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新项目推荐书(加德纳菌生殖)
- 格式:doc
- 大小:52.05 KB
- 文档页数:5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学分型和药敏研究的开题报告本次开题报告的研究主题是“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学分型和药敏研究”,旨在探讨阴道中加德纳菌的分析和治疗研究。
一、研究背景加德纳菌是一类革兰阴性杆菌,是阴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加德纳菌感染在女性中非常普遍,通常会引发阴道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
目前,加德纳菌的生物学分类和药敏研究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对于阴道加德纳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学分类。
2. 分析阴道加德纳菌对不同药物的药敏性。
3. 寻找治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学分类研究通过 16S rRNA 基因测序、生化反应等相关技术探究不同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学分型,以分析其种类、分布和生长环境等性质。
2. 阴道加德纳菌药敏研究采用 Kirby-Bauer 纸片扩散法、Etest 法等常用药敏试验方法,测试阴道加德纳菌对不同抗生素、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
3. 阴道加德纳菌治疗药物筛选在对不同药物的药敏性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治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包括口服和局部用药等治疗方法。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学分类和药敏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有望成为了解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学、防治感染的重要依据。
五、研究方案(1)实验材料:阴道分泌物,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等。
(2)实验步骤:1)收集阴道分泌物样品。
2)分离加德纳菌并进行生物学鉴定。
3)进行药敏试验。
4)分析药物筛选结果。
(3)实验参数与指标: 16S rRNA 基因测序、生化反应、Kirby-Bauer 纸片扩散法、Etest 法等.(4)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六、研究预期成果1. 获得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学分型,并探讨其种类、分布和生长环境等相关性质。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共收治了100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采集,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加德纳菌进行检测。
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根据Amsel金标准分: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非细菌性阴道病组38例。
此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
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患者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方法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具有试验敏感、快速的优点。
Abstract:Obj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vagina Gardner bacteria for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etiology diagnosis value.Methods Our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treated 10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clinic patients,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group 62 cases,38 cases of group.selecting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group,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diagnosis method is suitable screening,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sensitive,quick test.Key words:Vaginal Gardner bacteria;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y;Bacteria cultivation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必需充分重视,探讨科学的诊断方法。
加德纳菌实验诊断方法的评价和临床意义
姚娟;李东林;苏明权;于文彬
【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1(016)003
【摘要】目的探讨加德纳氏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革兰氏染色、吖啶橙染色、分离培养鉴定、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或宫颈分泌物中的加德纳氏菌.结果经在50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革兰氏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8.0%(9/50)、吖啶橙染色阳性检出率为20%(10/50)、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6.0%(8/50),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率为
28.0%(14/50).结论通过革兰氏染色、吖啶橙染色、分离培养鉴定、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或宫颈分泌物中的加德纳氏菌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诊断,明显优于三种常规的检测方法.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姚娟;李东林;苏明权;于文彬
【作者单位】西安西电集团医院检验科;西安西电集团医院检验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R711.31
【相关文献】
1.精液加德纳菌检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J], 刘国霖;唐圆圆
2.细菌性阴道病的加德纳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杨晓平;姜丽华;杨蕙
3.女性不育者阴道加德纳菌和解脲脲原体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黄瑞萍;孙达成;吴贤
4.地中海贫血实验室筛查和诊断方法进展与评价 [J], 郑慕阳
5.鼠疫实验诊断系统研究及其系列药盒开发第1报应用数量化指标对鼠疫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实验评价 [J], 王迈;丛显斌;闻世鼎;房连营;张景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新项目推荐书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加德纳菌临床用途:用于不孕不育领域的加德纳菌病原检测项目简介加德纳菌(GV)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和尿道炎等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亦与不孕不育高度相关。
不孕和不良怀孕史患者中约15%-20%左右可检出加德纳菌,不孕配偶间互感率高达90%。
加德纳菌已被证实产生唾液酸酶和脯氨酸酶,这些酶能有效分解保护性黏液层的组成部分并且破坏宫颈黏液和其他宿主防御机制并导致相关微生物菌群侵犯上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反复感染而引起组织损伤,结果形成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
加德纳菌也是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是导致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德纳菌感染可累及男性生殖道的不同部位。
如睾丸、附睾及其他附属性腺,因而精子在其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受到加德纳菌感染的影响而导致精子质量变差,而精子质量(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差则是导致男性不育或低育的直接原因之一。
