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课管理系统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19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密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题目基于B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张云龙完成日期20 年月日培养单位指导教师琚生根指导教师工程领域软件工程授予学位日期20 年月日基于B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生张云龙指导老师琚生根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化,生源也相应的日益增多,因此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教学管理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开发一个教育系统管理软件,以此来解决各个高校对于教学管理的燃眉之急。
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教师日常工作和学生的综合成绩的评估。
因此可以看出,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所有工作的重点,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量化建设。
教育管理系统只有适应学校的发展,具有灵活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优势才能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服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学校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力求开发适合本学校教学管理要求的软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本高校教务管理系统采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对该系统从前期材料收集、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编码以及系统测试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研究。
在系统的开发设计中,应用了当今市面流行的 开发框架,数据库方面使用了微软的SQL Server 2008,同时加入了一些JavaScript脚本和JQuery框架技术,最终实现基于B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与同类教务管理系统相比,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色如下:1、系统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大方,实现了从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务排课管理、学生选课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作业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各环节自动化操作,配合强大的系统检索功能,能够实时了解高校教务工作的最新进展。
2、系统除了具有一般教务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创新性的增加了学生教学意见反馈功能、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成绩图形化统计功能、成绩核算计算器、作业评价系统等多项特色功能。
智能化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完善【摘要】智能化的工作手段是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标志。
本文着重阐述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教务管理系统在学院课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完善,并结合学院实际总结智能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经验,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功能,实现教务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
【关键词】教务管理智能化校园信息平台应用前言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如何摆脱繁杂的手工作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顺畅,已成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借助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完成从学生注册、教学计划制订、编排课表、成绩录入、查询打印到毕业资格审核等一系列的教务事务管理,极大提升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校园教育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实现了教务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效化。
一、智能化教务管理的益处(一)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高等院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日益繁杂。
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数据和种类繁多的报表文档,采用手工整理、编排不仅过程复杂、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陈旧的人工管理模式再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效能要求。
因此,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教务管理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一套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化教务管理软件以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集成、传递,成为教务管理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二)学院教务管理的特殊需求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逐渐增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排课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的需求。
就课务管理而言,我院因专业需要,学生技能课要求实行小班化分组教学,排课任务繁杂艰辛。
仍沿袭传统的人工作业,显然力不从心,因而在课务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教务管理势在必行。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实体一关系数据库建模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利用面向 对象的思想进行改进,并且以我校的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为背景,对基于校园 网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建模和网络运行环境的设计,其中还涉及了 中间层组件的开发方法和排课算法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组件模型;实体一关系模型;数据库建模;DCOM/COM;MTS组件; 教务管理;排课算法。 Abstract:In this thesis,the Entity-Relationship method of database modeling is introduced and it‘s limitation is pointed out so clearly that we can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it with the Object-Oriented thinking. As an application of this way,the database modeling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running environment on the campus intranet are designed on what is actually happening to our university. Further more,the arithmetic of auto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schedule and the methods of how to develop software component in middle-tier is given simply in relation to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abroad and home. keywords:Component model;Entity-Relationship model;Database;modeling;DCOM/COM;M TS component;Educational administation;Arithmetic of auto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schedule.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目录1 引言 (1)1.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2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 (2)1.3 研究现状 (3)1.4 研究容及方法 (3)2 技术支持 (5)2.1 .NET Framework 概述 (5)2.2 简介 (7)3 系统总体设计 (10)3.1 系统总体功能 (10)3.2 系统模块划分 (11)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12)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16)4.1 系统结构 (16)4.2 公用模块 (16)4.3 教师功能模块 (20)4.4 学生功能模块 (27)4.5 管理员功能模块 (28)5 系统的性能优化 (33)5.1 系统安全优化 (33)5.2 身份验证 (37)5.3 异常处理 (38)5.4 系统测试 (40)6 总结与展望 (43)参考文献 (44)致谢辞 (45)附录 1 英文原文 (46)附录 2 中文译文 (54)1 引言教务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本章简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以及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意义和国外研究现状。
