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规划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7
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校园通用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应用方案作者学校:昆工楚院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01班摘要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
它将校园里的院系、学生与从事社交、学术、业务活动的行政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型会议室、体育馆、室外广场等场合如何突破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在应用中不可避免。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能有效缓解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传统有线网络无法解决的难题,无线网络技术具有无缝三维覆盖、可移动通讯等优点,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
如果校园网中采用无线接入,这一切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于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无线产品的成熟,无线网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在教育培训领域,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师将无线网络吸纳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校园部信息点的分布设计、校园建筑物的网络连接,还是学校本部和分部的联网,无线网络产品均有惊人的用武之地。
此外,无线网络环境的引入,为崭新的无线多媒体提供了应用平台,从而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无线网的建设来展开论证,从中可能用到各种技术资料与实施方案为设计导向,为校园无线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无线网络、校园网、网络协议、无线路由、无线AP、WLAN引言试想学生可以一边坐在草地上,惬意的喝着饮料,一边通过无线网络与专家、老师进行网上讨论,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持无线设备进行自由沟通;奥运会比赛的时候,全校所有师生可实时在学校任何地方观看赛事直播……这样一个美好校园网的实现,当然离不开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的规划设计和广泛应用。
无线局域网络不仅可以覆盖课堂、教室、宿舍、阅览室等经常使用网络的场所,除此之外,校园的草坪、树林更是无线网络发挥功效的场所。
. . .届别..2015学号毕业设计(论文)校园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姓名系别、专业导师姓名、职称完成时间. .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了人们快速获取,发布,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各行各业都处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所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经济,和政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与,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与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
各所学校也纷纷建立了校园网并接入Internet,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存在着投资大,见效慢,缺乏有效管理的弊端,没有充分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对校园网的组建分析和改善校园网弊端。
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与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校园网;Internet;现代化教育;网络设计. . .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校园信息网的现状 (1)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1.3 校园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3)第2章校园网络设计系统需求分析与目标 (4)2.1 设计背景与现状 (4)2.2 统需求分析 (4)2.3 校园网系统建设目标 (6)2. 3. 1 校园网系统高可靠性 (6)2. 3. 2 校园网系统高稳定性 (6)2. 3. 3 校园网系统可扩展性 (6)2. 3. 4 校园网系统可维护性 (6)第3章校园网总体结构设计 (7)3.1 网络设计 (7)3.1.1 主干网络设计 (8)3.1.2 工作组网络 (10)3.2 网络组网技术的选择 (10)3.3 网络设计方案描述 (12)3.3.1 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12)3.3.2 网络拓扑结构 (13)3.3.3 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 (13)3.3.4 主要网络设备配置 (16)第4章应用系统 (17)4.1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17)4.2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17). . .4.3 图书管理系统 (17)4.4 远程教育系统 (17)4.5 校园网通讯服务系统 (18)第5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9)5.1 设计依据 (19)5.1.1 系统设计标准 (19)5.1.2 安装与设计规 (19)5.2 设计围与要求 (19)5.3 布线的设备选择 (20)5.4 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描述 (21)5.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21)5.4.2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 (21)5.4.3 垂直主干子系统 (21)5.4.4 管理子系统 (22)5.4.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22)第6章结束语 (23)致 (24)参考文献 (25). . .第1章绪论1.1 校园信息网的现状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网络安全之校园网络规划及安全技术学号: 1502100205姓名:代秋霞院别:信息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电子商务指导教师:安述照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2018 年 5 月 6 日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第一章校园网网络概述 (5)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安全现状 (5)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5)1.1.