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 格式:docx
- 大小:14.25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艺术设计史第⼀章1造物⽂化中国传统造物⽂化在思想智慧、造物原则等⽅⾯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打开了⼀座可供借鉴的宝库,我们应该多从中国传统造物⽂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使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系在我国民族⽂化的深厚⼟壤中找到契合点,从⽽可让我国的传统⽂化在这⼀造型领域获得继承和发展,并继续发扬光⼤,实现了“洋为中⽤,古为今⽤”的⽬标。
⼀、中国传统造物⽂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中国道家学主张“天⼈合⼀”,提出“道⽣⼀,⼀⽣⼆,⼆⽣三,三⽣万物”(《⽼⼦·四⼗⼆章》)的见解。
这⾥“天”即是⾃然,⾃然是天地的本性,⼈应顺天⽽⾏。
⼈和⾃然的关系不是对⽴的,⽽是亲密⽆间,互融互通的。
庄⼦是⽼⼦的主要继承者,他的天⼈观念与⽼⼦的天道本体纠缠交织、相辅相佐。
庄⼦的基本观念是“天地与我并⽣,万物与我为⼀”(《庄⼦·齐物论》);主张不要⼈为地违背⾃然规律,并极⼒赞美天地万物的⾃然有序:“天地固有常矣,⽇⽉固有明矣,星⾠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固有⽴矣”(《庄⼦·天道》)这是⼀种⼈与⾃然同构的信仰,正是基于这种信仰,古⼈在审视建筑营造、⼿⼯制作等⽣产实践与⾃然环境的效应关系的同时,对于开凿⼭⽯采取⾦⽟,砍伐树⽊修筑楼台所造成的⾃然资源⼤量消耗,万物不能繁衍的⽣存危机表⽰了深深的忧虑。
这种观点⽆疑在当今全球性的⽣态危机⾯前对现代设计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相当长的⼀段时间⾥,设计在为⼈们创造了现代⽣活⽅式和⽣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态平衡造成了巨⼤的破坏。
有数据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在近40年⾥仍然希望⽣活⽔平有所提⾼,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更多的废弃物。
为此,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将成为⼈类活动的主导思想。
现在⼈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起着⾮常重要的作⽤,如何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已成为⼈类关注的焦点。
我们反观中国传统造物⽂化,其中“天⼈相参”的设计主张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共⽣”的设计守则。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论述:1. 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和谐”和“中庸”,这种思想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设计中对平衡、对称和整体性的追求。
佛教思想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也反映在设计中对简约、静谧和自然的追求。
2. 古代艺术形式与图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艺术形式和图案也对设计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注重意境和笔墨之美,这种审美观念体现在现代设计中的线条运用、构图和色彩搭配上。
同样,传统的刺绣、陶瓷和木雕等工艺品中的图案和纹饰也被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文化特色。
3.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尊重自然的规律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在设计中体现为对自然元素的运用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许多现代设计作品中融入了传统的园林建筑和景观审美,以及以自然为灵感的材料选择和形式创新。
4. 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对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和吉祥图案等文化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建筑外观和产品设计中,传达出吉祥、繁荣和幸福的寓意。
此外,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也成为设计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解读与传承,设计作品更能与受众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古代艺术形式与图案、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等方面。
这种影响促使设计作品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基础和源泉。
四川省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概论(课程代码00688)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A.现代设计之父B.工艺美术运动之父C.现代工业设计之父D.现代建筑设计之父2.明代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其代表作是()A.《园治》B.《考工记》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3.19世纪40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A.英国B.中国C.日本D.韩国4.“彩陶”是一种会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A.瓷器B.陶器C.青铜器D.漆器5.宋代的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和()A.龙泉窑B.磁州窑C.吉州窑D.钧窑6.在《园治》中总结了古典园林借景的五种手法,即:应时而借、远借、邻借、仰借和()A.俯借B.近借C.旁借D.望借7.明代《髹饰录》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什么工艺著作()A.青铜器B.瓷器C.陶器D.漆器8.“水晶宫”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和()A.水晶B.木材C.石头D.玻璃9.巴塞罗那椅是哪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的代表作()A.密斯·凡·德罗B.里特维尔德C.阿尔瓦·艾托D.弗兰克·赖特10.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应具有指示性、说服性、象征性、记录性和()A.表现性B.艺术性C.现代性D.说明性11.“形式服从功能”是谁提出的设计观点()A.路易斯·沙利文B.吉马德C.卢斯D.柯布西耶12.赵州桥设计建筑与()A.唐代B.隋代C.元代D.明代13.马歇尔·布鲁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应用弯曲钢管椅叫做()A.豪华钢管躺椅B.红黄蓝椅C.瓦西里椅D.巴塞罗那椅14.在产品的设计创作中,文化包含四个要素,即:文化功能、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A.文化情调B.文化认同C.文化价值D.文化追求15.德国科隆大教堂的风格特征是()A.罗马式B.希腊式C.巴西里卡式D.哥特式16.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设计者是()A.李安B.巫鸿C.贝津铭D.王澍17.罗伯特·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建筑分为三种类型,即: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A.装饰主义B.表现主义C.功能主义D.至上主义18.长信宫灯是哪个朝代的设计()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9.福寿、祥云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来自于()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东正教D.道教20.1981年,索特萨斯与一群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的前卫性设计组织的名字叫()A.风格派B.分离派C.青年派D.孟菲斯二、名词解释题21.新艺术运动22.青铜器23.企业形象设计24.埃菲尔铁塔25.设计批评三、填空题26.唐三彩,主要是用_ __、_ __、__ _等色釉。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中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特色。
而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更使得这种艺术发挥至极致,它区别于绘画、诗词等需要借助于线条、语言等无形意境的创造,而是在有限定范围内通过特殊手法来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意蕴,使景传递出情,情与景交融,由此形成情绝风雅,神韵独高,蕴含哲理,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进而体现出博大的中华文化及其精髓。
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人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主张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密切结合的观点与中国古典园林不谋而合,因此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对现代景观的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文化内涵,提出要点,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实例分析其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明确现代景观实际事例应当以传统文化的蕴含为重,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去剖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丰富的内涵,使之能够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ABSTRACTAs a p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subject in integration of ar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nd has a high cultural value.. "To write a quality suggestive of poetry or painting gardening art garden" i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garden, but also makes the art of play to the extreme, it is different in painting, poetry and other need with the aid of in lines, language, and other intangible artistic creation, but in limited range through a special way to express the creator of ideas, meaning to make the scene conveys emotion, feeling and scene blending, thus forming the vast artistic, verve alone high, contain philosophy, intriguing Garden State, which reflects the breadth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ssenc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s to realiz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harmony, advocate artificial landscape and natural landscape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point of view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oincide.