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书库好书介绍-图书馆
- 格式:ppt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12
国内外图书馆学推荐书目开列书目本是大学者做的事情,不应当由我们这些小卒子来做。
历史上有名的书目包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和《桂学答问》、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之国学书目》、梁启超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和《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等。
最近Follaw开了一张给大学生的推荐书目,里面的书很杂,而且融入了他的心理学的专业背景,所以对图书馆学人来说,意义不大。
若说图书馆学专业书目,北大吴慰慈教授编撰过一本书,书名叫《图书馆学书目举要》,里面列举的专业书不少,不过百分之九十九是中文的著作,极少有外文的翻译著作,外文原版书一本都没有。
因此他的那本书,更确切地说,应当叫做《中文图书馆学书目举要》。
这本书我原来有一本,图林五散人去年在广州聚会的时候被人拐走了,具体是哪一个人,我现在也忘记了。
按理说,图书馆学包括图书馆理论、图书馆技术和图书馆史,因此,图书馆学的推荐书目应该包括这三方面的内容才算完整。
最近几年有不少的人询问我应该读哪些专业书籍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复,因为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不一样,所以看书的侧重点肯定也不一样。
我没有关注过图书馆技术方面的书籍,对图书馆技术知之甚少,因此不知道这方面的好书有哪些;另一方面,这几年我比较关注国外特别是美国图书馆史著作。
下面我尝试列举的图书馆学著作,主要以中英文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史为主,并没有收录图书馆技术方面的著作,可能存在片面和不足之处。
图林小虾可以看过来,大虾就一笑而过吧。
1、黄忠宗《图书馆学导论》——武大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
北大王子舟的《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从本质上说,是属于武大派的。
2、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北大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
3、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海龟派图书馆学基础理念著作。
4、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众多著名学者参与编写的中国图书馆史著作。
5、来新夏《中国图书事业史》——包括《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和《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图书馆学类最新书目推荐1.《图书馆学基础》主编:吴慰慈(北京大学教授),定价:21.20元,出版时间:2004.7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图书馆事业组织;图书馆转型;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与电子版权问题;信息社会的图书馆等。
书中对虚拟图书馆、图书馆转型策略与目标、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未来图书馆形态等前沿问题均有系统阐述和深入解析。
2.《目录学教程》主编:彭斐章(武汉大学教授),定价:22.00元,出版时间:2004.7目录学是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教材阐述了目录学的基本理论、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书目、索引、文摘与综述的编制原理、书目情报服务技术、书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理论、外国目录学理论,简介了目录学的分支学科,论述了国内外目录学的发展趋势,着重培养学生的书目情报意识,提高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资源共享》主编:程焕文(中山大学教授),定价:28.90元,出版时间:2004.7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各种技术与方法,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计划等。
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印刷信息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相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潮流相结合,特别突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与共享,理论丰富、内容新颖、资料全面,更加切合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客观实际,更加切合国际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潮流与趋势,理论丰富、可操作性强。
4.《信息描述》主编:杨玉麟(西北大学教授),定价:30.60元,出版时间:2004.7信息描述一书继承了传统的文献编目理论,在现代信息组织理论的指导下,全面介绍了信息描述的基本理论、《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格式和机读目录(MARC)格式,并重点讨论利用MARC格式对普通图书、多层次文献、连续出版物和地图等其他类型文献信息进行描述的方法,讨论MARC格式中检索点的选取与描述、规范文档的描述,还讨论了利用元数据原理进行信息描述的方法。
the modern library简介The Modern Library(现代图书馆)简介现代图书馆(The Modern Library)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出版社,专门出版世界经典文学作品。
成立于1917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
它的使命是将经典文学作品带给更多的读者,使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去,影响并启发更多的人。
现代图书馆的创始人是阿尔伯特·邓恩(Albert Boni)和威廉·赫克斯特罗姆(Maxwell Perkins)。
他们相信,文学的力量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于是决定创建一个出版社,专门出版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第一本出版的书籍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金碟》(The Golden Bowl),这本书也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首部经典之作。
现代图书馆的经典系列书籍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宝库",涵盖了各个时期和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
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系列之一,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系列的书籍都有着独特的封面设计,采用了黑色封面和白色文字的经典配色方案,使每一本书都显得非常有质感和高雅。
此外,每本书的封面还印有著名作家的名言,这些名言既能概括书籍的主题,又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现代图书馆的经典系列书籍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每一本都经过了专业编辑的校对和修订,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质量。
它们是经典文学作品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现代图书馆的经典系列书籍涵盖了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