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6)1.2 校园网络安全简介 (6)1.2.1 校园网概念及其问题 (6)1.2.2 校园网的发展趋势 (7)1.3 校园网的网络构成 (7)1.3.1 校园网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7)1.3.2 校园网系统功能构成 (8)1.3.3 校园应用管理平台 (8)1.3.4 校园网的建设目标 (8)第二章校园网的安全隐患 (9)2.1威胁校园网安全的内部因素 (9)2.1.1 软硬件自身的漏洞 (9)2.1.2 设置上的失误 (9)2.1.3 管理漏洞 (10)2.2威胁校园网安全的外部因素 (10)2.2.1 网络黑客的入侵 (10)2.2.2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10)2.3 校园网安全防御与应急关键设备技术 (11)第三章校园网络安全对策分析 (12)3.1校园网络安全策略概述 (12)3.1.1 网络安全系统策略的制定 (12)3.1.2 校园安全的设计原则 (13)3.2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13)3.2.1 设计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的原则 (13)3.2.2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内容 (13)3.3 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14)3.3.1 需求分析 (14)3.3.2关键设备 (15)3.3.3校园网络拓扑 (15)3.4解决校园网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 (15)3.4.1 防火墙部署 (16)3.4.2 虚拟专用网(VPN) (17)3.4.3 入侵检测(IDS) (17)3.4.4 计算机病毒防御 (18)3.4.5 漏洞扫描 (18)3.4.6 备份与恢复 (18)3.4.7 网络管理的安全 (19)3.4.8组网技术 (19)3.4.9网络操作系统 (20)3.4.10INTERNET接入技术 (20)3.4.11建网方案 (21)3.5 校园网的运行 (23)3.5.1校园网的应用 (24)3.5.2校园网的管理 (24)参考文献 (24)致谢 (25)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国内各高校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高校大多建立了校园网,它己经成为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所属系部:计算机工程系指导老师:职称:讲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校园网规划与设计任务与要求:为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现建立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校园网供在校师生使用。
并根据校园网的要求及特点,设计出人性化的校园网方案。
时间: 201 年 2 月 20 日至 201 年 4 月 13 日共 8 周所属系部:计算机工程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单位或教研室:网络技术教研室指导教师:职称: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摘要】自1994年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上网用户和网站的数目逐年倍增。
各大专院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
Internet技术和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使得校园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
校园网已成为各学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某学院校园网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制订了学院校园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
通过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
针对本项目,提前做了以下工作准备:研究了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调查比较了大型组网设备的性能的优缺点;分析了部分高校校园网组网技术方案;研究了基于校园网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实现了拥有教学、科研、宽带多媒体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的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提取及综合了各相关实例的技术要求,才得以实现这次的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关键字:校园网;校园网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计;设备配置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Since 1994, the Internet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network computer, Internet users and the number of website double year by yea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their own campus network.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more and more close combination allows for school education, campus network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important platform.Campus network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each school infrastructure, the scale and the application level has become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measur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an important symbol. A college campus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full survey of basis, combining technical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users, and developed a college campus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campus networ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realizes the real sense of broadband multimedia network, provid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ervice.According to this project, this paper made the following 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campus network; Survey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network equipment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mpus network technology project; Research based on campus network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 Realized with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oadband multimedia network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Key words:Campus network; Agreement; equipment目录 (IV)引言 (V)1 校园网简介 (1)1.1什么是校园网 (1)1.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1)2 校园网的需求分析 (3)2.1 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要求 (3)2.2 校园网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的要求 (3)2.3 交换机需求 (4)2.4 路由器需求 (5)3 网络规划设计 (6)3.1校园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6)3.2 网络技术的应用 (7)3.2.1 VLAN划分模式 (7)3.2.2 端口聚合技术 (9)3.2.3 VTP技术 (9)3.2.4 STP技术 (10)3.2.5 OSPF路由协议 (10)3.2.5 ACL技术 (11)3.2.6 NAT技术 (11)3.3 VLAN规划及 IP 地址分配 (12)3.4布线系统设计 (12)4 网络设备配置 (13)4.1设备命名 (13)4.2 VLAN 配置划分 (14)4.3 IP地址设置 (16)4.4 OSPF配置 (17)4.5 ACL的实现 (18)4.6 NAT的实现 (18)4.7校园网中联通性故障解决的步骤 (19)4.7.1检查是否问题出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上 (20)4.7.2检查是否问题在某个交换机上 (20)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本院是一所极具现代意识、以现代化教学为特色的公办高校。