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points, and combines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case to analyze its creation technique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Clear practical examples of modern landscape should be in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with modern peopl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rich connot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role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dea and practice, find a feasible way for the Chines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1.意境之说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
探索研究[摘 要]《考工记》记录了百工之事,其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贯穿其中。
在设计管理思想上,讲究分工合作、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科学性的设计思想既是中国古代“造物”理念的总结,更是未来设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考工记》;设计思想;合以为良;创新;造物思想[中图分类号]J506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1-006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高平.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论《考工记》中的设计思想[J].天工,2021(11):65-67.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论《考工记》中的设计思想高 平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作者简介:高平(1982.06—),男,汉族,广东兴宁人,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教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考工记》记载了齐国时期各行各业的手工制作规范及工艺技术,其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工艺美术生产工艺、古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书中最具设计思想价值的,莫过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思想,这一思想贯穿全书。
以此观点切入并对这一设计思想进行剖析,对于建立现代设计思想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周易》到《考工记》中设计思想的变化《易经·说卦》中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1]此处所说的“三才”就是指“天、地、人”,可见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上天下地以及人主宰万物的思想。
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下》中写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其中讲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心向背的重要作用。
另《孙膑兵法·月战》中说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可见,讲究顺应天之时运、接地之气养,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这种思想从《周易》开始便影响着各行各业。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是文化的精髓,更是体现中国古代文化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园林融汇了人类的审美、哲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要素,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典范之一。
其卓越的美学价值和建筑工艺,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建设提供了艺术视野和建筑技术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二、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古代园林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每个园林背后都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是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生态环境价值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共生。
它们的布局和设计以山、水、石、树、花等自然景观为主,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让人们在其中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其设计利用自然元素,注重环境保护,为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精神修养价值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和景观融入了儒、道、佛、文人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以达到意境超脱和人文精神的升华。
在古代的园林中,人们可以轻松地放下生活的烦恼,沉浸于自然与艺术之中,心身得到修养和调息。
这一特点也具有现代意义,为城市人们提供了远离喧嚣、净化心灵的场所。
总之,中国古代园林代表着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成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学经典,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价值还有很多。
无论是美学、文化、环境、精神修养等,中国古代园林都具有深厚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保护和传承古代园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为现代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精神文化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作者:甘雪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法上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旨在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可参考建议。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的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是世界艺术的一大奇观。
作为园林设计的典范,它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思想均与其它园林设计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造就的艺术结晶,凝聚着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和包容性。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它融合了众多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潮,并且细腻的表现出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所以,如今研究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思想理念以及分析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古典园林手法的总体特点一般来说,所谓的中国古典园林表现手法是指在传统的农业耕作背景下,融汇了多种艺术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比其他各国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更为悠久、延续时间更长、分布范围更广泛,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又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景园林体系。
通常,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根据手法类别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人工山水园林和天然山水园林两种。
人工山水园林,是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工的创造山水地貌,并配以花、树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群体,将天然的山水风景按照人们设想,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
天然山水园林即以天然的自然的山水为依托,使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在山水中零星点缀一定的人文的、异域的以及具备一定景区功能的建筑物来构成一个和谐交融的整体。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条根本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同时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永恒的主题。
这一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延展性,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哲学、伦理学、美学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艺术成就中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本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这种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思想,其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体,因地制宜,掘池凿造山,布置建筑、花、草,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设计。
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1、“天人合一”的历史沿革“天人合一”哲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
