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按照原文填空-三上北师大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2022年北师大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________。
那________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________。
2.《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
”这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4.读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将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小学生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______。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3.《山行》一诗中,描写诗人因喜爱枫林晚景而停车欣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
“擎”的意思是________。
5.学了《不懂就要问》一文,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
”我将学习这种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三、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鲜花朵朵,_______,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_____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花钟》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写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说明其原因:一是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二是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三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
1.《望洞庭》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在诗中,“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潭面”是指______________;“青螺”是指______________。
诗中的“镜”、“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青山,从远处看,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日积月累,填一填。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4.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6.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三、知识回顾。
1.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2.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3.《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篱笆________,一个好汉________。
5.《金色的草地》文中,中午,草地是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
6.从《在牛肚子里旅行》文中我们知道一个科学小常识:________;从《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是一个________的地方。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 7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北师大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后补充。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________。该句运用了_________表达手法。 [2]这首诗,作者是在( )。 A. 悲秋 B. 赞秋 C. 叹秋 [3]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理解错误的是( ) A. “排”是推、冲的意思 B. 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C. 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3.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山 行 远上寒山 斜, 生处有人家。 2 / 7
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 句诗中可以看出。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是按照由 及 的顺序来观察的。主要写了 .四种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课内阅读。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____________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
一年级(上)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画鸡(唐)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唐)王维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爽。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崔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问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春夜喜雨(节录)(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唐)白居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僧志安二年级(上)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回乡偶书(唐)贺之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年级联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夜书所见》一诗中,描写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是指________,课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季节)水泥道的美,我发现这个季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美景。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第一次撩燃火柴,感觉自己坐在________前面;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在地板上走着的________;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美丽的________;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最后她擦燃了整把火柴,幻想 ________。
2.《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想要站起来,于是努力生长,长成了________;它想跑来跑去,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它变老了,想要停下来,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它坐着很吃力,想要躺下,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2.寓言故事成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本学期我积累了一些这样的成语,如: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守株待兔”使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绝句》中细致描写了一幅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的开花时间不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还跟__________相吻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2.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4.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充满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5.祖国,__________________,我爱你__________________,我爱你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__。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2.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不一样的树叶,有___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有___________。
7.我在这学期读过(学过)的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四、课文内容巩固。
1.《荷花》,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了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燕子的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勾勒了小燕子的外形美,突出了燕子的_______特点,体现了对燕子的_______之情。
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诗中的“楚江”指的是_______。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灵秀和楚江水的矫健。
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_____,____,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________。
4.《花的学校》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_______。
三、按课本内容填空。
1.《采莲曲》一诗中,让人感觉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
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______。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_____________,唱出各种不同的____________。
3.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滴_____________,一场______________音乐会便开始了。
四、课文内容巩固。
1.《花钟》,作者运用大量的______手法来描写多种花________的情形。
花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种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又称园艺钟。
2.《宇宙的另一边》,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有:___________。
充分体现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孩。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日积月累。
1.灯不拨不亮,理__________。
2.在这次龙舟模型制作比赛中,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我才能获得冠军,正应了那句俗语“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
3.《山行》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
原诗是:______________。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
4.《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____(国家)作家____。
文中写到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母鸡为了_______,请求老屋再站________(多久),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说明老屋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二、课文内容我会记。
1.《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林外的几枝桃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了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_________之情。
2.《燕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
全文描写了燕子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赞美了________的燕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之情。
3.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天上洒落着,__________,红的白的黄的花,_______,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既有“________”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________,________”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________的情怀。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1
一、把古诗补充完整。
1、 晓( )净慈寺( )
( )( )
毕( )西 湖 ( )( )( ),
( )( )不与( )( )( ),
( )( )莲叶( )( )( ),
( )( )荷花( )( )( )。
2、 赠花卿
( )( )
锦城( )( )( )( )( ),
( )( )江风( )( )( )。
此曲( )( )( )( )( ),
人间( )( )( )( )( )。
3、 竹里馆
( )( )
( )( )幽篁( ),
弹琴 ( )( )啸。
深( )( )( )( ),
( )( )( )( )( )。
4、 示儿
( )陆游
死去( )( )( )( )( ),
但悲( )( )( )州( )。
王师( )( )( )( )日,
家祭( )( )( )( )翁。
5、 望天门山
( )( )
( )( )( )( )楚江开,
碧水( )( )( )( )( )。
两岸( )( )( )( )( ),
孤帆( )( )( )( )( )。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2
6、 敕勒歌
北朝( )( )
敕勒( ),
( )( )( ),
( )( )穹庐,
笼盖( )( )
( )( )( ),
野茫茫,
( )( )( )( )( )( )( )。
7、 鸟
( )( )
谁道( )( )性命( ),
一般( )( )一般( )。
劝君莫( )( )( )( ),
子在巢中( )( )( )。
8、 望洞庭
( )刘禹锡
( )( )( )( )两( )( ),
潭( )( )( )镜未磨。
( )( )( )庭( )( )翠,
( )( )( )( )( )( )螺。
9、 元日
( )( )
爆( )( )( )( )( )( ),
春风( )( )( )( )( )。
( )( )( )( )曈曈日,
( )( )( )( )换旧符。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3
二、把课文补充完整。
《爱什么颜色》
爱什么颜色
我爱 ,
因为——
是碧绿的,
是碧绿的,
我生活在 ,
连我的
也是碧绿的。
我爱 ,
因为——
是火红的,
是火红的,
我是一个 ,
我们的 ,我的 ,
也是火红的。
我爱 ,
因为——
是蔚蓝的,
是蔚蓝的,
将来我要当 ,
, ,
我穿得那身 ,
也将是蔚蓝的。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4
《国徽》
我拾到 ,
我去 ,
我要先擦掉
它上面的污泥。
为的是让硬币上的
国徽像 ,
闪烁在我小小的
。
我走在大街上,
我 一个
摔倒的小弟弟;
我看见:
警察叔叔
把他帽子上的国徽
。
有一天,
我 ,
我看见:
我们的国徽
,
照耀着我,
也着摇着
。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5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
海面倒映着 ,
四周环绕着 。
小船儿 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 ,
阳光 ,
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 。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 ,
我们来 ,
我问你 ,
谁给我们安排下 ?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三年级上册把古诗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6
《我想》
我想把手儿
。
带着一串花苞,
悠荡。
悠哇,悠——
悠出布谷鸟的 。
我想把脚丫
。
伸进 ,
汲取 。
长啊,长——
长成 。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 ,
瞧 。
望啊,望——
蓝天是 。
我想把自己
。
变小草, ,
变小花, 。
变成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 。
我会飞呀,飞——
飞到 。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