校园网的建设论文校园网的建设论文范文(通用9篇)校园网的建设论文篇1[摘要]用好校园网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建设,特别要把服务教学作为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我们充分挖掘校园网的功能和效益,选择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学校园网络新思路,让老师们充分感受到校园网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老师们和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合理规划网络,开发类型齐全、信息丰富的校园网信息资源体系,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教育应用策略。
[关键词]校园网规划,资源库,培训,应用。
我们从校园网建成伊始就意识到,用好校园网的关键在于应用系统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本身的建设更重要也更困难。
必须大力开发校园网的各项功能,使其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突出作用,才能改变全体教师的观念,让大家认识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对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将教学应用系统建设作为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教师全员培训,强化网络管理。
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师们已经感受到校园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在工作中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的体会是:网络环境是基础,教学资源是核心,人员培训是关键,全面应用是目的。
一、合理规划网络,给师生一个友善的备课和环境。
网络建成以前,由于设备有限,常常是多位老师或学生使用一部电脑,老师们和学生的文件资料只能存放在毫无安全保障的本地磁盘上,文件资料时常被无故的删除或修改,这些常常困扰老师们。
网络建成之后,如果没有合理的应用规划,仍然发挥不了它的功能和效益,若能让老师和学生拥有自己的网络帐号,并且成功登录,以上的诸多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我们使用的是WindowsNT操作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WindowsNT强大的域用户管理规范,我们做了合理的规划和配置。
1、主域服务器规划主域一:"teacher",用于教师登录和教师文件服务,拥有教师服务器、备份域服务器、资源服务器和图书馆服务器各一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Internet基石的TCP/IP协议族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原因是IPv4协议在面对Internet发展时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人们为解决这些不足提出用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的方案。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具有诸如海量地址、组播、邻居发现、自动配置、服务质量、可移动等许多新特性,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
然而,怎样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和在现有的IPV4网络上部署IP v6网络仍然是目前混合组网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收集了国内外在研究IPv6协议和IPv6过渡技术的最新资料,并分析了IPv6新特性,描述了IPv6协议的组件及特性等,对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隧道和IPv6/IPv4协议与地址转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然后,对现有的IPv4校园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适合现有IPv4校园网络平滑升级到IPv6校园网络的规划方案,并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论文中的实验基于Dynamips网络仿真模拟工具,基于实际校园网的情况并充分体现IPv6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IPv4校园网现状,构造了IPv6实验平台,并对IPv6校园网方案进行验证。
关键词:互联网;IPv4;IPv6;校园网;网络设备;过渡技术ABSTRACTA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o internet cornerstones of ip the tcp protocol is a game of unprecedented changes. this change is the cause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internet ipv4 development of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to solv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agreement replaced by ipv6 ipv4 agreement. Ipv6 as the cor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s, such as will an address, the group, found on his neighbou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quality service, mobile and many new features, ipv4 to ipv6 the transition it is imperative. however, ipv4 to ipv6 how to achieve a smooth transition and in the existing ipv4 the network deployment ipv6 network and is still present a major study.The first collection and study ipv6 agreement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t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pv6, and analyzed ipv6 the new features, ipv6 agreement and features, for there is three types of technology, the protocol stack transition, ipv4 to ipv6 tunnel and agreements address translation for a ful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n, ipv4 to the existing campus was analysed and made some of the existing ipv4 to ipv6 network is upgrade to the planning