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案例 美国坦帕新闻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36
媒介融合的经典案例一、媒介融合的经典案例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组合,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十个经典的媒介融合案例。
1. 苹果公司的媒介融合策略苹果公司通过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的广告宣传,将产品和服务与不同媒介进行整合。
他们的广告创意和故事情节贯穿了不同渠道和媒介,如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等,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
2. 迪士尼的媒介融合迪士尼利用动画电影、主题公园、电视节目、游戏和商品销售等多种媒介形式,将角色和故事情节延伸到不同的平台上。
通过跨媒介的推广和营销,迪士尼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消费者,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3. 纽约时报的媒介融合纽约时报将纸质报纸、网站、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介相结合,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和阅读体验。
他们利用纸质报纸传统的深度报道和网络媒体的实时更新,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4. 奔驰的媒介融合奔驰利用电视广告、微博、微信和线上购车平台等不同媒介渠道,将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他们通过媒介融合的策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
5. 网飞的媒介融合网飞通过互联网视频流媒体服务,将电视剧和电影内容与互联网相结合。
他们通过自制原创内容和购买独家版权,吸引了全球观众,并实现了用户增长和利润的快速增长。
6. 京东的媒介融合京东通过电视广告、线上促销活动和移动应用等多种媒介,将电商平台的优势与不同媒介进行整合。
他们通过媒介融合的策略,提高了销售额和用户满意度。
7. 快手的媒介融合快手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将用户生成的内容与社交分享相结合。
他们通过媒介融合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广告主,实现了商业变现。
8. 爱奇艺的媒介融合爱奇艺通过在线视频平台、电视剧制作和电影发行等多种媒介形式,将内容生产和传播与不同媒介进行整合。
他们通过媒介融合的策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选择和观看体验。
9. Airbnb的媒介融合Airbnb通过网站、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渠道,将住宿信息和用户评价整合在一起。
2019.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媒体融合一、融媒体时代报网融合的背景融媒体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将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不同媒体形式在人员分配、信息采集、内容发布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运行管理机制。
媒体融合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83年,已故的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家伊契尔·索勒·普尔,就使用了“融合”这个词。
在《自由的科技》中,他首先把这个术语定义为模糊媒介边界的过程,被称为第一个在传播学中使用这个词的人。
2000年3月,在世界领域内发生了“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坦帕新闻中心成立,形成了媒体融合的雏形。
其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论坛报》、WFLA 电视台和坦帕湾网集中在同一处建筑办公,实现资源共享。
在国内,媒体融合也起步甚早,多年前,媒体融合就已成为传媒界专家、学者口中的热词,在中央确定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造新的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基础后,媒体融合从新闻传播产业上升到战略意义,“融媒体”早已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泛应用。
二、融媒体时代报网融合的举措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都无法各自为政,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就如同新鲜血液,具有多样性的信息内容,得以快速、有效地传播。
而新媒体的可信性往往更依赖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否则,网络上的信息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重视综合人才的培养、打造人才梯队可以说是报网融合的重中之重。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青年员工参与其中。
优胜劣汰的生存原则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是鲜活的。
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必须抛弃其无目的、片面、夸张的运作模式,与传统媒体合作。
针对传统媒体,我们应该正视传统媒体的弱点,勇于尝试整合,积极接受整合。
无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最终的过程中融合得多么紧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总会因差异产生冲突。
