的地位,在组织内部设置一个内部审计委员会,其成员应由单位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单位内部的参与经营管理常规工作的业务代表组成,内部审计部门应由内部审计委员会领导,对其负责。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和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内部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位、作用、价值和实施过程等方面,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内部审计的定位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对企业运营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计和风险评估的活动,以发现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内部审计旨在确保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流程完善性,减少企业内部风险,增强企业公正性、透明度和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机构,需要保持与业务需求部门的分离,从而确保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作用1. 发现内部控制风险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运营管理流程的审计和风险评估,发现和防范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营销、采购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计,发现潜在的风险,通过提出建议和谋划措施,帮助企业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保护企业利益。
2. 提高经营效率内部审计可以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把这些问题和需求反馈给企业的管理团队,从而帮助企业开展更好的业务管理,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企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提升企业的声誉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声誉。
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健康的是企业发展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论对内对外都具有很高的意义。
内部审计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相关政策执行力,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的人才状况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公信力和形象,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
内部审计的价值1. 由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2. 内部审计能够发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3. 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员工行为的监督,内部审计能够预防潜在的欺诈和盗窃行为,并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
2006年第12期 总第355期 财经漫笔
蚀镌
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典发展分析 周红缨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内部审计面 临巨大挑 战。本文介绍了内部审计的概念和职能,对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外包 中图分类号:F2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06)12—0043—03
一、
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汁的概念 内 审汁足西方资本土义企业为加强内部 济监督和纤 什管理,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 笫~次世界大战后nt 界经济迅速发展.促进r介业大规模扩张.各大跨H公一J的全 球战略使其陇大的分支机构散布全球..经营地点的分散 跨度 的增JJIJ、贸易神I【l 场的l 际化.使得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没有时 『只J也没有精力亲临各分支机佝进{,管理.需要更多地依赖巾 层管理人员刈。各邝f J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行远程控制.为了 汪这些非第・手信息的真实性_秆1口f靠性.企、l 主管人员就 需要在fAfr JfI身和I 层管理者之问建 …个第t方对于信息 进{ 检雀、}甲价和验证的机制.也就是所渭的内部审汁 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对策措施 l、对丁产nI-.1n差别较小,投资规模较小、进 障碍较小的竞 争性领域,或者焦断性领域的竞争环节(如电力系统的发电、 售电环节以及燃气千¨fl来水供应系统等)。为释放市场 力、 增强基础设施的服务能 J.钊时各地具体情况.口f以采川放宽 准人 制(增JJJi合理竞 企、J 数挝),捌整产、lk政策(改善相_荚 竞争产品结构)、改善资本市场(增强竞争市场活力和JJII强『Ir 场管婵)等相关_F段 、 2、x f于产 I『I ・化程度较高、投资规模较大、进…障碍较 大的f1然垄断领域.或者垡断性领域的书断环节(盘lJ电 系统 的输电、 电环节以及铁路运输系统等).南f重复建设成术 r 大等原Iq. “进仃闩南竞 .政府应对其产、 进行政策性 引导(州节税收、利率等),必兽时甚 应卣接干预(采取限价 措施或举行价格听IIF会,柠制产 『l价格以确保正常利润).升 建立・套可有效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的监督管理体系f主要也 括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切=j=维护枇个礼会的利益斤仳进 该类 断件基础1L监施产业的竞 力成K,、 3 刈:j=区域 与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易发t蓖叠的郎 分,或者IlJ场化潜力较大的领域(如公路系统等),政府既耍人 力加强r1身区域协调 合作.节约有限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 效率. 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进各类I1F政府资 金和各种先进的市场化管理 式.实现短期高效建议和长期 高效运背.. 4、埘十垦础 rli程度很高.il r以有效地带动资本流动和促 进产业政造升级的丛础设施项目.政府应及时找准社会需求 干¨市场 求.积极土动地JJIJ以建没利改善√ 其是埘于丝本的 生产, 设施.更能够反映地方经济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外来 资本和先进产业的流入.加快地 ‘经济发展.. 5、埘 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其问 的差异.政府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发达 域南丁经济发育程 度高,市场化程度高、投资收益高、资金来源丰富,基础设施建 内部审汁是经济发展刮一定规模的产物.它的I:作重点足 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随着}f:会经济发胜状况 组织需求的变 化而变化的.不同ulf期的内部审计定义世不卡【J川.取决丁礼会 组织需求变化和内邢审计¨身能 J的演变 、:2000年6月.根 际内部审计协会(IIA)通过的 { 内部审 的新定义:I^j 部审计是一利・独、I厂.客观的保证干¨咨词活动.其rI的是改进组 织丁作质砒l祠f摊 岛经济效箍及增加组织价值.它通过系统化、 规范化的方法,泮价干If改进组织的风险胥理,控制和管即过程 的效率.从而文现其组织口标 :2003 3 J J.我l 审计署发 新的《审汁署关丁内部审计f.作的规定》.对内部审ff做了新 的定义:“内部审计足独 监督干If评价夺单f 所属 位的财政 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
2024年内部审计年度工作总结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总结一、概述2024年度是本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第一年,我们的审计团队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学习后,正式开始了对公司各个方面的审计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改进上,以确保公司的运营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业绩。
二、工作内容1. 审计计划制定在年初,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审计计划,明确了审计的重点和工作安排。
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确定了需要进行审计的部门和项目,并制定了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时间表。
2. 审计实施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按照审计计划的安排,逐一对各个部门的业务和流程进行了审计。
我们采用了多种审计方法和技术工具,包括文件审计、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等,以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了审计中的问题和难题。
3. 风险评估在审计工作中,我们注重对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公司的运营数据和财务信息,确定了公司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还针对公司的重点风险领域进行了重点审计,以提供具体的风险防控方案。
4. 内部控制改进基于审计结果和风险评估,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等。
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推动了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并及时跟踪和评估了改进的效果。
三、工作成果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
1. 发现了一批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这些改进建议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提高了公司的运营风险的控制水平。
2. 推动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改进。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我们成功推动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3. 提升了审计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浅谈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一、定位明确、目标明确。
企业内部审计是为企业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服务,其目标是发现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弱点和风险,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明确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并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需要广泛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对企业的了解准确全面,从而能够准确评估和判断企业的风险和问题。
三、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程度。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内部控制、人员素质、经营环境等,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
四、创新方法的应用。
新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运用创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和审计需求。