scheme, internet and network equipment chosen on the details. Dynamips network based on paper experiments based on actual simulation tools, in case of campus and ful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Pv6 basis, combining IPv4 campus, constructed IPv6 experimental platform, test IPv6 campus of the experiment and plan.Key words:Internet; IPv4; IPv6; Campus net plan; Network equipment, Transition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1 引言 (1)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2本文的主要工作 (1)1.3本文的组织与结构 (2)2 IPV6介绍 (3)2.1 IPV6协议简介 (3)2.2 IPV6的地址 (3)2.2.1 IPV6地址空间及语法表示 (3)2.2.2 IPV6地址分类 (3)2.3.3 IPV4与IPV6协议区别 (4)2.3 IPV6的新特性 (5)2.4 IPV6的热门应用 (6)3 IPV4到IPV6过渡技术 (7)3.1 过渡策略 (7)3.2 双协议栈 (7)3.3 隧道技术 (8)3.4 地址翻译与报头转换技术 (9)3.5 三种过渡技术的对比 (10)4 校园网建设原则及网络应用分析 (11)4.1 校园网概述 (11)4.2 校园网建设原则 (12)4.3 现有校园拓扑结构网描述 (13)4.4 现有校园网络问题分析 (14)4.4.1 网络结构问题 (14)4.4.2 冗余问题 (14)4.4.3 核心问题 (14)4.4.4 汇聚层/接入层问题 (14)5 下一代校园网解决方案 (15)5.1 下一代校园网需求分析 (15)5.2 下一代校园网过渡原则 (16)5.3 四种IPV6校园网络升级方案分析 (17)5.3.1 方案一:ISATAP隧道模式,升级核心快速实现IPV6接入175.3.2 方案二:隧道模式,升级核心与部分汇聚逐步支持IPV618 5.3.3 方案三:双栈模式,升级核心与部分汇聚逐步支持IPV619 5.3.4 方案四:新建IPV6网络 (20)5.4 跨区域IPV6校区通信解决方案 (21)6 下一代校园设备选择 (22)6.1 主要设备的选择原则 (22)6.2 核心层路由交换机的选择 (23)6.3 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 (24)6.4 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 (26)6.5 防火墙的选择 (27)6.6 网卡的选择 (28)7 IPV6实验平台的组建与实现 (28)7.1 IPV6实验平台组建的介绍 (28)7.1.1 关于DYNAMIPS和SECURECRT网络设备仿真软件29 7.1.2 DYNAMIPS虚拟环境配置及使用 (29)7.1.3 SECURECR仿真软件的配置及使用 (33)7.2 IPV6过渡实验 (34)7.2.1 IPV4/IPV6 双栈实验 (34)7.2.2 IPV6 OVER IPV4手工隧道实验 (35)7.2.3 6TO4隧道实验 (37)7.2.4 ISATAP隧道实验 (38)7.2.5 RIPNG实验 (40)7.2.6 OSPFV3实验 (42)8 结论 (43)8.1设计成果 (43)8.2 存在缺陷 (44)8.3 前景展望 (44)致谢 (44)参考文献 (45)IPv6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下一代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1引言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Internet的规模以近乎于指数趋势的增长,互联网中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成为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采用新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即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进而取代IPv4协议。
小论文校园网的网络方案设计小论文:校园网的网络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网络方案设计对于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校园网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可行的网络方案设计。
二、需求分析(一)用户需求校园网的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
不同用户群体对网络的需求有所不同。
教师需要进行在线教学、科研资料查询和学术交流等;学生需要访问课程资源、完成在线作业和参与网络学习活动等;行政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后勤服务人员需要进行物资管理、设备维护和服务保障等。
(二)应用需求校园网需要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如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
这些应用系统对网络的带宽、延迟、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
(三)安全需求校园网需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同时,需要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访问控制,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信息的安全传输。
(四)管理需求校园网需要具备便捷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够对网络设备、用户账户、网络流量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同时,需要提供灵活的网络配置和扩展能力,以适应学校未来的发展需求。
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一)核心层设计核心层是校园网的骨干网络,负责高速数据传输和路由转发。
核心层采用高性能的多层交换机,如华为S12700 系列交换机,具备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通过万兆以太网链路进行互联,形成一个高速的核心网络。
(二)汇聚层设计汇聚层位于核心层和接入层之间,负责将多个接入层交换机的数据进行汇聚和转发。
汇聚层采用中端的多层交换机,如华为 S5700 系列交换机,具备较高的性能和扩展性。
汇聚层交换机通过千兆以太网链路与核心层交换机相连,通过百兆以太网链路与接入层交换机相连。
广东开放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学校校园网安全设计与规划教学点: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1 引言 (1)1.1校园信息网的现状 (1)1.2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1.3校园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2)2 校园网需求分析 (3)2.1 项目背景 (3)2.2 网络需求分析 (3)2.3 网络信息点分布 (4)2.4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4)2.5 目前校园网络现状 (5)3 总体设计 (6)3.1 网络拓扑结构图 (6)3.2 IP地址分配及配置 (6)4 交换机的配置 (8)4.1 虚拟局域网 (8)4.2 VLAN的创建 (8)4.3 把相应的接口划入VLAN (11)4.4 配置TRUNK口 (12)4.5 配置快速STP (12)4.6 配置以太信道 (13)5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4)5.1 OSPF的定义 (14)5.2 配置接口地址并启动OSPF (14)5.3 配置明文验证 (15)5.4 配置MD5验证 (16)6.校园网信息安全需求分析与设计 (17)6.1分析校园网内部安全 (17)6.1.1设备安全分析 (17)6.1.2用户和管理层安全分析 (17)6.1.3用户认证 (17)6.1.4管理桌面安全 (18)6.1.5备份数据 (18)6.2应用层安全性分析 (18)6.2.1 入侵检测 (18)6.2.2 VPN加密 (19)6.3校园网外部安全分析 (19)6.3.1 恶意攻击 (20)6.3.2 病毒攻击 (20)6.4 校园网安全设计 (20)6.4.1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功的加强方案 (20)6.4.2用户认证设计方案 (21)6.4.3桌面安全管理设计方案 (21)6.4.4数据备份方案 (21)6.4.5入侵检测方案 (22)6.4.6VPN加密方案 (22)6.4.7防火墙方案 (22)6.4.8网络防病毒措施 (23)7. 