我所见到的坦帕CCIC
卜惠卿
【期刊名称】《中国检验检疫》
【年(卷),期】1994(000)009
【摘 要】坦帕CCIC是中国商检总公司设在美国的检验机构—北美CCIC在佛罗里
达州坦帕港的工作站。我因国外委托检验业务,有幸与坦帕CCIC的同志们在一起
相处了一段时间,在这里把我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 坦帕位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
的墨西哥湾畔,是一个有着相当长海岸线拥用200多个泊位的港口城市,也是美国最
大的散装货装货港。
【总页数】1页(P44-44)
【作 者】卜惠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757
【相关文献】
1."在多之中见到一,在一之中见到多"——让"建模思想"走进政治综合题解题教学中
[J], 李林贵
2.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坦帕校区——南佛罗里达州坦帕 [J],
3.浅析融合新闻外延下的全媒介联动新闻中心——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新
闻中心为雏形 [J], 宋宣谕
4.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一种新型的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
剂 [J], 杨云鹏
5.是“见到的”还是编造的?——评杨益言《我见到的“中美合作所”》 [J], 孙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媒介融合时代美联社新闻变革的实践作者:王娜来源:《传媒》 2017年第5期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与挑战,但在社交媒体、视频直播平台、VR技术等支撑下,传统媒体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面对网络空间中庞杂的信息,传统媒体要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与体制革新,强化“把关者”角色,提高全媒体新闻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媒体信息技术的成熟,传统媒体要注重采编转型与创新,巧妙融入社交元素,提高全媒体新闻生产能力。
此外,传统媒体要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视频直播、互动传播、VR等新技术的优势,升级新闻发布平台,提高全媒体新闻传播能力。
作为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新闻媒体,美联社在2004年就开始了媒介融合实践探索,在新闻管理、新闻采编、新闻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
笔者通过研究美联社新闻变革实践,探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以期为我国传统媒体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新闻管理变革的实践媒介融合时代,美联社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多媒体思维主导的管理体系。
Nerve Center的全媒体统领。
2004年,美联社将文字新闻、广播新闻、视频新闻等生产部门聚合到了一起,并成立了适应多媒体发展要求的中心管理部门——Nerve Center,成为美联社新闻的全球总指挥部。
NerveCenter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发展重点放在全媒体新闻产品上,使其在不同平台上都能保持主导地位。
总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互动,并结合受众需求及时调整采访方针,同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展开素材搜集。
在日常新闻报道实践中,总部会对不同部门进行业务、管理等层面的协调,不同平台的记者编辑可以进行随时互动,有效加强了媒体纵深融合。
同一新闻事件,不同媒体平台能够展开联合策划、采编和传播,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实现了全面开放与共享,有效提高了新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
分社融合下的总监主导。
2007年,美联社华盛顿与北京两大全球重量级分社,在空间层面展开了全新改造,并由此开启了分社融合的改革大潮。
融合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调查性报道通常是以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报道对象,更为注重挖掘业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在的、隐秘的联系,并向公众解释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属于深度报道的一种。
在传统新闻报道中,调查性报道通常以文字、照片、视频三种形式出现,但这三种媒介形式各有侧重:文字重于分析,照片重于展现事件某个切片,视频重于记录。
如何通过改进新闻报道方式,使其更准确地展示一个庞大事件的全局,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探索领域。
美国在本世纪初出现融合新闻的尝试。
我国主要是从2006年开始,以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为主的学者将融合新闻理论引进国内,并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
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了多样化的视角,以至于融合新闻的具体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美国“背包记者”先驱人物、学者简・史蒂文斯(Jane Stevens),他指出:“融合新闻是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它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