1.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于1961年由美国人J.D.GALLAGHER 首先提出,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企业中信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同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辅助企业完成现代化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保存用户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用户制定计划,规管理并提供决策依据。
具体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有如下作用:(1)用统一的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及时发现数据中隐藏的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2)完整地、及时地提供在管理及决策中需要的各种数据;(3)利用指定的数据关系式分析数据,客观预测未来;(4)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提高数据利用率;(5)花最低的费用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是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的作用是通过智能算法和优化模型,实现课程与教师之间的最佳匹配,合理安排课程时间表,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满意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的原理、应用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排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根据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教师、教室、学生等相关数据,自动化地生成最优的课程表的过程。
它不仅考虑到教务的基本要求,如避免冲突、合理安排时间等,还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需求,如充分利用教师的专长和优势、减少学生的时间冲突等。
智能排课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智能算法和优化模型。
常见的算法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多次迭代和优化,逐渐接近最优解。
而优化模型则是根据不同的排课要求和约束条件,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最优的排课方案。
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满意度。
首先,它可以减少教务工作的繁琐和重复性,提高排课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它能够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和课程负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满意度。
同时,智能排课还可以减少学生的时间冲突,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和满意度。
然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排课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且复杂,需要高效的算法和优化模型来处理和求解。
其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通常是多样化和动态变化的,如何在保证基本约束的前提下,满足个性化需求,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由于各个学院、专业之间的差异,不同学校的智能排课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发出一套通用性强的智能排课系统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未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智能排课与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排课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提高排课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课程表的空间模型及排课算法分析的教育论文第一篇:课程表的空间模型及排课算法分析的教育论文摘要本文在课程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表的空间数学模型,并据此模型推出排课算法,建立了排课系统的E-R图,描述了采用软件实现排课的计算过程。
关键字排课算法数学模型 E-R图引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如何利用软件系统来进行课程编排,是各个高校面临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排课软件,其大部分作为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存在,其排课算法和数据采集效率及排课效率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高校课程表排课设计因素多和结构复杂被归结为NPC(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nal Complexity)问题。
本文在文献[2]提出的课程表的矢量空间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及算法,并实现一个更具体可行的排课过程。
排课问题描述课程表的问题,是解决教师、课程、班级、教室、时间的组合问题,这个问题的数学描述是给定一组学生S(S1,S2,……Si),一组课程C(C1,C2,……Cj),一组教师T(T1,T2,……Tk),一组教室R(R1,R2,……Rm),一个时间序列N(N1,N2,……Nn),问题的求解目的是找出这些序列的每个元素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这些元素的组合要满足一定的对应关系。
诸如:①S-C 之间的对应关系;②T-C 之间的对应关系;③R-C 之间的对应关系;④T-N 之间的对应关系;⑤S-N 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是主要考虑的限制条件,还有一些次要的限制条件。
这是一个复杂的NPC问题,它的求解是一个完整类的求解问题。
在文献[2]中使用代数的矢量空间的概念,将S,C,T,N,R 中每个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组合用5 维空间的点来表示,合并S和C为一个维度,合并N和R为一个纬度,可得3维空间点阵。
本文引入教学任务概念,如图1所示,本文进一步将空间点阵细化,明确具体开课点在空间上的交点来源及含义。
基于.net的高校排课管理系统摘要:介绍了高校排课管理系统中遇到的多种冲突矛盾,给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依据教学计划,以教学班级的授课任务为单位,自动完成选取学期课程、选择教室、安排授课时间和教学场地的高效的智能排课系统方案。
实现算法为:先安排教学任务时间,再根据授课时间和所授课程类别安排教室。
关键词:智能排课;算法;系统设计;函数;数据库;约束0 引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排课系统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冲突课程无法进行排课,因此需要对较多的冲突课程进行手工排课。
本文全面综合地分析教师、教室、课程、班级、时间等因素,统筹兼顾,通过计算机编程逐一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教室,最终完成符合教学规律,且满足各方面要求的课表。
1 排课问题描述1.1 术语解释常规排课:该门课的教师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每周的授课时间相对稳定。
板块课:学校内全部班级在规定的相同时间进行教授同一门课程如公共英语、公共体育等,在排课时已经为这类课程分配好了时间和地点。
行政班:由同一年级、同一专业、按同一教学计划培养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便于管理和课外活动的学生集合,如:电信01班,计算机应用技术04班。
教学班:在相同时间、相同教室,学习由相同教师讲授同一课程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便于教学和课堂活动的学生集合。
一个教学班可以包含一个院系或多个院系的一个或多个行政班。
单双周问题:每周上课时间为奇数时,在排课时,出现单双周课时分配不等的情况,如周学时为3时,可分配单周4课时,双周2课时或单周2课时,双周4课时。
1.2 排课所受的约束排课工作进行的难度就在于所受到的相对复杂的排课约束。