校园网安全详细设计并实现 (24)7.1改进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实现 (24)7.2用户认证的实现 (24)7.2.1身份认证 (24)7.2.2服务器认证 (25)7.3桌面安全管理的实现 (25)7.4数据备份的实现 (26)7.4.1.选择备份硬件 (26)7.4.2.选择备份软件 (26)7.5入侵检测 (26)7.5.1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特点 (26)7.5.2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27)7.5.2.1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27)7.5.2.2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27)7.5.3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28)7.5.3.1滥用监测 (28)7.5.3.2异常监测 (28)7.6 VPN加密的实现 (28)7.7防火墙访问控制的实现 (29)7.7.1防火墙流量限制 (29)7.7.2防火墙设置 (29)7.8网络防病毒措施的实现 (30)7.8.1 TCP CONNECT扫描 (30)7.8.2 TCP SYN扫描 (30)7.8.3认证和代理扫描 (31)7.8.3.1认证扫描 (31)7.8.3.2代理扫描 (31)7.8.4校园网安全防范措施 (31)7.8.4.1教室电脑的防范措施 (32)7.8.4.2学生电脑的防范措施 (32)7.9加密技术的实现 (33)7.9.1链路加密技术 (33)7.9.2身份认证技术 (33)7.9.3数据库管理技术 (33)8测试结果 (35)9.总结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同时也使得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和突出。
摘要摘要国内的校园网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有线的方式构建的,缺少无线的相关方案。
无线网络因为具有使用方便、不用布线、施工量少、维护轻松的特性,在未来的网络技术中必将成为主流,所以在设计无线接入的方案时,既要保证对原有的有线网络的兼容,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也要放眼未来,保证现有技术到未来新型网络技术的平滑过渡。
设计和研究 802.11 无线协议,构建一个优秀的无线校园 WLAN 的方案,能大大提高学生、教师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校园网建设情况的分析,并在综合考察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状况后,简要的介绍了学校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在论文中涉及到学校对无线网络建设要求、目标以及拓扑结构选择还有在学校方案的实施。
提出了组建无线校园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其具体的组建方案。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802.11 技术ABSTRACTABSTRACTThe vast majority of domestic campus network and are based C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way, the lack of wireless-related programmes. Wireless networks because of ease of use, no wiring, construction of low and easy maintenance features, in the future of network technology will become mainstream, wireless access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me,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the original cable network Compatible, to the maximum to avoid waste of resources; have to look to the future to ensure that xisting technology to new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smooth transition. Design and Reseach of 802.11 wireless protocol, to build a wireless campus WLAN outstanding options,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students, teachers study and work efficiency.Based on China's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technology position,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chool wireles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aper related to the schools wireless network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bjectives and topology of choice in schools is also availab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m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ed for wireless campus network, and its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specific programmes.Key Words: Campus wireless network,Planning and Design,802.11 Technology目录第1章引言 (1)1.1 概述 (1)1.2需求分析 (5)1.1.1 建设背景 (5)1.1.2 学校建设无线网络的目标 (5)1.1.3 具体实施目标 (6)1.2 校园无线网在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7)1.2.1 教学网络 (7)1.2.2 图书馆网络 (7)1.2.3 教工、学生宿舍网络 (8)1.2.4 无线应急网络 (8)第2章校园无线网的设计方案 (9)2.1 概述 (9)2.2 WLAN 的工作机制 (9)2.3 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10)2.4 网络标准的选择 (11)2.5 校园无线网络设备选型原则 (12)2.6 硬件设备的选购 (13)2.6.1 核心交换机的选购 (13)2.6.2 POE交换机的选购 (14)2.6.3 服务器的选购 (14)2.6.4 无线路由器的选购 (16)2.6.5 光纤发收器的选购 (17)2.7 校园无线网的设计分析 (17)2.8 设计方案 (19)2.8.1 主要拓扑图 (19)2.8.2 分校园无线网络的三种典型应用及解决方案 (21)第3章安全防护 (25)3.1 概述 (25)3.1.1 从忽视到重视的转变 (25)3.1.2 WLAN面临的威胁 (25)3.1.3 实现目标与协议标准 (26)3.2 无域网的安全认证 (27)3.2.1 开放认证 (28)3.2.2 共享密钥认证 (28)3.3 无线局域网的加密技术 (29)3.4 选择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的原则 (29)参考文献 (31)致谢 (32)外文资料原文 (33)译文 (36)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概述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
网络规划毕业论文网络规划毕业论文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网络规划涉及到设计、管理和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提供高效的网络服务。
