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68
花生常见3种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花生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能够用来榨花生油,而且现在市场上当作小吃的也不计其数,常吃花生能够抗衰老,止血造血,所以又被人们称为“长水果”,但是种植花生容易产生病虫害,造成减产,接下来一起了解下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吧!1、叶斑病该病主要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两种,发病后,叶片显现褐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大,形状为不规则形,但是褐斑病的病斑较大,还会有黄色晕圈,黑斑病病斑较小,没有明显晕圈,后期直接导致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挑选抗病品种,并进行药剂浸种,并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清除田间病株,施足底肥,公道密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产生,产生病害后,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喷雾防治。
成效显著。
2、茎腐病该病是爆发性病害,第一侵染花生子叶,导致子叶变黑腐烂;然后侵染茎基部或地下茎部,使植株逐渐失水显现萎蔫。
湿润环境下,还会显现黑色软腐,内部组织变褐干腐,茎部干缩。
防治方法:可以与食粮作物实行轮作,避免重茬。
在播种之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后,可以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750~1 125 kg/hm2喷雾防治。
如果显现病重植株,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处理。
3、根腐病花生出苗前染病,可显现烂种不出苗的现象,幼苗期发病,主根变褐,植株枯萎,主根根茎显现长条状褐色凹陷病斑,根部腐烂,会导致地上叶片脱落,后期根系腐烂而死。
防治方法:播前晒种,择优选种,播种前使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高效甲霜灵拌种。
提高花生抗病能力,发病后,可以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进行防治,成效非常不错。
以上就是关于花生常见病虫害防治的全部介绍,相信农民朋友都想种植出高产的花生,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花生种植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人类重要的能源、蛋白质和营养来源之一。
然而,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因此,合理的综合防治策略对花生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主要虫害1. 花生地老虎花生地老虎是花生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在地下损害植物根部。
在幼苗期,地老虎会在花生根部刺穿穿孔,导致植物凋谢,根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此外,地老虎还可以降低花生的生产能力。
综合防治措施:花生地老虎防治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
化学防治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虫害,可使用敌敌畏等化学杀虫剂喷洒。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花生硬皮瓢虫、花生土豆线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控制害虫。
2. 花生象甲花生象甲主要吃花生根部的嫩叶、幼芽和新生枝,导致枯死。
与地老虎相似,花生象甲也在花生根部挖洞,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3. 花生夜蛾花生夜蛾是花生重要的害虫之一,它的幼虫喜欢吃花生育茎尖端和未开花的穗头。
另外,花生夜蛾的成虫也会使花生苗凋谢。
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上使用含氟氯、敌敌畏等杀虫剂与轻粉尘或雾化再运用。
另外,防治期间及时深翻土壤,削弱害虫寿命。
花生花萎病是由一种土壤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衰老、叶片发黄、花后凋萎。
花生花萎病不仅严重破坏了花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导致花生的短期范围内质量下降。
综合防治措施:合适的施肥、适当的灌溉是防止花生花萎病的关键。
此外,也可以通过轮作措施控制土壤病原菌。
花生花萎病普遍在干旱条件下发生,所以在管理上需注意避免干旱造成的损失。
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土壤肥沃和湿润是预防花生锈病的措施之一。
此外,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及时清除落叶和植株残体以及喷洒5%石硫合剂等化学防治方法都可以有效控制花生锈病。
综合防治措施:与花生花萎病类似,施肥和灌溉控制花生斑枯病的发生都是关键。
此外,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综合防治措施: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应优先推广种植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优花生品种,如新制品种正一号、海莎1号等,使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减小。
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易发生。
以下将针对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控措施进行阐述。
一、花生矮缩病
花生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花生植株矮小畸形、根系萎缩,导致花生产量明显下降。
该病害的发生与螟虫、蚜虫等害虫的侵袭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有关。
为预防和控制花生矮缩病的发生,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料,同时定期检查花生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二、花生枯萎病
花生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花生苗期内叶片逐渐枯黄干枯,并出现枯死现象。
为预防花生枯萎病的发生,应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排水,避免长期种植花生,合理运用农药,定期检查花生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植株,避免病害扩散。
三、花生霉菌病
花生霉菌病是由花生巴粉菌和花生白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花生植株出现白色粉状物质,影响花生器官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为预防花生霉菌病,应避免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种植花生,加强通风,及时修剪枝条,采取旋耕、深耕等土地管理措施,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四、花生黑斑病
五、花生赤眼病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花生病害的发生是保证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需要在田间管理、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和品种选择等方面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的感染,确保田间作物健康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花生病虫害解决方案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其生长周期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解决方案对于花生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花生病虫害的解决方案。
1. 花生病害解决方案1.1 灰斑病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花生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灰色斑点。
