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仪表服饰的礼仪
- 格式:docx
- 大小:22.88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仪表形象规章制度一、服装规定1. 教师须着正装上班,男教师应穿西服、衬衫、领带,女教师应穿职业套装或裙装,不得穿着休闲服装上班。
2. 教师须保持服装整洁,不得穿着有污渍、破损或过于花哨的衣服。
3.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如会议时应着正装,课堂上可着便装但要求整洁。
4. 教师不得穿着露背、露腿、过于暴露的服装。
5. 教师应搭配适当的配饰,但不可过于繁琐或夸张。
二、发型及化妆规定1. 教师的发型应保持整洁,不得太过随意或太过张扬。
2. 教师的头发颜色应自然,不可染发成过于夸张的颜色。
3. 女教师可适当化淡妆,但不可浓妆艳抹,男教师应保持面部整洁。
4. 教师不得戴夸张的首饰或化妆过于浓重。
三、体态仪态规定1. 教师应保持优雅端庄的体态,不可嬉笑打闹或过于轻佻。
2. 教师在教学时应保持正坐、端坐,不可懒散倚靠在讲台上。
3. 教师走路要保持整齐划一,不可摇摆或走路时玩手机等行为。
4. 教师的声音应洪亮清晰,不可沉闷或低沉,控制音量适中。
五、个人卫生规定1. 教师每天应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等日常卫生习惯。
2. 教师应保持衣着整洁,每天更换内衣内裤、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
3. 教师不得在校园内吸烟喝酒,禁止吃口香糖或携带香烟等行为。
六、言行举止规定1.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保持礼貌用语,不可使用粗话或语言暴力。
2. 教师不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争吵,保持温和礼貌的言行。
3.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可有煽动不良行为或言论。
以上规章制度除了关乎个人形象外,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校整体形象及教学氛围。
教师仪表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每一位教师都能严格遵守规定,注重自身形象的提升,才能向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希望全体教师能意识到仪表形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身魅力的重要途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终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教师课堂礼仪规范1.仪表规范(1)着装要合适。
着装朴素、整洁、大方,不得穿短裤、背心、超短裙、拖鞋、超高跟鞋进入课堂(田径、游泳、健美操等特殊课程必需时除外)。
严禁穿不适宜教师身份的休闲服和奇装异服。
(2)不得佩戴饰物。
禁止教师佩戴饰物,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损害课堂教学效果。
(3)禁止化浓妆。
禁止教师为赶时髦而进行过分化妆、妖艳化妆。
严禁染手指甲和脚趾甲。
2.行为规范做到自然、大方、得体、不虚假、不扭捏、不造作。
(1)目光要亲和。
在上课时,老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被学生突然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更不能出现过激行为,否则会损害学生,也会损害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要自然。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有利于用体态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挺胸抬头,不要耸肩或过于昂头,手自然垂下或自然活动,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小、过大或过急。
(3)手势要得体。
老师在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文明、礼节、适度的手势来强化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严禁敲击讲桌或做其他过分动作。
3.书写要规范板书要正确、认真、工整、清秀、美观、大方、规范。
4.讲课要文明(1)严禁酒后上班、上课;严禁在课堂上吸烟;严禁在课堂上做有损于教师形象、师德的事情;严禁教师做不符合教师身份的出格的事情;严禁教师随地吐痰、擤鼻涕等。
(2)在任何时候、任何处所、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训斥、打骂学生,不得变相体罚、语罚、心罚学生。
(3)不得在课堂上发牢骚、发脾气、使性子、闹笑话、出洋相、搞乱子、挑事端、发泄个人怨气等。
(4)不得过早或过晚上下课,更不得擅离课堂或空堂。
(5)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打手机等。
(6)不得坐着上课,更不得坐着讲课和板书。
(7)不得丢开教学而去批评、训斥学生,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和损害教学。
中小学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的着装及仪表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着装应该适合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和示范的作用。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师着装礼仪要求:
一、着装
1、教师的着装应该整洁朴素、典雅美观、端庄大方,不应该穿过于花俏、过分怪异、过于艳丽的服装。
2、女教师不应该穿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以及穿过于短小、开衩过高的旗袍。
男教师应该穿正装,不应该穿短裤、七分裤。
3、教师不应该穿露肩、露背、露腰、露脐、低胸、透明的服装。
4、穿鞋应该以低跟、中跟为佳,不应该穿鞋跟过高、鞋头过尖的高跟鞋,也不应该穿拖鞋(含凉拖鞋)。
5、衣服应该勤换、勤洗、勤熨,保持整洁、无异味、无过多褶皱。
二、仪容仪表
1、化妆应该淡雅,不应该浓妆艳抹(包括浓烈的香水)。