本文将探讨网络规划的重要性、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规划的重要性网络规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网络规划是确保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的关键。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网络规划可以帮助确定网络的容量需求,并确保网络能够稳定地运行。
其次,网络规划有助于提供高效的网络服务。
网络规划可以帮助确定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数据传输路径以及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可以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网络规划还有助于确保网络安全。
网络规划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网络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等。
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可以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二、网络规划的挑战尽管网络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施网络规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网络规划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包括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首先,网络规划需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新的技术和标准的出现使得网络规划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
例如,5G技术的兴起将对网络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更高的带宽需求和更低的延迟要求。
其次,网络规划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
网络规划需要平衡投资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合理分配资金以满足网络需求是一个挑战。
此外,网络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网络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和维修等。
最后,网络规划还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网络规划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实施。
然而,网络技术人才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如何培养和吸引更多的网络技术人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三、网络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扩展,网络规划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目录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校园网简介 (5)1.1什么是校园网 (5)1.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6)第二章校园网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8)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现状 (8)2.2 网络系统及业务需求分析 (9)第三章系统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 (11)3.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11)3.2 系统建设目标 (12)3.3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 (16)第四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9)4.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9)4.2 网络系统接入设计 (21)4.3 网络设备选型 (23)4.4 VLAN划分及子网配置 (23)4.5 IP地址分配 (27)第五章布线系统设计 (28)第六章网络安全、管理设计 (34)总结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摘要20世纪后期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通过网络办公和网络交易的更为广泛,涉及到企业,单位,学校,军事等各个领域,教育发展也逐渐的走上了网络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拟定在校内建立校园内部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络相连。
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式的教育快速发展的结合使得校园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
学校的校园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能源学院校园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制订了学院校园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
通过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通过各种协议的链接与设备的选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
成为现代化办公的首要工具。
关键字:校园网;协议;设备前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许多网络新技术也是首先在校园网中获得成功,进而才推向社会的。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原则,进行能源学院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毕业论文---xxxx中学网络方案规划及设计这篇论文主要是针对xxxx中学的网络方案进行规划和设计。
网络作为现代教育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设计一套安全高效的网络方案。
一、网络基础设施规划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方面,建议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分别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主要负责网络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汇聚层作为数据流量的聚合点,接入层则为用户提供接入网络的入口。
2.网络带宽规划考虑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需求,网络带宽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建议在这所学校中,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采用千兆光纤交换机,接入层设备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以确保网络的高速稳定。
3.网络设备采购选择高品质网络设备非常重要。
建议采购知名品牌的网络设备,比如华为、思科、惠普等品牌,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以及未来的升级和扩展可能性。
二、网络安全规划1.网络安全防护设施网络安全是网络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防止恶意攻击、网络病毒等威胁,需要设置防火墙,实施入侵检测、防范DDOS攻击等措施。