……媒体在制作融合新闻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的两大特征提供背景和保持传播的延续性,为其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
”[2]即融合新闻能够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报道新闻。
本文尝试通过案例研究法,以《卫报》“解密国安局档案”(NSA files: Decoded)为例,观察融合新闻手段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
一、“解密国安局档案”专题简介2013年6月,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员爱德华・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刘骏瑶 彭兰1)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供稿作者刘骏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以《卫报》“解密国安局档案”专题为例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4年第01期案例观察安全局(以下简称NSA)关于“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该计划监控互联网活动、秘密手机电话记录。
2013年05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融合新闻的特点及带来的挑战张云霞 徐恺俐 陈矞欣(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型媒体涌入传媒界。
方便快捷的计算机网络又为新旧媒介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大量机会,促使媒介融合进程越来越快,媒介的融合又带来了“融合新闻”这一全新的事务,本文将对其特点与带来的挑战做出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融合新闻;媒介融合;传播特征;趋势一、前言融合新闻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融合媒介的基础上进行传播的新闻类型,也称多样化新闻。
如今的融合新闻和媒介融合的研究探索在传媒界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对融合新闻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新闻应用学出发,对新旧媒介之间以及各种新媒介相互之间的融合方式进行探索。
我国对融合新闻的发展研究还处于起跑线上,面临着复杂的发展背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媒介日益壮大,旧媒介不断整合,两者愈来愈频繁合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融合新闻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又使新闻传播界面临怎样的新挑战,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二、融合新闻的发展状况“融合新闻”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04年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发展时间较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但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融合新闻的研究进程十分快速,到2006年,美国芝加哥论坛公司及媒体综合集团就对该理念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实践,使之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美国媒体综合集团将其旗下的电视台、报纸、网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闻中心,而芝加哥论坛公司则开发出另一种不同的实现模式。
之后,中国的融合新闻理念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整合的基础上暂露头角。
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媒体在经营方式上显得单一,信息来源不足,信息的接收也具有诸多局限性,为了改善这些方面的缺陷,传统媒体必须对新闻的传播机制作出全方位的变革,这就有必要借助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进行辅助传播,如博客、论坛、手机短信等。
媒介融合案例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是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媒介融合的案例,了解一下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
首先,媒介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比如,很多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使得新闻能够更快地传播到全球各地,真正实现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次,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媒介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产业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比如,很多影视作品会推出与之相关的游戏、音乐专辑等衍生品,通过跨媒体的营销和宣传,实现了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传播。