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_中国A股策略_瑞银一周观点_110802
- 格式:pdf
- 大小:296.20 KB
- 文档页数:15
2021年11月28日行业研究低波动的DR001与高企的回购杠杆 ——流动性周报(2021.11.22-2021.11.28)银行业 今年隔夜利率“稳定如一”的逻辑。
观察今年3月份以来的DR001运行情况,在没有隔夜利率参考锚的情况下,DR001的运行,实际上形成了以1.6%为下限、2.2%为上限的“隐性走廊”机制,而该机制得以维系,与央行锚定“价”、放弃“量”的调控行为和对大型融出机构精确指导有关。
即,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的方式,引导大行控制资金融出规模,即当隔夜利率突破2.2%时,大行可适度增加资金融出量,而当隔夜利率跌破1.6%时,大行可适度减少资金融出量,通过央行“精准引导”,可实现对隔夜利率波动性的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隔夜利率波动性下降,也与今年春节后流动性较为充裕(特别是外汇信用派生渠道、再贷款的“提频增量”)、市场对央行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预期较为乐观有关。
隔夜利率低波动下,回购杠杆率显著提升。
10月份以来,R001成交量从底部快速回升,并于11月份趋势性突破4万亿规模,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二: 一是债券市场利率经过调整后性价比开始凸显。
Q3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打消了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使得10Y 国债收益率大幅反弹至3%以上。
叠加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刺激了机构做多情绪并逐步形成了较强的“单边预期”。
二是央行OMO 放量操作,流动性环境持续宽松。
央行更倾向于通过短端资金投放,稳定流动性,“以时间换空间”为明年储备政策子弹。
数据显示:OMO 存量余额一度上行至1万亿规模,截至11月26日仍有4000亿。
因此,债券资产性价比的回升、流动性环境宽松、市场对央行维持利率稳定的预期较为一致,叠加部分广义基金年末存在冲业绩、冲排名的诉求,会进一步刺激机构加杠杆行为,导致R001成交量持续位于4万亿以上。
后续如何看?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宏观经济再度承压、融资需求走弱、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疲软、地产风险发酵引致上下游供应链债务风险加大背景下,经济基本面恶化导致货币政策并不具备收紧的条件,短期内央行更倾向于通过“短钱”投放维稳流动性,重点做好今冬明春进行跨周期调节。
DONGXING SE CURITIE S 行业研究证券: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300亿至1.17万亿;两融余额持平于1.85万亿,自10月以来保持稳定,其中融资余额企稳回升,融券余额缓慢下降。
根据中证登披露的数据,11月新增投资者数达到133.75万,环比大增36.4%,接近2020年同期水平。
周末证监会就沪深港通和沪伦通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沪深港通方面调整主要集中于对北上资金的监管,在一年过渡期后内地投资者将不能通过沪、深股通买入A 股股票,而卖出不受限制,预计未来“假外资”将大幅减少,量化、杠杆、套保资金对境内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有望显著弱化,进而降低市场波动;沪伦通方面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参与主体,满足深市上市公司和瑞士、德国等企业跨境融资需求,做大市场蛋糕,中长期看有望持续增加市场流动性。
我们预计,在全面注册制加快落地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速预期之下,券商大投行业务将率先受益,全业务链增量空间可期,头部券商投行业务占比将逐步向美国投行看齐。
综合来看,证券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保持高位,景气周期有望显著拉长并体现出一定的成长性。
坚定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保险:主业方面,11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显示,车险同比延续较快增长带动产险业务加速改善,其中居民新能源车中期需求快速增长和配套新能源车险的及时跟进有望强化车险复苏逻辑;而寿险各公司间因开门红策略和发力时点不同,保费呈现较大差异,行业拐点出现时间仍待观察。
中期看,潜在的疫情反复给寿险行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变革或持续更长时间,保险标的投资周期拉长是大概率事件。
当前各家险企代理人招募难度仍较高,非核心代理人流失率亦保持高位。
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遇到瓶颈,险企普遍降低对22年开门红的整体预期。
开门红阶段长期储蓄型产品仍是主流,销售难度相对较小,销售期可能会适度拉长。
由于产品设计组合方式多元,部分主力产品margin 有所上升,故不宜对开门红阶段新业务价值增速过度悲观。
瑞银,中国梦瑞士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在瑞士有两大东西其它国家难以匹敌,一是钟表,二是银行。
(一)百年老店瑞银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
1997年12月8日,总部位于巴塞尔的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与总部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宣布合并,成立瑞银集团。
瑞士银行成立于1872年。
因此,新成立的瑞银集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瑞银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各大金融中心,在超过5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全球员工超过7.5万名。
其中,39%的员工在美洲、36%在瑞士、16%在欧洲其它国家、9%在亚太区。