读者可以在这个系列中找到从古希腊到现代的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现代图书馆致力于将经典文学作品推向全球读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不仅在纸质书籍上出版,还推出了电子书和有声书的版本,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
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在线书店,读者都可以轻松找到现代图书馆的经典系列书籍。
书香之家主要藏书品种及特点书香之家是一家以藏书为主要特色的图书馆,它收藏了丰富多样的书籍品种,满足读者的各类阅读需求。
以下将对书香之家主要藏书品种及其特点进行介绍。
一、文学类书籍文学类书籍是书香之家最具特色的一类藏书。
这些书籍包括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时期和地区的文学经典。
其中,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智慧;现代文学作品如《围城》、《活着》等则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性的沉浮。
外国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雨果的小说等也是书香之家收藏的重要一部分,让读者能够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二、历史类书籍历史类书籍是书香之家另一大特色。
这些书籍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古代历史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让读者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格局、社会风貌和人物传奇;现代历史书籍如《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等则介绍了近代以来各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帮助读者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演变。
三、科学类书籍科学类书籍是书香之家的一大亮点。
这些书籍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书籍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让读者了解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科学的进展;社会科学书籍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帮助读者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应用科学书籍如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著作,则提供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四、艺术类书籍艺术类书籍是书香之家的一道风景线。
这些书籍包括了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音乐类书籍如音乐史、音乐理论等方面的著作,让读者了解到音乐发展的历程和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绘画类书籍如绘画技法、名家作品等方面的介绍,让读者领略到不同绘画风格的魅力;舞蹈类书籍如舞蹈编排、舞蹈剧目等方面的资料,让读者了解到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和技巧;戏剧类书籍如剧本、演出记录等方面的内容,让读者体验到戏剧艺术的魅力和表现形式。
图书馆改革开放40年经典作品推介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在40年的历史发展中,图书馆经历了从纸质图书到数字资源的转型,并不断拓展了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从传统的借阅服务发展到了专业研究、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40年来图书馆领域的经典作品推介:1. 图书馆学教材之《图书馆学概论》该书由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宝昌编写,于1985年出版。
该教材包括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及其发展变化,是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学专业的主要教材之一,为图书馆学教育培养了一代代专业人才。
2. 信息组织理论之《图书馆分类学原理》该书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分类学家杨祖耀教授所著,于1996年出版。
该书系统介绍了图书馆分类学理论、原则、方法及应用,并对现有分类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图书馆信息组织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 馆藏管理之《图书馆经济学》该书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敦桢教授所著,于2001年出版。
该书论述了图书馆馆藏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实践,包括馆藏开发、馆藏评估和馆藏保护等方面内容,是图书馆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由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著名专家傅亚平、孟令义、黄宏发等人共同编写,于2006年出版。
该书综合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和应用实践,包括数字资源获取与描述、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数字资源的存储和获取、数字资源的利用和服务等内容,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支持。
5. 图书馆文化之《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该书由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曹成敏教授主编,于2018年出版。
该书从文化角度对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图书馆的品牌建设、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等方面内容。
该书为图书馆文化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利用指南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13年目录一、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简介二、图书馆基本服务三、图书分类四、图书馆网页五、书目检索系统六、数据库介绍七、借阅随书光盘的流程八、图书馆读者规则九、结束语前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创新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作为大学生,知识的积累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过程和图书馆阅读活动。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刊典籍和品类繁多的现代化载体文献,被喻为“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殿堂”。
她有助于同学们从传统的封闭式学习中解脱出来,延深和强化课堂学习,把课堂知识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在充实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陶冶文化情操、提高全面素质。
图书馆所藏文献卷帙浩繁,各门学科领域的书刊资料按类别有序排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
图书馆对馆藏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有序的组织、合理的布局,实行了现代化管理。
读者想获得有关文献信息,就必须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掌握利用图书馆和获取信息的科学方法。
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