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此外,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媒介融合也为教学和科研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教学和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促进了教育和科技的创新发展,也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媒介融合将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媒介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把握好媒介融合的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融合新闻理论与实务第一次作业坦帕新闻中心相关资料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班级:新闻2班姓名:***学号:************资料一: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 )”,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
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一起搬入办公,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
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
日常信息处理流程在融合的公司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平台每天都会有几次编辑会议,其中至少有一个会议是专为媒介的融合操作而准备的。
下面是坦帕新闻中心一天的工作图景:上午9点, WFLA-TV的编前会揭开了工作序幕。
《坦帕论坛报》的多媒体助理编辑Ken Knight每天也会准时参加,事实上每一个工作平台的每一次会议他都会参加。
10点15分,《坦帕论坛报》召开编前会,前15分钟是对当天融合报道交换意见和想法。
与Ken Knight一样,WFLA-TV的执行人员Susan DeFraties也会每天出席这一平台的会议。
此后,Ken会继续出席其他的编辑会议,协调不同媒介平台的兴趣点,而这就是他整天的工作。
与他一起做这项工作的就是前面提到的Susan和论坛报的多媒体高级编辑Pat Minarcin。
他们持续不断地寻找和探寻媒介之间融合报道的机会和融合报道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新闻内容协调官”。
实践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新闻或事件都适用不同的媒体。
有时一件非常适合在报纸报道的事件放在电视上就显得不伦不类。
反之亦然。
这就需要找到报道的交汇点。
报道的共同兴趣包括调查新闻、对消费者提供帮助的新闻、焦点或爆炸性新闻、医疗报告等等。
每一平台都把如下问题和信息作为报道的基础,如问尖锐的问题、为弱势群体呼吁、关注社区差异、通过公共服务让报道到达最偏僻的地方等。
在新闻中心,三个媒体拥有各自独立的决策机制,他们对于新闻的选择是独立的,虽然新闻的采集合作完成。
在新闻的选择标准上,各个平台也会稍有不同。
如发生了一个爆炸性事件,电视必须在事件发生之际立即报道,而《坦帕论坛报》一般情况下会坚持关注和提供给受众更多背景资料。
对位于同一屋檐下的这三家不同形态的媒体,新闻中心制定了如下规定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和关系:不能对不同平台的媒体新闻发布的标准品头论足、指手画脚;不允许说伤害感情的话;不允许因为报道方针的不同而迁怒他人。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彼此的合作上。
三个平台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
小规模的合作体现在一个平台的新闻在一定情况下要优先供给另外的媒体使用。
在WFLA-TV晚11点的新闻栏目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主持人在播报带有《坦帕论坛报》标志的新闻,开场白是这样的:“《坦帕论坛报》在今天早上报道……”。
而比较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形式包括仔细准备和研究对重大新闻的多媒体展示以及多方位报道。
现场新闻的融合报道现场新闻是让融合新闻报道熠熠发光的一个领域。
新闻中心设有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为多种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分派任务。
她们从前方记者手中收集第一手新闻信息,传送给每个新闻发布媒体。
在对现场新闻的联合报道中,电视通常是第一发布媒体。
但电视台的实时报道并不仅仅由自己的员工提供,提供者还包括报纸的记者和摄影师。
在坦帕市发生过一架小型飞机在一家银行上空坠毁的事件,供职于 网站的工作人员Jim Collins目睹了飞机坠毁经过,他几乎在同一时间立即在网站新闻中心报道了事发经过。
《坦帕论坛报》报道商业信息的记者Dave Simanoff 掌握了受损建筑承租人的文件档案;他把信息首先传送给的不是《坦帕论坛报》,也不是,而是电视台。
《坦帕论坛报》档案和研究办公室立即通过目击到的飞机尾部数字追踪到这架飞机的主人。
《坦帕论坛报》记者和编辑们也积极为电视台寻找和联系这起事故的目击者,请他们到电视台参与事故经过的介绍和讨论。
在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团体的利益高于各自的利益。
融合在新闻尤其是现场新闻的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个平台都在期待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这些是自愿的,不是由新闻中心强制执行的。
负责分配任务的办公室编辑除了传送新闻信息之外,还会对新闻信息的采访和报道提出建议,如把记者派到什么地方去比较合适,以及首先在哪一平台上发布信息等等。
从对现场新闻的报道流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三家媒体平台经常彼此分享新闻资源,从而达到报道力度和报道效果的最优化。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合作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对Sunshine Skyway大桥坍塌事件的调查和报道。
在这座大桥建成之后,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它可以经得住长达100年的考验。
但实际上,仅仅10年之后,这座桥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就因为被侵蚀等自然原因而坍塌了。