瑞银为瑞士上市公司,于瑞士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瑞银集团总资产为2.6520万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6.6280万亿元。
在瑞士,瑞银的零售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都是市场的领导者,管理着逾300万个个人账户及按揭账户,为当地约260万名个人客户服务。
同时,为近13.65万个公司客户、机构投资者、公共企业和基金会,及逾3000家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银行及证券服务。
通过改变经营艺术,瑞银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盈利的金融机构之一。
(二)成功经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无疑是全球最成功的银行之一,足可以与当今全球最强大的花旗集团及汇丰控股媲美,这与它的市场选择、业务取舍、团队精神、风险控制等因素密不可分。
(1)市场选择1998 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成立伊始,不过是一家在瑞士有绝对市场份额、在欧洲有一定影响的金融机构,虽然客户遍及全球,但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瑞士国内,在国际金融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而瑞士国内市场相对狭小、饱和度高,要谋求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未来的发展,向外扩张成为必然。
欧洲本土虽然轻车熟路,也有相当的业务基础,但经济不甚景气,各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相当高,进入前景不太明朗,瑞士联合银行采用了“守”的战略,只谋求巩固欧洲这一片基本阵地。
瑞银集团UBS AG(通称UBS。
中文通常称瑞银集团,简称为瑞银,全称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也称瑞士银行有限公司)(NYSE:UBS;SIX:UBSN;东证1部:8657)是一个多元化的全球金融服务公司,在瑞士巴塞尔及苏黎世设有总部。
它是世界第二大的私人财富资产管理者,以资本及盈利能力也是欧洲第二大银行。
瑞银在美国备受注目,在美国的总部设在曼哈顿(投资银行)、新泽西Weehawken(私人理财)及康乃狄克Stamford(资本市场)。
瑞银的分行遍布全美国及50多个国家。
“UBS”是现在的UBS AG的前身之一,瑞士联合银行(英语: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的缩写,“AG”是德语“AktienGesellschaft”的缩写,上市公司之意。
1998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简称SBC)合并后,UBS成为存续公司。
存续后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与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并列成为瑞士前两大银行集团。
瑞银的全球业务有个人银行、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
再者,瑞银是瑞士提供零售银行及商业银行有领导地位。
总投资资产达2.766兆瑞士法郎、股东权益为478.50亿瑞士法郎及市场资本1,506.63亿瑞士法郎。
在某些方面,UBS的发展方向与竞争对手瑞士信贷银行相似。
两者都是瑞士商业及零售银行并购入美国主要投资银行,如在2000年11月3日,瑞银收购美国投资银行普惠公司(Paine Webber),并将其改组为瑞银普惠(UBS PaineWebber),在2003年,瑞银普惠更名为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
瑞银魔鬼交易员赌错交叉汇率巨亏20亿美元 2011年09月16日06:04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秦伟陈莹莹雷曼兄弟倒闭三周年之际,一则消息又让投资者的心揪到了嗓子眼。
9月15日,瑞银(UBS)承认,其投资银行部门交易员进行的一项“未经授权的交易”,可能对其造成2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损失则可能令UBS第三季录得亏损。
瑞银是一家什么银行?瑞银集团瑞银集团(英文UBS),即瑞士银行,致力于为遍布全球的富裕人士、机构和公司客户以及瑞士的私人客户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瑞银集团的战略以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业务及位于瑞士的卓越全能银行业务为核心,协同发展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
瑞银专注的业务均在其目标市场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具有资本效率及提供有吸引力的长期结构性增长和盈利前景。
瑞银的业务遍及全球所有主要的金融中心,总部设于瑞士苏黎世,在50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所雇员工在美洲约占31%,瑞士占32%,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其他国家占19%,亚太区占18% 。
瑞银集团股票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瑞银业务财富管理作为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瑞银财富管理为世界各地的富有家庭和个人提供全面咨询、解决方案和服务。
瑞银客户受惠于全面综合的财富管理能力及专长,包括财富规划、投资管理、资本市场、和银行服务、借贷以及机构和企业财务顾问。
客户在享有瑞银自有产品以外,还可获得来自其他世界领先的第三方机构的广泛的产品选择。
投资银行瑞银投资银行为企业、机构及财富管理的客户提供专家建议、创新解决方案,顶尖的执行能力和全面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途径。
属旗下各业务部门提供顾问服务、深入的跨资产研究,以及股票、外汇、贵金属及优选的利率和信贷市场的相关服务。
瑞银投资银行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包括销售、交易及各类证券的做市等。
资产管理瑞银资产管理是一家规模庞大、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机构,业务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