2.身份认证与授权在网络使用和管理中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完整性。
建议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传输信息和认证登录账号。
三、网络管理规划1.网络监控与管理网络管理是确保网络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建议使用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设备运行状况、传输流量等。
2.网络维护与备份网络的正常运转对维护和备份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议设置定期备份策略,避免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设备和系统,确保网络的良好运转。
综上,上述就是对于xxxx中学网络方案规划和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建议。
校园网络论文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网络不仅提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高效沟通工具,还为教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从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发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网络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网络建设:1.1 硬件设施:校园网络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这些设备的选购和配置对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1.2 网络拓扑结构:校园网络的拓扑结构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形和树状结构。
合理的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1.3 网络覆盖范围:校园网络的覆盖范围应覆盖整个校园,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
合理规划的网络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二、网络安全:2.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校园网络需要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
这些安全设备能够监控网络流量、过滤恶意软件和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2.2 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校园网络应设置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法用户的访问和操作。
通过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
2.3 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校园网络应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同时,学校应制定隐私保护政策,保护师生的个人隐私权益。
三、网络应用:3.1 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远程课程和在线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和灵活性。
3.2 学术资源和文献检索:校园网络连接了各个学术资源库和图书馆,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学术资源和文献。
这为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
3.3 校园管理和信息发布:校园网络可以用于学校的管理和信息发布,如学生选课、成绩查询和校园通知等。
这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四、网络管理:4.1 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校园网络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
校园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摘要] 身处于注重效率的信息时代,校园局域网作为高等学校提升教育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必须着重建设,一个技术先进、运行可靠而又经济试用的校园局域网是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水平的一个保证。
本文实例阐述了校园局域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分析了当今主流的局域网技术、网络设计方法和互联方法等,对技术、设备、总体规划等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以实用、先进、经济为设计出发点,提出建设校园局域网的可行性方案,结合校园局域网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 路由配置服务器配置访问控制表技术1目录引言 (4)(一)研究背景 (4)(二)课题研究研究目标 (4)一、校园网总体规划设计 (6)(一)校园局域网需求 (6)(二)网络总体架构规划 (7)1.网络技术选择 (7)2.校园网络拓扑 (7)(三)网络设备选型 (9)1.核心层网络 (9)2.汇聚层网络 (10)3.接入层网络 (11)4.路由器选择 (11)5.服务器选择 (12)(四)校园网安全策略及安全防御措施 (12)(五)本章小结 (13)二、VLAN 划分及参数配置 (14)(一)VLAN划分 (14)(二)VLAN配置 (15)1.交换机的选择 (15)(三)核心交换机Core-SW配置 (16)1.核心交换机配置VTP Server (16)2.配置中继(Trunk) (17)3.创建vlan及端口划分 (17)4.配置IP (18)5.SW1开启路由 (19)2(四)Server-SW配置 (20)1.配置Server-SW中继(Trunk) (20)2.Server-SW端口配置 (20)(五)配置学生宿舍交换机 (21)三、路由器配置 (22)(一)基本IP设置 (22)(二)NAT设置 (22)(三)校园网边界路由器配置 (23)(四)通过NAT技术实现内网访问internet (23)(五)显示路由表 (24)(六)模拟ISP环境出口路由R2配置 (25)四、服务器配置 (26)(一)DHCP服务器配置 (26)(二)WWW服务器配置 (26)(三)DNS服务器配置 (27)(四)FTP 服务器配置 (27)五、网络安全控制 (28)(一)访问控制表 (28)1.防止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 (28)2.对服务器群的服务进行控制 (29)(二)小结 (30)六、验证测试 (31)总结与展望 (35)致谢语 (36)参考文献 (37)3引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中应用的日益普及,校园网络化、教学智能化成为各学校竞相角逐的热点,校园网已成为各学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南昌工程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I 摘 要 本方案主要完成校园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主要介绍校园网设计的需求分析,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依照标准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校园网络的结构及解决方案。 本校园网采用通用的分层设计方法,将校园网络分成三个层次:核心层、分布层、访问层。建设一个高效安全的局域网并接入互联网,校园网对外提供Web、FTP等数据服务,并且使每台电脑都能够访问互联网。采用Cisco的网络设备,把校园网内每个部门都设计成一个子网,规划每个部门的IP地址,设计网络拓扑图,配置网络的交换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服务器模块和远程访问模块。
关键词:校园网 虚拟局域网 拓扑图 Cisco网络设备 校园网设计与实现