只有系统了解了排课所受的约束,才能根据这些约束在现有的教学资源情况下,更高效、更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地点。
在排课过程中,将约束条件分为3类:时间约束、空间约束和特定约束。
时间约束包括以下几条:①同一时间同一学生不能上两门不同的课程;②同一时间同一教师不能讲授两门不同的课程;③同一时间同一教室不能安排两门不同的课程。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管理和分析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的入学、学籍、成绩、毕业等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统计。
2. 教师信息管理:包括教师的资料、教学任务、课程安排、评教等信息的管理。
3. 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开设、课程安排、课程资源的管理。
4. 教务事务处理:包括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成绩录入等日常教务工作。
5.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教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便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
2.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学生表、教师表、课程表、事务表等,以满足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3.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将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教务事务处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模块。
4. 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四、系统实现1. 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开发环境,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等。
2. 数据库实现:根据数据库设计,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
3. 功能模块实现:根据功能模块设计,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4. 界面实现:根据界面设计,使用HTML、CSS、JavaScript 等技术,开发用户界面。
5.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五、系统应用与效果教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教务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大量数据和事务,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排课管理系统中的前驱后继算法设计作者:刘磊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的发展,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专业涵盖各行各业,相关课程设置越来越繁多,过去那种靠人力编排课程表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务管理的要求。
因此,科学、灵活的新型排课系统设计开发变得愈加迫切。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排课管理系统分析,采用J2EE相关技术和软件工程的设计开发流程,针对排课管理系统中的课程选取问题设计采用前驱后继算法。
为后期根据高等学校排课管理工作的特点,开发出操作简便、灵活、实用、安全的学校排课管理系统,满足教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排课管理系统前驱后继算法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69-011 引言今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后备人才力量培养基地的学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各类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多,各类专业也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相关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繁多。
如何最大限度的使用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安排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课程安排,已经成为广大师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过去靠人力排课的方式,显然无法实现目标,同计算机技术在其它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一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的排课管理,对提高教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讲,排课是一个将班级、教室、教师和时间四要素科学、有效的组合规划工作,设计排课系统就是要解决时间表的优化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
由于目前许多学校存在合班课、选修课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排课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众多的至今未找到多项式算法的NP完全问题,回溯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求解策略,但常规回溯算法在搜索过程中常常重复失败的搜索路径。
从而使其运行效率低下。
本文给出了求解学校排课问题的启发式与前向检验相结合的前驱后继算法,实际应用表明,前驱后继算法显著地提高了运行效率,是解决学校排课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算法。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江苏科技大学于2003年2月开始正式使用由清华大学开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至今已有十年时间,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务系统建设与运行方式,结束了我校人工排课的历史,对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乃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变革。
分析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状况,总结使用经验,发现排课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与教务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组织职能,提高教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深化教务管理乃至教学信息化,促进持续进行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清华教务管理系统管理流程与功能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Client/Server 和Browser/Web Server 技术于一体、涉及教务管理各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它采用了C/S 结构和Internet 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1]。
教务系统有三大功能,分别是:(1)教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收费系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毕业审查等系统,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2)排课系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室资源排定每学期课程;(3)选课系统给学生提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选课平台,并可查询学生个人的选课情况。
教务系统的运用实现了教务一级管理、规范化管理、信息共享、提供辅助决策等各项功能,推动了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本文就作者所负责的排课工作开展分析与探讨。
2清华教务系统中排课问题的工作流程排课是每个学期都必须面临的一件繁重的日常教务工作,是为下学期教学工作能顺利组织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
排课需要涉及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班级、课程、教室、教师等。
排课问题是一个有约束的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把各要素科学、规范、高效地进行优化组合,以确保课表的科学合理,维持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简化教学过程中的繁琐事务,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就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探讨。