已开展单位上海瑞金医院生殖中心、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遗传医学科、等临床数据❑加德纳菌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大量凋亡、脱落,支持细胞形态改变(刘春萌et al.,2008)。
❑在生育能力低下的696例患者精液样本中发现加德纳菌是分离最多的一种细菌。
与对照比较发现,在加德纳菌感染的样本中精子数量、活动率和形态等情况较为恶化(Francesco et al., 2011)。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对1095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加德纳菌(GV)检测项目,发现在男性不育患者的生殖道内,GV的感染率达33.4%。
而197例接受治疗的GV阳性不育患者中,经加德纳菌针对性治疗后,少精子症、精子活动率低下、精子活动力低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97%,同时发现,治疗后197例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所占比例及a、b级精子之和所占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
医疗新技术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诊断产品申报科室: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预计开始时间:2014年12月填报时间:2014年11月11日医疗新技术项目基本信息简表附件:1.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的建议书2.生殖感染病原体检查项目开展建议3.具体项目推荐书附件一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的建议书为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和创造更为客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议科室开展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免疫荧光法检测项目,具体包括沙眼衣原体、阴道加德纳菌、奈瑟氏淋球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II型共6种病原体的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单项检测的重庆市单独收费编码价格为95元/例,预计每月的样本量约在1000-3000例左右。
一、在妇、产科开展免疫荧光技术的背景生殖道感染(RTI)是由于受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性传播疾病(STD)等。
有资料显示,生殖道感染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3.3-5.9,所以说生殖道感染对广大育龄妇女的危害远大于男性,该系列疾病严重威胁到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目前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的生殖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
曾有机构对在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进行调查,18岁-45岁的育龄妇女中STDs的患病率高达34.85%,对于育龄妇女而言,生殖感染的危害不仅限于妇女本身,同时也会对下一代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不孕不育、早产、死胎、畸形和出生缺陷的发生,因此生殖道感染还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大问题。
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阴道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等。
由于引起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所致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因此临床诊断上需要能够在妇科门诊和产科产前检查中做到对上述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控制性传播疾病流行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精液加德纳菌检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刘国霖;唐圆圆
【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卷),期】2016(035)001
【摘要】长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成功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其中之一.在男性中,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可以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肾盂肾炎、脑炎、肝脓疡和肺脓肿等疾病;在女性中可引起阴道炎、不孕、流产和早产等.近年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G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男性.但目前关于GV与男性不育及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GV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和对胚胎发育影响的结论尚存在争议,GV导致男性不育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综述GV在男性中的流行病学、可能导致不育的机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及其在ART中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刘国霖;唐圆圆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004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反复种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研究 [J], 栾彩霞
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反复种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J], 陈平平;高敏芝;赵晓明;孙赟;房素萍;茅琳
3.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的精液处理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J], 谭玉梅;宋革;祝晓丽;郑炜炜
4.三种精液处理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胚胎结局的影响对比 [J], 张涤娟;阮健;胡卫华
5.提前冷冻精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J], 李海燕;陈钢鑫;杜生荣;林典梁;笪琳萃;郑备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方法与应用【摘要】目的:建立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方法:按照Amsel诊断标准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定性PCR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加德纳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测定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同时测定标本中总的细菌16Sr RNA的DNA含量进行校正,即用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16Sr RNA的DNA含量比值来表示阴道加德纳菌的相对含量。
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定性PCR的特异度为%,敏感度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含量的线性范围1×10~1×105拷贝数/ml。
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相对含量为 340 0,明显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其他阴道炎()及健康体检者(),但与滴虫性阴道炎无明显差异。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当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16Sr RNA的DNA含量的截断值为 603 5时,其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和%。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
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阴道加德纳菌细菌性阴道病实时荧光定量PCR 诊断价值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 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