2、教师不应该染发(黑色除外)、不应该烫发;男教师
不应该留长发(发不遮耳)、不应该理光头、不应该蓄胡须;不应该留夸张、怪异的发型。
3、教师不应该留长指甲,不应该染指甲(含脚指甲,本
色除外)。
4、男教师不应该佩戴项链、手链、戒指等;女教师不应
该佩戴过于张扬的项链、手链、手镯、耳环等。
5、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不应该穿裙子、不应该穿
皮鞋。
应该倡导穿运动服、运动鞋或平跟鞋。
学校教师文明礼仪规范(试行)一、公共礼仪(一)仪表礼仪1着装端庄大方,搭配协调,不穿奇装异服。
2、重要场合着正装。
3、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时应着运动服、运动鞋等。
4、男教师不留长发、胡须,保持面容整洁。
5、女教师不化浓妆,不染彩发,不在公共场合化妆。
6、女教师佩戴饰物选择适当,不戴奇形怪状饰物。
(二)握手礼仪1行握手礼时应主动伸手。
2、女性主动伸手时,男性方可伸手行握手礼。
3、握手时用力适度。
4、控制好握手时间,一般3~5秒。
(三)电话礼仪1接打电话时先问好,并先作自我介绍。
2、通话时语言简洁明了。
3、挂断电话前说"再见"或'W O4、通话时间不宜太长,音量适中。
5、不用办公电话办私事。
(四)言谈礼仪1谈话谦虚真诚。
2、语言干净利索。
3、语言富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
4、不说脏话、粗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
(五)行为礼仪1、不做危险举动。
2、不做有违公德的行为。
3、不做粗鲁动作。
(六)驾车礼仪1按交通标志行车,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
2、速度适中,不强行超车,不接打手机。
3、带好安全带,不与乘车人讲话。
4、确需鸣笛提示对方时,注意鸣笛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
晚上和特定场合做到不鸣笛。
5、晚上驾车与对方会车时,注意灯光切换。
6、停车时遵照当地环境,规范停车。
二、教育教学礼仪(-)课堂礼仪1上课信号响起,教师步入讲台,学生认真敬礼,教师鞠躬答谢,礼毕,请学生落座,气氛要庄重,感情要真切。
2、下课信号响后,教师停止讲课,待学生站好后,履行结束礼仪,师生互相道别。
3、使用礼貌用语。
4、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目光专注于学生。
5、辅导耐心细致,亲切热情,循循善诱。
6、尊重学生人格,爰护学生自尊心。
7、站着授课,并站稳站直,不要把手插在口袋内。
8、授课需在讲台走动时,步伐轻盈,步幅适当。
9、运用手势,随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大方得体。
10、板书工整清晰,条理分明。
(二)教学语言礼仪1讲课语言遵循学科要求,表意准确严谨。
新老师仪态管理制度一、前言作为一名教师,仪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仪态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修养,更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规范和提升新老师的仪态管理水平,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仪态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套适用于新老师的仪态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仪态管理制度1.穿着规范(1)服装要求新老师在上班时间内,必须着正装或行政服装,不能穿着休闲服装或过于暴露的衣服。
男老师要注意领带的颜色和挂带的长度,女老师要注意裙子的长度和颜色的搭配。
(2)发型规范新老师的发型要整洁、不宜过于张扬。
男老师要保持头发修剪整齐,女老师要避免过于复杂的发型,尽量保持自然。
(3)化妆要求化妆要淡雅,尽量避免浓妆艳抹,不宜擦抹过多的口红或眼影,让自己看起来干净清爽。
2.仪表举止(1)言行规范新老师在校内要注意言行举止,不随意使用粗话或梗概语,不随意批评同事或学生。
保持礼貌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同事和学生都要真诚友善。
(2)站姿坐姿新老师在讲课或开会时要保持站姿和坐姿,不要游移不定或跷二郎腿。
站姿要端正,坐姿要端坐,展现出自信和专业。
(3)微笑待人微笑是最好的仪表,新老师在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要保持微笑,展现出亲和力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用微笑面对,传递积极的能量。
3.仪态管理(1)培训与指导学校要为新老师提供仪态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仪态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改进建议。
同时还要对新老师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确保他们的仪态能够持续提升。
(2)激励与表扬学校要及时发现新老师在仪态管理方面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激励可以是一份表扬信或一个小奖励,表扬可以是在教师会议上公开表扬,鼓励新老师在仪态管理上保持良好状态。
(3)自我规范新老师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仪态管理制度,自我规范自己的仪态举止。
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仪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教师仪态礼仪的标准
教师仪态礼仪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着装整洁:教师应穿着整洁、干净、得体的职业装,避免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的服装,遵循学校的着装规范。
2. 仪表端庄:教师应注意个人形象的仪表端庄,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包括发型整洁、面容亮丽、体态优雅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 注意言谈举止:教师应言辞文明、礼貌,语速适中,声音宏亮而不失温和。
避免粗鲁、低俗、冷嘲热讽等不适当的言行举止。
