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A 卷)
- 格式:docx
- 大小:19.14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农业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A 卷)
一丶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16 分)
1. 洋务运动
2. 中共一大
3. “九一八”事变
4. 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丶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2. 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3.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反革命事件 D.“七一五”反革命事件
4.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丶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5.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运动
6.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
A.《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 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 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五四指示》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10. 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国民党败退台湾 D.新中国成立
11. 在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
A.统一国家与和平建国问题 B.和平建设与政治民主化问题 C.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D.军队平等和党派平等问题
12. 1912 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黄兴 D.宋教仁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共一大纲领 D.新三民主义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革命的社会
15.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确立于( )
A.中共二大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中共七大
16.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8. 2003 年3 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出的国家主席是( )
A.胡锦涛 B.江泽民 C.吴邦国 D.温家宝
19. 太平天国时期,起义农民提出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革命军》 D.《天朝田亩制度》
20.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幅宣传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三丶多项选择题(多选丶少选丶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 中共中央在 1953 年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了农民走向社
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包括(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是( )
A.民主 B.人权 C.自由 D.科学
4. 下列事件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 C.农业合作化 D.工商业公私合营
5. 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动政策的学生运动有(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五二O 运动
6.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和平谈判有( )
A.重庆谈判 B.北平谈判 C.南北议和 D.西安谈判
7. 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是指( )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D.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8.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以下内容的紧密结合(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9.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其对象是( )
A.晋冀鲁豫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10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新民主主义
四丶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共三大的召开。
3. 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 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丶朱德等指挥下连续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
5. 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三个焦点问题,事实上是围绕着要 不要实行三民主义。
6.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 1946年12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民革中央推举宋庆龄为主席
9,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0. 农民阶级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11. 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营垒,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问 题。
13.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共七大的召开。
1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丶国家和
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五丶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丶失败原因和教训?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4.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 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