《周易》中“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道”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都连贯在一起,《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天和人都由“道”自然无为地生成的,天和人都要效法“道”,主张“道法自然”的观点。
之后,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并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儒家把人的德行和天命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对天即自然界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爱。
在我们生活中或者是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说到“我对天发誓”,这里的“天”不仅是自然界,而且是伦理道德;不仅是万物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道德的终极根源;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生命和伦理意义,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和永恒的价值。
孟子又对天道进行了继承和弘扬,发展了人道。
汉代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阐述。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的一只奇葩,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经过几千年造园实践积累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它几乎包括了传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个门类,反映出古代造园匠师丰富的创造力和杰出的智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遵循“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追求意境美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而《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唯一的造园理论著作,讲求“因借”的设计原则,主张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笔者通过对《园冶》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造园理论讲究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天人和谐,具有丰富的人性化设计观念和生态设计意识。
本文分析了传统造园理念的文化渊源,总结了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精髓,并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实例,阐述传统造园理念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冶,自然,因借,宜人i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园冶》和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ii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 Imitation of Nature ——Inspir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Modern Landscape Design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wonderful work of the world classical garden .It is a valuable historical andcultural heritage of all mankind, and it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the mother of the world's gardens. After thousands years accumulated practice, affected by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s Chinese culture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generalized. Almost including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ll categories, it reflects the rich creativity and excellent wisdom of ancient craftsmen garden .It is the magnificent career we need to inherit and develop.Affec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 following the "Imitation of nature"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 design philosophy, with rich cultural content ,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t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 by man, but as natural " aesthetic purport . Yuanye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only garden theoretica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hich stress Yinjie design principle, and advocated the full use of space and time to create a pleasant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By the study of Yuanye , author found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theory pay atten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 emphasis o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has a lot of user-friendly design concepts and eco-design concep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summed up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theory , and explain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gardening in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with example of moder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yuanye, ecological, natural, yinjie, pleasant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的一只奇葩,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第14卷第4期 Vo1.14 No.4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06年8月
Aug.2006
散见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设计思想 王艳云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北京102600)
摘要:我国古代工艺设计蔚为壮观,在世界设计史上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不仅设计者不被重视, 连博大精深的设计思想也很少有人眷顾,使得众多设计资 料散落、湮没在历史、哲学等文献中。近年来,现代设计教 育蓬勃发展,相比国内翻译和学习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热 潮,中国古代设计思想、设计体系的研究显得愈发薄弱和匮 乏。鉴于此,我们翻检梳理中国古代文献显得非常必要,因 为在众多文献中所展示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无不传 达出古人的前瞻与远见。 关键词:古代文献;设计思想;设计师;选材;质检 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26(2006)04一O017一O3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Ancient Literature in Chinese History WANG Yan-yun (School of Art Design,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The ancient technological design was prosperous in China.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design histo— ry.However,the designers were undervalued;the signifi— cant design philosophy was ignored;and much design infor— mation was buried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ose times.In recent years,modern design education has devel— oped quickly.In contrast tO the flourish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Western modern design theory,the research of our ancient design ideas and system seemed weaker.Influenced by the Select Readings of the Classical Design,the article clears up the part of Chinese ancient sections of design in— formation.There must be many shortcomings waiting for correction. Key words: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design ideas;desig—
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造物对当今设计的启示作者:巴黎,伍玉宙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3期摘要:设计是社会的映射,每个时代的设计都是当时生存方式的物化,产品的形态是特定时代的文化结晶。
在当今,设计艺术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做出越来越大贡献。
从中国传统造物入手,分析传统造物的理念,厘清传统造物的发展历程,以探讨中国设计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现今的设计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设计思想;历程;启示;中国;传统设计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61-02引言随着产业的日益发展,设计艺术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日俱增,在中国设计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多年对西方设计与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吸收、消化,对现代设计的认识也不断地加强,一些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意识的作品涌现出来,在国际各种展览和大赛中频频亮相,也引起了西方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新认识,“中国设计”也成为西方一些媒体的关注点。