4. 行为得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得体,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进出教室等。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5. 与学生和家长交往: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应遵循礼貌、尊重和平等的原则,言谈举止亲切友善,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在处理问题时要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总之,教师仪态礼仪标准要求教师在外表形象、言谈举止、行为举止和交往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以示范和激励学生为目标,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着装仪表礼仪知识仪容仪表以及传统礼仪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场合所需要注意的装束是不同的。
下面有小编整理的教师着装仪表礼仪知识,欢迎阅读!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
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
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
切忌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据悉这份教师礼仪建议是南京市教育局对一位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
提案起因是这位政协委员有一次去接孩子放学,看到一个老师穿着很低胸的吊带衫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当时就觉得不太雅观。
教师文明礼仪着装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仪态, 并且对待学生和同事要有礼貌和尊重。
以下是一些教师文明礼仪着装的建议:
1. 着装整洁: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不要有明显的污渍或皱纹。
选择合适的尺码和合
适的剪裁,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过于宽松的服装。
2. 选择合适的服饰:在学校工作时,建议选择正式而舒适的服饰。
可以选择西装、衬衫、长裙或裤装等,适合季节的裙子或裤子都可以。
避免穿着太过休闲或暴露的服装。
3. 颜色搭配:选择搭配得当的颜色。
避免穿着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沉的颜色,选择更中
性或柔和的色彩。
建议避免穿着过度花哨的服装,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 配饰谨慎:选择合适的配饰。
可以佩带一些简单的饰品,如项链、耳环或手表等,
但避免戴太多过于夸张的配饰。
保持干净整洁的发型和面容,不要过度使用化妆品。
5. 穿鞋得体:选择适合工作环境的鞋子。
避免穿着太过花俏或高跟的鞋子,以免影响
工作效率或造成不适。
6. 注意卫生习惯:保持干净的指甲和清洁的手部。
及时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以示自
己的专业态度。
总之,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和仪态礼貌。
通过得体的着装和正确
的仪容仪表,能够展示教师的专业和责任心,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对学生和同事
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一、仪容仪表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教育仪容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该整洁干净,穿着得体,发型整齐,不宜过于花哨,不宜过于保守;不得佩戴过多饰品,不得吸烟、喝酒;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教师教育仪表方面的规定。
学校可以规定教师穿着规范的服装,如西服、衬衣、裙子等;可以要求教师统一佩戴校徽或校徽章;可以限制教师染发、化妆等行为;还可以规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得有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五、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仪容仪表是敏感的,他们会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如果教师的仪容仪表不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六、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可以促进教师的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七、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教育仪容仪表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因此,对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进行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八、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实施难点。
教师的仪容仪表涉及到个人形象和自由意愿,有时可能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冲突。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时,需要保持科学公正,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个体差异。