二、系统设计背景与目标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是基于当前教育领域对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便捷的教务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1. 提高教务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成本;2. 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质量;3. 提供便捷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方便师生使用;4. 保障数据安全,提供可靠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方便师生使用。
2.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
4. 模块化设计: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四、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以及用户权限的管理。
2. 课程管理模块:负责课程信息的录入、编辑和查询,包括课程名称、教师信息、上课时间、地点等。
3. 学生管理模块:负责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籍管理、成绩查询等。
4. 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负责教学资源的录入、分配和查询,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等资源。
5. 成绩管理模块:负责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和报表生成。
6. 系统设置模块:负责系统的基本设置、参数配置和日志管理等。
五、系统实现技术与方法教务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结合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在实现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与方法:1.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校排课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研究作者:王翾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1期王翾自从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以及校园网络的普遍应用,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及其重要的部分。
排课管理信息系统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工作之一,需要充分地考虑任课教师、学校教室、上课时间、所有课程以及各个班级等各种影响排课的制约因素。
本文研究了基于B/S和C/S模式下的Web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教学排课系统。
该设计以人为本,着重考虑到学生与教师的需求。
实现的系统功能是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共享,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存储,能完成课程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功能,能完成排课的逻辑处理。
一、高校排课信息系统的背景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作的核心。
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当今新情况的变化。
随着信息系统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的信息化应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信息化给传统教学管理带来巨大变化,不仅对学院的主要教学与课程活动等的安排起到影响,同时也会对学院现行的管理体制提出挑战,推动学院的管理制度更新。
本文主要是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当前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结合信息技术,对学院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信息管理的自动化,针对课表编排的管理工作,设计了相对应的信息管理软件,让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安排及利用,使其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为教学服务。
二、高校排课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分析随着高校教学体制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及信息资料的存档、查询、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大和情况复杂。
迫切需要有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又具有人性化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来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过程。
课 程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 排课管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曾伟峰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1208629881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______ 指导教师____陈治明______________ 提交日期_____2013年12月21日___________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1.1教师管理系统 1.2开发教师管理系统的目的和原则 1.3开发环境介绍 1.3.1 开发平台 1.3.2数据库设计工具——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二章 系统设计 2.1 系统分析 2.2 系统流程和操作方式设计 第三章 系统界面设计 3.1系统界面设计以及代码分析 第四章 数据库的设计 4.1数据库设计 4.2 数据库概念和发展 4.3系统测试与评价 总 结 参考文献 摘 要 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信息量急剧增长,传统的信息处理与决策的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处理问题的紧迫性空前提高了,面对着日益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企业间日趋剧烈的竞争形势,一个人、一个企业要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和强有力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手段。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大量教师课程安排难于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学校管理者来处理教师课程安排的日常管理,合理安排课程,防止课程冲突.排课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排课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典型用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项目。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后发优势。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工作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夜郎自大。要抓住当前网络经济兴起的有利时机,以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发挥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开发学校排课管理系统的过程就是要实现数据处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的转变,它在计算机技术和教师管理实践活动两者之间架设桥梁。
关键字:排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管理 第一章 引言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大量教师课程安排难于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学校管理者来处理教师课程安排的日常管理,合理安排课程,防止课程冲突.排课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排课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典型用例. 1.1背景 1.1.1排课管理系统 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教师课程安排的复杂度的增加,一个单位,各个学科每天的课程安排以及教室资源的分配,排课工资等信息量将迅速的增加,传统的手工的处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爆炸般的扩增.所以开发一种可靠,高效的教师排课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1.2 开发排课管理系统的目的与原则 排课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与中小学,各高校的管理者,方便其管理本校排课信息的软件系统.其原则是做到,界面友好人性,操作简单,可靠.
1.3开发环境介绍 1.3.1开发平台 本教师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为微软windows xp visual basic 6.0 以及微软的Access作为操作数据库.