然而,由于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各种产业欠发达,民众对设计的认识欠缺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当今的设计与国际上的设计强国尚存不小的差距,纵观中国的现代设计作品,有的如美国作品的大气,有的如日本设计的精致,有的如意大利的浪漫,也有的如德国设计的严谨,但是都只是个别设计,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可以说是没有太多自己根的花和果,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的未来设计该怎么走?笔者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中国的设计之源,找到我们设计的根。
一、中国传统设计的设计思想人类自从有了造物,便有了广义的设计,同时也就产生了对造物及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传统中虽然没有对设计形成系统的论述,但是设计思想却是十分丰富,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献中都有论及,这些精彩的论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些方面:1.从设计的目的性上来论述:物以致用以及物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设计目标,认为设计的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其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实用功能的设计,如韩非子所述的“玉卮无当,不如瓦器”:而另一方面,器物与人相互联系,器物的设计需要反映人的思考,为了生活而造物,为了实现某种精神的表达而造物,当然这与当时的森严的阶级性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相互关联,但是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高考文科论述题中国古代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及答案高考文科论述题:中国古代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及答案中国古代艺术作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对于现代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古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美学观念以及艺术表现方式,不仅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更使得设计作品得以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一、审美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艺术注重审美意境的追求,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这种审美观念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代艺术中的审美理念,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例如,古代绘画中的“虚实结合”、“笔墨意境”等概念可以引发现代设计师对于形式和内容的思考,使得设计作品更加具有内涵和韵味。
二、色彩运用的启示中国古代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
古代绘画和陶瓷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注重颜色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借鉴古代艺术的色彩运用方式,将丰富的色彩运用于设计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三、形式符号的转化与创新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形式符号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龙凤饰纹还是莲花鸟兽,都代表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借鉴古代艺术的形式符号,将其转化为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国古代艺术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例如,古代陶瓷的烧制工艺、丝绸的织造工艺等,都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创作方式。
现代设计师可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传统工艺技术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借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不仅可以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也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巧以及与自然和谐融合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并从建筑设计、文化体现以及审美表达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设计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充满智慧与美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认知。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均衡和谐的布局,追求整体的平衡与对称,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例如,古代宫殿建筑常常采用“对称轴线”的布局,各个建筑元素在空间中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美感,使人感受到安定与庄严。
古代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园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古人将山水、建筑和植物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这种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谐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的美感。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细节上的雕琢也是其独特之处。
从屋顶的琉璃瓦到门楣的雕刻以及室内的装饰,都融入了丰富的艺术元素。
这些细节雕琢既彰显了建筑的精致与美观,也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体现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首先是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的建筑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人们与自然、宇宙相融合,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种哲学思想在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以宏伟的寺庙、宫殿和园林为代表。
通过研究这些建筑,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其次是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的社会文化。
古代建筑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明清时期的木质建筑以及黄土与砖瓦结构的民居,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还反映了社会等级、阶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简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国际设计潮流。
它强调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
绿色设计作为设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已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变迁,也不是一般的设计方式的调整,而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革,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整个设计领域的表现。
一、五行说——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平衡
五行说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从一开始就渗透在诸如“兴宫室”、“赢楼雕琢”、“修深池娱龙舟”、“筑城郭修台榭”、“美重器镂文章”等设计门类的方方面面,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三才”设计思想的提出就是立足于五行说的文化理论背景,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工匠们能够较自觉地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并巧妙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并逐渐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审美品格。
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至今仍是人们科学治理天下的信条。
五行说还对行业行为和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对人与自然如何进行良性生态平衡作了评述,另外,又从五行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导致财竭民穷的原因,对无节制的“流遁”(浪费)现象进行了批评,可以看出五行说包含着在设计中要讲究德行的重要意义,过分的贪婪并一味追求奢华和无节制地滥用材料都会使自然界失衡,这是当时五行思想对设计思想积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朴素而又符合辩证的设计思想通过五行学说与社会道德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文明与进步,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即人的行为与人本身就是宇宙整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一点至今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考工记》及《闲情偶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为和谐性。
从《考工记》及李渔《闲情偶寄》也可以看出,设计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古代的设计思想都是通过古代的造物体现出其设计的伦理性。
《考工记》作为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除了制造技术,《考工记》也开始涉及理论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制轮的标准,体现为设计物要适应自然,“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制轮方法,“行泽”即削薄边缘,“行山”则是轮子牙厚要上下相等。
《考工记》中的尺寸有很多不是明确地标出来,而是说明此与彼的比例,其似乎有意告诉人们在物与物之间,各自的尺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关系。
而这个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