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学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理解 Genomes, Transcriptomes 和 Proteomes三个名词,并阐明它们在基因组表达过程中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基因组是指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或RNA序列。

转录组是指基因组表达的最初产物,即那些含有细胞在特定时间所需生物信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衍生而来的RNA分子的集合。蛋白质组是指细胞中所有控制细胞生化反应的蛋白质。三者联系:基因组(转录到)转录组(翻译)蛋白质组。

2.理解基因由DNA(或RNA)组成的三个实验。

答: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②噬菌体感染实验;③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3.掌握双螺旋结构的关键特征。

答:①DNA分子通常以右手双螺旋形式存在,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且互为互补链。②戊糖-磷酸骨架在分子的外侧,在分子表面形成大沟和小沟,碱基堆积于螺旋内部.③碱基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A和T 以2个氢键配对,G和C以3个氢键配对.4.螺旋中相邻碱基间相隔0.34nm,每10个碱基对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3.4nm,直径为2.37 nm。

5.描述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

a. 一级结构:指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成一条多肽链。

b. 二级结构:指多肽链采取的不同构象,由不同氨基酸之间形成的氢键所稳定。

c. 三级结构:多肽链的二级结构折叠而成的三维构型。

d. 四级结构:两条或更多已形成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亚基蛋白

质。

6.描述遗传密码的关键特征。

答:共有64个密码子,密码子具有方向性、简并性、通用性,一个密码子三联体(triplet)决定一种氨基酸。

7.掌握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特别是SAGE技术、微阵列和基因芯片技术以及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等)。

•答:SAGE技术:即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SAGE技术不是研究完整的cDNA,它产生长度12bp的短序列,每一条都代表了转

录组中存在的一种mRNA。切下来的片段被收集起来,头尾相连

以产生一个串联体,进行测序分析。

•串联体中的各个标签序列信息被读取并与基因组中的基因序列比对,从而可以分析哪些基因被转录,表达水平如何。

DNA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是指在固体表面(玻璃片或尼龙膜)固定成千上万个DNA克隆片段或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用荧光或其他标记的mRNA、cDNA或基因组DNA探针进行杂交,从而同时快速检测多个基因表达状况或发现新基因,、快速检测DNA序列突变、绘制SNP遗传连锁图、进行DNA序列分析等的一种新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步骤:芯片制备、样品制备、杂交反应和信号检测和结果分析。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指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

同时,外源蛋白随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a. 噬菌体展示:该技术采用了一种基于 噬菌体或某种丝状噬菌体的独特的克隆载体。

b. 酵母双杂交:

激活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类控制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它包含DNA 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激活结构域。双杂交系统使用缺乏某一报告基因相应激活因子的酿酒酵母菌株,此时报告基因是不表达的。

第二章

1.DNA重组研究中所使用的不同类型酶的活性及主要作用。

末端修饰酶:改变DNA分子末端,为连接实验的设计增加可操作空间。DNA聚合酶:以现有DNA或RNA分子为模板合成DNA。

DNA连接酶:可将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产生的DNA片段重新连接起来,或者连接到一个新的分子上。碱性磷酸酶:可去掉DNA分子5’端磷酸基团,从而阻止这些分子连接到其他分子上。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为模板非依赖的DNA聚合酶。

2.明确DNA聚合酶的重要特征,区分基因组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DNA 聚合酶;

3.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的方式;区分平端与粘端连接,并说明

如何提高平端连接的效率

答:方式: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的位置切割DNA分子,识别序列具有180度旋转对称的回文结构。a. I和III型限制性内切酶既可催化宿主DNA甲基化,又可催化非甲基化的DNA降解,但切割位置不固定。

b. II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降解(无修饰酶活性),且具有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的专一性,一般只在识别序列内切割,不需要ATP提供能量,是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平端:是指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出现的片段其末端是整齐配对的,这样再进行连接效率较低。粘端:是指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在末端出现两条不一样长带,称为粘性末端。再连接时,只要粘性末端配对互补就可以连上。提高平端连接的效率两条途径 1.将称为连接子(linker)或接头(adaptor)的小双链分子连接到钝末端。2.利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进行同聚物加尾,即在钝末端的3’端一个接一个地添加核苷酸。

4.详述克隆载体的主要特征;列举用于克隆长片段DNA的载体,并评价每种载体的优缺点答:克隆载体的主要特征:1.都含有复制起始位点2.都能够自我复制3.在原核生物中都有可表达的选择性标记基因4.都具有多克隆位点。1. 考斯质粒(cosmid):具有λcos位点的质粒,与λ噬菌体一样具有感染性,插入片段可高达44 kb2.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在YAC中,构成这些染色体组件的DNA序列与一个或多个选择性标记物,至少一个限制性酶切位点连接起来,酶切位点是为了插入新的DNA,可用来克隆600-1400 kb的片段。缺点:一

些类型的YAC载体有插入不稳定的问题,即克隆的DNA重排形成新的序列组合3.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是基于天然的大肠杆菌F质粒构建的,能够克隆300kb及更长的片段,并且插入的片段很稳定;可以通过Lac筛选来鉴定重组体,是目前克隆大片段DNA最常用的载体。

4. 细菌噬菌体P1载体:与λ载体相似,以天然λ噬菌体基因组的缺失形式为基础;P1基因组比λ基因组大,因此能克隆的DNA片段比λ载体大;运用目前的技术可以克隆长达125kb的片段.

5. 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PAC):综合了P1载体和BAC的特点,具有克隆长达300kb片段的容量

6. Fosmids:包含F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和λ载体的cos位点,有出现不稳定问题的倾向。

5.描述如何进行PCR反应。答:原理: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 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PCR反应五要素:引物、酶、dNTP、模板和缓冲液(其中需要Mg2+)。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遗传图谱:指应用遗传学技术(遗传重组)构建的能在基因组上显示基因和其它序列特征相对位置的线性排列图,反映了基因或标记间的相对距离和顺序。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