在BV患者与健康妇女中,阴道加德纳菌( gardnerella vaginalis ,GV)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BV 的微生物菌群中GV处于优势地位,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非正常菌群[1]。
目前对阴道加德纳菌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找线索细胞、细菌分离培养、免疫荧光法以及PCR 等[2~4]。
本实验建立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诊断方法,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诊断。
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 2008年3月~2008年5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者141例,通过盐水湿片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按照Amsel诊断标准:①阴道pH值;②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有异味;③阴道分泌物加10%KOH可闻到鱼腥味;④涂片可见线索细胞。
临床新项目推荐书
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加德纳菌
临床用途:用于不孕不育领域的加德纳菌病原检测
项目简介
加德纳菌(GV)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和尿道炎等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亦与不孕不育高度相关。
不孕和不良怀孕史患者中约15%-20%左右可检出加德纳菌,不孕配偶间互感率高达90%。
加德纳菌已被证实产生唾液酸酶和脯氨酸酶,这些酶能有效分解保护性黏液层的组成部分并且破坏宫颈黏液和其他宿主防御机制并导致相关微生物菌群侵犯上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反复感染而引起组织损伤,结果形成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
加德纳菌也是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是导致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德纳菌感染可累及男性生殖道的不同部位。
如睾丸、附睾及其他附属性腺,因而精子在其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受到加德纳菌感染的影响而导致精子质量变差,而精子质量(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差则是导致男性不育或低育的直接原因之一。
已开展单位
上海瑞金医院生殖中心、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遗传医学科、等
临床数据
❑加德纳菌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大量凋亡、脱落,支持细胞形态改变(刘春萌et al.,2008)。
❑在生育能力低下的696例患者精液样本中发现加德纳菌是分离最多的一种细菌。
与对照比较发现,在加德纳菌感染的样本中精子数量、活动率和形态等情况较为恶化(Francesco et al., 2011)。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对1095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加德纳菌(GV)检测项目,发现在男性不育患者的生殖道内,GV的感染率达33.4%。
而197例接受治疗的GV阳性不育患者中,经加德纳菌针对性治疗后,少精子症、精子活动率低下、精子活动力低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97%,同时发现,治疗后197例患者的精子
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所占比例及a、b级精子之和所占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
由此可见,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加德纳菌感染与精子质量低下有关。
❑383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检出加德纳菌阳性86例,阳性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活力、低渗肿率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精子畸形率、精液PH值、白细胞精液症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GV感染可通过影响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低渗肿胀率和精液pH 值、精子畸形率等,使精液综合质量下降,进而导致生育力下降或不育。
G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也可导致AsAb阳性率的增高。
该研究证实精液GV感染可影响精液质量,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楚雅玲et al.,2006)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对妇科就诊的不育妇女开展加德纳菌检测项目统计数据表明,加德纳菌感染率为26%,加德纳菌感染的原发性不孕的风险指数(RR)增加为2.8,加德纳菌感染继发不孕的风险更高,风险系数(RR)达到34。
❑男性精液加德纳菌阳性者追踪查其女性配偶的生殖道标本,加德纳菌阳性率高达87.3%(Virecoulon et al.,2005)。
综上所述,除加德纳菌造成女性生殖道感染与不孕及不良妊娠的传统认识外,对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加德纳菌感染研究结果让我们对男性生殖道的病原谱有了新认识,为男性不育治疗拓宽了诊断思路,使治疗精子质量低下以及男性泌尿系统生殖道感染变得具有针对性。
阳性患者用药指南
药敏实验表明,加德纳菌仅对克林霉素、甲硝锉等少数抗生素敏感,治疗上也明显有别于与不孕不育相关的其他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对头孢菌素、大观霉素敏感)、支原体感染(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衣原体感染(对红霉素敏感)和念珠菌感染。
加德纳菌检测项目的开展对临床治疗可提供更准确的用药指导,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实验室检验技术
过去阴道加德纳菌的主要检测技术有:革兰染色法和分离培养法。
革兰染色找线索细胞,由于线索细胞的识别受显微镜的质量、标本的采集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观性强,准确率不高。
分离培养法临床操作非常繁琐,阴道加德纳菌对培养环境与培养设备要求较高,分离复杂,耗时长。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诊断阴道加德纳菌病原体,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阴道加德纳菌单克隆抗体与阴道加德纳菌表面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所形成的抗原-抗体-荧光素结合物在荧光显微镜特定波段激发光照射下发出亮绿色荧光,结合形态学观测进行阴道加德纳菌检测。
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好,1-2小时内出结果,可出彩色图文报告。
检验操作流程
1、涂片:将样本轻缓涂抹在载玻片上,充分晾干。
2、固定:使用无水乙醇固定,自然晾干。
3、染色:使用移液器汲取免疫荧光试剂,均匀滴加在玻片涂样处,置于37℃温育箱孵育,孵育时间30分钟。
4、洗涤:使用纯净水缓缓冲洗玻片多次,再将玻片自然晾干。
5、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在100X物镜下寻找发绿色荧光的短杆状加德纳菌。
全部流程耗时约1小时,可批量开展,批量出报告;
彩色图文报告单
技术保障措施
免疫荧光技术已成为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及免疫组织中通用的一种免疫学实验方法,在生物物种的超灵敏检测、生物分子的功能研究及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医学成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非特异荧光染色,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还可用于不易运送和保存的标本检测。
目前在欧美地区,因其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免疫荧光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病原体的检测。
其他技术保障措施:
1)试剂采购选用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的正规试剂,确保项目开展合法性;
2)体外诊断项目,不会对实验员造成危害或产生副作用;
效益分析及收费依据
项目所需设备:荧光显微镜、水浴箱、移液器、玻片架,均为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无需单独立项采购。
项目所需耗材:加德纳菌免疫荧光试剂盒成本40元/人份,我院收费100元/人份(医价收费编码:270500003,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每例检测的科室收益为60元。
与白带常规和精液常规检查项目同时开展,每月样本检测量在500例-1000例左右,新项目开展后科室效益增加35万-70万元/年。
同时加德纳菌检测项目开展为不孕不育患者病原感染筛查及临床用药提供有效指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