为包括个人、第三方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等各类型客户提供横跨主要传统和另类资产类别的投资服务。
瑞银也为政府和央行等主权客户提供专属的顾问、投资和解决方案。
瑞银资产管理是欧洲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瑞士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中国最佳外资资管公司。
瑞银集团介绍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瑞银集团)1998年由瑞士联合银行及瑞士银行集团合并而成。
2001年年底总资产1.18万亿瑞士法郎,资产负债表外管理资产超过2.0万亿瑞士法郎。
行业报告|银行行业2020年10月16日证券研究报告一周观点银行板块本周(10.12-10.16)波动率较大,估值修复路径清晰,力度均匀,一路上攻。
本周银行板块走出独立修复背景,聚集全力带领大盘前进,无论从国内经济复苏背景来看,还是从整体估值水平来看,银行板块本周表现都可以称之为耀眼,而这种前进的动力并未熄灭,看好下周银行股持续优秀表现。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累计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又因2100亿元到期,央行本周净回笼1100亿元。
周五公布DR007为2.19%,回落至日常水平。
银行业的发展需要深度与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融合,本周公布的社融数据、进出口数据以及信贷数据超预期,这些方面的融合与汇聚将会直接体现在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盈利水平上,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将有强力保障,银行反过来又会反哺经济,支持相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小微企业逐步发展,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契机,筑牢十四五发展。
市场表现本周银行行业指数上涨5.8%,表现好于大盘。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1.96%,深圳成指上涨1.83%,创业板指上涨1.93%,沪深300指数上涨2.36%,中信银行指数上涨5.8%。
维持银行行业估值修复观点,关注优质股份制银行、区域禀赋城市商业银行。
重点公司动态•兴业银行(601166)兴业银行10月16日发布公告称:经过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当年无固定期资本债券,于10月13日簿记建档,15日完成发行,规模300亿元,前五年票面利率4.73%,每五年调整一次,5年后每个付息日,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其他一级资本,夯实资本充足率。
•光大银行(601818)光大银行10月16日发布公告称:本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本行股份,增持15.42亿股,增持后光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本行普通股比例为49.999%。
增持动作将提升光大银行的吸引力。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资本市场服务-证券市场服务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瑞银证券: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小周期大改革2013-12-07巴曙松研究员金融政策研究文/瑞银证券;经济增长稳中略升我们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速将从2013年的7.6%小幅回升到7.8%,主要受益于外需改善,而内需基本稳定。
两大增长“引擎”:出口走强,投资稳定: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欧元区受益于货币传导机制改善摆脱衰退,2014年G3经济体增长预计将有所加快。
我们预计这会推高2014年中国实际出口增速约2.5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从2013年的-0.2个百分点变为2014年的+0.2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我们预计盈利和增长前景好转将推动制造业投资回升,而在2013年较高基数以及信贷增速放缓的拖累下,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有所回落。
与此同时,考虑到2014年政府不会大幅收紧地产调控政策、新开工势头逐步赶上强劲的销售,我们预计房地产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改革和信贷周期:一些改革措施,如下放投资审批权、放宽工商注册审批和落户限制、以及放松金融管制,可能会给2014年带来更多城镇化相关投资。
对此,政府控制好流动性和信贷条件是抑制此类上行风险的关键。
我们的基准预测是2014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2%,社会融资余额增长15-16%。
我们预计,由于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二胎政策放开,再加上政府反腐以及削减三公开支压低了2013年的基数,2014年消费增速将有所回升。
年内增长轨迹大体平稳:我们预计2013年四季度和2014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将保持稳定,自2013年中以来信贷增速放缓可能会抑制基础设施投资。
随着宏观政策和改革实施思路的能见度提升,我们预计2014年二、三季度经济增长会有所加快。
结合2013年基数的影响,我们预计中国GDP增速将从2014年一季度的7.7%上升到二季度的8%,而下半年回到7.7%左右。
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的GDP增长预测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是欧洲经济再次下滑、或美国复苏力度弱于预期,从而导致外需复苏势头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