在审计工作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还可以开展远程审计、风险预警等工作,提前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五、持续改进和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工作中,可以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评估和自查,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还需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定位明确、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创新方法的应用以及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年论文 院 系: 会计学院 专 业: 审计学 学 号: 10250204128 姓 名: 区楚莹 指导教师: 马玉珍 提交日期: 2013 年 9 月 2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 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定位 目 录 内容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作用„„„„„„„„„„„„„„„„„„„„1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8 (一)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向内部管理服务转变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2. 内部审计处于转型阶段,职能定位不够准确 3.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4. 审计结果带有滞后性 (三)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向内部管理服务转变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定位 (一)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向内部管理服务转变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定位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单一机构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 (三)内审队伍的构成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组织结构发展 内容摘要 在发达国家,现代的内部审计在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以后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安然事件和世通事件发生以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在发展之初已经被政府及管理成高度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时间比西方国家短,另外一方面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采用的是政府推动模式发展的内部审计。本文将围观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企业 发展定位 Ⅰ Abstrac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modern internal aud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half of century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ess.After the events of Enron and WorldCom,it has been more obvious that internal audit is very important.In China,modern internal audit has progressed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Th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huge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There has been made rapid progress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nal audit in China.One reason is that internal audit has only progressd for two decades in China.Another reason is that the impetus for the internal audit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different from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Based on this,the thesis analyzed the status-quo of internal audit in China and advance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in China.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 compan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1
一、 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物标准》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标准。红皮书全面地阐述了内部审计定义,考虑了内部审计职业的国际化,强调了内部审计活动要增加价值,突出了介入风险管理和高层管理过程的要求,是现代内部审计的集中体现和重要里程碑。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了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应当说该定义体现了时代特色,既容纳了传统的保证服务,又增加了咨询服务;将增加价值和传统的改进组织运作效率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将内部审计帮助实现其目标与对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相结合,反映出内部审计应顺应时势的需求。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独立的评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作出审核的一个专门组织。它可以强化企业的自我监督能力,利于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内部审计的政策、制度及其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也将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 从1983年至今,我国的内部审计进入了发展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向国外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努力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后,迫切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自我月苏机制,因此产生了坚利内部审计制度的需要。我国审计署于1983年批准正式成立,从此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开始起步。审计署根据对国情的深入分析和对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研究,向国务院提出了在全国各地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坚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 我国内部审计过去侧重包括揭露错误和舞弊行为在内的财务会2
计事项的审计,属于消极的防弊功能。我国内部审计目前正处于一个消极防弊向积极兴利发展的过渡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将由财务审计逐步扩展为包括财务审计和非财务审计事项在内的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内部审计除了具有传统的防弊功能外,将向积极的兴利功能发展。相应,内部审计的职责也将拓宽,不再局限于对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监督,而是变成对整个部门、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注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从理论上说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审人员的配备应具有独立性,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才能有地位和权威。然而,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在运行中却未被所在单位真正接纳,受到所在单位的排斥,得不到企业领导的信任,不能了解企业内部重大的经济活动,不能参与决策。有的企业讨论重大改革措施时有意识地避开内审机构及人员,这使得内审在企业中的处境十分艰难。 2.内部审计处于转型阶段,职能定位不够准确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片面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认为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其主要工作大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审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服务。相反有些企业则过分拔高内部审计,认为内部审计具有鉴证、管理等其他职能,内部审计甚至被赋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之责。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仅仅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核,缺乏与职业相适应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知识。从学历水平看,内部审计人员平均学历偏低,许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在机构改革和重组过程中,从其它部门转岗到审计部门的,专业知识不足;从后续教育培训看,后续教育工作未纳入制度进行规范,不具有强制性,致使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3
从职业能力看,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受专业和审计经验的限制,仅能从事财务收支审计,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全局的审计能力,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法律专业知识并能在审计中加以应用的能力更显不足。 4.审计结果带有滞后性 现阶段审计部门开展的任期审计、考核审计普遍存在滞后性的缺点。一方面,组织部门委托审计部门对某领导进行任期、离职经济效益审计,但往往审计结果还未出来,被审计的领导已经调离。这其中既有组织部门的原因,同时也有审计部门审计结果滞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企业集团每年职代会一般在年初召开,对上一年各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考评,但由于被审计单位较多,工作量较大,审计部门并不能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给决策部门,存在滞后性。如何提高审计效率,及时将现场审计资料提交给决策部门,真正起到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鉴证的作用是内部审计工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定位 内部审计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也是和企业的根本利益一致。管理控制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虽然有相互利用对方审计结果的联系,但内部审计既不是外部审计的延伸,也不是外部审计的基础。 (一)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向内部管理服务转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差错防弊,审计人员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差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对审计项目立项时,往往按财务收支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常规项目立项,几乎没有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过程中去发现一些内控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是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定位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单一机构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 随着企业制度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