电视台记者Mark Douglas最早获得这一消息。
《坦帕论坛报》编辑在当天协调会上得知情况后就问电视台负责人是否愿意把这些内容转换成报纸需要的版本,得到电视编辑的认同。
在做系统报道时,新闻中心有权决定由谁来首先发布这一新闻。
在这一事件上,三家媒体平台一致同意首先由《坦帕论坛报》来发布此消息,这就意味着报纸会把这则由电视台记者发现的新闻首先提供给受众。
Mark Douglas也非常积极地和《坦帕论坛报》的编辑合作。
《坦帕论坛报》的图表部作出了这座大桥的设计图,这些资料包括制图的依据同时提供给电视台和网站。
所以在根据计划报道时,报纸关于大桥坍塌消息的标题下,作者是电视台的Mark Douglas ,就这一事件进行在线报道。
报纸付印后,一个谈话类电视节目看中了这一新闻信息,邀请《坦帕论坛报》和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一起讨论这一事件的调查进程。
新闻中心一开始就精心安排了媒介之间的合作,有足够时间策划它的报道形式,那天电视台的收视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报纸的阅读率也大幅攀升。
无论是在对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在对报道流程的处理上都取得了极大成功。
重大事件联合报道与公共服务的加强重大事件如奥运会、总统竞选等都会给媒介的联合报道提供大好机会,并显示出融合给报道带来的巨大威力。
一般来讲,报纸和电视台会在融合报道中使用相似的标题,在适当时候宣传彼此的报道,并且在网站上提升他们的融合程度。
融合给新闻业创造了一个更加强而有力的形式,而影响力的增大带来的必然是责任的增强以及义务的增加。
新闻中心的这三家媒介平台每周都有受众调查,中心设有受众与媒介联系的电话以及电子邮箱。
《坦帕论坛报》的读者办公室会及时接听电话和反馈,并及时收发电子邮件。
他们把电话和邮件传至适当的工作平台并保证打电话的人会得到一对一的回答和解释。
电视台的观众和市场调查员会帮助这一进程的实施。
报纸每周都会划出特定专栏有选择地刊登受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某些问题作出解答,电视也是如此。
而网站是以打包的方式进行:所有回馈放在一个专门网页“公众之声”(Citizens’ Voice)上。
新闻中心成立之际,论坛报、电视台和网站宣布了他们合作和融合的一些原则,被称为“新闻中心宣言”(News Center Pledge)。
这一文件明确了三个媒介平台间的合作关系,但是同时声明:他们彼此之间拥有独立、自由的编辑决定权。
除此之外还规定了新闻采访、报道和日常行为的准则:1. 精确和公平;2. 快速纠正错误;3. 让弱势群体发出声音,注意报道的差异性和全面性;4. 引导人们注意和同情隐私权;5. 成为社区望者并始终对其负责—包括对自己负责。
这一宣言和“公众之声”专栏反映了新闻中心的宗旨: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对自己负责。
(作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影像传播成为融合新闻的亮点到目前为止,分享最多的领域在新闻摄影,影像传播成为融合新闻的亮点。
大多数电视台的摄影师在携带摄像机的同时也会随时携带照相机,而很多《坦帕论坛报》摄影记者也会随身携带小型数字视频摄像机。
他们在为自己所在的平台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两个平台的新闻报道尽一份力,而且是举手之劳。
例如,对一个剪彩仪式的报道,报纸仅仅需要一张照片,而电视所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个不到25秒的图像。
新闻中心一般会通过合作手段实现传播效率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因为在融合的背景下,记者这一角色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往往一身多职,拥有多方面技能,可同时为不同的媒体平台服务。
《坦帕论坛报》记者除了以往的文字技能之外,还可以兼任摄影和摄像;而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除了具备影像的技术之外,也要学会给报纸媒体提供文字信息。
“三栖”记者成为各家媒体争抢的对象。
以专栏为媒介融合的基点在电视报道领域,专栏指的是在特定时间会有特定议题,并邀请特定专家和人群对这些特定议题进行讨论和解读。
这种形式类似报纸上的专栏和特写,有固定的出版时间和时间间隔。
电视台、网站和《坦帕论坛报》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努力和探索。
《坦帕论坛报》负责宗教报道的记者Mich-elle Bearden每周都会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电视8频道上,而关于她的报道也会以文字形式在同一天出现在《坦帕论坛报》版面上。
电视台购物栏目的记者Victoria Lim每周都会给《坦帕论坛报》写专栏,还会定期出现在网络的某一个板块上,这些内容经常是独家的。
电视台的气象工作者Steve Jerve会把气象信息提供给报纸,网络也会在第一时间把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和其他信息放到网上。
网站建立了一个关于犯罪事件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和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犯罪追踪紧密相连,电视台的记者或编辑经常会在这一数据库中寻找事件目标和线索。
资料二:媒介融合全球标本——坦帕新闻中心早在1983年,已故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家伊契尔·索勒·普尔就使用了“融合”一词。
他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最早将该词界定为一个“使得媒介界限模糊的过程”。
他被称为最早将该词运用于传播学的人。
根据美国西北大学新媒体系主任李奇·高登在《数字新闻》一书中的说法,1994年,《纽约时报》在一篇有关《圣何塞水星报》网络版的报道中,使用了“媒介融合”的副标题。
该文认为:所有的报纸负责人都相信,技术变革正带来所有媒体的融合。
2000年初,当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时,“融合”一词就非常普遍地与“电子内容的传送”联系在一起了。
此后,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就一直与技术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