在高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病斑会扩大并融合。
针对灰斑病,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进行合理的病害防控措施,如在高病害发生期间进行及时喷药;- 使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种植前进行病原检测,确保种子无害。
1.2 花生锈病花生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明显的锈色斑点。
同时,叶片会变黄、卷曲和脱落。
针对花生锈病,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进行定期的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扩散;- 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药剂喷雾处理,如可湿性粉剂、吸入性杀菌剂等;- 避免过度密植,保持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
1.3 花生疫霉病花生疫霉病是一种由疫霉菌引起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地下种子和子叶的褐黑色腐烂。
针对花生疫霉病,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进行良好的土壤管理,如定期翻土、灭菌等;- 提前进行疫病检测,及早发现并清除病害部分;- 使用防治疫霉病的农药,如蠕虫胺、六菌脲等。
2. 花生虫害解决方案2.1 花生斑点金龟花生斑点金龟是花生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嚼食花生叶片和幼苗。
针对花生斑点金龟,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进行适时的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采取防治措施;-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放置黄色粘虫板等,吸引金龟虫;-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氯氟虫脒、苯醚脒等。
2.2 花生芽甲花生芽甲是花生的常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以花生幼苗为食,严重影响花生苗期的生长发育。
针对花生芽甲,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进行定期的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扩散;- 使用覆盖中空纸管等防虫器材建立幼苗防虫带,减少花生芽甲的伤害;-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如杀螟灵、氯氟虫脒等。
花生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花生是一种丰富营养、口感独特的常见食品,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经济价值。
花生是春季到夏季的耐旱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美洲、非洲等地区。
本文将探讨花生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花生生长习性1.生长适宜温度和土壤花生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温度约为20-30℃。
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花生才能正常发芽和成长。
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间,同时有足够的阳光照射。
2.播种和生长时间在中国南方,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初进行播种。
花生发芽期约为7-10天,生长期大约需要90-100天。
花生采摘一般在9月末到10月中旬进行。
3.生长特点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生长有主干和细根,地面部分有荚果和叶子。
花生的叶子和荚果都是双生的,荚果从叶腋处生长,花生根部的荚果生长在地下。
花生是一种豆科植物,与豌豆、黄豆等作物有很多相似之处。
1.病害防治(1)病害种类花生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疫霉病、晚疫病、白粉病等。
这些病害都会对花生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2)防治措施为了预防病害的发生,需要进行以下措施:①选用抗病种类进行种植,及时更换病虫害易发区的土壤;②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③定期除草、疏松土壤,提高花生的通气性和光照度;④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病害的防治。
花生主要的虫害有花蓟马、花叶螨、花生蚜虫等,这些虫害可以造成花生的叶片发黄、叶片脱落,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①进行病虫害检疫,筛选健康种子进行播种;②定期进行松土、施肥,保持花生的生长状况;③采用天敌控制、化学防治、高温消毒等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总之,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生长习性独特。
为了保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提高花生的抗病虫能力。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1. 引言1.1 引言病虫害是花生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病害包括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主要虫害包括花生蚜虫、花生地老虎、花生块根象等。
针对这些病虫害,科学合理地采取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防治是花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花生的病虫害,保证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花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才能更好地保护花生的生长,提高产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 正文2.1 花生主要病虫害花生主要病虫害包括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叶斑病、斑枯病、叶枯病等病害,以及蚜虫、螟虫、蝗虫、田间老鼠等虫害。
枯萎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可通过土壤、种子等途径传播,导致植株根部发病,甚至植株死亡。
炭疽病是花生的另一常见病害,主要在花生的叶片、茎部和果实上形成黑色圆形病斑,严重时会导致花生产量下降。
对于这些病害,可以采取喷洒杀菌剂、清除病残、轮作等措施进行防治。
在花生虫害方面,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严重时会导致生长迟缓,产量减少。
而螟虫则主要危害花生的果实,导致果实变质,影响质量。
针对这些虫害,可以采取定期喷洒杀虫剂、加强田间管理、培养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合理施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改善田间环境等措施,全面提高花生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花生的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2.2 病害防治1. 花生疫霉病:疫霉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枯黄、腐烂,并伴有土壤经济疫霉菌生长。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适时清除病株等。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花生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比较大的作物之一,但因为其长期生长在土壤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减少或者品质下降,因此,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是花生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 病害防治(1)萎蔫病防治萎蔫病是花生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夏季高温潮湿时易发生。