我们编辑的这本《利用指南》,将本馆的藏书布局、管理制度、服务方式、借阅书刊资料的检索方法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方式等奉献到同学们面前,就是希望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到同学们的手里。
一、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简介淮阴师范学院是为江苏乃至全国各地培养师资和造就各行各业人才的基地。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始终在激励着这里的莘莘学子,图书馆是同学们读书学习的场所,是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全院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职能。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由王营校区图书馆(总馆)和交通路校区图书馆(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4万㎡,阅览座位5000余个。
王营校区主馆2005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3.2万㎡,配置智能化消防、安保、门禁、广播、无线网络系统等先进设施,集借阅、查询、研修、休闲及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形成开放型、综合性、人性化、多功能的现代化服务格局。
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书目一】《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1984》是一部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的种种恐怖和控制手段。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英国,政府通过操纵历史记录、大规模监控和思想控制等手段,将每个人都束缚在了现实中。
本书通过对权力、自由和个体意识的深刻思考,引发人们对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问题的警示。
【推荐书目二】《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是一本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巨著。
作者以科普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类从无名小生演化为地球霸主的历程,并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书中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进行了思考,为我们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多角度的视角。
【推荐书目三】《活着》作者:余华《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人生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徐福贵经历了种种磨难,承受了生活的残酷与艰辛,但他一直保持着活下去的意志。
作者通过描写一个个生活细节,展示了人性的善良、顽强和无私,使人们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这本书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推荐书目四】《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既幽默又深刻的散文集,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文字风格,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思考。
书中的篇章从政治、文化、历史、人性等多个角度出发,触及了社会的痛点和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
作者犀利的文字描写和独到的见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会被逗笑,又会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本质。
【推荐书目五】《时间简史》作者: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是一本关于宇宙和时间的科普书籍,是斯蒂芬·霍金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介绍了时间理论及相关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本书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比喻进行了生动而有趣的展示,帮助读者理解宇宙的奥秘,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学校书馆的宝藏书籍学校图书馆的宝藏书籍学校图书馆作为学生们学习、阅读的重要场所,里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
这些宝藏书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源泉,还培养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和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学校图书馆中的一些宝藏书籍。
一、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藏有许多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学生们可以借阅这些书籍,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同时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世界名著学校图书馆中还有许多世界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居里夫人的传记《居里夫人自传》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世界文学的巅峰,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科技书籍学校图书馆还收藏了许多科技书籍,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比如《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化学实验指导书》等。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
四、社科类书籍学校图书馆中还有一大批社会科学类书籍,如《中国近代史》、《心理学导论》等。
这些书籍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演进,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变迁、思考人生等重要议题,拓宽我们的思考角度和见识。
五、艺术类书籍学校图书馆中的艺术类书籍也是一大宝藏。
比如《音乐之路》、《美术欣赏》等。
这些书籍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领域的知识,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培养审美观、提高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六、少儿读物学校图书馆中也有许多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这些书籍内容通俗易懂,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总之,学校图书馆的宝藏书籍丰富多样,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希望广大学生们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挖掘宝藏书籍的价值,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学校图书馆书目推荐一、引言学校图书馆是学生成长与知识积累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和学习兴趣,我们将推荐一些精选图书,涵盖不同题材和层次,以丰富学校图书馆的书目。