九、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可行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举办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十、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必要性。
三中教职工仪表礼仪规范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为提升三中教职工仪表礼仪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三中所有教职工,严格执行。
第二章仪容仪表1. 教职工应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呈现好的形象给学生和社会。
2.男教职工应梳理整齐的发型,保持头发干净,避免长发遮挡额头和眼睛。
女教职工可根据个人喜好梳理发型,但应注重整洁,避免太过张扬。
3. 教职工应保持面容清洁,请注意清洗面部、修剪指甲等细节。
4. 男教职工应剃须整齐,保持面部干净,女教职工应控制面部化妆品使用,避免过度。
5. 教职工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遵循学校的着装要求。
男教职工应穿着干净整洁的衬衫、西裤和合适的鞋子,女教职工应穿着得体的裙子、裤装或套装。
6. 教职工应注意不穿着暴露、过于紧身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衣物。
第三章礼仪规范1. 教职工应以礼貌、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和家长,言语文明,举止得体。
2. 教职工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礼仪,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旷工或请假未按规定手续办理。
3. 教职工应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任务,不敷衍塞责,不违反学校的纪律规定。
4. 教职工应遵守学校规定,不擅自私下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或红包,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请客吃饭。
5. 教职工在学校食堂用餐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礼仪,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等候。
6. 教职工在学校会议或活动中应保持秩序,按照规定的座次就座,不随意迟到或提前离开。
7. 教职工应尊重学校领导和同事,不批评、抱怨或诋毁他人。
8. 教职工应遵守学校安全规定,不擅自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注意个人行为对学生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专业素养1. 教职工应保持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 教职工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研讨活动,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教职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差异,不歧视或虐待学生。
教师仪表服饰的礼仪
教师仪表服饰的礼仪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因此作为教师更要注意仪表举止礼仪。
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原则是:整洁、端庄、文雅、大方。
一般说来,男教师要求不留长发,不佩戴项链、手链、戒指;女教师要求不染彩发,发型典雅不夸张,可着淡妆,不可浓妆艳抹,尽可能不佩戴手饰,特别是粗项链、手镯、手链、耳环,上班时间不穿细带裙、超短裙及露背装,不穿过透的服装,不穿过高细跟鞋,不留不涂长指甲。
体育教师上班时间穿运动裤,不能穿皮鞋。
追求服饰的美是所有女性的心愿,女教师也毫无例外。
除了审美原则外,女教师的着装还兼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
应,其着装应该是美的、优雅的和庄重的,切忌标新立异、奇装异服。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意志的成分较少,任何新奇的刺激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注意焦点,所以教师如果不顾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追求奇装异服,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甚至穿了一件新衣服,换了新发型,上课之前都要先进教室转一转,让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不再关注这些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才正式开始上课。
女教师着装应遵循简约原则,任何繁琐冗杂的服饰都不适合教师。
教师代表着睿智和练达,简单大方的服饰不仅不会吸引学生不必要的注意力,也有益于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中小学阶段是最善于模仿的时期,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一般都享有较高的权威性,是学生最爱模仿的对象之一。
一个称职的教师绝不会放过对学生哪怕是一点”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机会。
女教师的服饰色彩应该是明快的、温暖的。
现
代都市的白领丽人服饰一般以灰、黑、蓝为主色调,这几种色彩却不一定适合中小学的教师。
研究表明,儿童乃至青少年,对明快、温暖的色彩特别感兴趣,所以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桔黄等颜色是女教师的首选,以增加对学生的亲和力。
育人是全方位的,课堂内外都是教育的场所。
教师的衣着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好教师,在穿衣打扮上也应该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仪表礼仪,而且还应注意服饰穿着,这样才能是一位称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