II Abstract The main campus network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campus network design requirement analysis, establish the goal of building campus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of campus network structure and solutions. The network layer by the general design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campus network convergence layer, core, access layer. Building a high security of campus network and provid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Web, FTP data services, and make every computer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Using the network equipment, Cisco 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the campus every sector within a subne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ach department, designing the IP address of the network topology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the exchange of module, wan access module, the server module and remote access module.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Virtual LAN Topological graph Cisco network equipment III
目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引言 ..................................................... 1 1.1 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 1 1.2 研究校园网的目的和意义 ............................................................................................. 1 1.3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 2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3 2.1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 ......................................................................................................... 3 2.2 业务需求分析 ................................................................................................................. 3 2.3 管理需求分析 ................................................................................................................. 3 2.4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4 2.5 网络环境需求分析 ......................................................................................................... 4
第三章 校园网系统设计说明 ....................................... 5 3.1 校园网设计原则 ............................................................................................................. 5 3.2 网络协议选择 ................................................................................................................. 5 3.3 千兆以太网 ..................................................................................................................... 6 3.4 主干网络的选择 ............................................................................................................. 7 3.5 系统安全性的实现 ......................................................................................................... 7
第四章 校园网络方案描述 ......................................... 8 4.1 设备选型 ....................................................................................................................... 8 4.2 网络系统拓扑图 ......................................................................................................... 12 4.3 VLAN及IP地址规划 ................................................................................................ 12
第五章 校园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 13 5.1 交换模块设计 ............................................................................................................... 13 5.1.1 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 13 5.1.2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 17 5.1.3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 21 5.2 广域网接入模块设计 ................................................................................................... 23 5.2.1 配置接入路由器 InternetRouter 的基本参数 .................................................. 23 5.2.2 配置接入路由器 InternetRouter 的各接口参数 .............................................. 23 5.2.3 配置接入路由器 InternetRouter 的路由功能 .................................................. 24 5.2.4 配置接入路由器 InternetRouter 上的 NAT ................................................... 24 5.2.5 配置接入路由器 InternetRouter 上的 ACL .................................................... 25 5.3 远程访问模块设计 ....................................................................................................... 27 5.3.1 配置物理线路的基本参数 ................................................................................. 27 5.3.2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并指定 IP 地址池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