二、文学经典1.《红楼梦》-施耐庵/戴名世这是中国经典长篇小说之一,描绘了清代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文化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2.《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社会等级、婚姻和个体追求的描写,探讨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和美好。
这本书不仅对英美文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能够启迪学生对待人与事的客观态度。
三、科学与发现1.《万物简史》-斯蒂芬·霍金这本书概括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通俗易懂地向读者解释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
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作者以大历史观的视角,从生物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人类历史的演化和未来的走向。
这本书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和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四、职业规划与发展1.《你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的一生》-李笑来这本书围绕着职业发展规划,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对于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生涯的规划和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这本书以对话的方式,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讲述了一个人学会面对自我的故事。
对于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逆境具有启发作用。
五、世界经典1.《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这本青春文学代表作描绘了主人公霍尔顿的成熟与成长,通过他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探讨了人类的孤独、迷茫与觉醒。
这本书能够引发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2.《飘》-玛格丽特·米切尔这部小说描写了南北战争期间南方贵族生活的巅峰和衰败,以及主人公斯嘉丽的坚韧和独立精神。
2023年图书馆学专业考研书目作为图书馆学专业的考研生,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将来从事图书馆、情报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工作。
以下是图书馆学专业考研必备书目:一、基础理论类1.《图书馆学概论》(刘子旭著):作为图书馆学科基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是图书馆学考研的理论基础。
2. 《情报学概论》(姚忠良著):这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情报学的意义、任务、特点、方法、技术等方面,对情报学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3.《信息组织与检索:知识组织与信息检索学导论》(刘月梅著):介绍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是一本信息组织与检索方面的基础性教材。
二、专题类1.《数字图书馆概论》(李金明著):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建设、技术研发、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2.《公共图书馆管理》(Philip Kotler、Nancy Lee著):这本书围绕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发展、服务、营销等方面的内容,靠近实际,可操作性强。
3.《图书馆文献学: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必修课程》(曹成喜著):这本书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图书馆的文献学理论、实践、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以及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三、技术应用类1.《信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工作》(赵迎春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内容,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情报工作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信息素养在图书馆情报工作中的应用。
2.《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基础》(刘建华等著):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图书馆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与理论,如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媒体与服务、数字化资源共享和交互、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数字化图书馆协同服务实践》(高崇兴等著):这本书通过介绍数字化图书馆协同服务与图书馆资源合作、数字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打开了数字化图书馆协同服务的视角,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推荐书目:《鲁滨孙漂流记》内容梗概:《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作于1719年。
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推介理由:《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
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加上其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赞扬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
作者链接: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排名第一位置,他所写的《鲁滨逊飘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
内容梗概:小姑娘多露茜被龙卷风吹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为了寻找回家的路,她开始了惊险的旅程,先后遇到了铁皮樵夫、稻草人、小胆狮,他们都要去找一个叫奥芝的术士,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四个小伙伴同心协力,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成功。
推介理由:《绿野仙踪》1970年被列为20世纪世界十五大畅销书之一,它已经被翻译为多种语言。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动人,成为各国儿童最喜欢的现代童话故事之一,足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媲美。
作者链接:弗兰克·鲍姆,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因为这本书而一举成名。
他的第一部儿童读物是《鹅老爹》,在《绿野仙踪》出版后,他又创作了十三部续集,其中《奥芝仙境》是这些续集中的佳作。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圣诞老人历险记》、《天岛》等。
内容梗概:茂密的大森林中,橡树和一只会魔法的黑色白头翁成为了好朋友。
于是,橡树学会了说话,学会了魔法,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罗里。
一个寒冷的冬天,罗里被一个木匠砍下来做成了木偶。
来到了城市,日夜思念大森林的木偶人罗里拥有一颗寒冷的心,他要报复人类肆意砍伐的行为,便招募各种动物成立了马戏团,并用魔法控制了他们。