1.3.2 数据库设计工具——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Microsoft Access介绍: 使用 Microsoft Access,可以在单一的数据库文件中管理所有的信息。在这个文件中,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分别保存在各自独立的存储空间中,这些空间称作表;可以使用联机窗体来查看、添加及更新表中的数据;使用查询来查找并检索所要的数据;也可以使用报表以特定的版面布置来分析及打印数据。 如果要保存数据,请为每一种类型的信息创建一个表。如果要从查询、窗体或报表中的多个表中将数据合并在一起,就要定义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搜索并检索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包括来自多个表中的数据,就要创建查询。查询的同时也可以更新或删除多条记录,并对数据执行内嵌或自定义的计算。 如果要简单地直接在某个表中查看、输入及更改数据,请创建一个窗体。在打开一个窗体时,Microsoft Access 将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并使用用户在“窗体向导”选择的版面布局或所创建的版面布局,将窗体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要分析数据或将数据以特定的方式打印出来,请创建一个报表。例如,可以打印一份将数据分组并计算数据总和的报表,也可以打印另一份带有各种数据格式的打印邮件标签的报表。
第二章 系统设计 2.1系统分析 本排课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模块构成. 一.教职员入库信息. 二.排课管理 三.教职员带课查询 四.本学期课程设置 五.打印课程表 六.打印教师代课表 2.2 系统流程和操作方式设计 第三章 系统界面设计 3.1系统界面设计 1.登陆界面
代码分析: Option Explicit
Public LoginSucceeded As Boolean
系统登陆 主界面 教职员工入库信
排课管理 教职员工带课查本学期课程安排 打印课程表 打印教师带课表 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 'set the global var to false 'to denote a failed login LoginSucceeded = False Unload fmStart End Sub
Private Sub cmdOK_Click() 'check for correct password If txtPassword = "password" Then 'place code to here to pass the 'success to the calling sub 'setting a global var is the easiest LoginSucceeded = True Me.Hide fmStart.Show Else MsgBox "Invalid Password, try again!", , "Login" txtPassword.SetFocus SendKeys "{Home}+{End}"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Load fmStart fmStart.Hide End Sub
2. 教职员入库信息界面:
3. 排课管理界面 4. 教职员带课查询 界面设计: 5. 本学期课程设置 界面设计:
6. 打印课程表 界面设计:
代码设计: 临时课表 Dim ctCon As ADODB.Connection Dim ctrs As ADODB.Recordset 'classArray表 Dim cacon As ADODB.Connection Dim cars As ADODB.Recordset Dim sqlStr As String Dim ClassCode As String Dim wStr(5) As String Private Sub clearStr() For i = 1 To 5 wStr(i) = " "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Update_ct() '删除所有以前的记录 ctCon.Execute ("delete * from tempCT") '更新表 sqlStr = "select * from classArray where cclasscode='" & ClassCode & "'" & " order by iTimeN" cacon.Execute sqlStr cars.Open sqlStr, cacon,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cars.MoveFirst Dim i As Integer i = 1 clearStr While (Not cars.EOF) While cars!iTimeN <> i '添加一条课程记录 strSql = "insert into tempCT values(" & i & " ," + "'" + wStr(1) + "' ," + "'" + wStr(2) + "' ," + "'" + wStr(3) + "' ," + "'" + wStr(4) + "' ," + "'" + wStr(5) + "' )" ctCon.Execute strSql clearStr i = i + 1 Wend wStr(cars!iTimeW) = cars!csjname cars.MoveNext Wend '添加一条课程记录 strSql = "insert into tempCT values(" & i & " ," + "'" + wStr(1) + "' ," + "'" + wStr(2) + "' ," + "'" + wStr(3) + "' ," + "'" + wStr(4) + "' ," + "'" + wStr(5) + "' )" ctCon.Execute strSql clearStr While i < 10 '添加一条课程记录 strSql = "insert into tempCT values(" & i & " ," + "'" + wStr(1) + "' ," + "'" + wStr(2) + "' ," + "'" + wStr(3) + "' ," + "'" + wStr(4) + "' ," + "'" + wStr(5) + "' )" ctCon.Execute strSql i = i + 1 W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