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和优质种子;②灭菌种子和育苗基质;③选用透气性好的土壤和农业技术措施,如地膜覆盖、深松耕作等;④合理施肥。
晚疫病是花生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期一般集中在桃花、留芽等生长期,它具有多芽性、栓皮鞘等特点,能够侵入植物内部,导致植株死亡。
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③严格控制温度和温湿度;④定期进行病毒病白膜病、灰斑病等的诊断,及时排查。
②进行灭菌种子治疗;④不要过量浇水;⑥合理使用杀虫剂,以确保花生生长期间的安全。
(1)花生豌豆黑象防治花生豌豆黑象是花生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昆虫害害,它的发生给花生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及时有效地防治。
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②通过杀虫剂进行机械突破;③及时清除花生茬锄除杂草;④选择适宜的施肥监测技术;⑤定期进行药物防治。
(2)斑点潜叶蛾防治斑点潜叶蛾是花生生产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虫害,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它能够侵入植物内部,导致植物死亡和减产。
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④增强花生品位。
综上所述,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是花生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对于花生的种植者来说,要及时关注花生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情况,加强管理和防治工作,保证花生种植的顺利进行。
花生常见病虫害防治一、花生常见病害1.花生根腐病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2.花生锈病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3.花生茎腐病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二、花生常见虫害花生常见虫害有蚜虫、蛴螬、地老虎等。
(一)农业防治:(1)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
(2)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二)药剂防治:(1)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的防止鼠害。
(2)*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或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或将呋喃丹、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
(3)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250—300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
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综上就是花生比较常见的病虫害防治,需要学习的朋友可以参考,当然除此之外,其他的花生种植管理环节也非常重要。
花生病虫害防治技巧花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技巧。
一、叶斑病的防治(1)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
(2)化学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50-60公斤浸种100公斤,浸种24小时后播种,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1)农业防治。
花生收获后,田间病残体,并及时进行耕翻,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作物2-3年轮作;选用抗虫品种,合理密植。
(2)化学防治。
于始花期开始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15%时开始施药,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三次。
可用药剂有多菌灵、农抗120、甲基硫菌灵等。
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三、锈病的防治在花生开花后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防治。
可用药剂有粉锈宁、烯唑醇等,每隔7-15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四、黑霉病的防治(1)农业防治。
深耕改土,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五、青枯病的防治(1)农业防治。
***好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瓜类、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注意排水防涝;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避免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
播前采用1000倍液的32%克菌溶液浸种8-12小时,进行消毒;在发病初期可喷施2500-3000倍的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用1500-2000倍的32%克菌溶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
(1)农业防治。
收获时深挖细收,不使病根、病果遗留土壤中,病残体晒干后集中烧毁。
花生病虫害图片及药剂防治方法1、花生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秆,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小,有时会有黄色晕圈。
2、花生褐斑病:生长中后期多发,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秆,开始是褪绿的小斑点,然后扩展成近圆形小斑。
3、花生网斑病:一般从开花下针期始发,发病盛期在结荚期至成熟期。
一、花生黑斑病1、症状(1)花生黑斑病一般发生在花生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会危害叶柄和茎秆。
(2)病斑呈圆形暗褐色,较小,有时会有黄色晕圈,叶片正反两面的病斑基本相同,潮湿时病斑上会产生灰褐色的霉状物。
(3)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呈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多时会连成不规则大斑,严重时整个叶柄或茎秆会变黑枯死。
2、防治药剂可选用唑醚·代森联、戊唑醇、代森锰锌、苯甲·溴菌腈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花生褐斑病1、症状(1)花生褐斑病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容易多发,既能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秆。
(2)发病初期呈褪绿小斑点,渐渐的会扩展成近圆形小斑,病斑与黑斑病相比要大、颜色浅。
(3)叶片正面呈暗褐色或茶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会出现灰褐色粉状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会汇合,使叶片干枯脱落。
2、防治药剂可使用唑醚·代森联、戊唑醇、代森锰锌、苯甲·溴菌腈等药剂防治。
三、花生网斑病1、症状(1)花生网斑病一般从开花下针期开始感染,发病盛期主要在结荚期至成熟期。
(2)该病会危害叶片、叶柄和茎,植株下部叶片先受害,在叶正面产生褐色小点或星芒状网纹。
(3)病斑扩大后会形成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大斑,边缘呈网状不清晰,表面比较粗糙,着色不均匀,无黄晕。
2、化学药剂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己唑醇、代森锰锌、多·锰锌或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
四、花生焦斑病1、症状(1)花生焦斑病主要在初花期开始发病,一般会危害叶片、叶柄、茎和果柄,叶片上的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也可发生在叶片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